一种树舌基氮掺杂介孔碳与NiO-CoS2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847939发布日期:2021-02-05 13:14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树舌基氮掺杂介孔碳与NiO-CoS2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一种树舌基氮掺杂介孔碳与nio-cos2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树舌基氮掺杂介孔碳与nio-cos2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介孔碳与贵金属(pt、pd、ru)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等优点,广泛用于电解水、燃料电池等领域。由于贵金属资源有限以及价格昂贵,导致催化剂成本高,不利于催化剂产业化。过渡金属氧化物和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具有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生产成本低等特点,可替代贵金属应用于催化领域。nio-cos2与氮掺杂介孔碳复合材料兼具有介孔碳、过渡金属氧化物和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的优点,电催化氧还原性能和稳定性好,是一类很有前途的阴极催化剂材料。通常,介孔碳的合成所用碳源多采用酚醛树脂、蔗糖、康醇等有机物,工艺条件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因此,利用价格低廉、资源丰富的生物质为碳源,降低生产成本成为介孔碳研究领域重要目标。
[0003]
目前,随着我国绿色工业的发展,生物质碳材料发展迅速,我国森林面积不断扩大,树舌产量也越来越多,除少数药用以外,如不能有效利用,不仅浪费资源,还造成环境污染。树舌又称平顶灵芝,含有丰富的木质素、多糖和矿物质,是一种廉价的碳源。利用树舌制备的介孔碳与nio-cos2复合材料没有文献报道。综合上述分析,选择树舌为碳源,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得到具有高比表面积的氮掺杂介孔碳与nio-cos2复合材料,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树舌基氮掺杂介孔碳与nio-cos2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解决树舌综合利用问题,降低碳源成本。同时,解决现有技术制备氮掺杂介孔碳与nio-cos2复合电极材料存在的粒子尺寸大、反应比例不可控和工艺条件苛刻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树舌基氮掺杂介孔碳与nio-cos2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树舌的预处理:取树舌为碳源,加入0.5mol/l的naoh,控制40℃水浴浸泡30~50min,控制超声频率为50khz,用蒸馏水清洗至中性,放入烘箱内80℃干燥,然后粉碎,加入hno3溶液中,匀速搅拌7~10 小时后,用蒸馏水清洗至中性,60℃真空干燥后待用;二、制备氮掺杂介孔碳与nio的复合物:将步骤(一)所得样品放入1.0 mol/lni(no3)2溶液中,匀速搅拌12~24小时后,60℃真空干燥,然后样品放入管式炉,梯度升温焙烧,自然降温,既制得氮掺杂介孔碳与nio的复合物;三、制备醋酸钴和氨基酸的混合溶液:将醋酸钴溶于水中,控温搅拌,然后加入l-半胱氨酸溶液,持续搅拌40min;四、制备氮掺杂介孔碳与nio-cos2复合电极材料:将步骤(三)所得醋酸钴和l-半胱氨酸的混合溶液加入到氮掺杂介孔碳与nio的复合物中,匀速搅拌1~2小时,在一定频率下超
声10~30 min后,转移至水热釜内,控温180℃水热,抽滤,洗涤,60℃真空干燥。即得到氮掺杂介孔碳与nio-cos2复合电极材料。
[0006]
所述步骤一在80 g树舌中加入naoh的量为100~150 ml,超声时间40~60 min,加入hno3溶液的浓度为0.5~2.0 mol/l;所述步骤二控制树舌与ni(no3)2的质量比为4:1~6:1,梯度升温为空气氛先200℃焙烧2小时,然后氩气氛下梯度升温至700~850℃恒温焙烧4~6小时;所述步骤三的控温为50~70℃,其中l-半胱氨酸和醋酸钴的物质的量为2:1~3:1;所述步骤四超声频率是50~70khz,控温水热时间在12~24小时。
[0007]
所述树舌为杨树树舌、柳树树舌、桦树树舌中一种或几种。
[0008]
本发明的优点:一、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实现了氮掺杂介孔碳与nio-cos2复合电极材料的合成;二、本发明制备的氮掺杂介孔碳与nio-cos2复合电极材料与现有的非贵金属电极材料相比,稳定性较好,具有高效电催化活性;三、制备工艺简单、工艺条件温和、易操作;四、本发明实现了对生物质的充分有效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拓展了制备介孔碳复合材料的新思路。
附图说明
[0009]
图1、图2、图3分别是实施例1、实施例2以及实施例3得到的氮掺杂介孔碳与nio-cos2复合电极材料的孔径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11]
实施例1:一种树舌基氮掺杂介孔碳与nio-cos2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一、树舌的预处理:取80g树舌,加入100ml 0.5mol/l的naoh溶液,控制40℃水浴浸泡30~50min,控制超声频率为50khz超声40min,用蒸馏水清洗至中性,放入烘箱内80℃干燥,然后粉碎,加入0.5mol/l的hno3溶液中,匀速搅拌7~10小时后,用蒸馏水清洗至中性,60℃真空干燥后待用;二、制备氮掺杂介孔碳与nio的复合物:将步骤一所得样品放入1.0 mol/l ni(no3)2溶液中,树舌与ni(no3)2的质量比为4:1,匀速搅拌12~24小时后,60℃真空干燥,然后样品放入管式炉,梯度升温为空气氛先200℃焙烧2小时,然后氩气氛下梯度升温至700℃恒温焙烧4小时,自然降温,既制得氮掺杂介孔碳与nio的复合物;三、制备醋酸钴和l-半胱氨酸的混合溶液:将醋酸钴溶于水中,50℃控温搅拌,然后加入l-半胱氨酸溶液,l-半胱氨酸和醋酸钴的物质的量为2:1,持续搅拌40min;四、制备氮掺杂介孔碳与nio-cos2复合电极材料:将步骤三所得醋酸钴和l-半胱氨酸的混合溶液加入到氮掺杂介孔碳与nio的复合物中,匀速搅拌1~2小时,在50khz频率下超声10~30 min后,转移至水热釜内,180℃水热12小时,抽滤,洗涤,60℃真空干燥。即得到氮掺杂介孔碳与nio-cos2复合电极材料。
[0012]
本实施例中加入的醋酸钴为1.78g。
[0013]
本实施例中匀速搅拌,即转速为400r/min。
[0014]
对本实施例得到的氮掺杂介孔碳与nio-cos2复合电极材料进行孔径分布测试,得到孔径分布如图1所示,孔径分布在12nm左右,在介孔范围。
[0015]
实施例2:一种树舌基氮掺杂介孔碳与nio-cos2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一、树舌的预处理:取树舌为碳源,加入150ml 0.5mol/l的naoh,控制40℃水浴浸泡30~50min,控制超声频率为50khz超声50min,用蒸馏水清洗至中性,放入烘箱内80℃干燥,然后粉碎,加入1.0mol/l的hno3溶液中,匀速搅拌7~10小时后,用蒸馏水清洗至中性,60℃真空干燥后待用;二、制备氮掺杂介孔碳与nio的复合物:将步骤一所得样品放入1.0 mol/l ni(no3)2溶液中,树舌与ni(no3)2的质量比为5:1,匀速搅拌12~24小时后,60℃真空干燥,然后样品放入管式炉,梯度升温为空气氛先200℃焙烧2小时,然后氩气氛下梯度升温至800℃恒温焙烧5小时,自然降温,既制得氮掺杂介孔碳与nio的复合物;三、制备醋酸钴和l-半胱氨酸的混合溶液:将醋酸钴溶于水中,60℃控温搅拌,然后加入l-半胱氨酸溶液,l-半胱氨酸和醋酸钴的物质的量为2.5:1,持续搅拌40min;四、制备氮掺杂介孔碳与nio-cos2复合电极材料:将步骤三所得醋酸钴和l-半胱氨酸的混合溶液加入到氮掺杂介孔碳与nio的复合物中,匀速搅拌1~2小时,在60khz下超声10~30 min后,转移至水热釜内,控温180℃水热18小时,抽滤,洗涤,60℃真空干燥。即得到氮掺杂介孔碳与nio-cos2复合电极材料。
[0016]
本实施例中加入的醋酸钴质量为2.67g。
[0017]
本实施例中匀速搅拌,即转速为500r/min。
[0018]
对本实施例得到的氮掺杂介孔碳与nio-cos2复合电极材料进行孔径分布测试,得到孔径分布如图2所示,介孔碳的孔径明显在介孔范围。
[0019]
实施例3:一种树舌基氮掺杂介孔碳与nio-cos2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一、树舌的预处理:取树舌为碳源,加入200ml 0.5mol/l的naoh,控制40℃水浴浸泡30~50min,控制超声频率为50khz超声60min,用蒸馏水清洗至中性,放入烘箱内80℃干燥,然后粉碎,加入2.0mol/l的hno3溶液中,匀速搅拌7~10小时后,用蒸馏水清洗至中性,60℃真空干燥后待用;二、制备氮掺杂介孔碳与nio的复合物:将步骤一所得样品放入1.0 mol/l ni(no3)2溶液中,树舌与ni(no3)2的质量比为6:1,匀速搅拌12~24小时后,60℃真空干燥,然后样品放入管式炉,梯度升温为空气氛先200℃焙烧2小时,然后氩气氛下梯度升温至850℃恒温焙烧6小时,自然降温,既制得氮掺杂介孔碳与nio的复合物;三、制备醋酸钴和氨基酸的混合溶液:将醋酸钴溶于水中,70℃控温搅拌,然后加入l-半胱氨酸溶液,l-半胱氨酸和醋酸钴的物质的量为3:1,持续搅拌40min;四、制备氮掺杂介孔碳与nio-cos2复合电极材料:将步骤三所得醋酸钴和l-半胱氨酸的混合溶液加入到氮掺杂介孔碳与nio的复合物中,匀速搅拌1~2小时,在70khz下超声10~30 min后,转移至水热釜内,控温180℃水热24小时,抽滤,洗涤,60℃真空干燥。即得到氮掺杂介孔碳与nio-cos2复合电极材料。
[0020]
本实施例中加入的醋酸钴质量为3.56g。
[0021]
本实施例中匀速搅拌,即转速为600r/min。
[0022]
对本实施例得到的氮掺杂介孔碳与nio-cos2复合电极材料进行孔径分布测试,得到孔径分布如图3所示,介孔碳的孔径明显在介孔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