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备多晶电池片的湿氧扩散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38932发布日期:2021-07-20 16:26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制备多晶电池片的湿氧扩散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备多晶电池片的湿氧扩散设备。



背景技术:

电池片一般分为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是当前开发得最快的一种太阳能电池,它的构造和生产工艺已定型,产品已广泛用于空间和地面。这种太阳能电池以高纯的单晶硅棒为原料。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湿氧扩散装备在实行湿氧这一步时,一般湿氧过程中容易出现湿氧不完全,热水中氧气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在实行硅片扩散时,硅片容易因气体的冲击而掉落承载台,而且硅片单面的气体接触使得扩散的效率变低。

因此,发明一种用于制备多晶电池片的湿氧扩散设备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制备多晶电池片的湿氧扩散设备,通过第二转动盘与第一转动盘之间的相接触、第一复位弹簧提供的弹力、第二转动盘与连接杆之间的转动连接以及第二固定管的转动和扇形块的设置能有效的搅动湿氧筒内部的热水,从而使得湿氧筒内部氧气扩散均匀,通过转动套与出气套之间的转动连接以及夹块的设置能有效的将硅片固定并使得硅片两面与气体接触,以解决湿氧过程中容易出现湿氧不完全,热水中氧气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同时解决硅片容易因气体的冲击而掉落承载台,而且硅片单面的气体接触使得扩散的效率变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制备多晶电池片的湿氧扩散设备,包括氧气筒,所述氧气筒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分叉管,所述第一分叉管一端固定连接有湿氧筒,所述第一分叉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扩散筒,所述氧气筒一端设有气体处理筒,所述气体处理筒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分叉管,所述第二分叉管一端与湿氧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分叉管另一端与扩散筒固定连接,所述湿氧筒底部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管,所述第一固定管顶部与第一分叉管相连通,所述第一固定管外侧顶部活动套接有第一转动盘,所述第一转动盘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通过第一固定管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盘底部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管,所述第二固定管外侧固定连接有扇形块,所述扇形块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阻挡块,所述第二固定管外侧开设有透气孔,所述第一转动盘顶部设有第二转动盘,所述第二转动盘边缘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湿氧筒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件,所述第一电机件输出端与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管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件,所述第二电机件输出端与第一固定管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湿氧筒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片,所述湿氧筒外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

优选的,所述扩散筒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扩散筒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件,所述第三电机件输出端与转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顶部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通过凹槽与扩散筒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第一分叉管通过内腔与螺纹套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外侧固定连接有出气套,所述出气套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气块。

优选的,所述出气套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有夹块。

优选的,所述扩散筒顶部设有筒盖,所述筒盖与扩散筒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转动盘与第一转动盘之间的相接触、第一复位弹簧提供的弹力、第二转动盘与连接杆之间的转动连接以及第二固定管的转动和扇形块的设置能有效的搅动湿氧筒内部的热水,从而使得湿氧筒内部氧气扩散均匀,通过转动套与出气套之间的转动连接以及夹块的设置能有效的将硅片固定并使得硅片两面与气体接触,有效的解决湿氧过程中容易出现湿氧不完全,氧气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同时解决硅片容易掉落承载台,而且硅片单面的气体接触使得扩散的效率变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湿氧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扩散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气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2螺纹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氧气筒2、第一分叉管3、湿氧筒4、扩散筒5、气体处理筒6、第二分叉管7、第一固定管8、第一转动盘9、第一复位弹簧10、第二固定管11、扇形块12、透气孔13、第二转动盘14、连接杆15、加热片16、转动杆17、第一锥齿轮18、第二锥齿轮19、螺纹杆20、螺纹套21、出气套22、出气块23、转动套24、第二复位弹簧25、夹块26、第四电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制备多晶电池片的湿氧扩散设备,包括氧气筒1,所述氧气筒1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分叉管2,所述第一分叉管2一端固定连接有湿氧筒3,所述第一分叉管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扩散筒4,所述氧气筒1一端设有气体处理筒5,所述气体处理筒5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分叉管6,所述第二分叉管6一端与湿氧筒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分叉管6另一端与扩散筒4固定连接,所述湿氧筒3底部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管7,所述第一固定管7顶部与第一分叉管2相连通,所述第一固定管7外侧顶部活动套接有第一转动盘8,所述第一转动盘8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9,所述第一复位弹簧9通过第一固定管7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盘8底部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管10,所述第二固定管10外侧固定连接有扇形块11,所述扇形块11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阻挡块,所述第二固定管10外侧开设有透气孔12,所述第一转动盘8顶部设有第二转动盘13,所述第二转动盘13边缘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4,所述湿氧筒3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件,所述第一电机件输出端与连接杆14一端固定连接,通过第一转动盘8转动带动第二转动盘13通过第一固定管7上下移动,由于连接管固定在第二转动盘13边缘处,以及第一复位弹簧9提供的弹力能有效的控制第一转动盘8的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固定管7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件,所述第二电机件输出端与第一固定管7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湿氧筒3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片15,所述湿氧筒3外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进水管,通过加热片15给湿氧筒3内部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扩散筒4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6,所述扩散筒4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件,所述第三电机件输出端与转动杆16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16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7,所述第一锥齿轮17顶部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8,所述第二锥齿轮18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9,所述螺纹杆19通过凹槽与扩散筒4转动连接,通过第一锥齿轮17与第二锥齿轮18之间的啮合连接能有效的控制螺纹杆19的转动,从而控制螺纹套20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杆19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套20,所述螺纹套20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第一分叉管2通过内腔与螺纹套20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20外侧固定连接有出气套21,所述出气套21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气块22,通过螺纹套20与螺纹杆19之间的螺纹连接能有效的控制螺纹套20的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套21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套23,所述转动套23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24,所述第二复位弹簧24一端固定连接有夹块25,通过转动套23与出气套21之间的转动连接以及夹块25的设置能有效的将硅片固定并使得硅片两面与气体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扩散筒4顶部设有筒盖,所述筒盖与扩散筒4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使用者将氧气从氧气筒1进入到湿氧筒3内部,通过湿氧筒3将氧气进行湿氧操作,然后经过湿氧操作后的氧气进入扩散筒4内部对硅片进行喷洒湿氧,最后将湿氧后的气体通入到气体处理筒5内部进行处理。

如图2所示,当氧气从进入第一固定管7内部,同时使用者开启第一电机件,使得连接杆14带动第二转动盘13转动,由于连接杆14固定在第二转动盘13边缘处,第二转动盘13转动时带动第一转动盘8向下移动,通过第一复位弹簧9的弹力作用使得第一转动盘8向上移动,如此凡此使得第一转动盘8竖直方向搅动湿氧筒3内部的水流,使得氧气分布均匀,通过第二固定管10的转动以及扇形块11和阻挡块的设置能有效的搅动湿氧筒3内部的水流,通过透气孔12能有效的将氧气灌入到水流中。

如图3-4所示,使用者将进行湿氧操作后的湿氧气体通入扩散筒4内部,通过第三电机件使得转动杆16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17与第二锥齿轮18之间的啮合连接使得螺纹杆19转动,通过螺纹杆19与螺纹套20之间的螺纹连接使得螺纹套20上升,当出气套21伸出扩散筒4时,使用者通过夹块25以及第二复位弹簧24将硅片固定在转动套23内部,然后通过第三电机件反转转动杆16使得螺纹套20回到扩散筒4内部,然后通过出气块22向底部的硅片喷洒气体,通过转动套23与出气套21之间的转动连接,使得硅片两面均与气体接触,加大扩散的效率。

实施例2:

参照附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制备多晶电池片的湿氧扩散设备,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扩散筒4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部固定连接有第四电机件26,所述扩散筒4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9,所述第四电机件26输出端通过通孔与螺纹杆19一端固定连接。

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直接通过第四电机件26控制螺纹杆19的转动,从而控制螺纹套20的上下移动,相对于实施例1中设置第一锥齿轮17与第二锥齿轮18之间的啮合连接控制螺纹杆19的转动,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