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地龙制造有机肥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738875发布日期:2021-04-20 20:52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有机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地龙制造有机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2.土壤污染物的种类繁多,按性质分析:主要分为化学污染物/物理污染物/生物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含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涉含汞、镉、铅、砷等重金属以及过量的氮/磷植物营养元素和氧化物、硫化物和氟化物等;涉各种化学农药、农膜、包装、除草剂、洗涤剂、石油及其裂解产物和酚类等,包括有机合成产物和生活工矿业污染物等。现有的技术处理污泥的方法如下:
3.1、热力学修复技术,利用热传导,热井或热墙,或热辐射,无线电波加热对污染土壤的修复;
4.2、热解吸修复技术,以加热沸点以上使吸附土壤中的有机物挥发成气态后再分离处理;
5.3、焚烧法,将废物在炉中焚烧使高分子有害物分解成低分子/经过除尘烟、冷却净化后使气达到排放标准;
6.4、土地填埋法,将废物添加石灰等方式调节土壤的营养、保持污染物在土壤慢速降解;
7.5、化学淋洗,用生物化学溶剂在重力作用通过水压力推动淋洗液注入污染土层中,进行分离和污水处理。
8.6、堆肥法,传统方法,将有机物类和粪便等混合,在堆过程使微生物作用来降解土壤中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9.7、植物修复改善土壤对优选的植物及其根基微生物直接吸收、来降解污染物修复土壤自然生态环境植被景观。
10.8、水渗透反应墙,原位处理在浅层土壤与地下水构筑一个渗透墙体,污染物与墙内材料反应发生物理被净化。
11.9、生物修复用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修复被污染环境或消除环境中污染物,利用土着菌外来菌基因工程菌,对污染物共代谢基质转化降解作用,使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强化降解,达到治理修复目的。
12.本发明以蚯蚓(蚯蚓又称地龙)自然动态催化吸收污泥含寄生虫/病原菌和病毒/肠道细菌/炭疽杆菌肠/结合杆菌类等,让蚯蚓群深度自然优化共代谢转化为有机绿康肥王,从而达到治理修复污泥自然生态环境的效益,无二次污染,低成本高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1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利用地龙制造有机肥的方法。
1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15.一种利用地龙制造有机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s1、利用植物秸秆、植物垃圾或蓄禽粪混合堆沤,待自然发酵腐解后作为蚯蚓孵化的饵料,蚯蚓可将秸秆、植物垃圾有机物质消化,混合土壤排泄出蚯蚓粪,蚯蚓粪是良好的腐熟有机肥料,改良土壤同时制造有机沃肥,蚯蚓体表产生的黏液能抑制菌落生长;
17.s2、将有机废弃物通过堆肥发酵处理后作为饵料投喂蚯蚓,利用蚯蚓特殊生态学功能和肠道微生物与环境微生物协同作用对有机废弃物进行消解处理,将废弃物转化为农化性质优良的蚯蚓粪。
18.优选地,蚯蚓粪含有丰富氨基酸和各种营养元素,并有促进植物生长的生长激素;蚯蚓粪所含的大量有益微生物,可以有效改善土壤微生物生态,抑制土传病害的发生。
19.优选地,蚯蚓吞食裹腹过程促进有机质原料的物理分解,增加供给微生物生长代谢作用的表面积并刺激其活性,其内脏中多种酶及肠道内微生物群落可加速分解基质纤维素及蛋白质成分,同时促进β

糖苷酶、纤维素酶、蛋白酶、磷酸酶等胞外酶的分泌,加快有机碳、含氮化合物及有机磷生物降解,最终将有机废弃物中诸如n、p、k、ca等重要营养元素转化为比原废弃物更易溶、易吸收的形态。
20.优选地,蚯蚓肠道中多种酶包括蛋白酶、酯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几丁质酶。
21.本发明利用秸秆、垃圾或蓄禽粪混合堆沤作为蚯蚓的饵料,经过蚯蚓吞食消化后混合土壤排泄出蚯蚓粪,实现改良土壤同时制造有机沃肥。本发明利用蚯蚓特殊生态学功能和肠道微生物与环境微生物协同作用实现有机废弃物消解处理,将废弃物转化为农化性质优良的蚯蚓粪,从而使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利用地龙制造有机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4.s1、利用植物秸秆、植物垃圾或蓄禽粪混合堆沤,待自然发酵腐解后作为蚯蚓孵化的饵料,蚯蚓可将秸秆、植物垃圾有机物质消化,混合土壤排泄出蚯蚓粪,蚯蚓粪是良好的腐熟有机肥料,改良土壤同时制造有机沃肥,蚯蚓体表产生的黏液能抑制菌落生长;
25.s2、将有机废弃物通过堆肥发酵处理后作为饵料投喂蚯蚓,利用蚯蚓特殊生态学功能和肠道微生物与环境微生物协同作用对有机废弃物进行消解处理,将废弃物转化为农化性质优良的蚯蚓粪;蚯蚓粪含有丰富氨基酸和各种营养元素,并有促进植物生长的生长激素;蚯蚓粪所含的大量有益微生物,可以有效改善土壤微生物生态,抑制土传病害的发生。
26.本发明中,蚯蚓吞食裹腹过程促进有机质原料的物理分解,增加供给微生物生长代谢作用的表面积并刺激其活性,其内脏中多种酶(蛋白酶、酯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几丁质酶)及肠道内微生物群落可加速分解基质纤维素及蛋白质成分,同时促进β

糖苷酶、纤维素酶、蛋白酶、磷酸酶等胞外酶的分泌,加快有机碳、含氮化合物及有机磷生物降解,最终将有机废弃物中诸如n、p、k、ca等重要营养元素转化为比原废弃物更易溶、易吸收的形态。
27.本发明利用植物秸秆、植物垃圾或蓄禽粪混合堆沤,待自然发酵腐解后作为蚯蚓孵化的饵料,蚯蚓可将秸秆、植物垃圾等有机物质消化,混合土壤排泄出蚯蚓粪,蚯蚓粪是
良好的腐熟有机肥料,改良土壤同时制造有机沃肥,蚯蚓体表产生的黏液能抑制菌落生长,应用于农作物抑菌。
28.蚯蚓堆肥是在自然堆肥发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有机废弃物通过堆肥发酵处理后作为饵料投喂蚯蚓,利用蚯蚓特殊生态学功能和肠道微生物与环境微生物协同作用对有机废弃物进行消解处理,将废弃物转化为农化性质优良的蚯蚓粪,从而使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蚯蚓粪质地均匀、透气性好、含有丰富氨基酸和各种营养元素,并有促进植物生长的生长激素。蚯蚓粪所含的大量有益微生物,可以有效改善土壤微生物生态,抑制土传病害的发生。蚯蚓对动物禽畜粪便以及作物秸秆等有机废弃物有强大的消化分解能力蚯蚓堆肥处理固体废弃物能获得优质有机肥和高蛋白饲料,不产生二次废物,不会形成二次环境污染。
29.蚯蚓堆肥产物(蚯蚓粪)是一种黑色、均一、有自然泥土味的细碎类物质,且富有合理的团粒结构和保持水肥的能力,较传统堆肥更加稳定,蚯蚓粪中还富含细菌、放线菌和真菌,这些微生物不仅使复杂物质矿化为植物易于吸收的有效物质,而且还合成一系列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如糖、氨基酸、维生素等,这些物质的产生使蚯蚓粪具有许多特殊性质,对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