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138547发布日期:2021-08-03 14:2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水4.5-8.5份;

硅酸盐水泥25-30份;

粉煤灰1.7-2.4份;

矿粉1.6-2.5份;

再生粗集料10-20份;

改性防水剂1-2份;

减水剂0.5-1.5份;

所述改性防水剂包括内核和包覆在内核外侧壁的外壳,所述内核为吸水膨胀材料,所述外壳为蜡微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防水剂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而得:

s1、将蜡微粉加热至其处于熔融状态;

s2、搅拌蜡微粉液并缓慢加入吸水膨胀材料,搅拌至其分散均匀;

s3、采用喷雾造粒法对混合物进行造粒,冷却后,加水,过筛,得到改性防水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蜡微粉和吸水膨胀材料的质量比为1:(1-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防水剂的粒径为20-1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蜡微粉为石蜡或pe蜡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膨胀材料为淀粉接枝丙烯酸类、纤维素接枝丙烯酸类或蛋白质接枝共聚物类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粗集料为碎砖石、废混凝土块、天然砂的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砖石、废混凝土块、天然砂的质量比为1:(1-2.5):(5-8)。

9.一种权利要求1-9所述的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s1、再生粗集料的配置;

s2、再生粗集料的预处理;

对粉碎后再生粗集料的表面进行去灰处理,然后将再生粗集料加入密封的容器内,通过减压器对容器内部进行减压,加入改性防水剂和乙醇,使得改性防水剂渗入再生粗集料的缝隙中;

s3、将s1中的再生粗集料放置30-60min;

s4、将水、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矿粉、再生粗集料、改性防水剂和减水剂混合,并搅拌均匀,即可得到再生混凝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4步骤中搅拌速度为20-30r/min,搅拌时间为9-12min,搅拌温度为80-160℃。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再生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4.5‑8.5份;硅酸盐水泥25‑30份;粉煤灰1.7‑2.4份;矿粉1.6‑2.5份;再生粗集料10‑20份;改性防水剂1‑2份;减水剂0.5‑1.5份;所述改性防水剂包括内核和包覆在内核外侧壁的外壳,所述内核为吸水膨胀材料,所述外壳为蜡微粉;其制备法为:S1、再生粗集料的配置;S2、再生粗集料的预处理;S2、将S1中的再生粗集料放置30‑60min;S4、将水、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矿粉、再生粗集料、改性防水剂和减水剂混合,并搅拌均匀,即可得到再生混凝土。本申请的再生混凝土可用于降低再生集料的吸水性、提高再生混凝土抗裂性能,从而延长再生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张喜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美益兴业建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2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