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除高纯氢气中CO的方法和纯化氢及其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2564838发布日期:2022-12-16 17:51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脱除高纯氢气中CO的方法和纯化氢及其应用与流程
一种脱除高纯氢气中co的方法和纯化氢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吸附复合剂脱除高纯氢气中co的方法,和由该方法得到的纯化氢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由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对氢气中杂质十分敏感,氢燃料电池使用的氢气要求纯度达到iso14687-2标准与saej2719燃料电池驱动车辆氢燃料质量要求。国标对纯氢及高纯氢要求生产的氢气中co要求1ppm,而燃料电池中规定co要小于0.2ppm。
3.传统psa纯化工艺在降低氢气中co含量到10ppm以下时进一步降低其含量将明显降低回收率,造成氢气纯化成本上升,因此亟待开发一种低成本脱除氢气中co的方法/工艺。
4.cn109592640a公开了氢气净化系统和方法。其中,氢气净化系统包括:淋洗装置、气液分离装置、脱氧装置、冷却装置、干燥装置、变压吸附装置和净化除尘装置。该氢气净化系统可对氢气进行深度净化,得到5n纯度的高纯氢气。该纯化过程复杂、需要的装置过多,难以实际应用。
5.cn109650336a公开一种现场制氢燃料电池装置中的氢气纯化系统,涉及一种现场制氢燃料电池装置中的氢气纯化系统,氢气纯化系统主要元件包括换热器、电加热器件、钯膜纯化组件、启动电源、真空泵、现场制氢单元、燃烧室、氢燃料电池单元。该方法采用了钯膜纯化,运行温度要400-500c,且钯膜对co等杂质敏感,易中毒。
6.cn109499261a公开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氢气中co的脱除系统及方法。它包括依次连通的储氢罐,co吸附净化器,氢气换热器以及燃料电池阳极。提供了利用脱除系统进行co脱除的方法,它是采用cucl作为co吸附剂,采用tsa工艺,低温吸高温脱,脱附温度在300c,高低温切换运行成本高,且该剂使用前需要预还原,还原工艺复杂,不易操作。
7.cn109499261a中氢燃料电池配套的co脱除系统采用的是吸附器内装填的是x型分子筛载cu的吸附剂,该吸附剂吸收饱和后需要及时再生,其再生温度需要300c以上。
8.目前氢气中co的脱除以cucl吸附为主,cucl作为co吸附剂一般用于高含量co气体中进行co的提纯,在微量co含量下,由于吸附脱附平衡限制,cucl难以将co脱除彻底。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除高纯氢中co的氧化脱除剂与方法,该工艺为常温反应,且无/极低氢气消耗,突破了传统psa氢气纯化的纯度与回收率的矛盾,以较低成本实现了氢气中co脱除。本发明的方法解决了氢气中微量co的脱除难题。
10.工业纯氢、高纯氢co杂质含量无法满足燃料电池用氢要求,需要进行深度co脱除。目前氢气中co脱除用psa及tsa方法,装置及运行成本较高,亟待开发经济可行的co脱除方法。
11.co吸收法中cu(i)吸附co后需要在高温下再生,本发明拟开发一种无需高温再生,
且能够连续化运行同时能够很容易实现co脱除不消耗氢的方法,本发明首次提出,不采用吸附法脱除,而是使co转变成容易脱除且对燃料电池影响较小的co2,由于co2分子尺寸比氢气大,亲碱性基,采用活性炭、分子筛、mofs及其改性物可以很容易的实现脱除。这将于工业应用具有极高的价值。
12.为进一步证实本技术人的理论可行性,本技术人进行了如下实验,对比了催化法脱除co在惰性气氛he与h2气氛下比较,本发明的氧化脱除剂床层在氢气气氛与惰性he气氛下对co的脱除效果相同,且床层穿透时间相近,说明氧化脱除剂未与氢气发生明显反应,通过露点仪测试表明露点在-60c,该露点与标气露点基本相同,证明脱除氢气中co时无h2o生成。
13.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催化吸附复合剂脱除高纯氢气中co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含co的高纯氢气与氧化脱除剂接触,使高纯氢气中co转化为co2并被吸附下来,得到纯化氢。
14.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按照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得到的纯化氢。
15.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本发明所述的纯化氢在氢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16.本发明的方法,不(或极低)消耗h2,使co转变成容易脱除且对燃料电池影响较小的co2,该工艺简单易行,且运行成本低。
17.本发明的方法,采用催化氧化脱除co较吸收脱除的优点:
18.1)该剂对氢气环境下的co具有100%的选择性转化,无副反应;
19.2)该脱除方法破解了传统cucl存在吸附脱附平衡的限制,以及引入cl的风险;
20.3)可将co 100%转化,脱除co彻底,满足燃料电池要求的co《0.2ppm;解决了氢气中微量co的难以脱除彻底的难题;
21.4)催化氧化的反应温度为低温反应,能耗低,操作方便;
22.5)催化氧化反应基本无/极低氢气消耗,而吸收法需要不断再生氢气消耗率大;
23.6)催化反应可连续稳定运行,吸收法需要吸附脱附不断的变压或变温循环,装置与运行操作更加复杂。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方法室温运行,且能省去co吸附剂的高温再生过程,且相比吸收脱除法,催化过程是一个可连续性的过程。
25.通过co催化氧化转化不但消除了co,同时可消除等当量的o2,省去或明显减少脱氧负荷;本发明采用低温反应,工艺简单易行,运行成本低;本发明技术适用范围广,制氢、加氢端及车载纯化均适用。
附图说明
26.图1是氧化脱除剂在1%co+h2中反应-再生循环数据;
27.图2是对比例1的催化剂的评价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29.本发明提供一种吸附复合剂催化脱除高纯氢气中co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含co的高纯氢气与氧化脱除剂接触,使高纯氢气中co转化为co2并被吸附下来,得到纯化氢。本发明的方法,不(或极低)消耗高纯氢气中的h2,使co转变成容易脱除且对燃料电池影响较小的co2,该工艺简单易行,且运行成本低。
30.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高纯氢气中氢气含量高于97体积%,co含量为0.00002-1体积%,可选地其他气体组成包括h2o 0-1体积%,co20-1体积%,o
2 0-1体积%,n2≤0.03体积%。采用前述高纯氢气,使用本发明的的方法脱除co,具有在不明显增加氢气消耗的同时将co脱除彻底,可满足燃料电池车用氢气的优点。
31.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氧化脱除剂与co的反应速率较与h2的反应速率之比》100,更优选所述氧化脱除剂与co的反应速率与h2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00-∞:1。由此可以实现无或极少的氢气消耗。
32.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氧化脱除剂为具有催化氧化催化与co2吸附功能的复合剂;只要能够将co氧化为co2并被吸附下来且对氢气为惰性催化即可。
33.根据本发明,所述复合剂的可选范围较宽,具体地,所述复合剂为含金属氧化物,优选含有元素cu、zn、mn、fe、cr、v、al、si、gr、ca、k、na、li、ni、co、ce和la中的一种或多种。
34.根据本发明,所述复合剂主组分为cumnalsi氧化物,助组分为fe、zn、ce、cr、co、v、la、na、k、li和ca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的氧化物,制备方法包括:沉淀法、沉积法、共混法或浸渍法,优选为沉淀法和/或共混法。
35.根据本发明,h2与co均为还原性气体,在氢气中微量co转化co2的同时,很容易导致副产物h2o的生成,本发明专用氢气中微量co的催化/转化剂,通过在传统催化氧化剂上改性提高了co吸附能力,抑制了h2吸附,实现氢气气氛下微量co的完全转化。
36.根据本发明,优选氧化脱除剂包括:cuo(5wt%~70wt%)、mno(2wt%~70wt%)、zno(2wt%~10wt%)、cao(0.005~20%)、碱金属氧化物(0.005~20%)、k2o(0.005~10%)、al2o3(0.05%~10%)、sio2(2%~40%)。
37.根据本发明,优选所述复合剂/氧化脱除剂含有cuo 5wt%~70wt%,mno2wt%~70wt%,碱金属氧化物0.005~20%,余量为5a分子筛。
38.根据本发明,优选所述碱金属为na和/或钾和/或锂。
39.根据本发明,优选所述复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40.将锰盐、铜盐在碳酸钠和/或碳酸钾存在下进行共沉淀,将获得的共沉淀物进行打浆得到浆液,将浆液与5a分子筛接触、分离得到滤饼然后进行低温干燥、成型、焙烧。
41.根据本发明,优选干燥的温度为80-150℃。
42.根据本发明,优选干燥的时间为10-48h。
43.根据本发明,优选焙烧的温度为200-450℃,优选250-350℃。
44.根据本发明,优选焙烧的时间为6-48h,优选8-15h。
45.根据本发明,优选锰盐、铜盐与5a分子筛的质量比为100-800:5-1000:100,更优选为150-500:50-600:100。
46.根据本发明,优选浆液中锰盐与铜盐的含量为5-1000g/1000ml,更优选为50-800g/1000ml。
47.根据本发明,优选碳酸钠和/或碳酸钾以溶液提供,优选浓度为0.2-5mol/l,优选
为0.8-1.5mol/l。
48.根据本发明,优选碳酸钠的用量使得浆液的ph值为7-14。
49.根据本发明,优选共沉淀的温度为20-40℃。
50.根据本发明,氧化脱除剂为无定形纳米级氧化物,优选制备过程例如沉淀/共混操作温度低于70c,同时严格控制干燥与焙烧升温速率低于10c/h,焙烧温度低于500c。
51.根据本发明,co2脱除用组成为ca、na、li改性的5a、3a、13x等分子筛。co脱除与co2脱除组分可复合或单独依次使用。
52.根据本发明,所述接触条件的可选范围较宽,例如包括:温度为100℃以下,优选为0-50℃。采用前述优选的接触条件能够实现无h2损耗下的co脱除与co2吸附。
53.根据本发明,所述接触能够在含氧气氛或不含氧气氛存在下进行,所述含氧气氛为氧气含量大于/等于/小于1/2倍的co含量的情况下进行。
54.根据本发明,该方法还包括在无氧/氧含量低于1/2倍co含量条件下接触时,对失效后的氧化脱除剂再生。
55.根据本发明,采用原位再生即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再生在含氧气氛下进行,因此无氧气氛接触时,氧化脱除剂再生在含氧气氛下再生。由此能够实现催化氧化活性位恢复与co2脱除。
56.根据本发明,本发明无须高温再生,再生温度在300℃以下,优选为100-250℃。
57.根据本发明,再生气氛为含有1~20体积%o2的惰性气体,或者为空气,或者为空气与惰性气体的混合。
58.本发明提供了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得到的纯化氢。
59.根据本发明,优选所述纯化氢h2浓度99.7体积%,co含量低于0.3%,更优选低100ppm,o2含量0-100ppm,n2含量0-60ppm,co2含量0-100ppm,ch4含量0-10ppm,h2o含量0-10ppm的组成,经催化纯化处理后,h2浓度99.9体积%,o2含量0-5ppm,n2含量0-60ppm,co含量低于0.2wppm,co2含量0-5ppm,ch4含量0-10ppm,h2o含量0-10ppm,得到满足燃料电池车用氢气。
60.本发明提供本发明所述的纯化氢在氢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61.本发明中,ppm指的是体积ppm。
62.制备例1
63.称233.3g的mn(no3)2·
4h2o和125.4g的cu(no3)2·
6h2o放入2000ml水中搅拌均匀,与1mol/l的na2co3溶液进行共沉淀,温度控制在30℃、ph=7,搅拌转速800rpm下进行共沉淀,沉淀完全后进行离心分离。将沉淀浆料洗至中性,加入1000ml水将滤饼打浆形成浆液1。同将100g5a分子筛原粉分散在1000ml水中形成浆液2;然后将浆液1逐渐泵入持续搅拌分散的浆液2中形成复合浆液3;将浆液3搅拌分散1小时以上,然后过滤获得最终滤饼,滤饼低温干燥后进行挤条或压片成型。成型后的样品在300c焙烧10h,制得催化氧化吸附复合剂1。
64.在固定床管式反应器内对催化氧化吸附复合剂样品进行co脱除评价。样品装填量为20ml,原料气为高纯h2中含1体积%co的混合气体。反应压力为1bar,反应温度为室温25c,空速为3000hr-1
。原料和产物采用agilent7890与shimadzu脉冲放电氦离子化检测器(pdhid)分析仪检测,co最低检测限10ppb。出口co浓度为0。
65.在同样条件下以he中1体积%co的混合气为原料气,反应压力为1bar,反应温度为
室温25c,空速为3000hr-1
,对该剂进行评价,该剂基本不与h2反应。
66.在原料气为高纯h2中含1体积%co的混合气为原料气进行反应的过程中,对其露点进行了监测,出口气露点与钢瓶原料气露点一致均在-60c,进一步说明该反应过程中仅co被氧化而氢气没有被氧化成h2o,该剂对氢气中co几乎100%的选择性去除。
67.氧化脱除剂1用于以h2中含1体积%co的混合气为原料气,进行co脱除失活后,对其进行了再生,再生条件为:200c,以空速3000h-1
通入干燥空气,再生4h。原料和产物采用agilent 7890与shimadzu脉冲放电氦离子化检测器(pdhid)分析仪检测,co最低检测限10ppb。固定床出口气体中co为0,穿透时间》2000min。
68.对再生后的样品进行再次同样条件下脱除co评价,原位再生后多次循环的实验数据如图1所示(氧化脱除剂在1%co+h2中反应-再生循环数据)。
69.由图1可以看出,该氧化脱除剂1可在无氧条件下对氢气中co进行脱除,且可原位再生,循环利用,在多次循环后氧化脱除剂活性未见明显下降。
70.制备例2
71.称125.5g的mn(no3)2·
4h2o和59g的cu(no3)2·
6h2o放入4000ml水中搅拌均匀,与1mol/l的na2co3溶液进行共沉淀,温度控制在30℃、ph=7,搅拌转速800rpm下进行共沉淀,沉淀完全后进行离心分离。将沉淀浆料洗至中性,加入2000ml水将滤饼打浆形成浆液1。同将100g5a分子筛原粉分散在1000ml水中形成浆液2;然后将浆液1逐渐泵入持续搅拌分散的浆液2中形成复合浆液3;将浆液3搅拌分散1小时以上,然后过滤获得最终滤饼,滤饼低温干燥后进行挤条或压片成型。成型后的样品在300c焙烧10h,制得催化氧化吸附复合剂。
72.在固定床管式反应器内对催化氧化吸附复合剂样品进行co脱除评价。样品装填量为20ml,原料气为高纯h2中含100ppmco的混合气体。反应压力为1bar,反应温度为室温25c,空速为3000hr-1
。原料和产物采用agilent7890与shimadzu脉冲放电氦离子化检测器(pdhid)分析仪检测,co最低检测限10ppb。固定床出口气体中co为0,穿透时间》2000min。
73.制备例3
74.称233.3g的mn(no3)2·
4h2o和62.7g的cu(no3)2·
6h2o放入2000ml水中搅拌均匀,与1mol/l的na2co3溶液进行共沉淀,温度控制在30℃、ph=7,搅拌转速800rpm下进行共沉淀,沉淀完全后进行离心分离。将沉淀浆料洗至中性,加入1000ml水将滤饼打浆形成浆液1。同将50g5a分子筛原粉分散在1000ml水中形成浆液2;然后将浆液1逐渐泵入持续搅拌分散的浆液2中形成复合浆液3;将浆液3搅拌分散1小时以上,然后过滤获得最终滤饼,滤饼低温干燥后进行挤条或压片成型。成型后的样品在300c焙烧10h,制得催化氧化吸附复合剂。
75.在固定床管式反应器内对催化氧化吸附复合剂样品进行co脱除评价。样品装填量为20ml,原料气为高纯h2中含100ppmco的混合气体。反应压力为1bar,反应温度为室温25c,空速为3000hr-1
.原料和产物采用agilent7890与shimadzu脉冲放电氦离子化检测器(pdhid)分析仪检测,co最低检测限10ppb。固定床出口气体中co为0,穿透时间》2000min。
76.对比例1
77.以cn104475114a所述方法制备脱除co的铜锌铈催化剂,具体如下:
78.将混合金属溶液加入碱液中,在温度70℃下进行反应,混合金属盐溶液和碱溶液加入量的摩尔比为1:1。碱液为5mol/l的氨水溶液,焙烧温度500℃,焙烧实际6h。使用前将该催化剂在8体积%h2的惰性气体流中,以8℃/min的速率升温至200℃后恒温,还原10h,然
后在25℃反应,反应压力为1mpa,以1%co+h2为原料气进行反应,空速3000h-1
。结果如图2所示,co无法在室温脱除至0,在将温度升高至110c才脱除至0。
79.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