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火隔音砂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495721发布日期:2022-01-15 04:01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火隔音砂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火隔音砂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装修隔音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的不断扩大,城市居住率越来越高,但噪音污染越来越严重,降噪隔音需求日益增加。但隔音材料处于初期阶段,发展潜力巨大;现行隔音材料多采用隔音岩棉、eps为主要填料的隔音布、隔音砂浆为主,但其岩棉的毒性及eps易燃等特性限制其发展及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火隔音砂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防火隔音砂浆材料同时具有防火和隔音的效果。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5.一种防火隔音砂浆材料,由以下组分按以下质量份组成:
[0006][0007][0008]
进一步地,所述硫铝酸盐水泥为硫铝酸盐水泥p.o 42.5r。作为无机胶黏材料,在提供一定的物理性能的同时加快体系的水化速率,从而达到快速成型、防止分层的效果。
[0009]
进一步地,所述硅酸盐水泥为灰水泥p.o 42.5。主要的无机胶凝材料,同时为体系提供一定的强度。
[0010]
进一步地,所述质感砂为40-80目质感砂。作为填料,同时作为阻尼材料对声波进行阻碍。
[0011]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微珠为质量比1:2的20-40目玻化微珠与70-90目玻化微珠的混合物。主要作为吸音材料,对声波进行吸收而且具有一定的韧性。
[0012]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颗粒为60目橡胶颗粒。主要作为吸音材料,对声波进行吸收。
[0013]
进一步地,所述引气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类引气剂。主要为体系在成型过程中提高一定的中空空隙,吸收声波。
[0014]
进一步地,所述耐火纤维棉为硅酸铝类丝纤维;所述阻燃剂为epe高效阻燃剂。耐火纤维棉作为主要的耐火助燃材料,降低材料着火风险。阻燃剂在材料着火时能迅速膨胀包裹可燃物隔绝氧气,从而达到阻燃效果。
[0015]
进一步地,所述纤维素为非离子型的水可溶性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所述pp纤维丝为4mmpp纤维丝;所述减水剂采用聚羧酸钠型减水剂。减水剂加快水泥的水化,提升体系的施工性。pp纤维丝在材料中能平均材料应力,防止材料因干燥速率不同而开裂。纤维素为材料提供一定的施工性。
[0016]
超疏水水性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0017]
将硫铝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质感砂、中空微珠、橡胶颗粒和引气剂加入混合搅拌釜中,转速控制在400-450r/min,持续分散3-8min;
[0018]
然后加入耐火纤维棉和阻燃剂,接着调整分散缸转速到500-650r/min,持续分散8-15min;
[0019]
最后加入纤维素、pp纤维丝、减水剂,持续搅拌3-10min,至粉体呈均匀、无粉团的粉体混合物即得。
[0020]
原理如下:本发明一种防火隔音砂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添加调整玻化微珠、橡胶颗粒、硅酸铝纤维等材料,利用其多孔,疏松、透气等特性,从而在声音传播途径上对声波进行反射、吸收从而达到吸音效果;同时水泥及其质感砂等重质原料为阻尼材料对声波进行阻隔;通过合理的搭配从而起到整体的隔音效果。为了消除有机可燃物的燃烧风险,添加硅酸铝纤维、阻燃剂进行防火阻燃效果,平衡隔音与防火需求。
[0021]
较之前的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
本发明的防火隔音砂浆材料同时具有防火和隔音的效果,它既能填补民宅及公共区域应用的隔音材料技术需求,同时又能达到建筑材料及制品防火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
[0024]
下面各实施例的原料品牌和型号如下
[0025]
特种水泥:采用诚品工贸有限公司堵漏王硫铝酸盐水泥p.o 42.5r,市面有售;
[0026]
普通水泥:海螺水泥普通硅酸盐灰水泥p.o 42.5,市面有售;
[0027]
质感砂:浙江长兴恒坤40-80目质感砂,市面有售;
[0028]
中空微珠:龙湖科技20-40目玻化微珠,市面有售;
[0029]
河南信阳化工材料70-90目玻化微珠,市面有售;
[0030]
橡胶颗粒:灵寿县宇展矿产品有限公司60目橡胶粉,市面有售;
[0031]
引气剂:路赢化工有限公司k12,市面有售;
[0032]
耐火纤维棉:淄博宇邦工业陶瓷有限公司耐火硅酸铝纤维,市面有售;
[0033]
阻燃剂:南通雅思阻燃技术有限公司epe高效阻燃剂,市面有售;
[0034]
纤维素:美乐施pmk-40z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市面有售;
[0035]
pp纤维丝:广东三羊4mmpp纤维,市面有售;
[0036]
减水剂:采用江苏市新邦化学pc-6220,市面有售。
[0037]
实施例1
[0038]
一种防火隔音砂浆材料,由以下组分按以下质量份组成:
[0039][0040]
超疏水水性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0041]
将硫铝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质感砂、中空微珠、橡胶颗粒和引气剂加入混合搅拌釜中,转速控制在400r/min,持续分散8min;
[0042]
然后加入耐火纤维棉和阻燃剂,接着调整分散缸转速到500r/min,持续分散15min;
[0043]
最后加入纤维素、pp纤维丝、减水剂,持续搅拌3min,至粉体呈均匀、无粉团的粉体混合物即得。
[0044]
实施例2
[0045]
一种防火隔音砂浆材料,由以下组分按以下质量份组成:
[0046][0047]
超疏水水性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0048]
将硫铝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质感砂、中空微珠、橡胶颗粒和引气剂加入混合搅拌釜中,转速控制在450r/min,持续分散3min;
[0049]
然后加入耐火纤维棉和阻燃剂,接着调整分散缸转速到650r/min,持续分散8min;
[0050]
最后加入纤维素、pp纤维丝、减水剂,持续搅拌10min,至粉体呈均匀、无粉团的粉体混合物即得。
[0051]
实施例3(最佳)
[0052]
一种防火隔音砂浆材料,由以下组分按以下质量份组成:
[0053][0054]
超疏水水性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0055]
将硫铝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质感砂、中空微珠、橡胶颗粒和引气剂加入混合搅拌釜中,转速控制在420r/min,持续分散5min;
[0056]
然后加入耐火纤维棉和阻燃剂,接着调整分散缸转速到550r/min,持续分散10min;
[0057]
最后加入纤维素、pp纤维丝、减水剂,持续搅拌7min,至粉体呈均匀、无粉团的粉体混合物即得。
[0058]
实施例4
[0059]
一种防火隔音砂浆材料,由以下组分按以下质量份组成:
[0060][0061]
超疏水水性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0062]
将硫铝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质感砂、中空微珠、橡胶颗粒和引气剂加入混合搅拌釜中,转速控制在420r/min,持续分散5min;
[0063]
然后加入耐火纤维棉和阻燃剂,接着调整分散缸转速到600r/min,持续分散10min;
[0064]
最后加入纤维素、pp纤维丝、减水剂,持续搅拌5min,至粉体呈均匀、无粉团的粉体混合物即得。
[0065]
使用时,按照本发明产品与水按照质量比为1:0.35进行混合搅拌使用。
[0066]
本涂料产品属于隔音砂浆体系,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4的产品与水按照质量比为1:0.35进行混合搅拌,然后对对其物理性能进行评估测试,同时其对防火性能按照gb 8624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进行评估分类;
[0067]
表1、物理性能
[0068]
项目指标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抗压强度/mpa≥0.51.61.82.22干燥抗裂性无开裂无开裂无开裂无开裂无开裂粘接强度/mpa≥0.30.40..350.410.39干燥时间/h≤248.18.589.5防火等级
‑‑‑‑
a级a级a级a级
[0069]
从表1可看出,本发明一种防火隔音砂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各个方案物理性能均符合砂浆产品基础指标,其中抗压强度、粘接强度、干燥时间上来看实施例3最佳,同时实
施例1-实施例4的防火级别均为a级别,如表1所示。
[0070]
本发明一种防火隔音砂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隔音材料领域,按照目前我国普通住宅楼板隔声的技术标准gbt 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4.5.3:分户楼板撞击声低限标准二级(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l

nt,w≤75db),高要求住宅分户楼板撞击声隔声标准一级(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l

nt,w≤65db)要求进行检测,数据如下:
[0071]
表2、隔音降噪性能
[0072][0073]
从表二可看出,本发明一种防火隔音砂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各个方案隔音效果均符合标准,按照gbt_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4.5.3:分户楼板撞击声低限标准二级(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l

nt,w≤75db),高要求住宅分户楼板撞击声隔声标准一级(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l

nt,w≤65db)要求进行检测所得数据可知实施例3最佳。
[0074]
综上,结合表一砂浆物理性能体系、防火等级,以及表2隔音降噪性能综合评估,实施例3最佳。
[0075]
本发明一种防火隔音砂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满足日益强烈的隔音需求,其隔音降噪效果优异;同时通过引入防火纤维以及助燃剂,避免了传统隔音材料的火灾风险;同时无有害材料的添加,符合住宅、公共场所的建筑要求。本发明一种防火隔音砂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优异的隔音降噪、防火性能。
[007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