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高品质的钢化玻璃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34510发布日期:2022-05-07 13:2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提高品质的钢化玻璃生产系统,包括上片台、加热炉、冷却风栅模块、下片台、输送辊道和送风模块,所述输送辊道依次穿过所述上片台、加热炉、冷却风栅模块和下片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风栅模块包括上风栅、下风栅和第一升降组件,所述输送辊道设置于所述上风栅和所述下风栅之间,所述第一升降组件用于带动所述上风栅和下风栅同时向靠近所述输送辊道的方向运动或同时向远离所述输送辊道的方向运动;所述送风模块包括集风箱、单风机组件和串联风机组件,所述单风机组件为单个独立风机,所述串联风机组件由多个独立风机串联组成;所述集风箱包括箱体、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和出风管,所述箱体内设有第一集风腔和第二集风腔,所述第一集风腔和所述第二集风腔之间设有闸板阀,所述闸板阀的启闭控制所述第一集风腔和所述第二集风腔的连通或关闭;所述第一集风腔的后端通过所述第一进风管与所述串联风机组件的出风口连接,所述第一集风腔的前端通过所述出风管与所述上风栅的进风部和/或所述下风栅的进风部连接;所述第二集风腔的后端通过所述第二进风管与所述单风机组件的出风口连接,所述第二集风腔的前端通过所述出风管与所述上风栅的进风部和/或所述下风栅的进风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品质的钢化玻璃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万向节、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所述第一拉杆、万向节和第二拉杆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拉杆与所述冷却风栅模块的机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拉杆与所述上风栅和/或所述下风栅固定连接;所述冷却风栅模块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轨部和滑动部,所述导轨部固定于所述机架,所述滑动部固定于所述上风栅和/或所述下风栅,所述滑动部和所述导轨部滑动连接;所述导轨部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的长度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品质的钢化玻璃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阀包括连接管道、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所述连接管道安装于所述第一集风腔和所述第二集风腔之间的隔板,所述第一集风腔和所述第二集风腔通过所述连接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分别安装于所述连接管道的前侧面和后侧面;所述第一闸板的后端穿过所述连接管道的前侧壁插入所述连接管道内,所述第二闸板的前端穿过所述连接管道的后侧壁插入所述连接管道内,所述第一闸板的前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闸板的后端与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带动所述第一闸板前后运动,所述第二气缸带动所述第二闸板前后运动,所述第二闸板和所述第一闸板左右相隔排列,所述第一闸板滑动至最大行程时所述第一闸板完全盖合所述连接管道,所述第二闸板滑动至最大行程时所述第二闸板盖合所述连接管道的部分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提高品质的钢化玻璃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闸板的后端的端部边缘为朝所述连接管道的中心方向突出的圆弧形;所述第二闸板的前端的端部边缘与所述第一闸板的后端的端部边缘为相互密闭配合的弧形曲面;所述闸板阀还包括多个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内设有导向槽,多个所述导向板两两一组且对称地分别安装于所述隔板的前后两侧,并且所述导向板分布于所述连接管道的前后两
侧;所述第一闸板和所述第二闸板沿对应的所述导向板的导向槽滑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品质的钢化玻璃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风腔的前端和第二集风腔的前端均连通有多个呈阵列分布的出风管,所述第一集风腔通过所述出风管向所述上风栅和/或所述下风栅的通过段送风,所述第二集风腔通过所述出风管向所述上风栅和/或所述下风栅的冷却段送风;所述第一集风腔的前端和第二集风腔的前端分别安装有出风调节装置,所述出风调节装置包括升降装置和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与所述升降装置传动连接,所述升降装置带动所述挡风板上下移动,上下移动时所述挡风板遮挡一排所述出风管或位于上下两排所述出风管之间的区域。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品质的钢化玻璃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还设有四个支撑脚,四个所述支撑脚分别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四个角部的下方;四个所述支撑脚的底面的所在面为同一平面;所述箱体还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位于所述第一集风腔和所述第二集风腔的下方,所述底板的远离所述出风管的后侧底边与所述支撑脚的底面的间距大于所述底板的靠近所述出风管的前侧底边与所述支撑脚的底面的间距。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品质的钢化玻璃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的炉顶阵列分布有多个对流装置,所述对流装置的进风口与所述加热炉的出风口连接,所述对流装置的出风口与所述加热炉的进风口连接,所述加热炉的进风口设有加热组件;所述上风栅的进风部和/或下风栅的进风部的靠近所述出风管的一端为圆形开口,所述上风栅的进风部和/或下风栅的进风部的远离所述出风管的另一端为矩形的开口,所述进风部的侧壁的横截面为从靠近所述出风管到远离所述出风管的方向由圆形渐变为矩形的形状。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品质的钢化玻璃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片台和/或所述下片台设有玻璃升降装置,所述玻璃升降装置包括第二升降组件、驱动连杆和升降驱动机构,所述第二升降组件设置于所述输送辊道的相邻两个辊轴之间;多个所述第二升降组件旋转连接于所述驱动连杆,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曲柄、圆柱凸台、支撑台和安装座;所述曲柄包括直线部和拐臂部,所述直线部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对称地一体成型有圆柱凸台,所述圆柱凸台与所述驱动连杆旋转连接;所述拐臂部与所述支撑台旋转连接,所述直线部和所述拐臂部的交接处旋转连接有所述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固定安装于所述上片台或下片台的底面;所述升降驱动机构与任意一个所述曲柄的直线部的底端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品质的钢化玻璃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风机组件还包括串联风管和旋转闸板,多个所述独立风机通过所述串联风管串联;所述串联风管的侧壁开设有调节开口,所述串联风管通过所述调节开口与外界连通;所述调节开口固定连接有所述旋转闸板,所述旋转闸板包括调节盖板、闸板座和驱动机构,所述闸板座为圆柱管体结构,所述闸板座与所述串联风管的管壁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盖板设置于所述闸板座内并且所述调节盖板的中心轴与所述闸板座的中轴线重合;所述闸板座内固定连接有遮挡板组件,所述遮挡板组件平行于所述调节盖板,所述遮挡板组件与所述调节盖板的面积总和大于或等于所述闸板座的横截面积;
所述调节盖板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调节盖板的中心轴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旋转驱动组件和驱动输出组件,所述驱动输出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固定连接,所述旋转驱动组件的转动轴与所述驱动输出组件传动连接,所述旋转驱动组件通过所述驱动输出组件带动所述调节盖板以其自身的中心轴为转轴于所述闸板座内转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可提高品质的钢化玻璃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输出组件包括丝杆和丝杆座,所述旋转驱动组件的输出部与所述丝杆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丝杆座螺纹连接,所述丝杆座固定于所述闸板座;所述旋转驱动组件的输出部的中心轴、所述丝杆座的中心轴和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孔心位于同一直线,所述丝杆依次穿过所述旋转驱动组件的输出部和所述丝杆座后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固定连接;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带动所述丝杆转动,所述丝杆在转动的同时于所述丝杆座内沿所述调节开口的内外方向做伸缩运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提高品质的钢化玻璃生产系统,属于玻璃钢化技术领域,输送辊道依次穿过上片台、加热炉、冷却风栅模块和下片台;冷却风栅模块包括上风栅、下风栅和第一升降组件,第一升降组件用于带动上风栅和下风栅同时向靠近输送辊道的方向运动或同时向远离输送辊道的方向运动;送风模块包括集风箱、单风机组件和串联风机组件;集风箱包括箱体、第一进风管、第二进风管和出风管,箱体内设有第一集风腔和第二集风腔,第一集风腔和第二集风腔之间设有闸板阀,闸板阀的启闭控制第一集风腔和第二集风腔的连通或关闭。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化玻璃生产系统的冷却风栅和送风模块难以控制冷却风风压,降低了成品玻璃的品质的问题。质的问题。质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苏楚焕 钟伟健 黄文俊 刘华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索奥斯(广东)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9
技术公布日:2022/5/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