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超临界CO2实现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塑化变形的方法

文档序号:31780229发布日期:2022-10-12 09:54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超临界co2实现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塑化变形的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二氧化硅玻璃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超临界co2实现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塑化变形的方法。


背景技术:

2.氧化硅玻璃是一种化学稳定性、透光性、绝缘性以及力学性能都非常优异的无机材料,在军事、工业和生活中使用广泛。为了进一步拓展氧化硅玻璃材料在航空航天、精密光、电器件领域的应用,需要开发低温无损伤的加工方法,来实现光、电器件中二氧化硅玻璃微纳结构的精密构筑。玻璃材料的加工可追溯到数千年前,但由于玻璃极高的玻璃化温度,以及材料的脆性,主要通过熔融铸造、化学刻蚀、激光辅助和高能离子束照射等方法加工,高达1000 ℃的高温和化学腐蚀性极易对器件造成损伤,加工难度高,需要复杂的设备和高昂的成本。在二氧化硅玻璃加工中,为了实现绿色环保,且破坏性小并能降低成本的目的,要用一种能够在较低温度下实现玻璃塑化变形的技术,这仍然是一种挑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与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超临界co2实现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塑化变形的方法。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利用超临界co2实现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塑化变形的方法:将待处理原料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分散到乙醇中,获得分散液;然后将其转移至超临界装置中,向超临界装置中注入二氧化碳,在超临界条件下搅拌8-15h,自然冷却至室温后排出二氧化碳;将超临界处理后的体系分离,将分离所得沉淀物真空冷冻干燥后,得到塑化变形后的二氧化硅。
5.较好地,所述二氧化硅纳米微球为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微球粒径为10-100 nm,介孔直径为2-8nm)。
6.较好地,所述乙醇的体积分数为50-90v%。
7.较好地,分散液中,二氧化硅纳米微球的浓度为0.5-5.0mg/ ml。
8.较好地,所述分散采取超声分散,超声时间为10-30min。
9.较好地,所述超临界条件的参数为:温度32-50℃、压力18-24mpa。
10.较好地,所述分离为离心分离,离心速率为6000-12000rpm,离心时间为5-15min。
1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直接处理商业化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媒介实现在低温条件下塑化变形,比采用高温熔融法和化学刻蚀法更简单高效且制备技术环保无污染;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塑化变形后的二氧化硅具有较大的尺寸;在整个制备过程中,本发明简单易行,操作条件温和,环保无污染,能有效推动二氧化硅玻璃材料的精密加工技术发展,在航空航天、光、电器件等领域有重大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12.图1:原料二氧化硅纳米微球的tem图。
13.图2:本发明实施例1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后的二氧化硅纳米微球的tem图。
14.图3:本发明对照例1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后的二氧化硅纳米微球的tem图。
15.图4:本发明对照例2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后的二氧化硅纳米微球的tem图。
16.图5:本发明对照例3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后的二氧化硅纳米微球的t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使本发明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18.实施例1将10 mg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市购,微球粒径为10-100 nm,介孔直径为2-8nm)加入到10 ml 50 v%乙醇中,超声分散20 min,然后将分散液转移到超临界反应釜中;向超临界反应釜中注入二氧化碳达到超临界状态,温度为40 ℃,压力为20 mpa;在磁力搅拌下反应12 h后,将混合液冷却到室温并释放二氧化碳卸压,再10000 rpm高转速离心分离10 min,取底部沉淀真空冷冻干燥24 h,得到塑化变形的二氧化硅微球。
19.原料二氧化硅纳米微球的tem图见图1,本实施例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后的二氧化硅纳米微球的tem图见图2,可以看出: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前,宏观看单个二氧化硅纳米微球保持独立性,边缘轮廓明显,没有堆积,有明显的中空结构;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后,堆积结构明显,边缘轮廓基本消失,中空结构发生明显坍塌,使得孔道尺寸明显降低,说明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发生了明显的塑化变形。
20.对照例1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超临界的压力调整为12 mpa,其它均同实施例1。
21.本对照例1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后的二氧化硅纳米微球的tem图见图3,可以看出:二氧化硅纳米微球的结构没有明显变化,但堆积结构明显。
22.对照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超临界的压力调整为16 mpa,其它均同实施例1。
23.本对照例2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后的二氧化硅纳米微球的tem图见图4,可以看出:与对照例1相似,二氧化硅纳米微球的结构没有明显改变,但堆积结构明显。
24.对照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超临界的温度调整为60 ℃,其它均同实施例1。
25.本对照例3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后的二氧化硅纳米微球的tem图见图5,可以看出:二氧化硅纳米微球的结构与对照例1相似,微球结构没有明显改变,同时也没有明显的堆积结构,在电镜下分散性较好。


技术特征:
1.一种利用超临界co2实现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塑化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待处理原料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分散到乙醇中,获得分散液;然后将其转移至超临界装置中,向超临界装置中注入二氧化碳,在超临界条件下搅拌8-15h,自然冷却至室温后排出二氧化碳;将超临界处理后的体系分离,将分离所得沉淀物真空冷冻干燥后,得到塑化变形后的二氧化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超临界co2实现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塑化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纳米微球为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微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超临界co2实现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塑化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醇的体积分数为50-90v%。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超临界co2实现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塑化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散液中,二氧化硅纳米微球的浓度为0.5-5.0mg/ ml。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超临界co2实现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塑化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采取超声分散,超声时间为10-30min。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超临界co2实现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塑化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条件的参数为:温度32-50℃、压力18-24mpa。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超临界co2实现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塑化变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为离心分离,离心速率为6000-12000rpm,离心时间为5-15min。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二氧化硅玻璃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利用超临界CO2实现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塑化变形的方法。将待处理原料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分散到乙醇中,获得分散液;然后将其转移至超临界装置中,向超临界装置中注入二氧化碳,在超临界条件下搅拌8-15h,自然冷却至室温后排出二氧化碳;将超临界处理后的体系分离,将分离所得沉淀物真空冷冻干燥后,得到塑化变形后的二氧化硅。本发明直接处理商业化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媒介实现在低温条件下塑化变形,比采用高温熔融法和化学刻蚀法更简单高效且制备技术环保无污染。法更简单高效且制备技术环保无污染。法更简单高效且制备技术环保无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许群 黄康 吴文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8.01
技术公布日:2022/10/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