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专用育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1774442发布日期:2022-10-12 08:01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专用育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水稻育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专用育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2.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是现代稻作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水稻机插育秧方式不同于常规育秧,它的显著特点是播种密度大,标准化要求高。水稻机插育秧技术要求“模块化秧板、出苗齐匀、根系发达、盘根力强、秧苗个体健壮”,其和人工栽插、抛秧的育秧差异较大,难度更大。
3.目前用于水稻育秧的产品,如多效唑、稀效唑、壮秧剂、旱育保姆、拌种剂、浸种灵等,大多功能单一,不易满足需求,从而导致大田漏秧率、伤秧率和漂秧率较高。“傻瓜化”育秧物化产品与配套育秧技术的缺乏,极大地影响了水稻机插质量和产量。尤其丘陵山区的育秧期天气温度变化大,烂种、病害的现象经常发生,其常规水稻机插育秧方式很难达到这个标准。因此在丘陵山区培育适合机插的健壮秧苗,是提高丘陵山区栽插质量、保证机插水稻高产的关健。
4.现有技术cn109526303a公开了一种东北生态水稻育秧专用农用酵素;包括制做育秧农用酵素的原材料、农用酵素的化学组成、农用酵素的制做方法和条件、育秧农用酵素的使用方法。所述制做育秧农用酵素的原材料采用全植物性原料和添加剂;其制做过程是以纯植物性物质作底料,加入糖和微量元素,并将具果胶之水果与绿色植物分开发酵而成。本发明可提高种子发芽率,抑制种子携带之病害,可替代化学生根剂;令秧苗生长健康,增强免疫力,具更高面对环境压力的能力;在不太理想的土壤条件下,秧苗仍能正常生长,为插秧打好健康秧苗的基础;并具有循环利用,高效环保,可持续发展和保持土壤健康及地力持续提高的优点。然而现有技术仍然存在如下缺点:
5.1)现有技术主要针对东北平原生态的育秧技术,其气候与丘陵山区的多变气候明显不同,使得其并不适用于丘陵地区的机插育秧方式;
6.2)现有技术中育秧专用农用酵素的成分多样,制作过程较为繁琐,需要在无冻结成冰的条件下,密封经过135天自然发酵期方可制备成功,使得育秧准备过程过长,浪费生产力;
7.3)现有技术制备的育秧专用育秧农用酵素的使用方法更为繁琐,需要在播种前浸种、在育秧过程中喷施以防止烂根等,使得育种过程操作复杂;且其育种效果未知,不便推广使用。
8.因此,急需研制一种成分简单、制备过程便捷、育秧效果好的育秧剂,使得其适用于丘陵山区的机插水稻育秧,有效降低水稻在育秧期烂种率、病害率,达到快发芽、多生根、长壮苗的育秧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专用育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现有丘陵地区育秧易出现烂种、病害的技术问题。
10.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专用育秧剂,包括组合氨基酸和水,所述组合氨基酸和水的质量比为1:100~250;所述组合氨基酸为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混合而成。
11.发明人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之前,曾采用不同育秧模式、不同药剂浸种(生根剂、营养剂、杀虫剂等)等方式育秧,然而效果提升并不显著。如下:
12.鉴于机插育秧的特殊需求,首先,申请人采用双膜育秧,即采用“一层平膜+一层拱膜”的方式育秧。这种育秧模式下育秧温度有所稳定;但因透气性不好,水稻种子发芽率也仅为76%左右,成秧率72%左右。然后,申请人采用“无纺布+塑料薄膜”的方式育秧,即用无纺布盖平膜、用塑料薄膜盖拱膜;这种方式的透气性好一些,然其保温效果相对较差,使得发芽率仅80%左右,成秧率75%左右,并有少量烂种现象。再者,申请人采用“密度育秧”的方式育秧,即从标准的每盘60g种子,增加至80-100g,尽管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和成秧率没有提高,然单位面积上的秧苗数量增加,通过多年的试验和示范,较好地解决了机插育秧的“掉窝、少苗”现象,然种植成本显著增加了,降低了生产效益。
13.最后,申请人采用“不同药剂浸种”的方式育种,并优先除去劣质种子,再让种子吸收足够水分,使得药剂进入种子内部,预防种子育秧过程中的病害和烂种。然而单独采用生根剂、营养剂、杀虫剂以及组合使用多类药剂后水稻育秧效果提升仍然不明显,且仍然出现水稻烂种、育秧盘上秧苗长势差异较大、秧苗发黄等情况,每年均会浪费大量水稻种子;且使用长势差异较大的秧苗进行机械插秧后,因秧苗不够强壮,在机械插秧时机械拉扯的状况下出现秧苗损坏,缺苗、掉窝现象严重,机械插秧后需要额外人工补苗,工作量巨大,仍然不是育种优选方式。
14.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发明人在指导育种工作前,将装有鸡蛋的布袋暂放在已完成浸种的水稻种子表面,而后鸡蛋意外破碎使得鸡蛋液流进泡好的水稻种子中,为不影响育种工作进程,工作人员将鸡蛋液和泡好的水稻种子拌匀后继续用于育种播种,15天后观察秧苗长势情况时发现,鸡蛋液拌种的那一厢秧苗长势更为整齐、秧苗更为粗壮、秧苗质量显著提升,且未出现烂种和病害;发明人推断鸡蛋液中某种成分能有效降低育秧虫害并提升育秧效果;因此,发明人进行了反向的原理分析,对鸡蛋中的各种营养元素单独进行了水稻浸种育秧的研究,其中经磷脂、维生素a、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配置的溶液浸种后的水稻种子育秧效果提升不明显,而经氨基酸配置的溶液浸种后的水稻种子长势良好,且未出现烂种和病害,说明氨基酸对水稻秧苗的发芽率、成秧率等指标有正向提升作用。
15.随后发明人对氨基酸种类、用量等进行了实验优化,在多年的研究中最终发现,发现使用天冬氨酸、谷氨酸配置的水溶液禁种水稻种子,可显著提升水稻种子发芽率和成秧率,使得在重庆这样的丘陵山区的水稻育种工作更加顺利,有效降低水稻种子浪费,降低育种成本。
16.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
17.1、组合氨基酸有效避免育秧期烂种:相比于现有育秧剂成分复杂,本方案复配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即可有效提升水稻育秧效果。申请人通过对不同天冬氨酸、谷氨酸倍液对
水稻进行浸种育种,发现随着天冬氨酸、谷氨酸倍液浓度的提升,水稻的发芽率和成秧率显著提升。在浸种过程中,天冬氨酸、谷氨酸除了为水稻种子提供营养外,谷氨酸能在水稻秧苗的根毛表层形成一层薄膜,不但具有保护根毛的功能,避免根毛腐烂而引起烂种;谷氨酸薄膜更能形成养分输送平台,促进土壤中的养分、水分与根毛亲密接触,能有效提高秧苗吸收营养的能力。尤其是针对丘陵山区育秧期天气温度变化大的情况,天冬氨酸和谷氨酸通过收集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为水稻生根发芽提供营养元素及养分输送平台,有效避免出现因丘陵山区育秧期天气温度变化大引起的营养吸收受阻造成的水稻秧苗长势差、生根率下降等情况,进而有效避免育秧期烂种,从而提升发芽率和成秧率。
18.2、组合氨基酸有效提升秧苗抵抗力,降低育秧病害:申请人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谷氨酸还能通过与细胞膜结合形成钙信号等,有效提升提高秧苗的酸碱抗性和抗逆能力,降低育秧病害。而天冬氨酸则通过对离子的螯合作用有效富集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有效壮秧;另外,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对水稻育秧还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两者复配进一步提升水稻育秧的发芽率和成秧率;使得丘陵山区的水稻发芽率由现有的76%提升至86.3%,水稻成秧率由现有的73.5%提升至86.6%;有效提升水稻种子的育秧成功率,降低育秧成本。
19.3、组合氨基酸有效提升水稻产量:本方案组合氨基酸通过对秧苗免疫力的提升,对防治水稻青枯、立枯等病害效果显著,为水稻幼苗生长、分蘖、开花、结实等后期生长起到积极作用,申请人实验发现,使用组合氨基酸浸种后的水稻种子在后期生长中长势更好,有效增产10%。
20.优选的,所述组合氨基酸和水的质量比为1:100~200。采用上述方案,在水稻浸种24小时后,即可使得水稻的发芽率提升至84~86%、水稻成秧率提升至83~87%。
21.优选的,还包括生根剂,所述生根剂为吲哚乙酸、吲哚丁酸、吲哚丁酸钾、萘乙酸、萘乙酸钠中的任意一种。采用上述方案,生根剂有效提升水稻育秧的生根效果,促进秧苗根系发展,其与组合氨基酸之间协同增效,显著提升水稻成秧率,申请人实验发现,生根剂与符合氨基酸共用可使得发芽率和成秧率显著提升,使得发芽率和成秧率均高于90%。
22.优选的,所述生根剂的用量为30~50ppm。采用上述方案,水稻育秧的发芽率均高于96%,成秧率则均高于95%;而采用本方案浸种的水稻种子在后续生长中有效增产15%以上,其是继杂交水稻之后的又一次增产技术革命,更是藏粮于技的重要技术选向。
23.优选的,所述生根剂为吲哚丁酸钾。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吲哚丁酸钾与冬氨酸、谷氨酸复配,有效进一步提升水稻育秧的发芽率和成秧率,使得发芽率和成秧率均高于95%。
24.优选的,一种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专用育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5.s1:称取原料天冬氨酸、谷氨酸和吲哚丁酸钾;
26.s2:将s1称取的原料依次分散至水中,搅拌均匀获得育秧剂。
27.相比于人工栽插、抛秧中对发芽率和成秧率要求相对较低,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对秧苗的发芽率和成秧率处要求更高,尤其是机插育秧要求每平方厘米必须有常规稻成苗3~5株(杂交水稻1~2株),如此方可确保机插秧苗的播种均匀,否则就会出现机插秧苗时缺苗、掉窝,后续人工补苗则会增大工作难度和强度,从而降低插秧效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三种原料的分别存放,有效保证原料的活力,同时溶于水中即可快速获得水稻育秧剂,便于实现育秧剂的产业化生产和应用;且本方案制备育秧剂可有效提升丘陵山区水稻育秧的发芽率和成秧率,显著降低现有机插育秧因成秧率低而需要后期人工补苗造成插秧效率低下
的现象。
28.优选的,一种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专用育秧剂在水稻机插育秧中的应用。申请人经过长期试验发现,本方案制备的育秧剂在水稻育秧中效果显著,而在玉米等其他作物育秧中效果会相对下降。将其应用于水稻育秧时,其能有效弥补丘陵山区天气对水稻育秧的恶劣影响,使得水稻出苗整齐,提升育秧质量。采用上述方案,获得的秧苗根系发达,盘根力强,使得育秧盘中所有的秧苗接成一起形成毯状、提起不散,便于对抗机械插秧时的机械拉伤;同时本方案获得的秧苗叶挺色绿、植株矮壮、无病株和虫害,秧苗个体和群体生长均衡,便于水稻插秧后续生长均衡,提升水稻产量。
29.优选的,水稻育秧前包括育秧剂对水稻种子的浸种,所述浸种时育秧剂与水稻种子的质量比为1:1。采用上述方案,水稻种子均能浸泡在育秧剂中,且在浸泡过程中,育秧剂中原料会随着种子吸水而进入水稻种子内部,使得种子在育秧过程中充分接触育秧剂原料,从而促进种子发芽、生根及分蘖,最终形成根系发达、植株矮壮、秧苗粗壮的水稻秧苗。
30.优选的,所述育秧剂的起始浸种温度为35~45℃,浸种时间为8~12h。
31.丘陵山区的育秧期温度变化大,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需要浸种48-72h,本方案中育秧剂在35~45℃状态下浸种8-12h(浸种过程中育秧剂自然冷却)即可使得育秧剂中水和原料进入水稻种子,显著缩短育秧周期,提升育秧效果。
32.申请人实验还发现,当采用低于35℃的育秧剂浸种时,其延长时间也不能提升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原因在于长时间浸泡容易使谷种长期处于无氧状态,不易发芽和长根,更易烂种;当采用高于45℃的育秧剂浸种时,高温容易烧坏水稻种子,将显著影响种子的育秧效果,显著降低发芽率和成秧率。
33.而当采用45℃恒温浸种6-8h时,其与以初始温度为35-45℃的育秧剂浸种8-12h后的发芽率和成秧率差异较小;然恒温所需设备条件更高,与增设恒温设备相比,显然多浸泡几个小时性价比更高,因此优选以初始温度为35-45℃的育秧剂浸种8-12h的方式进行水稻育秧。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若未特别指明,下述实施例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所用的实验方法均为常规方法;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35.以具体实施例展示一种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专用育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实施例1~12展示不同条件下制备所得育秧剂在水稻育秧中的应用,对比例1~9展示选取本方案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外的条件制备所得育秧剂在水稻育秧中的应用、对比例10-11展示采用清水浸泡水稻种子在水稻育秧中的应用,且为了防止长时间浸泡导致水稻种子缺氧而烂种,对比例10-11中采用“每天换水,且换水时晾种2-3h”的方式,便于水稻种子呼吸,防止因长时间浸种而致水稻种子缺氧烂种;实施例1~12、对比例1~11中制备育秧剂及浸种的条件差异如表1所示。以实施例1为例,说明本方案中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专用育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36.实施例1
37.一种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专用育秧剂,包括组合氨基酸和水,组合氨基酸和水的质
量比为1:100~250;其中组合氨基酸为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混合而成;组合氨基酸和水的质量比优选为2:100~200;本实施例中具体为组合氨基酸和水的质量比为1:100,组合氨基酸中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质量比为1:1。育秧剂还包括生根剂,生根剂为吲哚乙酸、吲哚丁酸、吲哚丁酸钾、萘乙酸、萘乙酸钠中的任意一种,生根剂的用量为30~50ppm,本实施例生根剂具体为吲哚丁酸钾,其用量为30ppm。
38.本方案的育秧剂通过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协同增效作用,进一步提升水稻育秧的发芽率和成秧率。尤其是针对丘陵山区育秧期天气温度变化大的情况,天冬氨酸和谷氨酸通过收集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为水稻生根发芽提供营养元素及养分输送平台,有效避免出现因丘陵山区育秧期天气温度变化大引起的营养吸收受阻造成的水稻秧苗长势差、生根率下降等情况,进而有效避免育秧期烂种;同时还能通过谷氨酸提升水稻秧苗抗性而显著降低秧苗病害,显著提升水稻育秧的发芽率和成秧率,有效提升水稻种子的育秧成功率,降低育秧成本。
39.除此之外,生根剂在水稻育秧过程中显著提升秧苗生根效果,促使获得的秧苗根系发达,盘根力强,形成毯状秧苗、提起不散,便于秧苗对抗机械插秧时的机械拉伤;同时本方案获得的秧苗叶挺色绿、植株矮壮、无病株和虫害,秧苗个体和群体生长均衡,便于水稻插秧后续生长均衡,提升水稻产量。
40.本方案还提供一种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专用育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1.s1:称取原料天冬氨酸、谷氨酸和吲哚丁酸钾;
42.在实际应用中,申请人将三种原料按照比例进行称取和混合,制备获得可通过直接兑水即可快速形成育秧剂的混合物,且在育秧期时,可将三种原料的混合物制成产品进行售卖,通过此种形式可将育秧剂迅速推广至重庆以及周边省市的不同丘陵山区中,便于其改善现有丘陵山区水稻育秧易受育秧期天气变化影响而出现烂种、病害的现状,显著提升水稻育秧效果和后期水稻产量。
43.s2:将s1称取的原料依次分散至水中,搅拌均匀获得育秧剂。
44.本方案还提供一种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专用育秧剂在水稻机插育秧中的应用。水稻育秧前包括育秧剂对水稻种子的浸种,浸种时育秧剂与水稻种子的质量比为1:1。本实施例中具体为天冬氨酸500克、谷氨酸500克、吲哚丁酸钾5克,兑水100000克(100公斤),混匀后即为育秧剂。育秧剂在起始温度为40℃(育秧期可选育秧温度范围为35~45℃)条件下浸泡等质量的水稻种子,浸种期间育秧剂自然冷却,浸种12h(可选浸泡时间为8~12h)即可用于播种育秧。
45.表1实施例1~12、对比例1~11中制备育秧剂及浸种的条件差异
[0046][0047]
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案通过将采用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复配,有效提升丘陵山区水稻育秧效果,其中,谷氨酸和天冬氨酸除了给秧苗提供基本的营养外,还能在水稻育秧过程中通过富集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为水稻秧苗提供营养输送平台和保护屏障;另外谷氨酸还能通过与细胞膜结合形成钙信号等,有效提升提高秧苗的酸碱抗性和抗逆能力,降低育秧病害。
[0048]
本方案具体选择3月-4月的育秧期,在“开州区大德镇渡佳村”和“开州区临江镇太原村”开展水稻品种“宜香2115”的水稻育秧工作,采用上述育秧剂(实施例1-11、对比例1-7制备所得)等质量浸泡水稻种子后,将水稻种子均匀播种于长58厘米*高28厘米*厚2.5厘米的育秧盘中,每种育秧剂(实施例1-11、对比例1-7制备所得)均浸泡100公斤种子,育秧3-5天后,规则取样30盘并对发芽率和成秧率进行计算。发芽率和成秧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0049]
发芽率=发芽数/总种子数*100%
[0050]
成秧率=成秧数/总种子数*100%
[0051]
30盘秧苗发芽率和成秧率的平均值结果详见表2。
[0052]
表2实施例1~12、对比例1~11中所得育秧剂浸种后的水稻发芽率和成秧率
[0053][0054]
注:“未见烂种”表明烂种率为零,“轻微烂种”表明烂种率为1-5%,“严重烂种”表明烂种率大于5%;“未见病害”表明病害率为零,“轻微病害”表明病害率为1-5%,“严重病害”表明病害率大于5%。
[0055]
实验数据表明,与现有使用清水浸种容易出现烂种、病害相比,本方案通过向清水中添加谷氨酸、天冬氨酸和生根剂,有效提高水稻育秧成功率,主要体现在实施例1-11中均未见烂种、病害情况,且水稻的发芽率和成秧率显著高于对比例10-11中只用清水浸种时的发芽率和成秧率。
[0056]
其中,单独使用生根剂时水稻发芽率和成秧率提升较小(对比例1相对于对比例11发芽率和成秧率提升仅为2-3%),原因在于在丘陵山区温差较大的情况下育种,尽管使用育秧薄膜为水稻种子提供较为稳定的育秧温度环境,然而,水稻种子仍然处于育秧盘的浸泡环境中,其生根剂只能微量促进水稻生根,而对秧苗根系未有其他屏障保护,使得水稻生根后收到丘陵山区的低温及温差影响,使得水稻根系腐烂,升至出现烂种现象;同时秧苗的长势也受到影响,还会出现秧苗病害发黄现象。
[0057]
然而,单独使用组合氨基酸时水稻发芽率和成秧率的提升相对单独使用生根剂时更高,这时影响水稻育秧发芽率和成秧率的关键因素为氨基酸种类和用量。申请人通过不同组合氨基酸的氨基酸种类研究,发现组合使用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相比于其他组合氨基酸对水稻发芽率和成秧率提升效果更为显著(对比例8-9中使用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时的水稻发芽率和成秧率高于对比例4-7中使用其他组合氨基酸时的水稻发芽率和成秧率);申请人
随后继续对组合氨基酸的用量进行了研究,发现当组合氨基酸与水的质量比为1:100-250时,其水稻发芽率和成秧率提升显著(实施例7-11中水稻发芽率和成秧率与对比例10-11相比,效果提升显著);尤其是当组合氨基酸与水的质量比为1:100-200时,其水稻发芽率和成秧率提升效果更为稳定(实施例7-10中水稻发芽率稳定高于84%,成秧率稳定高于83%),尤其实施例7中组合氨基酸与水的质量比为1:100时,水稻发芽率和成秧率俊生提升至86%以上。充分说明,组合使用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后,两者共同这用,显著提升水稻发芽率和成秧率,并有效降低水稻烂种率和病害率。
[0058]
申请人实验还发现,浸种温度也显著影响浸种时间和发芽率。如采用低于35度的温度浸泡的话,则延长时间也不能提升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原因在于长时间浸泡容易使谷种长期处于无氧状态,不易发芽和长根,更易烂种。而采用低温浸泡且中途换水、晾种2-3小时的方式,因其不能快速浸透及激发谷种的发芽活性,而降低发芽率。
[0059]
采用45℃恒温浸种6-8h时,其与以初始温度为35-45℃的育秧剂浸种8-12h后的发芽率和成秧率差异较小(如实施例12与实施例5所育秧苗的发芽率和成秧率差异较小);然恒温所需设备条件更高,与增设恒温设备相比,显然多浸泡几个小时性价比更高,因此优选以初始温度为35-45℃的育秧剂浸种8-12h的方式进行水稻育秧。
[0060]
当采用高于45℃的育秧剂浸种时(如采用50℃的育秧剂浸种),当大气温度非常低(如低于10℃)时,育秧剂降温快,短时间内水稻种子不会烧坏,其也可完成高发芽率和成秧率的育秧;然而当大气温度高于10℃后,育秧剂降温慢,短时间内水稻种子烧坏较多,将显著影响种子的育秧效果,显著降低发芽率和成秧率。
[0061]
另外,申请人将组合氨基酸和生根剂复配并采用以初始温度为35-45℃的育秧剂浸种8-12h时,发现两者协同作用,进一步提升水稻发芽率和成秧率,如实施例1-6中水稻发芽率和成秧率均高于95%;其中使用天冬氨酸、谷氨酸和吲哚丁酸钾复配时,其水稻发芽率和成秧率显示出最高水平,具体如实施例4-5中水稻发芽率高于96.3%、成秧率高于95.6%,相比于对比例10-11中使用清水浸泡水稻种子,实施例4-5中水稻发芽率和成秧率均提升10%以上,且显著降低烂种和病害对丘陵山区水稻育秧的影响;经过对水稻秧苗质量的提升,显著降低机械插秧的人工补窝率,从而显著提升插秧工作效率。申请人还发现,采用本方案浸种的水稻种子在后续生长中能有效增产,其是继杂交水稻之后的又一次增产技术革命,更是藏粮于技的重要技术选向。
[0062]
试验例1:育秧剂对秧苗质量的影响
[0063]
选用实施例5中育秧剂配方及条件浸种12h后,育秧3天后、移栽前随机抽取30株,测量绿叶面数、苗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须根数、最长根长等数值后取平均值,结果如表3。
[0064]
选用清水浸泡同批次购买的水稻种子24h后(浸种时具体采用“浸种12h后换水晾种2h”的方式防止长时间浸种引起的烂种),育秧5天后、移栽前随机抽取30株,测量绿叶面数、苗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须根数、最长根长等数值后取平均值,结果详见表3。
[0065]
表3育秧剂与清水浸泡水稻种子后的秧苗质量差异
[0066]
[0067]
实验数据表明,本方案育秧剂有效提升秧苗的绿叶面数、苗高、叶长、叶宽、根系等各方面数据,从而有效提升秧苗质量。
[0068]
试验例2:育秧剂对水稻增产的影响
[0069]
2021年,开州区大德镇洋收农机专业合作社承包了丰乐街道多俏村和大德镇渡佳村的176亩稻田用于种植水稻,其栽种的是实施例5的育秧剂按照表4中条件所育秧苗;2020年栽种的是对比例1育秧剂按照表4中条件所育秧苗,2019年则采用清水按照表4中条件所育秧苗;通过实施相似的田间管理(药肥)和机械化收割,计算这三种育秧方式所得秧苗的产量,并以2019年的产量为基准,计算2020年和2021年的增产率,结果详见表4。
[0070]
表4育秧剂与清水浸泡水稻种子后的水稻产量差异
[0071]
年度育秧剂浸种条件稻田亩数产量/万斤亩产/斤增产率2021年实施例540℃浸种12h176亩24.2137555.1%2020年对比例120℃浸种48h176亩18.41045.517.9%2019年清水20℃浸种48h176亩15.6886.4-[0072]
实验数据表明,采用本方案育秧剂所育秧苗能显著提升水稻产量。如实施例5所育秧苗在2021年获得大丰收,其水稻平均亩产为1375斤,明显高于2020年单独采用生根剂吲哚丁酸钾浸种所育秧苗、以及2019年仅采用清水浸种所育秧苗时的亩产(2020年亩产1045.5斤、2019年亩产886.4斤),2021年采用本方案育秧剂所育秧苗相对于2019年清水浸泡所育秧苗的水量产量提高55.1%,显著提升丘陵山区的水稻产量。而单独采用生根剂时水稻增产17.9%,其增产率显著低于本方案育秧剂所育秧苗的增产效果。
[0073]
另外,发明人在2020至2021年间统计了秧苗分蘖、有效穗及结实率,发现采用实施例5育秧剂所育秧苗相比于对比例1育秧剂所育秧苗的分蘖增加10%,有效穗提高12%,结实率提高3%,不仅增加了水稻的产量,品质也得到相应改善。其主要作用机制为:(1)本方案育秧剂提高水稻叶面的光合作用,帮助植物制造积累干物质,增强对病害的抗逆性;(2)本方案育秧剂增加秧苗细胞分裂,增加分蘖,移栽返青期快,授粉扬花期长增加千克重;(3)本方案育秧剂使得秧苗根系发达,毛根多主根长,养分吸收能力强;(4)本方案育秧剂增加作物体内的内循环,高效地把养分运输到籽粒,从而显著提高产量。
[0074]
因此,本方案育秧剂通过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复配,显著提升秧苗的抗逆性,显著降低秧苗病害,且其通过大幅度提升秧苗的壮苗、绿叶面数等秧苗质量,显著提升秧苗适应环境的能力并在栽种后快速生长并提高接穗率,从而显著提升水稻产量
[0075]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