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叶面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83186发布日期:2024-03-22 10:35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作物叶面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复合肥,尤其涉及作物叶面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提高作物籽粒硒和锌含量中的应用,属于作物叶面肥领域。


背景技术:

1、硒是人体和动物健康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缺硒将导致机体出现很多疾病,人和动物体内的硒主要来源于食物,食物源硒摄入不足,将影响到人和动物的健康生长。水稻对硒具有很好的生物富集作用,可把非生物活性的无机硒转化为安全且毒性低、生物有效性高的活性有机硒,改善和弥补大米低硒水平,成为补充人体缺硒的主要途径。

2、锌是水稻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是细胞膜的必要成分,在植物体内主要参与生长素的合成和某些酶系统的活动,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十分重要,缺锌是水稻种植中极为常见的现象。儿童缺锌也会引发智力发育迟缓等问题。很多研究表明,硒和锌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及品质有明显的改善,喷施外源硒和锌后能够增加稻米硒和锌的含量(高慧雅,张爱军,赵丽.叶面喷施锌硒肥对谷子抗氧化酶活性及籽粒锌硒含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0,26(9):1724-1731.hawrylak-nowark b.,dresler s.,rubinowskak.,et al.selenium biofortification enhances the growth and alters thephysiological response of lamb's lettuce grown under high temperature stress[j].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2018,127:446-456.),并改善水稻品质,有明显的增产效应。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组成元素,可使有毒的过氧化物还原成无毒的羟基化合物,保护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延缓细胞衰老,增强植物的抗氧化能力。在水稻灌浆期喷施外源硒,可调控水稻光合作用,提高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促进植物生长,显著提高水稻子粒产量;低硒处理可激活抗氧化系统,增强光合作用,而高吸硒处理会破坏光合器官,抑制光合作用,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抑制植物生长。水稻施锌后明显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在茶叶上喷硒,适当提高硒的浓度可以促进茶叶对锌的积累,过高的硒浓度则降低茶叶对锌的积累(段小华,陈淑芳.锌硒交互作用对茶叶锌硒积累及主要化学品质成分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15):99-102.);在小麦上上单施硒肥能显著增加小麦子粒中硒的浓度,且锌和硒配合施用对提高子粒中硒的浓度更有效(germ m,pongrac p,regvar m,et al.impact of double zn and se biofortificationof wheat plants on the element concentrations in the grain[j].plant soil andenvironment,2013,59(7):316-321.)。王丽等(王丽,毛平平,党建友,等.叶面喷施微肥对晋南小麦产量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6,(5):85-89,123.)还发现,叶面喷施锌、硒均可促进小麦子粒锌、硒含量及产量的提高,并且籽粒对锌和硒的吸收呈正交互作用。通过优质高效富硒、锌农产品关键技术研究,确定最佳锌、硒配合施用量,达到人体安全补充必须元素的途径,保障身体健康。

3、黑龙江省是一个缺硒、缺锌的地区,土壤锌和硒含量都相对不足,农牧业环境中可利用的锌、硒元素正在逐渐减少,因此保持农牧业环境的锌、硒元素平衡是值得重视的问题。由于锌肥和硒肥在施用时会存在互作和拮抗的情况,如果二者配比不适宜会存在明显的拮抗现象,只有在适宜的用量配比下才会存在相互促进吸收的协同效应。

4、现有的作物叶面肥中,锌肥和硒肥的用量配比不是二者的适宜的用量配比,导致二者存在明显的拮抗现象,不能促进作物籽粒对于锌和硒的吸收,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作物叶面复合肥,该叶面复合肥中含有锌肥和硒肥,二者协同互作能有效提高植物表面对锌和硒的吸附性,延长吸附时间,提高植物的吸收能力;

2、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制备所述作物叶面肥的方法;

3、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将所述的作物叶面肥应用于提高作物籽粒中锌和硒的含量。

4、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5、一种作物叶面复合肥,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6、硒肥0.6-1.2份,锌肥6.2-8.2份,硫酸铵43-52份,磷酸二氢钾15-25份,硼酸10-15份,硫酸锰3-5份,硫酸镁4-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6-0.8份。

7、为取得更好的提高作物籽粒中锌和硒的含量的技术效果,优选的,各组分的重量份为:

8、硒肥0.9份,锌肥7.2份,硫酸铵50份,磷酸二氢钾20.1份,硼酸12份,硫酸锰4.5份,硫酸镁4.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8份。

9、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所述作物叶面复合肥的方法,包括:

10、(1)按照所述重量份称取各组分;

11、(2)为避免硒的吸潮结块,为独立小包装,其他各组分混合均匀,即得。由于硒不易溶于水,也可将硒先溶于水后在与其他组分混合均匀,更方便喷施。

12、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作物叶面复合肥的参考用法与用量:将本发明的作物叶面复合肥与水按照1:500~800的质量比例进行混合搅匀,喷洒到作为叶面;当施用的作物为水稻时,在水稻抽穗至灌浆期,于晴朗天气的早或者晚用喷雾器向作物茎、叶、穗上均匀喷施。

13、注意事项:喷施时防止蒸发过快,避开热、风、中午炎热高温的天气。喷施时每亩量溶液不得低于20kg,喷头距离作物25~35cm,整株喷施均匀,略有滴水现象为最佳。如喷施后8小时内下雨,需要重新喷洒。

14、本发明根据在水稻灌浆期对养分的需求,发现低浓度的锌和硒配合施用对提高谷物籽粒中硒的吸收呈正交互作用,高浓度的则有抑制作用。进一步通过不同的浓度配比,研究硒和锌互作机理并对不同浓度硒、锌肥的最佳施用范围进行筛选,找出最佳的锌硒配合用量,使作物籽粒富硒、锌。本发明最终确定了硒和锌两种元素最佳的协同互促量从而获得二者的最佳配比量并获得作物叶面复合肥,该叶面复合肥中含有锌肥和硒肥,二者协同互作能有效提高作物表面对锌和硒的吸附性,延长吸附时间,提高作物的吸收能力,有效提高作物籽粒锌、硒含量,同时补充作物籽粒需要的各种微量元素,满足营养需求,同时提高作物抗逆性和抗病性,促早熟、增产显著,有效改善作物籽粒的产量和品质。



技术特征:

1.一种作物叶面复合肥,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硒肥0.6-1.2份,锌肥6.2-8.2份,硫酸铵43-52份,磷酸二氢钾15-25份,硼酸10-15份,硫酸锰3-5份,硫酸镁4-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6-0.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物叶面复合肥,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重量份为:硒肥0.9份,锌肥7.2份,硫酸铵50份,磷酸二氢钾19.2份,硼酸12份,硫酸锰4.5份,硫酸镁4.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8份。

3.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作物叶面复合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按照所述重量份称取各组分;(2)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即得。

4.权利要求1所述作物叶面复合肥在提高作物籽粒锌或硒含量中的应用。

5.权利要求1所述作物叶面复合肥在提高作物籽粒产量或品种中的应用。

6.权利要求1所述作物叶面复合肥在提高作物抗逆性中的应用。

7.权利要求1所述作物叶面复合肥在提高作物抗病性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何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物叶面复合肥与水按照1:500~800的质量比例进行混合搅匀,喷洒到作为叶面。

9.根据权利要求4-7任何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作物是水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物叶面复合肥与水按照1:500~800的质量比例进行混合搅匀,在水稻抽穗至灌浆期,向水稻茎、叶或穗上均匀喷施。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作物叶面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作物叶面复合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组成:硒肥0.6‑1.2份,锌肥6.2‑8.2份,硫酸铵43‑52份,磷酸二氢钾15‑25份,硼酸10‑15份,硫酸锰3‑5份,硫酸镁4‑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6‑0.8份。本发明确定了硒和锌两种元素最佳的协同互促量从而获得二者的最佳配比量并获得作物叶面复合肥,其中,锌肥和硒肥二者协同互作有效提高作物表面对锌和硒的吸附性,延长吸附时间,提高作物的吸收能力,有效提高作物籽粒锌、硒含量,同时补充作物籽粒需要的各种微量元素,满足营养需求,同时提高作物抗逆性和抗病性,促早熟、增产显著,有效改善作物籽粒的产量和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匡恩俊,张久明,迟凤琴,袁佳慧,朱莹雪,朱宝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