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透镜的制备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2751194发布日期:2022-12-31 00:55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透镜的制备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光学镜片加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复合透镜的制备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2.光学仪器中经常使用复合透镜,以达到消像差、减尺寸等目的。一种典型的消色差复合透镜,左侧为双凸形的正透镜,使用折射率为低折射率材料制造,例如用bk7玻璃,右侧为弯月形的负透镜,使用高折射率材料制造,例如用f2玻璃,两片玻璃之间最常用的办法是用胶来粘接,成为胶合的复合透镜。
3.这样的复合透镜,需要控制的参数包括左透镜的曲率半径及透镜轴向厚度,右透镜的曲率半径及透镜轴向厚度,加工过程主要包括抛光4个曲面及胶合。
4.在一已知技术中,发明名称为整片式玻璃模造复合镜片及其制造方法,申请号为200810149108.1,提供了一种采用“两步模压法”制造复合透镜的方法,即第一步先模压出“高屈服温度”的“硬”透镜,第二步再在已成型的“硬”透镜表面上加“软”材料,模压出“低屈服温度”的“软”透镜,从而硬软透镜结合成复合透镜。然而,分步成型方法的工艺步骤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透镜的制备方法及系统,以实现减少了工艺步骤,降低了制作成本。
6.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透镜的制备方法,包括:
7.提供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
8.将所述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沿垂直于模压施力方向排列;
9.将所述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高温熔融,并沿所述模压施力方向模压,形成复合透镜坯,所述复合透镜坯中各透镜坯由所述玻璃预形体各自形成预设的弧矢面面型和预设的子午面面型。
10.可选地,在将所述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高温熔融,并沿所述模压施力方向模压,形成复合透镜坯,所述复合透镜坯中各透镜坯由所述玻璃预形体各自形成预设的弧矢面面型和预设的子午面面型之后,还包括:
11.去除所述复合透镜坯的边角,形成所述复合透镜。
12.可选地,
13.将所述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高温熔融,并沿所述模压施力方向模压,形成复合透镜坯,包括:
14.将所述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高温熔融,并在至少两次模压中,沿所述模压施力方向分别模压所述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的不同侧柱面,形成复合透镜坯。
15.可选地,所述玻璃预形体高温熔融的模压温度大于所述玻璃预形体的屈服温度,小于所述玻璃预形体的软化温度。
16.可选地,将所述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沿垂直于模压施力方向排列,包括:
17.将所述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置于模压机中,通过相互夹持或套管的方式沿垂直于模压施力方向靠紧。
18.可选地,在提供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之前,还包括:
19.对至少一个所述玻璃预形体进行曲面加工。
20.可选地,所述玻璃预形体的外形包括矩形板、方柱、圆形片、圆柱、圆柱管、球体和去球冠体中的至少一种。
21.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包括第一玻璃预形体、第二玻璃预形体和第三玻璃预形体;
22.所述第一玻璃预形体、所述第二玻璃预形体和所述第三玻璃预形体沿垂直于模压施力方向排列;
23.所述第一玻璃预形体和所述第三玻璃预形体为矩形板,所述第二玻璃预形体为方柱、圆柱、圆柱管、球体或者去球冠体。
24.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包括第一玻璃预形体和第二玻璃预形体;
25.所述第一玻璃预形体套夹于所述第二玻璃预形体中;
26.所述第二玻璃预形体为圆柱管,所述第一玻璃预形体为圆柱、圆柱管、球体或者去球冠体。
27.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第一方面所述制备方法的系统,包括上模仁、下模仁和套筒,所述上模仁和所述下模仁置于所述套筒中;
28.下压所述上模仁,使高温熔融的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变形成为复合透镜坯。
2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透镜的制备方法,提供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将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沿垂直于模压施力方向排列。将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高温熔融,并沿模压施力方向模压,形成复合透镜坯,复合透镜坯中各透镜坯由玻璃预形体各自形成预设的弧矢面面型和预设的子午面面型。由此,不使用玻璃预形体与模具相接触的表面作为复合透镜的通光面,而使用玻璃预形体与模具不接触的、在自由空腔内形成的表面作为复合透镜的通光面,复合透镜的通光方向垂直于模压施力方向。进一步地,提供不同材料的至少两件玻璃预形体,通过高温熔融各玻璃预形体实现复合透镜中各透镜的复合,一次模压成型。相比于现有通过胶合的方式实现复合透镜中各透镜的复合,减少了零件曲面加工数量并省略了胶合的过程。另外,本发明无需分步成型,而是一次模压成型。从而实现了减少了工艺步骤,降低了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透镜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3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的立体示意图;
32.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备复合透镜的系统的正视中央剖面图;
33.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制备复合透镜的系统的正视中央剖面图;
34.图5为图4中制备复合透镜的系统制备的复合透镜坯的示意图;
35.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透镜坯的俯视中央剖面图;
36.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透镜的立体示意图;
37.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的示意图;
38.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的立体示意图;
39.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的立体示意图;
40.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的立体示意图;
41.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的立体示意图;
42.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的立体示意图;
43.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制备复合透镜的系统的正视中央剖面图;
44.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制备复合透镜的系统的正视中央剖面图;
45.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制备复合透镜的系统的正视中央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4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透镜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备复合透镜的系统的正视中央剖面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制备复合透镜的系统的正视中央剖面图,图5为图4中制备复合透镜的系统制备的复合透镜坯的示意图,参考图1-图5,复合透镜的制备方法包括:
48.s101、提供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
49.示例性地,玻璃预形体可以为低熔点玻璃预形体。
50.示例性地,参考图2,以提供三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为例,三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分别记为第一玻璃预形体01、第二玻璃预形体02和第三玻璃预形体03。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于玻璃预形体的数量不作限定。玻璃预形体的数量还可以为2件,或者大于3件。
51.s102、将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沿垂直于模压施力方向排列。
52.示例性地,参考图3,模压施力方向为图3中箭头方向,即自上向下。
53.示例性地,参考图3,第一玻璃预形体01、第二玻璃预形体02和第三玻璃预形体03沿水平方向排列,第二玻璃预形体02位于第一玻璃预形体01和第三玻璃预形体03之间。模压施力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一玻璃预形体01、第二玻璃预形体02和第三玻璃预形体03的排列方向垂直于模压施力方向。
54.s103、将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高温熔融,并沿模压施力方向模压,形成复合透镜坯,复合透镜坯中各透镜坯由玻璃预形体各自形成预设的弧矢面面型和预设的子午面面型。
55.示例性地,参考图4,本步骤中,将至少两件玻璃预形体高温熔融并模压,在熔融状态下,不同材料的抛光界面相互挤胀与融合,使相邻玻璃预形体形成的融合界面,以及复合
透镜坯的两端对外的通光面(即向外的抛光端面),各自形成预设的弧矢面面型和预设的子午面面型,形成复合透镜坯。
56.示例性地,参考图2-图5,第一玻璃预形体01包括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第二玻璃预形体02包括第三表面21和第四表面22,第三表面21和第四表面22可以为同一表面的两个局域表面。第三玻璃预形体03包括第五表面31和第六表面32。第一玻璃预形体01的第一表面11形变为名义弧矢曲率半径为r11的弧面。第一玻璃预形体01的第二表面12和第二玻璃预形体02的第三表面21融合形变为名义弧矢曲率半径为r21的弧面。第二玻璃预形体02的第四表面22和第三玻璃预形体03的第五表面31融合形变为名义弧矢曲率半径为r22的弧面。第三玻璃预形体03的第六表面32形变为名义弧矢曲率半径为r32的弧面。
5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透镜的制备方法,提供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将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沿垂直于模压施力方向排列。将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高温熔融,并沿模压施力方向模压,形成复合透镜坯,复合透镜坯中各透镜坯由玻璃预形体各自形成预设的弧矢面面型和预设的子午面面型。由此,不使用玻璃预形体与模具相接触的表面作为复合透镜的通光面,而使用玻璃预形体与模具不接触的、在自由空腔内形成的表面作为复合透镜的通光面,复合透镜的通光方向垂直于模压施力方向。进一步地,提供不同材料的至少两件玻璃预形体,通过高温熔融各玻璃预形体实现复合透镜中各透镜的复合,一次模压成型。相比于现有通过胶合的方式实现复合透镜中各透镜的复合,减少了多个零件曲面的加工并省略了胶合的过程。另外,本发明无需分步成型,而是一次模压成型。从而实现了减少了工艺步骤,降低了制作成本。
58.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透镜坯的俯视中央剖面图,图6示意的是沿水平方向剖开的子午面,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透镜的立体示意图,参考图3-图7,在上述步骤s103之后,复合透镜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去除复合透镜坯的边角,形成复合透镜。
59.第一玻璃预形体01被压成第一透镜坯41,第二玻璃预形体02被压成第二透镜坯42,第三玻璃预形体03被压成第三透镜坯43。第一透镜坯41的中央轴向厚度记为t1,第二透镜坯42的中央轴向厚度记为t2,第三透镜坯43的中央轴向厚度记为t3。以07表示第一刀缝,以08表示第二刀缝,沿第一刀缝07和第二刀缝08切除掉边角料,修整后中间留下的,为复合透镜。
60.切除掉边角料后,第一透镜坯41被修整为第一透镜51,第二透镜坯42被修整为第二透镜52,第三透镜坯43被修整为第三透镜53。第一透镜51的中央轴向厚度为t1,第二透镜52的中央轴向厚度为t2,第三透镜53的中央轴向厚度为t3。
61.第一玻璃预形体01的第一表面11形变为名义子午曲率半径为r11的弧面。第一玻璃预形体01的第二表面12和第二玻璃预形体02的第三表面21融合形变为名义子午曲率半径为r21的弧面。第二玻璃预形体02的第四表面22和第三玻璃预形体03的第五表面31融合形变为名义子午曲率半径为r22的弧面。第三玻璃预形体03的第六表面32形变为名义子午曲率半径为r32的弧面。
62.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弧矢曲率半径和子午曲率半径前都加上了“名义”两字,这是由于在弧矢面和子午面内所压成的曲线是类似圆弧的非圆弧,因此加上“名义”两字。
63.可选地,将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高温熔融,并沿模压施力方向模
压,形成复合透镜坯,包括:将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高温熔融,并在至少两次模压中,沿模压施力方向分别模压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的不同侧柱面,形成复合透镜坯。
64.示例性地,参考图6,在第一次模压使靠近的玻璃预形体融合成一体后,再转个侧面对融合成一体的复合玻璃预形体做第二次模压,即沿图6中的箭头方向自上往下侧面模压复合玻璃预形体。其中,图6所示的模压施力方向模压的复合玻璃预形体的侧柱面对应于第一次模压前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的侧柱面。由此,第一次模压的是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的一个侧柱面,第二次模压的是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的另一个侧柱面。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于对不同侧柱面的模压次数不作限定。
65.示例性地参考图7,图7中的箭头方向为复合透镜使用时的通光方向。由于名义子午曲率半径与名义弧矢曲率半径并不相等,因此修整后的复合透镜,沿左右通光方向的四个面都是轮胎面,这些曲面沿轴线方向不是旋转对称的,只有当名义子午曲率半径与名义弧矢曲率半径相等时,才是旋转对称的(球面或非球面)。
66.可选地,对于具有不同材料的至少两件玻璃预形体,玻璃预形体具有不同的屈服温度。
67.示例性地,第一玻璃预形体01、第二玻璃预形体02和第三玻璃预形体03中任意两者具有不同的屈服温度。第一玻璃预形体01、第二玻璃预形体02和第三玻璃预形体03中,还可以存在至少两个具有不同预设抛光面(抛光平面或者抛光曲面)。
68.可选地,玻璃预形体高温熔融的模压温度大于玻璃预形体的屈服温度,小于玻璃预形体的软化温度。软化温度和屈服温度之间可以有几十度的区间差。在一示例中,玻璃预形体的软化温度为692
°
,玻璃预形体的屈服温度为658
°
。在另一示例中,玻璃预形体的软化温度为637
°
,玻璃预形体的屈服温度为558
°
。在又一示例中,玻璃预形体的软化温度为694
°
,玻璃预形体的屈服温度为642
°
。模压都是设置在屈服温度与软化温度内进行的,如果模压温度更靠近软化温度,则玻璃预形体更软更易变形,如果模压温度更靠近屈服温度,则玻璃预形体更硬更不易变形。
69.示例性地,第一玻璃预形体01的软化温度记为sp1,第一玻璃预形体01的屈服温度记为at1。第二玻璃预形体02的软化温度记为sp2,第二玻璃预形体02的屈服温度记为at2。第三玻璃预形体03的软化温度记为sp3,第三玻璃预形体03的屈服温度记为at3。模压温度记为t1。满足:at1<t1<sp1,at2<t1<sp2,at3<t1<sp3。
70.示例性地,参考图5-图6,at2<at1,at2<at3,模压温度t1更接近at1和at3,则第二玻璃预形体02偏软,第一玻璃预形体01和第三玻璃预形体03偏硬,第二玻璃预形体02被第一玻璃预形体01和第三玻璃预形体03挤胀成为双凹透镜,而第一玻璃预形体01和第三玻璃预形体03形变成双凸透镜。
71.示例性地,参考图5-图6,at1>at3,第一玻璃预形体01相对于第三玻璃预形体03更硬,压下后的曲率半径r11相比曲率半径r32更大,即曲率半径r11相对更平缓,而曲率半径r32相对更凸。
72.可选地,上述步骤s102还可以包括:将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置于模压机中,通过相互夹持或套管的方式沿垂直于模压施力方向靠紧。其中,夹持指的是两件
玻璃预形体沿垂直于模压施力方向排列并靠紧。套管指的是两件玻璃预形体中的一者套接于另一者之中。
73.示例性地,第一玻璃预形体01、第二玻璃预形体02和第三玻璃预形体03沿垂直于模压施力方向排列并靠紧。第一玻璃预形体01、第二玻璃预形体02和第三玻璃预形体03一起下压。下压过程中,第一玻璃预形体01、第二玻璃预形体02和第三玻璃预形体03沿垂直于模压施力方向上发生形变,相互挤胀并融合成整体。施压后,在不与模仁接触的自由腔内形成的表面作为复合透镜的通光面。
74.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的示意图,参考图8,在上述步骤s101之前,复合透镜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对至少一个玻璃预形体进行曲面加工。由此,可以得到更丰富的自由腔曲面,更易获得复合透镜预设的各项指标。
75.示例性地,参考图8,可以将第一玻璃预形体01的第一表面11加工为平面,将第一玻璃预形体01的第二表面12加工为凹面。将第三玻璃预形体03的第五表面31加工为平面,将第三玻璃预形体03的第六表面32加工为凸面。例如,通过在玻璃预形体的一侧平面上做曲面抛光,形成如图8所示的凹面和凸面。相比于现有的胶合复合透镜技术,本发明实施例虽然对左右两侧的玻璃预形体各自做了一个曲面的加工,但总体上至少减少了现有技术中四个曲面的抛光工作量(现有技术需要抛光6个曲面,本实施例仅需抛光2个曲面)和两次胶合工作量。
76.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虽然不排除也可以把三件玻璃预形体的六个表面都预制为曲面,但这样比现有的胶合复合透镜技术其优势就不显著了。
77.可选地,玻璃预形体的外形包括矩形板、方柱、圆形片、圆柱、圆柱管、球体和去球冠体中的至少一种。
78.可选地,参考图2,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包括第一玻璃预形体01、第二玻璃预形体02和第三玻璃预形体03。第一玻璃预形体01、第二玻璃预形体02和第三玻璃预形体03沿垂直于模压施力方向排列。第一玻璃预形体01和第三玻璃预形体03为矩形板,第二玻璃预形体02为球体。球体和矩形板是低成本的预形体形态。模压第一玻璃预形体01、第二玻璃预形体02和第三玻璃预形体03,一次获得所需要的四个曲面和三层材料的轴向厚度。
79.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玻璃预形体01和第三玻璃预形体03为矩形板,第二玻璃预形体02还可以为方柱、圆柱、圆柱管、或者去球冠体。
80.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的立体示意图,参考图9,图9中箭头方向为模压施力方向,即模压方向。第一玻璃预形体01和第三玻璃预形体03为矩形板,第二玻璃预形体02为圆柱。
81.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的立体示意图,参考图10,图10中箭头方向为模压施力方向,即模压方向。第一玻璃预形体01和第三玻璃预形体03为矩形板,第二玻璃预形体02为方柱。
82.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的立体示意图,参考图11,图11中箭头方向为模压施力方向,即模压方向。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包括第一玻璃预形体01和第二玻璃预形体02。第一玻璃预形体01套夹于第二玻璃预形体02中。第二玻璃预形体02为圆柱管,第一玻璃预形体01为圆柱。模压施力方向垂直于第二玻
璃预形体02的柱体延伸方向。
83.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玻璃预形体02为圆柱管,第一玻璃预形体01还可以为圆柱管、球体或者去球冠体。
84.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的立体示意图,参考图12,图12中箭头方向为模压施力方向,即模压方向。第二玻璃预形体02为圆柱管,第一玻璃预形体01为球体。第一玻璃预形体01套夹于第二玻璃预形体02中。
85.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的立体示意图,参考图13,图13中箭头方向为模压施力方向,即模压方向。第二玻璃预形体02为圆柱管,第一玻璃预形体01为圆柱。第一玻璃预形体01套夹于第二玻璃预形体02中。模压施力方向平行于第二玻璃预形体02的柱体延伸方向。
8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合透镜的制备方法,可以压制出沿透镜通光轴线方向旋转不对称的轮胎面复合透镜,也可以压制出沿透镜通光轴线方向旋转对称的球面或非球面复合透镜(名义子午面曲率半径和名义弧矢面曲率半径相等时),也可以压制出圆柱面或非圆柱复合透镜(名义子午面曲率半径无穷大时)。
87.可以理解的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复合透镜,在选择玻璃预形体的组合时,应尽量选择软化温度与屈服温度差距大的材料,使模压温度有足够的调整空间,而且,不同材料之间的屈服温度差距(以及软化温度差距)也尽量大,使模压过程中各种材料软硬便于控制和掌握。
88.可以理解的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复合透镜,其主要工作内容在于:设计材料组合、设计材料预形体截面形状及各层厚度、调整模压温度和模压压缩量,以及模压成品的切割修整,具体的模压工艺设计(如模压温度曲线、模具结构、压力与位移曲线等设计),本技术对此不做详述。
89.可选地,参考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执行上述制备方法的系统,制备复合透镜的系统包括模压机,模压机包括上模仁04、下模仁05和套筒06。上模仁04和下模仁05置于套筒06中。下压上模仁04,使高温熔融的至少两件具有不同材料的玻璃预形体变形成为复合透镜坯。
90.其中,下压后上模仁04受到套筒06的高度限位而停止下行,各玻璃预形体的下压深度经设计计算,并由套筒06对上模仁04的限位而实现。
91.需要说明的是,图2所示的上模仁04、下模仁05及套筒06为一种示例,实际工作中,上模仁04、下模仁05及套筒06的结构设计可以有多样。
92.示例性地,复合透镜坯的通光方向与模压施力方向相垂直。复合透镜坯内部的融合过渡面及材料向外的两端通光表面,沿透镜通光轴线方向是旋转不对称的轮胎面、旋转对称的球面或非球面、圆柱面或非圆柱面。
93.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制备复合透镜的系统的正视中央剖面图,图14中省略了套筒06,参考图14,图14中箭头方向为模压施力方向,即模压方向。第一玻璃预形体01和第三玻璃预形体03为矩形板,第二玻璃预形体02为球体。第二玻璃预形体02的直径大于第一玻璃预形体01沿模压施力方向上的高度,第二玻璃预形体02的直径大于第三玻璃预形体03沿模压施力方向上的高度。第二玻璃预形体02的直径较大,可以通过上模仁04和/或下模仁05的结构设计来协调,将上模仁04和/或下模仁05夹球的部位做凹陷设计。
94.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制备复合透镜的系统的正视中央剖面图,图15中省略了套筒06,参考图15,图15中箭头方向为模压施力方向,即模压方向。第一玻璃预形体01和第三玻璃预形体03为矩形板,第二玻璃预形体02为球体。第二玻璃预形体02的直径小于第一玻璃预形体01沿模压施力方向上的高度,第二玻璃预形体02的直径小于第三玻璃预形体03沿模压施力方向上的高度。第二玻璃预形体02的直径较小,可以通过上模仁04和/或下模仁05的结构设计来协调,将上模仁04和/或下模仁05夹球的部位做突起设计。
95.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制备复合透镜的系统的正视中央剖面图,参考图16,at3>at1,at3>at2。模压温度t1更接近at3,第三玻璃预形体03相对更硬,左侧的第一玻璃预形体01和中部的第二玻璃预形体02相对偏软,模压后右侧的第三玻璃预形体03形变为双凸形状,左侧的第一玻璃预形体01和中部的第二玻璃预形体02被挤胀成弯月形状。
96.示例性地,还可以在定位球形预形体时在上模仁、下模仁对应位置处开设小凹坑。
97.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