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蔬有机肥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43166发布日期:2023-03-29 02:41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果蔬有机肥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有机肥料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果蔬有机肥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2.果蔬渣中含有大量氮、磷、钾、有机质、腐殖酸等物质,由于鲜果渣、蔬菜渣含水量较高,极易腐败变质,堆积、填埋或直接丢弃,任其腐烂变质,是比较常规的处理方法,这样既严重污染环境,又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影响了果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如果将果蔬渣用于制备有机肥的话,能够得到营养丰富且高质量的有机肥。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果蔬有机肥及其制备工艺,有益效果为能够使肥料发酵更充分,得到高质量的果蔬专用有机肥。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果蔬有机肥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6.s1:按重量份称取有机肥原料混合搅拌得到混合料;
7.s2:取益生菌和生物酵菌混合后得到生物菌种;
8.s3:将混合料堆放入发酵装置内,向混合料堆投放生物菌种,搅拌混合发酵4-6天,温度为40℃以上,得到有机发酵混合料;
9.s4:每天对有机发酵混合料进行翻堆和挤压3次,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水分挤出后,每次对有机发酵混合料挤压水分后,根据剩余的有机发酵混合料的重量,投放对应分量的生物菌种,得到有机混合物;
10.s5:将有机混合物经烘干、造粒,得到果蔬专用有机肥。
11.所述益生菌包括酵母菌、益生芽孢菌和乳杆菌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
12.所述生物酵菌包括抗生菌、增产菌和发酵菌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
13.一种果蔬有机肥,该果蔬有机肥由以下份数重量的原料组成:废弃果蔬皮35~45份、氮肥10~27份、大豆叶14~28份、海藻9~16份、沼气废料13~19份和褐藻5~9份。
14.所述发酵装置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上弹性配合连接有底面为筛板的发酵盒,固定架上位于发酵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盒体,盒体的底面设置为滤板,盒体上对称滑动连接两个挡板,盒体上插有插板,滤板的上下端面分别与插板和挡板贴合。
15.所述装置还包括空心的底板,底板固定连接在发酵盒的底面,底板底面环绕固定连接四个柱杆,四个柱杆皆插在固定架上,底板和固定架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底板和插板之间铰接连接有铰接杆。
16.所述装置还包括对称固定连接在插板上的两个插座,位于盒体内部的两个插座上皆固定连接多根搅拌板。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8.图1为一种果蔬有机肥制备工艺的流程图;
19.图2和图3为发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发酵盒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搅拌板的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槽环与挤压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25.图9为螺旋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0为c型块与压盘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1为挤压件部分拆分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2为图9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一种果蔬有机肥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0.s1:按重量份称取有机肥原料混合搅拌得到混合料;
31.s2:取益生菌和生物酵菌混合后得到生物菌种;
32.s3:将混合料堆放入发酵装置内,向混合料堆投放生物菌种,搅拌混合发酵6天,温度为40℃以上,得到有机发酵混合料;
33.s4:每天对有机发酵混合料进行翻堆和挤压3次,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水分挤出后,每次对有机发酵混合料挤压水分后,根据剩余的有机发酵混合料的重量,投放对应分量的生物菌种,得到有机混合物;
34.s5:将有机混合物经烘干、造粒,得到果蔬专用有机肥。
35.所述益生菌包括酵母菌、益生芽孢菌和乳杆菌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
36.所述生物酵菌包括抗生菌、增产菌和发酵菌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
37.一种果蔬有机肥,该果蔬有机肥由以下份数重量的原料组成:废弃果蔬皮39份、氮肥17份、大豆叶18份、海藻14份、沼气废料16份和褐藻8份。
38.如图2至5所示:
39.所述发酵装置包括固定架101,固定架101上弹性配合连接有发酵盒202,发酵盒202的底面设置为筛板,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水分能够通过筛板流出,固定架101上固定连接有盒体102,盒体102位于发酵盒202的上端,盒体102的底面设置为滤板,盒体102上对称滑动连接两个挡板103,两个挡板103皆与固定架101之间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盒体102上插有插板104,滤板的上下端面分别与插板104和挡板103贴合;
40.将有机发酵混合料堆放到发酵盒202内,将生物菌种放入到盒体102内,两个挡板103闭合,避免生物菌种通过滤板漏出,同时插板104插在盒体102上并挡在滤板的上端,再次将生物菌种挡住,当插板104向外抽拉一段距离后,控制两个电动推杆启动带动两个挡板103背离滑动打开,生物菌种能够从没有被插板104挡住的滤板上排出,掉落进发酵盒202内的有机发酵混合料内进行搅拌混合发酵,因此可以通过控制插板104插入到盒体102内的长
度,进而改变当两个挡板103打开时,排出投放到发酵盒202内的生物菌种的分量,因此,可以通过监控发酵盒202内的有机发酵混合料的重量,来调节插板104在盒体102内的位置,进而根据发酵盒202内有机发酵混合料的重量,投放对应分量的生物菌种;
41.由于有机发酵混合料中混合有废弃果蔬皮,废弃果蔬皮内会残留有大量的水分,因此在发酵过程中需要不断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水分挤出,进而便于混合料进行充分的发酵;在每次对有机发酵混合料挤压水分后,水分从发酵盒202底面的筛板流出,可以在固定架101上放置收纳盒用于承接挤出的水分,然后根据发酵盒202内剩余的有机发酵混合料的重量,投放对应分量的生物菌种,然后将有机发酵混合料和生物菌种进行混合搅拌发酵,得到有机混合物,间隔性的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水分挤出,并投放对应分量的发酵剂,能够使得混合料发酵更加充分,得到高质量的果蔬专用有机肥。
42.如图5至6所示:
43.所述装置还包括空心的底板201,底板201固定连接在发酵盒202的底面,发酵盒202底面的筛板依旧处于露出的状态,不会影响水分从发酵盒202上的筛板流出;底板201底面均匀环绕焊接连接四个柱杆203,四个柱杆203皆插在固定架101上,底板201和固定架101之间固定连接有四根弹簧,四根弹簧分别套在四根柱杆203上,底板201和插板104之间铰接连接有铰接杆107;
44.固定架101上设有螺钉插孔,便于插入螺钉将固定架101固定在指定的位置上,四根弹簧给予底板201向上的推力,使得常态下发酵盒202处于最上端的位置,与此同时,底板201通过铰接杆107使得插入到盒体102内的插板104完全将滤板挡住;当将有机发酵混合料放入到发酵盒202内后,在有机发酵混合料的重力作用下,向下压动发酵盒202,使得底板201向下滑动,弹簧被压缩,底板201通过铰接杆107带动插板104向外端滑动抽出,从而将盒体102上的滤板露出,当两个挡板103打开后,菌种从露出来的滤板落入到发酵盒202内,因此,当发酵盒202内的有机发酵混合料重量较轻时,底板201向下滑动的行程短,插板104抽离出来的长度短,滤板露出的面积小,从而投放出来的菌种量也少,反之,发酵盒202内的有机发酵混合料较重时,滤板露出的面积大,投放出来的菌种量也大,进而实现根据有机发酵混合料的重量,来投放对应分量的菌种进行混合发酵;
45.因此,在每次将有机发酵混合料挤压水分后,有机发酵混合料的重量变轻,当两个挡板103打开后,自动投放对应分量的菌种,然后将两个挡板103关闭后,对有机发酵混合料和菌种进行混合搅拌发酵,然后在下一次对有机发酵混合料挤压水分后,再次控制两个挡板103打开,根据挤压水分后的有机发酵混合料的重量自动投放对应分量的菌种,实现根据混合料重量精准投放对应分量的菌种,进而提高混合料的发酵效果。
46.如图6至7所示:
47.所述装置还包括对称固定连接在插板104上的两个插座105,位于盒体102内部的两个插座105上皆固定连接多根搅拌板106;
48.在两个挡板103处于关闭状态下,菌种不会从盒体102排出,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当发酵盒202内的混合料重量发生变化,导致插板104在盒体102内滑动时,插板104能够通过两个插座105带动多跟搅拌板106在盒体102内往复滑动,进而使得多根插座105能够不断对菌种进行搅动,提高菌种的活性,避免菌种结块而无法从滤板排出。
49.如图5和图8所示:
50.所述装置还包括套在发酵盒202外端的槽环206,固定架101上对称固定连接两个插块204,两个插块204皆插在槽环206内,槽环206上端固定连接有齿圈,固定架101上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键连接有齿轮ⅰ,齿轮ⅰ与齿圈啮合传动连接,槽环206上环绕设有四个挤压件,发酵盒202的芯部固定连接芯杆205,四个挤压件皆位于发酵盒202的内侧,四个挤压件皆与芯杆205贴合;
51.挤压件能够对发酵盒202内的混合料进行搅动和挤压出水,使得混合料与菌种能够充分混合发酵,同时将混合料中发酵产生的水分挤出,减速电机启动带动齿轮ⅰ转动,齿轮ⅰ通过与齿圈啮合传动连接,带动四个挤压件绕着芯杆205的轴线转动,进而能够在圆周方向上对发酵盒202内的混合料进行更全面更充分的混合搅动和挤压出水。
52.如图9所示:
53.所述挤压件包括通过螺钉连接在槽环206上的中梁301,中梁301下端焊接连接槽框302,槽框302底面与筛板贴合,槽框302上焊接连接t型杆303,滑座304滑动连接在t型杆303上,滑座304上转动连接空芯轴306,空芯轴306上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307;
54.当空芯轴306转动时能够带动螺旋叶片307转动,旋转的螺旋叶片307能够对混合料进行搅动,从而实现对混合料的翻动,同时将混合料与菌种充分混合均匀,进一步使混合料内部翻松能够进入更多的空气,进而更好的进行发酵;
55.滑座304能够在t型杆303上滑动,进而使得中梁301带动螺旋叶片307绕着刷板305轴线旋转运动的同时,螺旋叶片307还能够沿着直线往复运动,进而能够在圆周方向上对内侧和外侧的混合料进行全面搅动,提高混合搅拌效果;
56.螺旋叶片307上设有多个与空芯轴306连通的槽口;将空芯轴306的上端通过气泵转动连接一根进气管,气体从槽环206进入,通过多个槽口进入到混合料的内部,随着螺旋叶片307不断运动,能够将气体引入到混合料的内部,对混合料翻松的同时,将气体引入到混合料的内部,进而更高效的促进混合料进行发酵;
57.槽框302的两侧皆设有刮刃,使得槽环206通过中梁301带动槽框302在发酵盒202内转动时,槽框302两侧的刮刃能够将粘在筛板上的混合料铲起,避免混合料粘接在发酵盒202底面的筛板上,将筛板上的圆孔堵塞住。
58.如图10所示:
59.所述挤压件还包括压盘308,压盘308同时滑动连接在空芯轴306和螺旋叶片307上,压盘308与中梁301之间限位配合连接;在压盘308与中梁301之间限位后只能上下移动,空芯轴306带动螺旋叶片307转动,转动的螺旋叶片307能够同步带动压盘308上下移动,当螺旋叶片307正向转动带动压盘308向下移动时,压盘308与筛板之间间距逐渐变小,从而对混合料进行挤压,将混合料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水分挤压出去,挤压后混合料被压实,螺旋叶片307反向转动带动压盘308向上移动时,自传的螺旋叶片307配合绕着刷板305旋转的螺旋叶片307能够对压实后的混合料重新翻松,从而将重新翻松后的混合料与菌种充分接触混合,同时还能够使得混合料内部能够重新进入空气促进发酵,随着螺旋叶片307不断正反往复转动,使得压盘308不断对混合料进行挤压出水,和对压实后的混合料翻松处理。
60.如图9所示:
61.所述挤压件还包括齿轮ⅱ309、槽架401和齿条402,中梁301的上端焊接连接槽架401,槽架401上焊接连接齿条402,空芯轴306的上端键连接齿轮ⅱ309,齿轮ⅱ309与齿条
402啮合传动连接;当空芯轴306在槽架401内往复滑动时,齿轮ⅱ309通过与齿条402的啮合带动空芯轴306不断转动,进而带动螺旋叶片307正反往复转动对混合料搅动翻松,进一步带动压盘308上下移动。
62.如图10至11所示:
63.所述挤压件还包括拉杆403,拉杆403插在槽架401上,拉杆403的一端与空芯轴306转动连接,拉杆40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螺杆,拉杆403上固定连接有能够驱动螺杆转动的驱动电机;
64.驱动电机启动带动螺杆转动,转动的螺杆带动拉杆403在槽架401内往复滑动,槽架401带动空芯轴306往复移动,进而实现带动螺旋叶片307沿着t型杆303的方向往复滑动,同时往复移动的齿轮ⅱ309与齿条402啮合带动空芯轴306不断转动。
65.如图10至11所示:
66.所述挤压件还包括竖架404和c型块405,拉杆403上滑动连接有竖架404,竖架404的下端焊接连接c型块405,c型块405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压盘308上;
67.竖架404竖向插在拉杆403上,从而对压盘308进行限位,使得压盘308只能竖直上下移动,进而使得当螺旋叶片307旋转时,能够带动压盘308上下移动。
68.如图12所示:
69.所述槽框302的底面设有刷毛;当槽环206通过中梁301带动槽框302在发酵盒202内转动时,槽框302底面的刷毛能够对筛板进行清刷,进而避免混合料将筛板堵塞。
70.如图12所示:
71.所述挤压件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滑座304下端的刷板305,刷板305滑动连接在槽框302内,且刷板305与槽框302底面共面;滑座304带动刷板305沿着槽框302往复滑动,进而能够使得刷板305能够被槽框302带动旋转清刷的同时,还对筛板往复滑动进行进一步清刷,再次避免筛板被堵塞。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