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有机肥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82433发布日期:2023-06-28 14:41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有机肥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生物有机肥发酵,具体为一种生物有机肥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1、生物有机肥是一种以农家肥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型肥料,把畜禽粪便用快速分解菌降解并在其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杀死有害病原菌及蛔虫卵,把不稳定的物质转化成较稳定的腐殖质而成为生物有机肥料,在现有生活中,生物有机肥在发酵过程中多将其堆积在一处进行天然发酵,该发酵方式不仅发酵时间十分漫长,同时内部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污染周边的环境;

2、其中,中国专利一种生物有机肥发酵装置<申请号为202021547375.7>,该专利具体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端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穿过箱体固定连接有转动管,所述转动管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搅拌管,所述转动管靠近旋转轴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箱体内的生物有机肥内温度的控温机构,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转动管和搅拌管,利用转动管和搅拌管使箱体内的生物有机肥与发酵用菌充分混合,加快生物有机肥的发酵效率,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控温机构,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箱体内生物有机肥的温度,并把冷空气输送到转动管和搅拌管内,进而对箱体内生物有机肥进行降温,使生物有机肥保持适宜的发酵温度;

3、上述专利在使用期间仅仅利用净化器对发酵产生的气体进行处理,对于气体的处理较为简单,且通过净化器进行气体净化不仅提高了生产成本,同时使用成本也较高,经济性以及实用性普遍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生物有机肥发酵装置,通过对排放气体进行处理,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对气体处理导致气体污染周边环境的技术问题。

3、2)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生物有机肥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所述发酵罐的顶部设置有罐盖,所述罐盖的上表面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发酵罐的顶部且位于罐盖的外侧配套设置有添加口和气体排放口,所述发酵罐的内侧壁设置有温控管;

6、所述气体排放口的内部设置有注水腔,所述气体排放口远离发酵罐的一端配套设置有口盖,所述口盖与气体排放口的连接处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注水腔之间设置有隔离网,所述口盖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口盖远离气体排放口的一端内嵌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的两侧配套设置有插杆,所述口盖远离气体排放口的一端且相对应插杆的位置处设置有插孔。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发酵罐的底部配套设置有支撑腿,所述发酵罐的底部且位于支撑腿的内侧设置有排放口,所述排放口配套设置有阀门。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发酵罐的顶部通过卡接扣与罐盖进行连接,所述卡接口包括连接部、转动杆、卡接部和调节旋钮。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连接部位于发酵罐的顶部,所述卡接部位于罐盖的外侧且相对应连接部的位置设置,所述连接部通过转动杆连接有调节旋钮。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发酵罐与连接部呈一体式结构设计,所述连接部与转动杆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旋钮与转动杆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所述卡接部与罐盖呈一体式结构设计,所述卡接部相对应转动杆开设有卡接槽。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贯穿罐盖并且延伸至发酵罐的内部连接有搅拌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添加口配套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的外侧配套设置有把手。

13、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气体排放口的内部且与发酵罐相连通的位置处设置有单向阀,所述气体排放口的外侧且相对应注水腔的位置处配套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口盖与气体排放口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所述容纳腔的内部放置有活性炭,所述口盖的内部结构大小与防尘网的外部结构大小相对应设置,所述插杆与插孔为插拔连接。

1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温控管呈圆柱环绕式结构设计,所述发酵罐外侧的底部且相对应温控管的位置处设置有温控液添加口,所述发酵罐的顶部且相对应温控管的位置处设置有温控液排放口,所述温控液排放口配套设置有温度计和开合阀门。

15、3)有益效果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实用新型通过发酵装置的设计,气体排放口内部的注水腔很好的对排出的气体进行一次过滤,然后再经过容纳腔内部的活性炭对气体进行二次净化,最后利用过滤网进行三次净化,保障了排出的气体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防尘网能够有效避免外界的灰尘进入到排放口的内部,影响排放口的正常使用,防尘网可进行拆卸,便于对防尘网内部进行定期清理,实用性较高;

18、其次,温控管能够对发酵罐内部的温度进行快速调控,通入不同的温控液在温控管的内部进行循环,温控效果更好,通过温度计能够对温控液的问题进行实时监测,更加方便对发酵罐的内部进行温度调控;

19、此外,卡接扣能够对罐盖进行拆卸以及固定,便于对驱动电机以及搅拌器进行定期检修,增加了设备维护的便捷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生物有机肥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1)的顶部设置有罐盖(2),所述罐盖(2)的上表面设置有驱动电机(3),所述发酵罐(1)的顶部且位于罐盖(2)的外侧配套设置有添加口(4)和气体排放口(5),所述发酵罐(1)的内侧壁设置有温控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有机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1)的底部配套设置有支撑腿(11),所述发酵罐(1)的底部且位于支撑腿(11)的内侧设置有排放口(12),所述排放口(12)配套设置有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有机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1)的顶部通过卡接扣(13)与罐盖(2)进行连接,所述卡接扣(13)包括连接部(131)、转动杆(132)、卡接部(133)和调节旋钮(1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有机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31)位于发酵罐(1)的顶部,所述卡接部(133)位于罐盖(2)的外侧且相对应连接部(131)的位置设置,所述连接部(131)通过转动杆(132)连接有调节旋钮(13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物有机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1)与连接部(131)呈一体式结构设计,所述连接部(131)与转动杆(132)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旋钮(134)与转动杆(132)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所述卡接部(133)与罐盖(2)呈一体式结构设计,所述卡接部(133)相对应转动杆(132)开设有卡接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有机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3)的驱动端贯穿罐盖(2)并且延伸至发酵罐(1)的内部连接有搅拌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有机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口(4)配套设置有封盖(41),所述封盖(41)的外侧配套设置有把手(4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有机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排放口(5)的内部且与发酵罐(1)相连通的位置处设置有单向阀,所述气体排放口(5)的外侧且相对应注水腔的位置处配套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口盖(51)与气体排放口(5)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所述容纳腔(52)的内部放置有活性炭,所述口盖(51)的内部结构大小与防尘网(55)的外部结构大小相对应设置,所述插杆(56)与插孔(57)为插拔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有机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管(6)呈圆柱环绕式结构设计,所述发酵罐(1)外侧的底部且相对应温控管(6)的位置处设置有温控液添加口(61),所述发酵罐(1)的顶部且相对应温控管(6)的位置处设置有温控液排放口(62),所述温控液排放口(62)配套设置有温度计(621)和开合阀门(62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有机肥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所述发酵罐的顶部设置有罐盖,所述罐盖的上表面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发酵罐的顶部且位于罐盖的外侧配套设置有添加口和气体排放口,所述发酵罐的内侧壁设置有温控管;所述气体排放口的内部设置有注水腔,所述气体排放口远离发酵罐的一端配套设置有口盖,所述口盖与气体排放口的连接处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注水腔之间设置有隔离网,所述口盖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口盖远离气体排放口的一端内嵌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的两侧配套设置有插杆,与现有的发酵装置相比较,本技术通过设计能够提高发酵装置的整体经济性、废气净化性以及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健强,邱丹丹,邱永伟,敖培华,胡海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兴兴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