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玻璃窑炉喷火口和高温玻璃窑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95992发布日期:2023-03-17 21:04阅读:84来源:国知局
高温玻璃窑炉喷火口和高温玻璃窑炉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窑炉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高温玻璃窑炉喷火口和高温玻璃窑炉。


背景技术:

2.传统玻璃窑炉喷火口两侧的砖结构是两块砖之间以直缝的形式进行砌筑,随着窑炉工艺温度的变化,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喷火口处砖与砖之间很容易形成缝隙,出现窑体透火现象,造成窑体外部的钢结构烧损。
3.随着窑体砖结构烧损加剧,如果不能及时修补透火部位的砖结构,冷却加固钢结构,很快会严重影响窑炉安全及窑炉寿命。
4.此外,玻璃窑炉喷火口位置的砖结构、钢结构布置得都比较紧凑、密集,环境温度比较高,空间狭小,维修非常困难,给维修人员带来人身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玻璃窑炉喷火口容易出现透火的情况,从而影响窑炉安全和寿命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温玻璃窑炉喷火口和高温玻璃窑炉,该高温玻璃窑炉喷火口使得玻璃窑炉喷火口容易透火,不易维修的现状会得到极大改观,同时还加强了窑炉结构的强度,延长了窑炉寿命,改善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极大地减轻了窑炉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及健康危害。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高温玻璃窑炉喷火口,该高温玻璃窑炉喷火口包括位于喷火通道两侧的第一立砖和用于连接窑炉炉体的第二立砖,所述第一立砖与所述第二立砖相垂直,所述第一立砖面向所述第二立砖的一端设置有伸入所述第二立砖内的第一凸部,两个所述第一立砖的上端跨设有喷火口碹,所述喷火口碹与窑炉炉煊之间密封连接。
7.优选地,所述第一凸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立砖靠内的一侧,所述第二立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部相契合的第一凹部。
8.优选地,所述第一凸部的横截面为矩形。
9.优选地,所述第一凸部设置有多个,且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凸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立砖靠内的一侧。
10.优选地,所述第一立砖的顶部设置为朝向所述窑炉炉体的方向上倾斜向下延伸。
11.优选地,所述喷火口碹的两端设置有伸入所述第一立砖顶面的第二凸部。
12.优选地,所述第二凸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立砖靠内的一侧,所述第一立砖的顶部有与所述第二凸部相契合的第二凹部。
13.优选地,所述第二凸部的纵向截面为矩形。
14.优选地,所述第二凸部设置有多个。
15.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高温玻璃窑炉,该高温玻璃窑炉的山墙或胸墙上设
置有所述高温玻璃窑炉喷火口。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高温玻璃窑炉喷火口使得玻璃窑炉喷火口容易透火,不易维修的现状会得到极大改观,同时还加强了窑炉结构的强度,延长了窑炉寿命,改善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极大地减轻了窑炉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及健康危害。
附图说明
17.图1是高温玻璃窑炉喷火口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横截面图;
18.图2是图1的b-b视角的示意图;
19.图3是高温玻璃窑炉喷火口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正面视图;
20.图4是高温玻璃窑炉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侧面视图。
21.附图标记说明
22.1-第二立砖;2-第一立砖;3-钢结构;4-第一凸部;5-喷火口碹;6-第二凸部;7-窑炉炉体;8-窑炉炉煊;9-高温玻璃窑炉喷火口。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4.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25.参见图1-3所示的高温玻璃窑炉喷火口9,该高温玻璃窑炉喷火口9包括位于喷火通道两侧的第一立砖2和用于连接窑炉炉体7的第二立砖1,所述第一立砖2与所述第二立砖1相垂直,所述第一立砖2面向所述第二立砖1的一端设置有伸入所述第二立砖1内的第一凸部4,两个所述第一立砖2的上端跨设有喷火口碹5,所述喷火口碹5与窑炉炉煊8之间密封连接。
2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该高温玻璃窑炉喷火口9使得玻璃窑炉喷火口容易透火,不易维修的现状会得到极大改观,同时还加强了窑炉结构的强度,延长了窑炉寿命,改善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极大地减轻了窑炉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及健康危害。具体是这样实现的:当火焰沿着图1中h所示火焰方向通过喷火口时,随着窑炉运行时间的延长,虽然由于热胀冷缩和烧损的原因,第一立砖2与第二立砖1之间的缝隙也会逐步加大,但是由于砖材形状的限制,即第一凸部4的限制,通往窑炉炉体7外部的火焰需要经过两次以上方向的改变才能到达窑体外部,其强度会减弱80%以上,此时,再通过在砖材的外部用泥料密封处理,便不会很快被烧损,极大地减轻了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及健康危害,也延长了窑炉寿命。
27.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砌筑,所述第一凸部4设置于所述第一立砖2靠内的一侧,所述第二立砖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凸部4相契合的第一凹部。如图1所示,通过这样的结构使得原本通过连接处的直缝变成了折缝,使得火焰经过该缝隙处至少要经过两次方向的改变才能到达外部。
28.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便于砌筑,所述第一凸部4的横截面为矩形。当然,除
了是矩形以外,还可以将接触面设置为锯齿形或其他形状,可以使得火焰需要改变更多次的方向才能到达外部。区别于图1所示的矩形形状,其他形状的接触面施工更难,但是效果更好。其中此处的锯齿形的齿条应当竖直向下延伸。
29.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部4设置有多个,且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凸部4设置于所述第一立砖2靠内的一侧。通过这样的设置,也可以更进一步的提高防透火效果,原因是,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火焰经过缝隙的时候改变更多次的方向。而将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凸部4设置于所述第一立砖2靠内的一侧则是为了火焰经过缝隙的时候第一次改变方向是直接撞击第二立砖1,而由于第二立砖1是与窑炉炉体7的腰墙或胸墙连接,强度更高,不容易损毁。
30.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立砖2的顶部设置为朝向所述窑炉炉体7的方向上倾斜向下延伸。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喷火口的形状呈渐开状,更易于形成形状较为理想的火焰。
31.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避免喷火口碹5两端位置产生透火现象,所述喷火口碹5的两端设置有伸入所述第一立砖2顶面的第二凸部6。原理与第一立砖2和第二立砖1的连接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32.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为了便于砌筑,所述第二凸部6设置于所述第一立砖2靠内的一侧,所述第一立砖2的顶部有与所述第二凸部6相契合的第二凹部。
33.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凸部6的纵向截面为矩形。当然,除了是矩形以外,还可以将接触面设置为锯齿形或其他形状,可以使得火焰需要改变更多次的方向才能到达外部。区别于图3所示的矩形形状,其他形状的接触面施工更难,但是效果更好。其中锯齿形的齿条应当朝向平行于所述第一立砖2的长度方向水平延伸。
34.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凸部6设置有多个。通过这样的设置,也可以更进一步的提高防透火效果,原因是,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火焰经过缝隙的时候改变更多次的方向。
35.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高温玻璃窑炉,该高温玻璃窑炉的山墙或胸墙上设置有所述高温玻璃窑炉喷火口9。
36.在该实施方式中,高温玻璃窑炉的山墙或胸墙上应当设置有与该高温玻璃窑炉喷火口9相匹配的火焰出口,第二立砖1则砌筑在火焰出口的两侧,第一立砖2砌筑在火焰出口外侧与第一立砖2砌筑在一起,高温玻璃窑炉喷火口9的上端盖设喷火口碹5,窑炉炉体7的上端盖设窑炉炉煊8,如图4所示,喷火口碹5与窑炉炉煊8之间密封连接。
37.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8.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39.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