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氟啶脲和噻虫胺的新型药肥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127067发布日期:2023-08-14 20:44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有氟啶脲和噻虫胺的新型药肥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农药制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有氟啶脲和噻虫胺的新型药肥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属双翅目,眼蕈蚊科。该虫分布全国,主要危害韭菜、大葱、洋葱、小葱、大蒜等百合科蔬菜,偶尔也危害莴苣、青菜、芹菜等,是葱蒜类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虫态有成虫、卵、幼虫、 蛹,以幼虫聚集在韭菜地下部的鳞茎和柔嫩的茎部为害。初孵幼虫先为害韭菜叶鞘基部和鳞茎的上端。春、秋两季主要为害韭菜的幼茎引起腐烂,使韭叶枯黄而死。夏季幼虫向下活动蛀入鳞茎,重者鳞茎腐烂,整墩韭菜死亡。

2、韭菜是百姓餐桌上重要的蔬菜。通过调研分析,韭菜农残超标的主要原因是,韭菜迟眼草蚊繁殖快、对农药的抗性强,防治难度大,菜农过量使用化学农药,甚至违规使用禁、限用高毒化学农药防治迟眼蕈蚊。可见,如何降低韭菜农残超标及迟眼草蚊抗性是当前迫在眉睫的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3、目前,针对杀虫剂在防治韭菜迟眼蕈蚊实际应用中抗性以及难以防治问题,筛选出含有两种不同杀虫原理的杀虫剂和肥料进行复配,制成的新型药肥,极大的提高杀虫剂防治效果,有效延缓抗性产生;同时通过一次撒施,降低施用量,从而减少农药过量使用,残留超标、增加营养、提高作物产量、对环境友好等目的。因此,为安全有效的防治韭菜迟眼蕈蚊,研发低毒、高效、低残留的生物药肥刻不容缓。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有效提升氟啶脲、噻虫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复配的对迟眼蕈蚊的药效,并对韭菜起到促进生长作用的药肥。

2、本发明为了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氟啶脲和噻虫胺的新型药肥颗粒剂,包含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4、氟啶脲 0.1%~2%。

5、噻虫胺 0.3%~2%。

6、大量元素肥料 30%~45%。

7、微量元素肥料 1%~5%。

8、载体 46%~68.6%。

9、一种颗粒剂型药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0、按颗粒剂型药肥各组分含量称取氟啶脲、噻虫胺、大量元素肥料、微量元素肥料、溶剂、表面活性剂、吸附剂和载体,其中,按总重量100%计,氟啶脲0.1%~2%、噻虫嗪0.3%~2%、大量元素肥料30%~45%、微量元素肥料1%~5%、溶剂5%~15%、表面活性剂5%~10%、吸附剂0.5%一2%、载体46%~68.6%;。

11、将氟啶脲、噻虫胺、溶剂、表面活性剂混合溶解,配制成母液;。

12、将上述配制的母液与大量元素肥料、微量元素肥料、吸附剂、载体混合、造粒,得到所述颗粒剂型药肥。

13、本发明将氟啶脲、噻虫胺和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复配,有效提升了氟啶脲、噻虫胺对迟眼蕈蚊的药效,并对韭菜起到促进生长作用的药肥。由于药肥、颗粒剂型药肥具有前述优良性能及药效,使得药肥、颗粒剂型药肥可在防治韭菜迟眼蕈蚊中应用。颗粒剂型药肥的制备工艺简单,条件易控,适于工业化生产。

14、实施方式

15、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6、实施例1

17、0.4% 氟啶脲·噻虫胺 颗粒剂型药肥的制备,其配方如下:

18、氟啶脲 0.1%

19、噻虫胺 0.3%

20、s-200#溶剂油 5%

21、n-甲基吡咯烷酮 5%

22、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2.4%

23、三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 3.6%

24、四水八硼酸钠 3%

25、硫酸锌 1.5%

26、四水钼酸铵 1%

27、尿素 21.7%

28、磷酸二氢钾 19.2%

29、氯化钾 5.6%

30、白炭黑 2%

31、高岭土 余量

32、以上新型药肥颗粒剂含有0.1%氟啶脲、0.3%噻虫胺、氮10%、磷(以p2o5计)10%、钾(以k2o计)10%、b含量0.63%、mo含量0.54%、zn含量:0.61%

33、试验方法:选取患有韭蛆迟眼蕈蚊的韭菜田作为试验基地,以每亩 40 公斤的用量,在 6 月中旬韭菜 15-20cm 时,结合中耕培土进行使用,在试验区的韭菜沟内顺垄开沟,把药肥均匀撒在垄沟中,培完土顺沟浇水。

34、药效试验设为四个处理a实例1制备的0.1%氟啶脲+0.3%噻虫胺新型药肥颗粒剂,b:0.1%氟啶脲颗粒剂,c:0.3%噻虫胺颗粒剂,d:普通0.4%氟啶脲·噻虫胺 颗粒剂,e:空白对照。

35、试验设计了5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设置空白对照,共计15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10平方米,随机排列。药后10天进行第一次调查,以后每隔5天调查一次,共调查3次。采取5点取样法,每点取样300株,统计健株数和被害株数。被害株率=(被害株数/调查总株数)×100%,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区被害株率-处理区被害株率)/空白对照区被害株率】×100%防治效果如下表1:。

36、表1供试药剂a与供试药剂b、c、d的药效对比试验

37、

38、根据实验结果,以实施例1制备的含0.4%氟啶脲·噻虫胺 药肥颗粒剂在对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效果上明显优于传统的含0.1%氟啶脲颗粒剂和0.3%噻虫胺颗粒剂,防效略优于0.4%氟啶脲·噻虫胺 颗粒剂,同时实施例1制备的含0.4%氟啶脲·噻虫胺 颗粒剂型药肥能使作物增产23.31%以上。

39、实施例2

40、0.8% 氟啶脲·噻虫胺 颗粒剂型药肥的制备,其配方如下:

41、氟啶脲 0.2%

42、噻虫胺 0.6%

43、环己酮 8%

44、n-甲基吡咯烷酮 5%

45、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2.3%

46、三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 2.7%

47、四水八硼酸钠 3%

48、硫酸锌 1.5%

49、硫酸铁 2%

50、尿素 32.6%

51、磷酸二氢钾 28.8%

52、氯化钾 8.4%

53、白炭黑 2%

54、高岭土 余量

55、以上新型药肥颗粒剂含有0.2%氟啶脲、0.6%噻虫胺、氮15%、磷(以p2o5计)15%、钾(以k2o计)15%、b含量0.63%、fe含量0.56%、zn含量:0.61%

56、试验方法:选取患有韭蛆迟眼蕈蚊的韭菜田作为试验基地,以每亩 20 公斤的用量,在 6 月中旬韭菜 15-20cm 时,结合中耕培土进行使用,在试验区的韭菜沟内顺垄开沟,把药肥均匀撒在垄沟中,培完土顺沟浇水。

57、药效试验设为四个处理a实例1制备的0.2%氟啶脲+0.6%噻虫胺新型药肥颗粒剂,b:0.2%氟啶脲颗粒剂,c:0.6%噻虫胺颗粒剂,d:普通0.8%氟啶脲·噻虫胺 颗粒剂,e:空白对照。

58、试验设计了5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设置空白对照,共计15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10平方米,随机排列。药后10天进行第一次调查,以后每隔5天调查一次,共调查3次。采取5点取样法,每点取样300株,统计健株数和被害株数。被害株率=(被害株数/调查总株数)×100%,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区被害株率-处理区被害株率)/空白对照区被害株率】×100%防治效果如下表1:。

59、表1供试药剂a与供试药剂b、c、d的药效对比试验

60、

61、根据实验结果,以实施例2制备的含0.8%氟啶脲·噻虫胺 药肥颗粒剂在对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效果上明显优于传统的含0.2%氟啶脲颗粒剂和0.4%噻虫胺颗粒剂,防效略优于0.8%氟啶脲·噻虫胺 颗粒剂,同时实施例2制备的含0.8%氟啶脲·噻虫胺 颗粒剂型药肥能使作物增产20.31%以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