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式铜盐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015721发布日期:2023-11-17 11:29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碱式铜盐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无机盐生产工艺,尤其涉及一种碱式铜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碱式碳酸铜是一种碱式铜盐,按xcuco3·ycu(oh)2·zh2o不同比值呈现不同结晶,cuco3·cu(oh)2为孔雀绿,2cuco3·cu(oh)2为孔雀蓝,其中,cuco3·cu(oh)2用于催化剂、烟火、农药、颜料、饲料、杀菌剂、电镀、防腐等行业及制造铜化合物,而2cuco3·cu(oh)2主要应用在铜冶炼原料、颜料、杀菌剂等方面。

2、蓝铜矿与孔雀石是两种共生矿石,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相互转化。蓝铜矿失去二氧化碳转变成孔雀石,反之,当孔雀石处在二氧化碳充足的时候,孔雀石也可能变成蓝铜矿。孔雀绿的碱式碳酸铜在化学合成产品中最为常见,常用的合成方法有可溶性铜盐与碳酸盐反应制备,铜盐与碳酸铵形成铜氨络合物,再由铜氨络合物蒸氨得到。蓝铜矿在颜料中称为石青,市场上售卖的多是由天然蓝铜矿提取而来,提取工艺如下:将经过选矿的天然蓝铜矿进行破碎过筛,然后使用超声清洗去除表面泥土等杂质,自然晾干后再进行细磨,细磨后的产物再经过分散、沉降、分级,分级后的产物使用分选去除其他杂质矿物,再使用稀酸处理表面,充分洗涤后自然晾干得到石青颜料,其中,以分级过程最为重要与繁琐,根据不同的分级,蓝铜矿的颜色深浅不一。

3、而相关描述化学合成的专利较少,如cn107311219b只披露一种蓝铜矿颜料的提纯方法,使用天然提取的蓝铜矿颜料,经过分散、外加铜离子与碳酸根反应以此提纯天然蓝铜矿颜料。cn112142089 a披露了一中蓝铜矿颜料的合成方法,可溶性铜盐与碳酸盐反应生成孔雀石反应液,孔雀石反应液与干冰密闭低温陈化得到悬浮液,悬浮液经过超声分散、沉降、固液分离、水洗、干燥等步骤得到蓝铜矿矿物颜料。

4、目前,关于2cuco3·cu(oh)2的化学合成相关工艺屈指可数,由于天然蓝铜矿的特性导致2cuco3·cu(oh)2的稀缺,天然提取的蓝铜矿也存在重复性差、杂质不稳定、分级繁琐等问题。由此,开发2cuco3·cu(oh)2的化学合成技术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碱式铜盐的制备方法,解决了天然蓝色碱式碳酸铜提取的重复性差、提取过程繁琐、杂质不稳定等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碱式铜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s1:制备碳酸氢铵溶液;

5、s2:向碳酸氢铵溶液加入碱式氯化铜固体,或向碱式氯化铜固体中倒入碳酸氢铵溶液,以得到混液,其中,固液比为1:5-20;

6、s3:对s2得到的混液加热升温、保温,得到碱式碳酸铜前驱体悬浊液;

7、s4:对s3得到的碱式碳酸铜前驱体悬浊液继续加热升温、保温,得到碱式碳酸铜料液;

8、s5:对s4得到的碱式碳酸铜料液依次进行固液分离、洗涤、干燥,得到蓝色的碱式碳酸铜粉末。

9、进一步地,所述s1中,先在反应釜中倒入预定体积的水,再加入碳酸氢铵固体并搅拌,以得到碳酸氢铵溶液,其中,碳酸氢氨溶液的ph值为7-10。

10、进一步地,所述固液比为1:8。

11、进一步地,所述s3中,先在反应釜内,将碱式碳酸铜前驱体悬浊液升温至30-45℃之间,随后,保温1-5h。

12、进一步地,将碱式碳酸铜前驱体悬浊液升温至40℃。

13、进一步地,所述s4中,先在反应釜内,将碱式碳酸铜前驱体悬浊液继续加热升温至40-90℃之间,随后,保温1-5h。

14、进一步地,将碱式碳酸铜前驱体悬浊液升温至80℃;所述反应釜内的压力控制在0-0.4mpa之间。

15、进一步地,所述s5中,将碱式碳酸铜料液打入分离器中,以进行固液分离。

16、进一步地,所述s5中,使用水打浆对固液分离得到的固体洗涤1-5次。

17、进一步地,所述s5中,将洗涤完毕后的固体在60-120℃之间,干燥2-6h。

18、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9、采用该方法,可稳定合成2cuco3·cu(oh)2,解决了天然蓝色碱式碳酸铜提取的重复性差、提取过程繁琐、杂质不稳定等问题,同时,该方法操作简单、操作条件良好,能以一步法制备出稳定的蓝色碱式碳酸铜产品,其中,cu的转化率在70-85%之间,此外,得到的蓝色碱式碳酸铜相较于天然提取的碱式碳酸铜,其杂质含量低,成分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碱式铜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式铜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先在反应釜中倒入预定体积的水,再加入碳酸氢铵固体并搅拌,以得到碳酸氢铵溶液,其中,碳酸氢氨溶液的ph值为7-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式铜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比为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式铜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先在反应釜内,将碱式碳酸铜前驱体悬浊液升温至30-45℃之间,随后,保温1-5h。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碱式铜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碱式碳酸铜前驱体悬浊液升温至4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式铜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先在反应釜内,将碱式碳酸铜前驱体悬浊液继续加热升温至40-90℃之间,随后,保温1-5h。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碱式铜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碱式碳酸铜前驱体悬浊液升温至80℃;所述反应釜内的压力控制在0-0.4mpa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式铜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将碱式碳酸铜料液打入分离器中,以进行固液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式铜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使用水打浆对固液分离得到的固体洗涤1-5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式铜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将洗涤完毕后的固体在60-120℃之间,干燥2-6h。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碱式铜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碳酸氢铵溶液;S2:向碳酸氢铵溶液加入碱式氯化铜固体,或向碱式氯化铜固体中倒入碳酸氢铵溶液,以得到混液,其中,固液比为1:5‑20;S3:对S2得到的混液加热升温、保温,得到碱式碳酸铜前驱体悬浊液;S4:对S3得到的碱式碳酸铜前驱体悬浊液继续加热升温、保温,得到碱式碳酸铜料液;S5:对S4得到的碱式碳酸铜料液依次进行固液分离、洗涤、干燥,得到蓝色的碱式碳酸铜粉末。本发明提供一种碱式铜盐的制备方法,解决了天然蓝色碱式碳酸铜提取的重复性差、提取过程繁琐、杂质不稳定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孙大力,宋传京,陆严宏,林永乐,刘万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星河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