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42369发布日期:2024-03-06 17:11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改性沥青,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沥青混合料是修筑沥青路面所用的材料,沥青路面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路面因具有行驶舒适、能耗低、易于维修等优点,在公路建设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而改性沥青则是通过向沥青中加入改性剂(如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等),以提高沥青的性能,使其具有更好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耐老化性等性能。

2、其中,经检索发现,专利申请号为cn201510740030.0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集料与改性剂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沥青混合均匀,最后加入矿粉混合均匀,得到改性沥青混合料,通过首先将集料与改性剂混合均匀后,加入纤维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沥青混合均匀,最后加入矿粉混合均匀,得到改性沥青混合;

3、专利申请号cn201410641666.5发明公开了一种竹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一、将竹纤维浸泡于碱溶液中碱处理0.5h~1.5h,清水洗净后烘干,然后剪切至长度为1mm~10mm;二、将剪切后的竹纤维加入到沥青混合料中,在温度为150℃~160℃的条件下搅拌均匀,得到竹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通过将碱处理后的竹纤维加入到沥青混合料中混合均匀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改性,能够有效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以及水稳定性;

4、专利申请号cn201811280293.8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抗候性好的改性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以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sbs改性沥青15~30份、莫来石2~3份、熟槿麻3~4份、抽出油3~6份和集料100~150份,该结构增强了混合料的耐热性;熟槿麻与莫来石形成的网格结构比表面积大,对沥青具有很强的吸附力,可以提高整个沥青混合料的粘结性、抗形变能力以及抗水害能力;同时该网格结构可以吸附在高温下发生体积膨胀的沥青,减少沥青路面泛油病害,提高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5、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中,沥青混合料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混合料表面的摩擦或流动,可能会产生静电,外部灰尘杂质容易吸附在其表面,同时静电的积累可能会引发火灾或爆炸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首先原料准备:准备所需的材料,包括沥青、骨料、填料、添加剂,进行搅拌混合从而得到改性沥青混合料;

4、在制备时,将沥青加热至适当的温度,使其变为流动状态,通常在温度范围内为120-160摄氏度,填料预处理:对骨料和填料进行预处理,包括清洗和筛分,以确保其质量和理化性能符合要求,将预处理后的骨料与添加剂混合的沥青进行拌和,确保骨料完全润湿,对混合料进行质量控制,包括温度、密度、黏度、含油量的检测和调整;

5、所述填料包括粉煤灰、矿粉、抗静电剂和功能性改性剂,所述添加剂包括增稠剂和润湿剂;

6、干法制备,将骨料和沥青混合后,抗静电剂和功能性改性剂,通过搅拌使其均匀分散到整个混合料中;

7、溶液添加,将抗静电剂和功能性改性剂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然后将溶液添加到沥青混合料中,搅拌或混合使其均匀分散。

8、所述抗静电剂包括石墨、金属粉末和导电纤维。

9、所述金属粉末为铜粉或铝粉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导电纤维为碳纤维或金属纤维等常用的导电性能材料。

10、所述功能性改性剂包括粘结剂、开裂抑制剂、抗水损失剂、防粉化剂和抗车辙剂;

11、所述粘结剂用于改善混合料内组分的粘附性,促进骨料与沥青的结合,所述开裂抑制剂用于减少混合料在低温下产生的裂缝和损伤,所述抗水损失剂用于减少混合料的水敏感性,防止水分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所述防粉化剂用于阻止沥青表面产生粉化现象,增加路面的耐久性,所述抗车辙剂用于改善混合料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性能,防止车辙和压痕的形成;

12、所述沥青和骨料混合均匀所需时间为10-20分钟,所述干法制备中抗静电剂和功能性改性剂与沥青混合料中混合均匀所需时间为10-20分钟,所述溶液添加中抗静电剂和功能性改性剂溶解之后与沥青混合料混合均匀所需时间为2-5分钟。

13、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4、1、本发明通过设置抗静电剂,可以帮助电荷在混合料中迅速分散和释放,从而减少静电的积累,能够有效的排除静电,减少静电积聚和放电的风险;

15、2、本发明通过添加功能性改性剂,改善混合料内组分的粘附性,促进骨料与沥青的结合,减少混合料在低温下产生的裂缝和损伤,防止水分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降低了沥青表面产生粉化现象,提高了混合料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性能;

16、3、本发明通过石墨、金属粉末和导电纤维,能够填充沥青混合料中与骨料共同构成混合料的非骨料部分,改善混合料的性能和特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剂包括石墨、金属粉末和导电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粉末为铜粉或铝粉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导电纤维为碳纤维或金属纤维等常用的导电性能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改性剂包括粘结剂、开裂抑制剂、抗水损失剂、防粉化剂和抗车辙剂,所述粘结剂用于改善混合料内组分的粘附性,促进骨料与沥青的结合,所述开裂抑制剂用于减少混合料在低温下产生的裂缝和损伤,所述抗水损失剂用于减少混合料的水敏感性,防止水分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所述防粉化剂用于阻止沥青表面产生粉化现象,增加路面的耐久性,所述抗车辙剂用于改善混合料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性能,防止车辙和压痕的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和骨料混合均匀所需时间为10-2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法制备中抗静电剂和功能性改性剂与沥青混合料中混合均匀所需时间为10-20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添加中抗静电剂和功能性改性剂溶解之后与沥青混合料混合均匀所需时间为2-5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和骨料混合速率为400-600r/min,混合温度为130-160摄氏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4-6份、金属粉末5-15和导电纤维3-8份,所述粘结剂3-5份、开裂抑制剂5-15份、抗水损失剂4-9份、防粉化剂5-8份和抗车辙剂3-6份。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改性沥青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原料准备,准备所需的材料,包括沥青、骨料、填料、添加剂,进行搅拌混合从而得到改性沥青混合料。本发明可以帮助电荷在混合料中迅速分散和释放,从而减少静电的积累,能够有效的排除静电,减少静电积聚和放电的风险,同时还能够填充沥青混合料中与骨料共同构成混合料的非骨料部分,改善混合料的性能和特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亚杰,张欣伟,胥青艳,王利鹏,何鹏飞,孔令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九一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