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碳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7311530发布日期:2024-03-13 21:01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孔碳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碳基材料制备,具体涉及一种多孔碳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多孔碳是一种以碳质前驱体为主要原料制备,具有丰富的孔结构和较大比表面积的碳质吸附剂。多孔碳具备化学稳定性好和热稳定性好,能够耐酸碱腐蚀,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能经受水浸、高温和高压的作用,失效后可以再生。基于这些特性,多孔碳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交通、医药卫生、环境保护等领域,其需求量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提高,使得多孔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逐年提升。此外,多孔碳是目前已经商业化的双电层超级电容器的主要电极材料。多孔材料的大孔作为电解质离子的储存器,介孔是电解质离子的扩散通道,微孔在离子储存中起主导作用,微孔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容量。随着新能源的领域高速发展,多孔碳的需求将会进一步提升。

2、多孔碳是通过碳化和活化相结合的策略制备的。通常,碳化是通过在惰性气氛中在400-1000℃的温度下对有机前驱体进行碳化来实现的。通过碳化可以得到无孔固体碳,即煤炭或生物碳。活化是通过造孔剂使无孔碳形成丰富的孔结构。活化方法主要分为物理活化法和化学活化法。物理活化法指使用水蒸气、二氧化碳、氧气或空气作为造孔剂,在高温下进行疏孔、扩孔和造孔来形成发达的微孔结构。化学活化法指使用氢氧化钾、氯化锌、磷酸、碳酸盐等化学物质作为造孔剂,通过与碳源混合在高温下进行化学反应形成丰富的孔结构。在化学活化法中,碳源与活化剂的混合至关重要。传统的混合方法有直接研磨法、球磨法、浸渍法、溶液分散法等。研磨法为直接通过物理研磨使活化剂与碳源混合均匀,但这种方法得到的前驱体混合程度并不高,混合可能只停留于表层。球磨法是基于研磨法的升级,通过高速球磨能使原料混合的更加均匀。浸渍法是将活化剂溶解于溶剂中,将前驱体浸渍其中,然后通过蒸发等手段去除溶剂实现活化剂与碳源的混合,浸渍法能使活化剂与碳源混合的更加均匀。溶液分散法为将活化剂分散于溶剂中,将前驱体浸渍其中,然后通过蒸发等手段去除溶剂,使活化剂沉积于碳源上,实现两者混合。针对传统活化剂如koh等,由于其较好的水溶性,通过浸渍法能与碳源进行较好的结合。但随着各种新型活化剂的使用,尤其针对非水溶性活化剂,浸渍法与溶剂分散法很难使两者较为均匀的混合。在蒸发溶剂的过程中,由于原料自发的沉降,最终活化剂与碳源会呈现不完全混合的结果。活化剂与碳源的不完全混合将会导致碳源活化不均匀,材料的一致性降低,影响多孔碳产品的质量;同时部分活化剂因不与碳源反应而在高温下分解流失,以致活化剂利用率低。因此优化活化剂与碳源的混合方式将提升多孔碳的质量,不仅能提升材料利用率,还更绿色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为解决该问题,本发明公开提供一种多孔碳的制备方法,通过对溶液分散法进行优化改进,并将海藻酸钠引入溶液分散法中,促进活化剂与碳源的充分混合,进而解决目前技术存在的碳源与活化剂混合不均一,材料利用率低的不足之处。

2、具体地,本发明中海藻酸钠主要起到三个作用:增稠剂、模板剂、造孔剂。

3、(1)在食品加工领域,海藻酸钠通常作为增稠添加剂。通过海藻酸钠的增稠作用,能使活化剂与碳源更好的分散于海藻酸钠溶液中,同时增长其沉降时间,抑制沉降导致混合不均匀。

4、(2)海藻酸钠能够与二价离子发生快速的交联反应生成离子水凝胶,通过离子交联,海藻酸钠发生固化,同时碳源与活化剂会被锚定于水凝胶内部;固化后的水凝胶易从溶剂中进行分离,通过冷冻干燥除去残留在内部的水分;且冻干过程中,由于冰模板的作用,使获得的复合物气凝胶将会额外具有丰富的大孔。

5、(3)海藻酸钠离子交联后形成的海藻酸盐均属于有机盐,在热处理过程中会分解形成二氧化碳、水蒸气、氧化物等,这些成分同样具有造孔能力。通过海藻酸钠的加入,使碳源与活化剂更好的混合,尤其针对一些新型非水溶性活化剂,如金属氧化物等模板剂、碳酸盐等活化剂。这一改进方法对活性炭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至关重要,也有利于工业化的推广应用。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多孔碳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8、通过将非水溶性碳源与非水溶性活化剂分散于海藻酸钠溶液中,形成海藻酸钠混合悬浮液;配置二价离子的盐溶液,将所述海藻酸钠混合悬浮液滴入二价离子的盐溶液中,二价离子使海藻酸钠交联形成复合物水凝胶,经过冷冻干燥得到复合物气凝胶;将所述复合气凝胶依次经高温碳化、活化后得到热处理产物,并对所述热处理产物使用盐酸洗涤,以最终制备得到所述的多孔碳。

9、可选地,所述海藻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2wt%,所述非水溶性碳源与海藻酸钠的质量比为0.1:1-1:1,所述非水溶性碳源与非水溶性活化剂的质量比为1:1-1:10。

10、可选地,所述非水溶性碳源为碳源经过碳化处理得到,所述碳源包括煤、沥青、木质素、纤维素、高分子聚合物(废弃树脂,塑料等)和过渡金属碳化物。

11、可选地,所述非水溶性活化剂包括碱式碳酸锌、碱式碳酸铜、氧化镁、氧化锌、碳酸钙。

12、可选地,所述二价离子的盐溶液为二价盐配制的浓度为1wt%-5wt%的水溶液,所述二价离子的盐水溶液与海藻酸溶液的体积比为1:1,所述的二价离子包括ca2+、ba2+、zn2+、cu2+、mn2+。

13、可选地,所述冷冻干燥具体操作为在冰箱冷冻后,转移至冻干机中干燥48h。

14、可选地,所述高温碳化、活化的热处理过程为程序升温过程,初始温度为室温,升温速率为1-5℃/min,最高处理温度为600-1000℃,最高温保温时间为1-4h,降温为自然降温,热处理气氛为氮气,氩气等惰性气体。

15、可选地,所述盐酸洗涤为使用1-3m hcl洗去残留活化剂。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发明制备的多孔碳具有丰富的分级多孔结构、大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广,制备成本低廉、制备方法简单、制备过程无异味、制备时间短等特点。同时该方法能使非水溶性活化剂与碳源进行更好的混合,提高活化剂的利用率,以期大规模生产且进一步应用于各个领域。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藻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2wt%,所述非水溶性碳源与海藻酸钠的质量比为0.1:1-1:1,所述非水溶性碳源与非水溶性活化剂的质量比为1:1-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水溶性碳源为碳源经过碳化处理得到,所述碳源包括煤、沥青、木质素、纤维素、高分子聚合物和过渡金属碳化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水溶性活化剂包括碱式碳酸锌、碱式碳酸铜、氧化镁、氧化锌、碳酸钙。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价离子的盐溶液为二价盐配制的浓度为1wt%-5wt%的水溶液,所述二价离子的盐溶液与海藻酸钠溶液的体积比1:1,所述的二价离子包括ca2+、ba2+、zn2+、cu2+、mn2+。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干燥具体操作为在冰箱冷冻后,转移至冻干机中干燥48h。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碳化、活化为程序升温过程,初始温度为室温,升温速率为1-5℃/min,最高处理温度为600-1000℃,最高温保温时间为1-4h,降温为自然降温,热处理气氛为惰性气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盐酸洗涤为使用1-3mhcl洗去残留活化剂。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碳基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孔碳的制备方法。通过将非水溶性碳源与非水溶性活化剂分散于海藻酸钠溶液中,形成混合悬浮液;配置二价离子的盐溶液,将海藻酸钠混合悬浮液滴入二价离子溶液中,二价离子使海藻酸钠交联形成复合物水凝胶,经过冷冻干燥得到复合物气凝胶,将复合物气凝胶经过高温碳化、活化后得到热处理产物;对产物使用盐酸洗涤最终得到多孔碳。本发明制备的多孔碳具有丰富的分级多孔结构、大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广,制备成本低廉、制备方法简单、制备过程无异味、制备时间短等特点。同时该方法能使非水溶性活化剂与碳源进行更好的混合,提高活化剂的利用率,以期大规模生产且进一步应用于各个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詹菲,王士恺,姜占昊,邱介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化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