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毛细管全自动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19356发布日期:2024-04-01 14:33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毛细管全自动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玻璃毛细管生产,具体是一种玻璃毛细管全自动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1、凡内径很细的管子叫“毛细管”,通常指的是内径等于或小于1毫米的细管,因管径有的细如毛发故称毛细管,应用在医学上,建筑材料上,水银温度计、钢笔尖部的狭缝、毛巾和吸墨纸纤维间的缝隙、土壤结构中的细隙以及植物的根、茎、叶的脉络等,都可认为是毛细管,毛细管电色谱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微分离分析技术,它整合了毛细管电泳与微径柱液相色谱的优点,通过在填充微细颗粒液相色谱填料的微径柱色谱柱两端施加直流高压电场,达到其对痕量复杂生物及化学体系样品优越的分离能力。

2、在对玻璃毛细管进行生产时,通常需要对两根毛细管进行焊接操作,进行焊接时,需要通过夹具分别对两根毛细管进行夹持,之后位移夹具,带动两根毛细管相互靠近直至贴合,完成组装,之后通过激光进行焊接,但是在使用夹具对毛细管进行靠近时,由于分别对两根毛细管进行夹持,导致毛细管夹持的位置容易发生偏差,造成两根毛细管相接位置不处于中心位置处,导致焊接的位置发生偏差,为了达到使得对毛细管夹持的位置固定,保持两根毛细管组装时接触点不变的目的,因此提供了一种玻璃毛细管全自动组装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达到使得对毛细管夹持的位置固定,保持两根毛细管组装时接触点不变的目的,提供一种玻璃毛细管全自动组装设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璃毛细管全自动组装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下夹板,所述下夹板的上方设置有上夹板,所述上夹板和所述下夹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供玻璃毛细管放入,所述上夹板与所述下夹板相互贴合用于对玻璃毛细管进行夹持操作,所述下夹板在所述滑槽内滑动用于带动两根玻璃毛细管相互靠近接触,玻璃毛细管在夹持过程中通过限位机构进行定位操作;所述上夹板通过升降机构在所述下夹板的上方进行移动;所述下夹板的位置通过卡合机构进行固定操作;

3、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于所述下夹板的外壁,所述底座的顶端位于所述滑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安装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直齿轮,所述安装座的内部位于所述直齿轮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安装座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位于所述滑块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延伸出所述安装座。

4、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夹板的底端并延伸进入所述下夹板的内部,所述下夹板的内部开设有供所述活动杆进行滑动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壁开设有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所述活动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延伸出所述活动杆,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活动杆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上夹板和所述活动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架,所述活动架的顶部延伸出所述上夹板。

5、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合机构包括卡槽,所述卡槽开设有于所述滑槽的内壁,所述下夹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延伸至所述下夹板一侧外壁的卡块,所述下夹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延伸至所述下夹板上方的下压块,所述下夹板的内部位于所述下压块的下方滑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下夹板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卡块与所述连接块撞击力将有第四弹簧。

6、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外壁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贯穿于所述下夹板,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螺纹杆进行转动,所述螺纹杆转动用于驱动所述下夹板进行移动。

7、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夹板的外壁与所述滑槽的内壁相贴合,所述下夹板的外壁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的外壁对称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螺纹孔相匹配。

8、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架的形状呈l形,所述滑块的外壁设置有齿槽和第一斜面,所述齿槽与所述直齿轮相啮合,所述推动块的外壁与所述第一斜面相接触。

9、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杆的外壁与所述活动槽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第一固定槽和所述第二固定槽的外壁均与所述固定块的外壁相贴合。

10、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块的顶端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活动架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斜面相接触。

11、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槽的内壁与所述卡块的外壁相贴合,所述连接块的顶端设置有第三斜面,所述下压块的底端与所述第三斜面相接触。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3、通过设置限位机构、升降机构和卡合机构,玻璃毛细管放置进入放置槽内,通过夹持机构对玻璃毛细管的夹持,此过程中玻璃毛细管的一端与限位架相接触,从而对玻璃毛细管的位置进行定位,便于在对玻璃毛细管进行放置夹持时,对玻璃毛细管的位置进行定位,使得对毛细管夹持的位置固定,保持两根毛细管组装时接触点不变;同时在玻璃毛细管进行焊接时,防止其位置发生偏移,且在对上夹板打开取出玻璃毛细管前,防止两个下夹板远离,造成玻璃毛细管的损坏。



技术特征:

1.一种玻璃毛细管全自动组装设备,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端开设有滑槽(2),所述滑槽(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下夹板(3),所述下夹板(3)的上方设置有上夹板(4),所述上夹板(4)和所述下夹板(3)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5),所述放置槽(5)供玻璃毛细管放入,所述上夹板(4)与所述下夹板(3)相互贴合用于对玻璃毛细管进行夹持操作,所述下夹板(3)在所述滑槽(2)内滑动用于带动两根玻璃毛细管相互靠近接触,其特征在于,玻璃毛细管在夹持过程中通过限位机构(6)进行定位操作;所述上夹板(4)通过升降机构(7)在所述下夹板(3)的上方进行移动;所述下夹板(3)的位置通过卡合机构(8)进行固定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毛细管全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7)包括活动杆(701),所述活动杆(701)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夹板(4)的底端并延伸进入所述下夹板(3)的内部,所述下夹板(3)的内部开设有供所述活动杆(701)进行滑动的活动槽(702),所述活动槽(702)的内壁开设有第一固定槽(703)和第二固定槽(704),所述活动杆(70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块(705),所述固定块(705)延伸出所述活动杆(701),所述固定块(705)与所述活动杆(701)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706),所述上夹板(4)和所述活动杆(70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架(707),所述活动架(707)的顶部延伸出所述上夹板(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璃毛细管全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机构(8)包括卡槽(801),所述卡槽(801)开设有于所述滑槽(2)的内壁,所述下夹板(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延伸至所述下夹板(3)一侧外壁的卡块(802),所述下夹板(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延伸至所述下夹板(3)上方的下压块(803),所述下夹板(3)的内部位于所述下压块(803)的下方滑动连接有连接块(804),所述连接块(804)与所述下夹板(3)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805),所述卡块(802)与所述连接块(804)撞击力将有第四弹簧(80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毛细管全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外壁安装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连接有螺纹杆(10),所述螺纹杆(10)贯穿于所述下夹板(3),所述电机(9)用于驱动所述螺纹杆(10)进行转动,所述螺纹杆(10)转动用于驱动所述下夹板(3)进行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玻璃毛细管全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板(3)的外壁与所述滑槽(2)的内壁相贴合,所述下夹板(3)的外壁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10)的外壁对称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螺纹孔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毛细管全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架(603)的形状呈l形,所述滑块(605)的外壁设置有齿槽和第一斜面,所述齿槽与所述直齿轮(604)相啮合,所述推动块(607)的外壁与所述第一斜面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璃毛细管全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701)的外壁与所述活动槽(702)的内壁相贴合,所述第一固定槽(703)和所述第二固定槽(704)的外壁均与所述固定块(705)的外壁相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璃毛细管全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705)的顶端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活动架(707)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斜面相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玻璃毛细管全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801)的内壁与所述卡块(802)的外壁相贴合,所述连接块(804)的顶端设置有第三斜面,所述下压块(803)的底端与所述第三斜面相接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毛细管全自动组装设备,涉及玻璃毛细管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下夹板,限位机构;升降机构;卡合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限位机构、升降机构和卡合机构,玻璃毛细管放置进入放置槽内,通过夹持机构对玻璃毛细管的夹持,此过程中玻璃毛细管的一端与限位架相接触,从而对玻璃毛细管的位置进行定位,便于在对玻璃毛细管进行放置夹持时,对玻璃毛细管的位置进行定位,使得对毛细管夹持的位置固定,保持两根毛细管组装时接触点不变;同时在玻璃毛细管进行焊接时,防止其位置发生偏移,且在对上夹板打开取出玻璃毛细管前,防止两个下夹板远离,造成玻璃毛细管的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胡西平,周壮,胡雷,陈芝娟,余海,贺贤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博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