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式堆肥发酵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63204发布日期:2023-12-14 05:58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膜式堆肥发酵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粪肥发酵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膜式堆肥发酵仓。


背景技术:

1、膜式堆肥发酵是集中处理鸡粪、牛粪、猪粪、羊粪、厨余垃圾、秸秆、尾菜以及市政污泥等有机废弃物,利用微生物的活性对粪肥中的有机质进行生物分解,进而发酵出优质有机肥。

2、现有膜式堆肥发酵设备通常包括堆肥仓,堆肥仓侧面或底部设置开口,以便于发酵后粪肥出料。作业时,将待发酵粪肥装入堆肥仓,并根据发酵需求将粪肥发酵用菌剂及所需水份一并倒入堆肥仓内,然后使用半透膜例如e-ptfe膜覆盖在堆肥仓顶部开口。

3、该常规发酵方式中,由于菌剂和粪肥混合度较差、含水率不均匀,同时粪肥自身颗粒匀度较差,都会影响发酵速度和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膜式堆肥发酵仓,通过搅拌机构对粪肥搅拌,使其细碎化并和菌剂充分混合并保障粪肥含水率较为均匀,以提高粪肥发酵速度和均匀性。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膜式堆肥发酵仓,包括桶,所述桶顶部封盖有堆肥膜,桶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有阀门;

4、在桶内上部位置处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有搅拌杆及驱动搅拌杆转动的电机,所述搅拌杆上设有搅拌叶片,所述桶内侧壁圆周方向均匀设有若干个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竖直并相对桶的桶壁倾斜设置,且导流板背离桶壁的侧边沿至桶的中心留有距离。

5、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为弧形板结构,其连接于桶的一端和桶壁相切。

6、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底端和桶底面之间留有距离,所述搅拌叶片包括上搅拌叶片和下搅拌叶片,所述上搅拌叶片位置和导流板对应设置,所述下搅拌叶片远端伸至导流板底端。

7、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数量为4个。

8、进一步的,所述桶内壁临近顶端位置设有水管,所述水管朝下设有喷淋头。

9、进一步的,所述堆肥膜匹配有拱架,所述堆肥膜设置于该拱架上,对桶顶部开口封盖。

10、进一步的,所述拱架一端通过转轴和桶铰接,所述桶和拱架之间还铰接有推举元件。

11、进一步的,所述阀门为插板阀。

1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膜式堆肥发酵仓具有以下优势:

13、(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搅拌机构对桶内粪肥碎化、混合,导流板改变桶内周边位置粪肥的流动方向,以和桶中心位置流动的粪肥撞击、混合,提高粪肥碎化速度,并加快粪肥和所添加的菌剂剂混合,提高粪肥发酵速度。

14、(2)本实用新型中,导流板采用弧形板结构,并和桶壁相切,保证粪肥流动顺畅,防止导流板和桶壁连接处形成流动死角,防止粪肥在在该位置堆积,提高粪肥混合、发酵效果和均匀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膜式堆肥发酵仓,其特征在于:包括桶(5),所述桶(5)顶部封盖有堆肥膜(12),桶(5)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有阀门(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式堆肥发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3)为弧形板结构,其连接于桶(5)的一端和桶壁相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式堆肥发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3)底端和桶(5)底面之间留有距离,所述搅拌叶片包括上搅拌叶片(4)和下搅拌叶片(2),所述上搅拌叶片(4)位置和导流板(3)对应设置,所述下搅拌叶片(2)远端伸至导流板(3)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式堆肥发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3)数量为4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式堆肥发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桶(5)内壁临近顶端位置设有水管(14),所述水管(14)朝下设有喷淋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式堆肥发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堆肥膜(12)匹配有拱架(8),所述堆肥膜(12)设置于该拱架(8)上,对桶(5)顶部开口封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膜式堆肥发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拱架(8)一端通过转轴(11)和桶(5)铰接,所述桶(5)和拱架(8)之间还铰接有推举元件(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式堆肥发酵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9)为插板阀。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膜式堆肥发酵仓,包括桶,所述桶顶部封盖有堆肥膜,桶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有阀门;所述桶的上部位置处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有搅拌杆及驱动搅拌杆转动的电机,所述搅拌杆上设有搅拌叶片,所述桶内侧壁圆周方向均匀设有若干个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竖直并相对桶的桶壁倾斜设置,导流板内侧边沿至桶的中心留有距离。本技术中,通过搅拌机构对桶内粪肥碎化、混合,导流板改变桶内周边位置粪肥的流动方向,以和桶中心位置流动的粪肥撞击、混合,提高粪肥碎化速度,并加快粪肥和所添加的菌剂充分混合,提高粪肥发酵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李维琦,崔顺德,刘海生,张辉,马宝林,杨太春,白珊,白桦,孙志新,杨晓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滨海新区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天津市滨海新区动植物疫病防控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305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