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玻璃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73843发布日期:2024-02-20 21:27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薄玻璃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超薄玻璃减薄,具体涉及一种超薄玻璃治具。


背景技术:

1、超薄柔性玻璃(utg)具备超薄、耐磨、透光性好、强度高、可弯折、回弹性好等特性,被认为是柔性折叠材料在新型显示应用上的重要发展方向,在utg产业链结构,分要分为utg玻璃材料的制造和减薄两个环节,其中超薄玻璃减薄时对治具的要求较高,与普通玻璃减薄方式差异较大,普通玻璃减薄时玻璃底部是插在治具内,与治具有一定接触的,而超薄玻璃减薄治具则是先将玻璃边缘贴胶带,再将胶带另一端贴在治具上面,然后再将治具放在喷淋刻蚀机cst内进行减薄,由此看出超薄玻璃治具是玻璃与治具间接性接触的,降低破损发生率。

2、现有技术中的超薄玻璃治具在实际使用时,治具主体直接固定安装在喷淋刻蚀机的刻蚀槽内,其高度不便于进行上下调节,从而使得粘贴在治具上的超薄玻璃与上方喷头之间的间距无法根据实际的加工需求进行适用性调整,降低了整个超薄玻璃治具的使用灵活性,为此本实用新型需要对现有的超薄玻璃治具进行改进优化,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玻璃治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超薄玻璃治具高度不便调节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薄玻璃治具,包括安装在刻蚀槽内侧的治具主体,且治具主体位于喷头的下方,所述治具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超薄玻璃,所述超薄玻璃的表面粘贴有胶带,且胶带的顶端粘贴在治具主体的表面,所述治具主体和刻蚀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固定在治具主体两端表面的侧块,所述刻蚀槽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侧槽,所述侧块滑动位于侧槽中,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开设在治具主体底部表面的底滑槽,所述底滑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底滑块,所述底滑块的一侧固定有侧卡杆,所述侧槽的内壁均匀开设有多个限位卡槽,所述侧卡杆的一端从侧块内穿过并贯穿至限位卡槽中。

3、优选的,所述侧块的表面贯穿开设有穿孔,且穿孔与侧卡杆相对应。

4、优选的,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活动结构,所述活动结构设置在底滑块和底滑槽之间,所述活动结构包括开设在底滑块内部的内槽,所述内槽内设置有弹簧和内块,所述内块的一侧固定有连杆,且所述连杆的一端贯穿至底滑块的外侧,并与底滑槽的内壁相固定。

5、优选的,所述连杆从弹簧内侧穿过,所述底滑块的底部表面开设有矩形拨口,所述底滑块的另一侧固定有支撑导杆,所述底滑槽的内壁开设有与支撑导杆相对应的导孔,所述支撑导杆的端部活动位于导孔内,所述侧块和侧槽俯视均呈t形,且侧槽的顶端与刻蚀槽的顶部表面相通。

6、优选的,所述治具主体和胶带之间还设置有防脱结构,所述防脱结构包括固定在治具主体前表面的防脱挂杆,所述胶带的顶端开设有防脱挂孔,所述防脱挂孔从防脱挂杆内穿过。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技术中的超薄玻璃治具进行改进优化,在治具主体和刻蚀槽的内壁之间设计了调节结构,使得治具主体的高度可以在刻蚀槽的内侧进行上下调节,从而根据不同的加工需求对超薄玻璃和喷头之间的间距进行适应性改变,优化整个超薄玻璃治具的使用灵活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超薄玻璃治具,包括安装在刻蚀槽(6)内侧的治具主体(1),且治具主体(1)位于喷头(7)的下方,所述治具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超薄玻璃(2),所述超薄玻璃(2)的表面粘贴有胶带(3),且胶带(3)的顶端粘贴在治具主体(1)的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主体(1)和刻蚀槽(6)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调节结构(5),所述调节结构(5)包括固定在治具主体(1)两端表面的侧块(51),所述刻蚀槽(6)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侧槽(52),所述侧块(51)滑动位于侧槽(52)中,所述调节结构(5)还包括开设在治具主体(1)底部表面的底滑槽(53),所述底滑槽(53)的内部滑动设置有底滑块(54),所述底滑块(54)的一侧固定有侧卡杆(55),所述侧槽(52)的内壁均匀开设有多个限位卡槽(56),所述侧卡杆(55)的一端从侧块(51)内穿过并贯穿至限位卡槽(56)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玻璃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块(51)的表面贯穿开设有穿孔,且穿孔与侧卡杆(55)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玻璃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5)还包括活动结构(57),所述活动结构(57)设置在底滑块(54)和底滑槽(5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薄玻璃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结构(57)包括开设在底滑块(54)内部的内槽(571),所述内槽(571)内设置有弹簧(572)和内块(573),所述内块(573)的一侧固定有连杆(574),且所述连杆(574)的一端贯穿至底滑块(54)的外侧,并与底滑槽(53)的内壁相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薄玻璃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574)从弹簧(572)内侧穿过,所述底滑块(54)的底部表面开设有矩形拨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玻璃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滑块(54)的另一侧固定有支撑导杆(58),所述底滑槽(53)的内壁开设有与支撑导杆(58)相对应的导孔(59),所述支撑导杆(58)的端部活动位于导孔(59)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玻璃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块(51)和侧槽(52)俯视均呈t形,且侧槽(52)的顶端与刻蚀槽(6)的顶部表面相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玻璃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主体(1)和胶带(3)之间还设置有防脱结构(4),所述防脱结构(4)包括固定在治具主体(1)前表面的防脱挂杆(41),所述胶带(3)的顶端开设有防脱挂孔(42),所述防脱挂孔(42)从防脱挂杆(41)内穿过。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玻璃治具,包括安装在刻蚀槽内侧的治具主体,所述治具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超薄玻璃,所述超薄玻璃的表面粘贴有胶带,且胶带的顶端粘贴在治具主体的表面,所述治具主体和刻蚀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固定在治具主体两端表面的侧块,所述刻蚀槽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侧槽,所述侧块滑动位于侧槽中;本技术通过对现有技术中的超薄玻璃治具进行改进优化,在治具主体和刻蚀槽的内壁之间设计了调节结构,使得治具主体的高度可以在刻蚀槽的内侧进行上下调节,从而根据不同的加工需求对超薄玻璃和喷头之间的间距进行适应性改变,优化整个超薄玻璃治具的使用灵活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世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晶显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2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