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镶嵌式艺术品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538885阅读:来源:国知局
、当窑内温度降至室温后,取出半成品,在常温下静置1天,使陶瓷半成品表面的釉层产生裂纹,然后将彩色玉石镶嵌物经过切割雕刻成所需形状并粘贴于凹槽中,直至完成全部懷欣工作;
[0028]S7、将步骤S6所得的陶瓷半成品浸入带颜色的釉浆中3秒,浸完后,取出并剔除覆盖在彩色玉石表面釉楽,干燥,得成品。
[0029]实施例2
[0030]S1、制备坯料;
[0031]S2、制备透明釉浆;
[0032]S3、将所得的坯料浸入所得的透明釉浆中15秒,使坯料表面釉层的厚度达到9mm,取出干燥,得胚体;
[0033]S4、在胚体表面作画,对坯体口部和暂不雕刻部分用塑料薄膜包裹,在雕刻部分沿着墨迹两侧边缘刻出凹槽,撕开部分塑料薄膜按上述方法继续雕刻,直至完成全部雕刻工作,得半成品;
[0034]S5、将半成品装窑后进行烧制,通入氮气,控制窑内温度从以230°C /小时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至960°C,调整升温速率为55°C /小时,使烧制温度继续上升到1250°C,止火,自然降温至260°C,打开窑门;
[0035]S6、当窑内温度降至室温后,取出半成品,在常温下静置3天,使陶瓷半成品表面的釉层产生裂纹,然后将彩色玉石镶嵌物经过切割雕刻成所需形状并粘贴于凹槽中,直至完成全部懷欣工作;
[0036]S7、将步骤S6所得的陶瓷半成品浸入带颜色的釉浆中12秒,浸完后,取出并剔除覆盖在彩色玉石表面釉楽,干燥,得成品。
[0037]实施例3
[0038]S1、制备坯料;
[0039]S2、制备透明釉浆;
[0040]S3、将所得的坯料浸入所得的透明釉浆中10秒,使坯料表面釉层的厚度达到
5.5mm,取出干燥,得胚体;
[0041]S4、在胚体表面作画,对坯体口部和暂不雕刻部分用塑料薄膜包裹,在雕刻部分沿着墨迹两侧边缘刻出凹槽,撕开部分塑料薄膜按上述方法继续雕刻,直至完成全部雕刻工作,得半成品;
[0042]S5、将半成品装窑后进行烧制,通入氮气,控制窑内温度从以180°C /小、时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至930°C,调整升温速率为45°C /小、时,使烧制温度继续上升到1125°C,止火,自然降温至230°C,打开窑门;
[0043]S6、当窑内温度降至室温后,取出半成品,在常温下静置2天,使陶瓷半成品表面的釉层产生裂纹,然后将彩色玉石镶嵌物经过切割雕刻成所需形状并粘贴于凹槽中,直至完成全部懷欣工作;
[0044]S7、将步骤S6所得的陶瓷半成品浸入带颜色的釉浆中8秒,浸完后,取出并剔除覆盖在彩色玉石表面釉楽,干燥,得成品。
[0045]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镶嵌式艺术品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1、制备坯料; 52、制备透明釉浆; 53、将所得的坯料浸入所得的透明釉浆中5?15秒,使坯料表面釉层的厚度达到2?9mm,取出干燥,得胚体; 54、在胚体表面作画,对坯体口部和暂不雕刻部分用塑料薄膜包裹,在雕刻部分沿着墨迹两侧边缘刻出凹槽,撕开部分塑料薄膜按上述方法继续雕刻,直至完成全部雕刻工作,得半成品; 55、将半成品装窑后进行烧制,通入氮气,控制窑内温度从以130?230°C/小时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至900?960°C,调整升温速率为35?55°C /小时,使烧制温度继续上升到1000?1250°C,止火,自然降温至200?260°C,打开窑门; 56、当窑内温度降至室温后,取出半成品,在常温下静置1?3天,使陶瓷半成品表面的釉层产生裂纹,然后将彩色玉石镶嵌物经过切割雕刻成所需形状并粘贴于凹槽中,直至完成全部镶嵌工作; 57、将步骤S6所得的陶瓷半成品浸入带颜色的釉浆中3?12秒,浸完后,取出并剔除覆盖在彩色玉石表面釉楽,干燥,得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镶嵌式艺术品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透明釉浆由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所得:称取长石粉30?35份、双飞粉5?10份、黄长石3?8份、羧甲基纤维素钠0.5?1份、石英3?8份、高岭土 5?10份、氧化娃20?25份、氧化锌5?10份、碳酸钙3?6份、防腐剂0.05?0.15份、流变剂0.02?0.05份、水5?15份至于球磨机内,球磨48?72小时后,出料,过250目筛,加入浓度为1?2%加氯化氨,调整波美计浓度至30?4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镶嵌式艺术品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剂为次六酸钠、次六酸钙、十四烷基三丁基氯化磷、苯甲酸按质量比2: 1: 3: 1混合所得。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镶嵌式艺术品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变剂为明胶、聚氧化乙烯、聚乙二醇、脂肪胺聚乙烯按质量比1: 1: 1: 1混合所得。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镶嵌式艺术品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钠的pH值为6.6?7.6。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镶嵌式艺术品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将制备的坯料浸入所得的透明釉浆中干燥后,在胚体表面作画,在雕刻部分沿着墨迹两侧边缘刻出凹槽,完成全部雕刻工作后装窑后进行烧制,烧窑结束后降至室温后,取出半成品,在常温下静置,使陶瓷半成品表面的釉层产生裂纹,然后将彩色玉石镶嵌物经过切割雕刻成所需形状并粘贴于凹槽中,完成全部镶嵌工作浸入带颜色的釉浆中3~12秒,浸完后,取出并剔除覆盖在彩色玉石表面釉浆,干燥,得成品。本发明通过原料的合理配比,以及工艺步骤的调整,使得在烧制过程中,不易脱落和开裂,烧成率高,成品既具有凹凸立体感的裂纹效果,且又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外观美观。
【IPC分类】C04B41/88, C04B41/86
【公开号】CN105294170
【申请号】CN201510776433
【发明人】李广武, 刘艳, 潘志勇, 任卫红
【申请人】河南理工大学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