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氨基-4-氯-n-(5-氯-2-甲基苯基)苯甲酰胺的合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8202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3-氨基-4-氯-n-(5-氯-2-甲基苯基)苯甲酰胺的合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特别是3-氨基-4-氯-N- ( 5-氯-2-甲 基苯基)苯甲酰胺的合成。
背景技术
目前国外使用而国内没有生产的中间体很多,或是虽有生产但因生产规模和 技术路线、技术水平等原因致使生产成本过高,或是质量不好。颜料黄94、颜 料黄95用于PVC和聚烯烃的原浆着色,也可用于搪瓷、涂料、印刷油墨的着色。 3-氨基-4-氯-N- ( 5-氯-2-甲基苯基)苯甲酰胺作为颜料黄94、颜料黄95的 有机颜料的重要中间体,国内并无厂家生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 实验仪器和原料
HITACHI-80质谱仪
Elementar vario EL III元素分析仪
Yanaco MP显微烙点仪
Shimidazu Lc-vp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
Nicolet Magna-IR550红外测试仪
所用试剂均为工业品,未经进一步提纯 合成路线<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3</formula>
3-硝基-4-氯苯甲酰氯的合成
在带有搅拌和回流装置的1000ml三口瓶中加入3-硝基_4-氯苯甲酸300 g 、 苯350ml和DMF5ml,升温回流,滴加217g 二氯亚砜和50ml苯的混液,半小时 加完,然后回流恒温反应5小时。取样分析3-硝基-4-氯苯甲酸<2%反应到终点, 否则继续反应直至合格。反应完毕,静止半小时分液,分掉反应杂质,然后减压 蒸出过量的二氯亚砜和苯,得3-硝基-4-氯苯甲酰氯(M-1),收率96.5%,含量 97%。
3-硝基-4-氯-N- (5-氯-2-甲基苯基)苯甲酰胺的合成
在带有搅拌和回流装置的1000ml三口瓶中,加入40g 5-氯-2-甲基苯胺(M-2)、23. 6g碳酸氢钠、少量的水和lOOml苯,搅拌升温至回流,滴加溶有100 ml苯和66. 6g M-l的混液,30分钟滴加完毕。回流反应6小时,取样分析,若 M-2的含量<2%反应到终点,否则继续反应直至合格。反应完毕,降至室温过滤, 滤饼用少量甲醇打浆,甩干,得3-硝基-4-氯-N- ( 5-氯-2-甲基苯基)苯甲酰 胺(M-3) 88.4g,含量98.3%,收率92%。 3-氨基-4-氯-N- (5-氯-2-甲基苯基)苯甲酰胺的合成
在lL高压釜中加入150gM-3、 7.5gNi、 600ml混合溶液,密闭容器,通入 氮气,分三次置换净釜内的空气;然后通入氢气,压力在20Kg/cm2,温度控制在 50 60'C之间,搅拌反应,压力下降到5Kg/cm2时,补足压力到20Kg/cm2,继续 反应,当反应不再吸收氢气(压力表不再下降)时,再继续搅拌反应半小时;然 后降温到室温,缓慢放掉过量的氢气,并用氮气置换氢气三次,取出反应液,过 滤,滤去不溶物,减压蒸尽溶剂,降温至室温,并加入200ml甲醇搅拌分散物料 0.5h,过滤、烘干得浅灰色固体3-氨基-4-氯-N- (5-氯-2-甲基苯基)苯甲酰 胺116.5g,含量98. 5%,收率85.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3-硝基-4-氯苯甲酰氯的合成
在带有搅拌和回流装置的1000ml三口瓶中加入3-硝基-4-氯苯甲酸300 g 、 苯350ml和DMF5ml,升温回流,滴加217g 二氯亚砜和50ml苯的混液,半小时 加完,然后回流恒温反应5小时。取样分析3-硝基-4-氯苯甲酸〈2%反应到终点, 否则继续反应直至合格。反应完毕,静止半小时分液,分掉反应杂质,然后减压 蒸出过量的二氯亚砜和苯,得3-硝基-4-氯苯甲酰氯(M-l),收率96.5%,含量 97%。
3-硝基-4-氯-N-' ( 5 -氯-2 -甲基苯基)苯甲酰胺的合成
在带有搅拌和回流装置的1000ml三口瓶中,加入40g 5-氯-2-甲基苯胺 (M-2)、23. 6g碳酸氢钠、少量的水和100ml苯,搅拌升温至回流,滴加溶有100 ml苯和66. 6g M-1的混液,30分钟滴加完毕。回流反应6小时,取样分析,若 M-2的含量<2%反应到终点,否则继续反应直至合格。反应完毕,降至室温过滤, 滤饼用少量甲醇打桨,甩干,得3-硝基-4-氯-[(5-氯-2-甲基苯基)苯甲酰 胺(M-3)88.4g,含量98.3%,收率92%。 3-氨基-4-氯-N- (5-氯-2-甲基苯基)苯甲酰胺的合成
在lL高压釜中加入150gM-3、 7.5gNi、 600ml混合溶液,密闭容器,通入 氮气,分三次置换净釜内的空气;然后通入氢气,压力在20Kg/cm2,温度控制在 50 60'C之间,搅拌反应,压力下降到5Kg/cr^时,补足压力到20Kg/cm2,继续 反应,当反应不再吸收氢气(压力表不再下降)时,再继续搅拌反应半小时;然 后降温到室温,缓慢放掉过量的氢气,并用氮气置换氢气三次,取出反应液,过 滤,滤去不溶物,减压蒸尽溶剂,降温至室温,并加入200ml甲醇搅拌分散物料 0.5h,过滤、烘干得浅灰色固体3-氨基-4-氯-N- (5-氯-2-甲基苯基)苯甲酰 胺116.5g,含量98.5%,收率85.1%。
氯苯甲酰氯固定为O.lmol,设计了一个正交试验,因子、水平及试验结果 如下
表3.1 M-3正交试验因子及水平
M-2(mo1) 催化剂类别 催化剂用量(mol) 反应时间(h)1 0.095 三乙胺 0.095 4
2 0.100 吡啶 0.100 5
3 0.105 碳酸氢钠 0.105 6
表3.2M-3正交实验结果
实验号ABCD收率(%)
1111183.6
2122289.8
3133385.0
4212391.8
5223188.0
6231281.2
7313291.3
8321389.6
9332178.5
Kjl258.4266.7254.4250.1K=778.8
Kj2261.0267.4260.1262.3P=67392.16
Kj3259.4244.7264.3266.4
Qj67393.3167503.2567408.6267440.09Q=67568.78
Sj1.15111.0916.4647.93ST= 176.62
正交实验结果讨论
(1) 由表3.1可以看出,随着加入M-2量的增加(即摩尔比从0.95到1.05), DT的收率先增加后减少,有一个极大值。从物料的成本以及后处理的难易,我 们认为方案A2比较理想。
(2) 由表3.2可以看出,在三种不同的催化剂中,三乙胺和吡啶效果相差不大, 但明显好于碳酸氢钠。这是因为三乙胺和吡啶作为有机碱易溶于反应液(苯)中, 缚酸效果明显,使反应进行的彻底;而碳酸氢钠不溶于苯中,缚酸效果不明显, 反应时间较长。目前三乙胺9. 5元/Kg、吡啶34. 5元/Kg,而碳酸氢钠仅有1. 2 元/Kg,如在反应中加入少量水先把碳酸氢钠溶解,有助于反应的进行,收率明 显提高。从产品的成本考虑我们还是认为方案B3较好,即用碳酸氢钠作催化剂。
权利要求
1、3-氨基-4-氯-N-(5-氯-2-甲基苯基)苯甲酰胺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合成路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氨基-4-氯-N- ( 5-氯-2-甲基苯基)苯甲酰 胺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3-硝基-4-氯苯甲酰氯的合成在带有搅拌和回流装置的1000ml三口瓶中加入3-硝基-4_氯苯甲酸300 g 、 苯350ml和DMF5ml,升温回流,滴加217g 二氯亚砜和50ml苯的混液,半小时 加完,然后回流恒温反应5小时。取样分析3-硝基-4-氯苯甲酸<2%反应到终点, 否则继续反应直至合格。3-硝基-4-氯-N- (5-氯-2-甲基苯基)苯甲酰胺的合成 在带有搅拌和回流装置的1000ml三口瓶中,加入40g 5-氯-2-甲基苯胺 (M-2)、23. 6g碳酸氢钠、少量的水和100ml苯,搅拌升温至回流,滴加溶有100 ml苯和66. 6g M-1的混液,30分钟滴加完毕。回流反应6小时,取样分析,若 M-2的含量〈2W反应到终点,否则继续反应直至合格。3-氨基-4-氯-N- (5-氯-2-甲基苯基)苯甲酰胺的合成 在lL高压釜中加入150gM-3、 7.5gNi、 600ml混合溶液,密闭容器,通入 氮气,分三次置换净釜内的空气;然后通入氢气,压力在20Kg/cm2,温度控制在 50 60。C之间,搅拌反应,压力下降到5Kg/cn^时,补足压力到20Kg/cm2,继续 反应,当反应不再吸收氢气(压力表不再下降)时,再继续搅拌反应半小时;然 后降温到室温,缓慢放掉过量的氢气,并用氮气置换氢气三次,取出反应液,过 滤,^t去不溶物,减压蒸尽溶剂,降温至室温,并加入200ml甲醇搅拌分散物料 0.5h,过滤、烘干得浅灰色固体3-氨基-4-氯-N- (5-氯-2-甲基苯基)苯甲酰 胺116. 5g,含量98.5%,收率85.1%。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特别是3-氨基-4-氯-N-(5-氯-2-甲基苯基)苯甲酰胺的合成。颜料黄94、颜料黄95用于PVC和聚烯烃的原浆着色,也可用于搪瓷、涂料、印刷油墨的着色。3-氨基-4-氯-N-(5-氯-2-甲基苯基)苯甲酰胺作为颜料黄94、颜料黄95的有机颜料的重要中间体,以3-硝基-4-氯苯甲酸、5-氯-2-甲基苯胺为原料,经3步合成3-氨基-4-氯-N-(5-氯-2-甲基苯基)苯甲酰胺,该工艺条件温和,操作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
文档编号C07C231/02GK101434561SQ20071015823
公开日2009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13日
发明者刘起瑞 申请人:刘起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