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甲醇的新方法

文档序号:3581816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生产甲醇的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甲醇合成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利用气化煤气和焦化煤气生产甲醇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甲醇合成的方法比较多,比较常见的方法有利用水煤浆气化产生的气化煤气和利用焦化厂产生的焦炉煤气生产甲醇。以水煤浆气化产生煤气制备甲醇为例,其水煤浆气化后的气化煤气成分如下表(体积%):<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column></row><table>由上表可以看出,气化炉气化煤气CO含量很高,112不足,需要采用水蒸汽变换将CO变换为C02和H2,C02变换后含量较高,作为废气排放。大型煤气化合成甲醇工艺外排大量的0)2气体。焦化厂焦炉煤气的成分见下表(体积%):<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column></row><table>焦炉煤气合成甲醇,需要将甲烷变换为C0和H2,甲烷变换有两种方式,水蒸汽变换和纯氧部分氧化法变换。以焦炉煤气制甲醇技术已经成熟,在建的厂家很多,由于焦炉煤气本身有高达58%的H2,甲烷变换过程中又有大量H2产生,以焦炉煤气合成甲醇H2过量,CO不足,200万吨焦化厂焦炉煤气合成甲醇后每日需外排驰放气49万m3,每年外排1.8亿m3,这部分气体净化程度高,含氢量90%,可直接用于合成,数量巨大,外排浪费严重。从上述可以看出,单独以水煤浆煤气合成甲醇CO过量,H2不足,变换后需要放散28%的0)2;单独以焦炉煤气合成甲醇!12过量,0)不足,变换后需要放散40%的112。上述两种方式,由于原料气中CO和H2比例不符合制备甲醇的需要,大量剩余的气体外排,导致大量能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将水煤浆气化生产甲醇和用焦炉煤气生产甲醇这两种生产方式有机结合用于生产甲醇的新方法。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种生产甲醇的新方法,其包含有如下步骤(1)、将水煤浆气化制备气化煤气脱硫后待用;收集焦化厂产生的焦化煤气脱硫后待用;(2)、按制备甲醇时C0和^的比例将步骤(1)的制得的两种原料气进行混合,得到混合原料气;(3)、将上述混合原料气压縮后送入甲醇合成装置,制得甲醇产品。上述步骤1中还可有变换步骤,即将上述两种原料气中分别通入水蒸汽,将水煤浆煤气中的部分CO变换为C02和H2,将焦化煤气中的部分甲烷变换为CO和H2。本发明以水煤浆进行煤气化,气化煤气与焦炉煤气联产甲醇CO和H2互补,工艺合理。煤气化和煤炭焦化两厂联产可减少投资,增加甲醇产量,废气排放少,有利于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气化煤气生产和焦炉气变换工艺互补,焦炉煤气中的甲烷变换需要大量的水蒸汽可由煤气净化工艺副产水蒸汽供给,焦化所产生的难以处理的含酚氰废水在水煤浆制备时可以掺入水煤浆中,一部分去洗选厂供洗煤使用,减少污水处理量。具体实施例方式下述未述及的技术内容均可采用或借鉴现有技术。首先将制备水煤浆气化煤气和收集焦化厂的焦化煤气,并分别对上述原料气进行脱硫和变换,其中焦炉煤气中的甲烷变换需要的大量水蒸汽可由水煤浆气化煤气净化工艺副产的水蒸汽供给,焦化所产生的难以处理的含酚氰废水在水煤浆制备时可以掺入水煤浆中,一部分去洗选厂供洗煤使用。然后按照制备甲醇时CO和^的反应比例对上述原理气进行混合,混合后的原料气压縮后送入甲醇合成装置中,经精馏制得甲醇产品,其中合成后多余的H2可以回收再次压縮后利用。权利要求一种生产甲醇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如下步骤(1)、将水煤浆气化制备气化煤气脱硫后待用;收集焦化厂产生的焦化煤气脱硫后待用;(2)、按制备甲醇时CO和H2的比例将步骤(1)的制得的两种原料气进行混合,得到混合原料气;(3)、将上述混合原料气压缩后送入甲醇合成装置,制得甲醇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甲醇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还有变换步骤,即将上述两种原料气中分别通入水蒸汽,将水煤浆煤气中的部分CO变换为C02和112,将焦化煤气中的部分甲烷变换为CO和H2。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甲醇的新方法,其包含有如下步骤(1)将水煤浆气化制备气化煤气脱硫后待用;收集焦化厂产生的焦化煤气脱硫后待用;(2)按制备甲醇时CO和H2的比例将步骤(1)的制得的两种原料气进行混合,得到混合原料气;(3)将上述混合原料气压缩后送入甲醇合成装置,制得甲醇产品。本发明以煤泥制备水煤浆进行煤气化,气化煤气与焦炉煤气联产甲醇CO和H2互补,工艺合理。炭气化和煤炭焦化两厂联产可减少投资,增加甲醇产量,废气排放少,有利于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档编号C07C29/151GK101792366SQ20091025648公开日2010年8月4日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1日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1日发明者刘宝银,吴刚,徐西征,王凤寅,贺金水,高仲峰申请人:吴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