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盛曲霉在发酵荔枝果皮制备槲皮素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1501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泡盛曲霉在发酵荔枝果皮制备槲皮素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荔枝果皮中获取槲皮素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泡盛曲霉(Aspergillus awamori) GIM3.4在发酵蒸枝果皮制备槲皮素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是生产荔枝的大国,早在1999年,仅广东省荔枝产量就达68万吨,其干果皮可达2万多吨(黄展等,2004)。在生产实践中,这2万多吨荔枝果皮往往被直接丢弃,既造成资源浪费也容易带来一些环境问题。蒸枝(Litchi chinensis Sonn.)是原产于中国的无患子科热带亚热带水果(Duan等,2007b),其亮红色的果皮富含酚类物质(Zhang等,2000),总酚的含量可达51.3-102.lg/kg Dff (其中酚酸类化合物 10.3-24.3g/kg DW,总黄酮 13.4-37.6g/kg DW,缩合单宁10.3-32.0g/kgDW) (Wang等,2011)。荔枝果皮中酚类物质种类繁多,不同酚类物质,生物活性差别很大。因此,研究荔枝果皮酚类物质的组成和各成分的生物活性及对其酚类物质进行修饰,以得到具有特殊用途的化合物,对荔枝果皮的综合利用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已报道的文献看,荔枝果皮中的主要酚类物质可分为酚酸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烷-3-醇类以及缩合单宁。槲皮素及其衍生物是植物界分布最广泛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祛痰、止咳作用,并有一定的平喘作用,此外还有降低血压、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脆性、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等作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也越来越强,酚类保健品在市场的需求非常大,但是目前荔枝果皮的潜在价值还没被发掘,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荔枝果皮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1)寻找一种快捷方便、高效获得荔枝果皮中的酚类物质的方法,前期用有机溶剂提取、分离、纯化的方法能得到纯的酚类物质,但耗时、耗力;2)可将其作为发酵底物添加到传统发酵食品中,如酒、食醋、酱油,以增加这些食品的功能活性物质;3)利用化学或生物的方法修饰荔枝果皮中酚类物质,寻找新颖的药物结构或药物的前提化合物。荔枝果皮是富含多酚类和多糖的农副产品,可以成为人们获得生物活性物质的一个来源。槲皮素,又名栎精,槲皮黄素,其结构如式(I )所示,溶于冰醋酸,碱性水溶液呈黄色,几乎不溶于水,乙醇溶液味很苦。可作为药品,具有较好的祛痰、止咳作用,并有一定的平喘作用。此外还有降低血压、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脆性、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等作用。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对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权利要求
1.泡盛曲霉(Aspergillusawamori) GIM3.4在发酵蒸枝果皮制备槲皮素中的应用。
2.—种利用泡盛曲霉(Aspergillus awamori) GIM3.4发酵蒸枝果皮生产槲皮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泡盛曲霉(Aspergillus awamori)GIM3.4接种到至少含有蒸枝果皮和水的培养基中,在泡盛曲霉(Aspergillus awamori )GM3.4的常规培养条件下进行发酵培养,在发酵后的发酵培养物中含有槲皮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至少含有荔枝果皮和水的培养基为按1:1的质量比 ,将粉碎后的荔枝果皮与水混合得到的培养基。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泡盛曲霉在发酵荔枝果皮制备槲皮素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实验发现,荔枝果皮经泡盛曲霉(Aspergillus awamori)GIM3.4发酵后,可以从发酵后的发酵培养物中提取出槲皮素,而作为对照的以灭菌的泡盛曲霉(Aspergillus awamori)GIM3.4的孢子悬浮液作为接种物接种到荔枝果皮中发酵后的发酵培养物中没有检测到槲皮素,由此说明泡盛曲霉(Aspergillus awamori)GIM3.4可以发酵荔枝果皮产生槲皮素。
文档编号C07D311/40GK103145671SQ20131006054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6日
发明者蒋跃明, 林森, 张丹丹, 杨宝, 段学武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