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芳烃硼酸酯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文档序号:3491265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芳烃硼酸酯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硼酸酯类化合物,特别涉及一种芳烃硼酸酯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合成方法为,在-70~-80℃、惰性气体或氮气保护下,在无水有机溶剂中加入1,3-二取代芳烃,再依次加入TMEDA、DIPA,搅拌5-15分钟;在体系中加入锂碱后反应1-2小时,再加入亲电试剂,升温至20-30℃;所述亲电试剂是i-PrOBPin或(Bpin)2。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目标化合物异构体选择性高,便于分离、产物收率高,所述芳烃硼酸酯类化合物为一种潜在的生物活性分子中间体,可合成嘧啶衍生物,该嘧啶衍生物可作为除草剂用,且合成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原料经济、易得,制备成本低,绿色环保。
【专利说明】一种芳烃硼酸酯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硼酸酯类化合物,特别涉及一种芳烃硼酸酯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硼酸酯类化合物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但可以作为聚合物添加剂,汽油添加剂、灭菌剂、阻燃剂使用,而且在药物化学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硼酸酯类化合物结构单元存在于生物活性分子中,见文献:
[0003][I] Jana, R.; Pathak, T.P.; Sigman, M.S.Chem.Rev.2011, 111, 1417.[0004][2]Boronic Acids: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s in Organic Synthesis andMedicine (Eds.:D.G.Hall), ffiley-VCH, ffeinheim, 2005.[0005][3] Suzuki, A.Angew.Chem.2011, 123, 6854.[0006][4]N.Miyaura, A.Suzuk1.Chem.Rev.1995, 95, 2457 的报道。
[0007]虽然硼酸酯类化合物的应用领域很广,但是其制备方法非常有限,现有的制备方法基本上都是采用重金属催化剂,不但收率低、分离困难,而且合成步骤复杂,见文献
[0008][5]Maderna A.; Pritzkow H.; Siebert ff.Angew.Chem.1996, 108, 1664.[0009][6] Okada H., K.; Kawash ima S.; Tanino K.; Ohshita J.Chem.Commun.2010, 46, 1763
[0010][7] Yoshida H.; Kawashima S.; Takemoto Y.; Okada K.; Ohshita J.; TakakiK.Angew.Chem.2012,124,239 的报道。
[0011]而对于无金属参与的芳香`硼酸酯类化合物的制备,目前尚未见诸报道。由于现在药物合成领域和环境科学领域对有机分子合成的异构体选择性都有环保性的要求,所以上述芳烃硼酸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都存在着普适性缺陷,不能满足有关领域发展的需要。

【发明内容】

[0012]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芳烃硼酸酯类化合物,该目标化合物的异构体选择性高、便于分离、收率高,有利于工业化实施。
[0013]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芳烃硼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该合成工艺简单、合成条件温和、原料经济易得。
[0014]本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15]一种芳烃硼酸酯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通式如式I或II所示,
[0016]D
【权利要求】
1.一种芳烃硼酸酯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通式如式I或II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烃硼酸酯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芳烃硼酸酯类化合物的结构式中, Rl为F、Cl、Cl~C4烷氧基或三氟甲基,R2为F、Cl、三氟甲基、Cl~C4烷氧基、甲氧基甲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烃硼酸酯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 结构式I中R1=F,R2=F、三氟甲基、Cl~C4烷氧基;R1=C1,R2=C1、Cl~C4烷氧基或三氟甲基;R1=C1~C4烷氧基,R2=三氟甲基; 结构式II中Rl=Cl或三氟甲基,R2=三氟甲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烃硼酸酯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选自以下式化合物之一:
5.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烃硼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1)、在-70~-80°C、氮气或惰性气体保护下,在无水有机溶剂中加入如式III所示的1,3二取代芳烃,再依次加入TMEDA、DIPA,搅拌5_15分钟;在体系中加入锂碱后反应1_2小时,再加入亲电试剂,升温至20-30°C ;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芳烃硼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无水有机溶剂、1,3-二取代芳烃、TMEDA及DIPA的加入量配比为2_5mL:Immol:`1.1mmol:0.05mmol 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芳烃硼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1,3 二取代芳烃、锂碱及亲电试剂的摩尔比为1:1.1:1。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芳烃硼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的无水有机溶剂为无水四氢呋喃,锂碱为正丁基锂。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芳烃硼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萃取剂为乙酸乙酯,萃取剂与1,3 二取代芳烃的加入量比为7-15mL: Immol ;反应体系中的加入的饱和氯化铵溶液与无水有机溶剂的体积为1-2:1。
10.根据权利要求5、6、7或9所述的芳烃硼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3 二取代芳烃为间二氟苯、三氟氯苯、间氟三氟甲苯、间甲氧基甲醚氟苯、间甲氧基苯氟、间二氯苯、间甲氧基氯苯、间甲氧基甲醚氯苯、间三氟甲基甲氧基苯、间氯三氟甲苯、间二-三氟甲苯中的一种。``
【文档编号】C07F5/04GK103864831SQ201410051591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4日
【发明者】孙智华, 王乐, 汪燕 申请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