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氨基-8-萘酚-3.6二磺酸单钠盐生产工艺的改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3434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1-氨基-8-萘酚-3.6二磺酸单钠盐生产工艺的改进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1-氨基-8-奈酚-3.6二磺酸单钠盐生产工艺的改进,尤其是T-酸三钠盐碱熔工艺的改进。
众所周知,H-酸是染料生产的重要中间体,其传统的制备方法是以萘为原料经磺化、硝化、脱硝、中和等制取T-酸三钠盐(1-氨基-3.6.8三磺酸三钠盐)。然后T-酸三钠盐经碱熔(与NaOH反应)、离析、水洗、干燥等制得H-酸固体产品。然而,正如FIAT1016所报导的一样,在T-酸三钠盐加压水解时含有相当数量副产品,如W-酸(1-氨基-6-奈酚-3.8-二磺酸)和变色酸(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等生成,H-酸的收率在70%左右(以所用的T-酸三钠盐计),造成能耗和生产成本高,碱性水解母液中COD值严重超标,给废水制理带来一定压力等。前述这些同题一直困扰着H-酸生产的发展。因此,H-酸生产企业和科研单位以及高等院校,长期以来始终将H-酸生产工艺的改进列为研究的重要攻关课题,期待尽早攻克。
美国专利US4178308披露了拜耳公司提出的一种制备H-酸的工艺,即在脂肪醇(以甲醇为宜)存在下,将1-氨基-3,6,8-三磺酸和/或其盐与碱金属氢氧化物溶液,在高温高压下反应,然后加酸离析等分离出H-酸(1-氨基-8-萘酚-3,6-二磺酸单钠盐),其收率可达到理论值80%左右。其实,该工艺主要以固体T-酸三钠盐为原料与水、甲醇一起升温至220℃,然后将70%的NaOH溶液升温至220℃,并用氮气将其压入前述混合物中,在恒温下反应一定时间,然后按上述方法进一步加工制得H-酸。由此人们可以见到,该工艺主要是以固体T-酸三钠盐与70%NaOH反应,对原料要求比较苛刻。比如说70%的NaOH或者从42%NaOH溶液浓缩或者由固体NaOH用蒸汽融化制得,而固体T-酸三钠盐也需要从其溶液状态经浓缩干燥等而制得,均需消耗过多的能源,碱的浓缩或者融化也要用特殊的设备,从而增加了制备设备的费用。此外,该工艺所用甲醇的量较大,以甲醇和混合物中总水量二者总重量之和计,甲醇占40%以上,这样反应在200℃甚至220℃高温下进行,反应压力会相当高,不仅对设备提出较高要求。而且会给操作控制带来一定难度。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寻求以30-35%T-酸三钠盐的水溶液在甲醇存在下,于相对低的温度下,与适宜浓度的NaOH反应,以探索、优化选择所需要的适宜的较温和的工艺条件,并尽量降低甲醇用量,以期待在保证H-酸质量和收率在理论值的80%左右前提下,使能耗减少,生产成本和碱性水解母液中COD值明显降低等能获得突破。
为完成本发明的任务,以30-50%的T-酸三钠盐与42%NaOH溶液按一定的摩尔比混合,然后浓缩脱水至适宜的碱度(指NaOH占NaOH与该混合物中总水量的总重量之和的比率),加入尽量低的甲醇量并搅拌均匀,控制此时混合物中总碱度在一定值(即NaOH占NaOH与甲醇及混合物中总水量三者重量总和的比率),搅拌下快速升温189-193℃,并恒温反应60-100分钟,然后尽快降温至145-150℃,脱除甲醇,所得碱熔物用传统方法经离析脱除SO2,再过滤,其滤饼用热水洗涤,制得H-酸膏状物,经干燥等可制得H-酸粉状产品,其主要质量指标均用高压液相色谱检测。
本发明反应所用时间主要取决于反应温度和NaOH浓度,在较高反应温度和较高的NaOH浓度下,反应所需要时间就较短,反之就长。
反应完毕后甲醇可采用将物料降温至145-150℃蒸馏回收,并可不降温直接蒸出甲醇,后者可缩短反应周期,节省能源。蒸出的甲醇精馏后重复使用,或者直接使用,但均需补充操作过程中耗损的部分。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发明人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性试验,反复优化工艺参数,并进行大量稳定性试验,收到十分明显的效果,使得H-酸生产工艺有了突破性进展。
本发明采用30-50%T-酸三钠盐溶液与42%NaOH溶液按1∶6.8-7.7摩尔比混合后,真空脱水至碱度为26-29%,再加入较低量的甲醇(即以甲醇和混合物中总水量二者总重量之和计,甲醇占14-17%)。搅拌混合均匀,严格控制此时混合物中总碱度在23-25%之间(即NaOH占NaOH与甲醇及混合物中总水量三者重量总和的比率),然后快速降温至189-193℃恒温反应,以下均按上面提到的方法进行便可制取H-酸产品。我们不难看出,采用前述工艺,可放宽对T-酸三钠盐和NaOH溶液浓度的要求,也可对碱熔过程的总碱度严格控制,可节能降耗,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本发明使用较低量的甲醇,在相对较低温度下反应,可降低反应压力,同时又可减少甲醇回收时的压力,若甲醇用量过高,可能导致反应压力过高等。
本发明可以这样实现以萘为原料按传统方法制得30-36%T-酸三钠盐溶液与42%NaOH溶液按1∶6.8-7.7摩尔比混合;该混合物经真空脱水浓缩至碱度为26-29%(指NaOH占NaOH与混合物中总水量二者重量之和的比率),加入甲醇后使此时的总碱度23-25%(指此时混合物中NaOH占NaOH和混合物中总水量及甲醇三者重量总和的比率);该混合物升温至189-193℃,并恒温60-100分钟。
本发明也可以这样实现向T-酸三钠盐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物中加入的甲醇,以甲醇的重量与混合物中水总重量二者总重量之和计,甲醇占14-17%。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H-酸收率相当于理论值的80%左右,其纯度在84%以上。除此之外,还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以30-50%T-酸三钠盐水溶液与42%NaOH溶液反应,可放宽对原料的要求,具有节能降耗,降低对浓缩碱或融化碱的设备要求,显著降低其制造费用。
2、本发明采用较少的甲醇,可降低反应压力,并减轻甲醇回收时负荷压力等。
3、采用189-193℃较低反应温度,可节省能源,降低反应压力。
4、采用控制混合物中总碱度的办法,有利于对反应的控制。
5、碱性水解母液中COD值可降低40%。
现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如下例1.将850克的42%NaOH溶液、1680克31%T-酸三钠盐水溶液加到3立升脱水锅中,真空下脱水使其碱度为26-29%(即NaOH占NaOH与混合物中总水量二者重量之和的比率),然后压至2立升高压釜中,并向釜中加入182克98%的甲醇,搅拌均匀,快速升温至191℃,在此温度下保持80分钟,尽快降温至140-150℃,蒸出甲醇,然后将熔融物移入620克93%硫酸和3700毫升水中,升温至90-95℃,在此温度下保温3小时,以除去二氧化硫,最后将物料冷却至55-60℃,经过滤后其滤饼用850毫升温度为80℃热水分几次洗涤,干燥后制得H-酸。其收率为理论值的81%(以T-酸三钠盐计),用高压液相色谱测定其主要质量指标为H-酸(%) 84.4(重量)W-酸(%) -变色酸(%) 0.78(重量)例2.将850克42%NaOH溶液与1670克35%T-酸三钠盐溶液加到3立升脱水锅中,真空脱水使其碱度为26-29%(其定义同例1),然后压至2立升高压釜中,并向该釜中加入182克98%甲醇,搅拌均匀快速升温至191℃,并在此温度下保温80分钟,然后尽快降温至150℃蒸出甲醇,以下操作同实施例1。其H-酸收率为理论值的80.8%,其产品主要质量指标为H-酸(%) 84.39(重量)W-酸(%) -变色酸(%)0.77(重量)例3.将884克42%NaOH溶液与1670克35%T-酸三钠盐加到3立升脱水锅中,真空脱水使碱度为26-29%(其碱度定义同例1),压至2立升高压釜中,并向该釜中加入185克98%的甲醇搅拌均匀,快速升温至193℃,并在此温度下保温60分钟,尽快降温至150℃蒸出甲醇,以下操作同实施例1。其H-酸收率为理论值的81.5%,其产品主要质量指标为H-酸(%) 84.12(重量)W-酸(%) -变色酸(%) 0.78(重量)例4.将773克42%NaOH溶液与1679克的32%T-酸三钠盐加到3立升脱水锅中,真空脱水使其碱度为26-29%(其碱度定义同例1),然后压至2立升高压釜中,并向该釜中加入145克98%甲醇,搅拌均匀后快速升温至189℃,并在此温度下保温100分钟,再尽快降温至148℃,蒸出甲醇,以下操作同实施例1。H-酸收率为理论值的79.9%,其产品主要质量指标为H-酸(%) 84.2(重量)W-酸(%) -变色酸(%) 0.76(重量)
权利要求
1.一种H-酸生产工艺的改进,主要包括T-酸三钠盐在甲醇存在下与NaOH反应,脱除甲醇,收集的碱熔物经离析、过滤、洗涤、干燥制取H-酸,其特征在于a.将30-35%的T-酸三钠盐溶液与42%的氢氧化钠溶液按1∶6.8-7.7摩尔比混合,b.该混合物脱水至碱度为26-29%时加入甲醇,使总碱度为23-25%,c.上述混合物升温至189-193℃恒温下反应60-100分钟。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H-酸生产工艺的改进,其特征在于甲醇用量占甲醇与混合物中总水量二者总重量之和的14-17%。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H-酸生产工艺特别是T-酸三钠盐碱熔工艺的改进,即用30—35%的T-酸三钠盐溶液与42%的NaOH溶液按1∶6.8—7.7摩尔比混合,真空下脱水至碱度为26—29%时加入甲醇后,使总碱度为23—25%,升温至189—193℃恒温反应60至100分钟,脱除甲醇后经离析、过滤等传统工艺制得H-酸,其收率为理论值80%左右,产品纯度较高,具有节能降耗,反应温度与甲醇用量较低,工艺较温和易于控制,碱性水解母液中COD下降40%等优点。
文档编号C07C309/50GK1208728SQ97115628
公开日1999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16日
发明者曾维新 申请人: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染料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