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压侧线气相采出成品丙烯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0981阅读:6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减压侧线气相采出成品丙烯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丙烯腈精制工艺,具体说是采用减压气相法从丙烯腈成品塔中侧线采出丙烯腈。
丙烯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是生产腈纶、丁腈橡胶和ABS塑料的主要单体,所以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下游产品的质量。丙烯腈的精制由脱氢氰酸塔和成品塔完成,具体工艺主要有两种。其一,成品塔是减压操作下液相侧线采出成品丙烯腈。如

图1所示,成品塔(1)共有50块塔板,物料从第8~12板(2)进入成品塔(1),塔顶气相物流经冷凝后,部分返回作为塔的回流(9),从第40~44板(3)液相采出成品丙烯腈,产品纯度为99.5%,塔釜操作温度为60.5~65℃,压力为00.62~0.068MPa(A),塔顶操作压力为0.035~0.04MPa(A),温度为42~47℃;其二,成品塔为常压操作气相侧线采出成品丙烯腈。成品塔共有45块塔板,第2~4板气相采出成品丙烯腈,产品纯度为99.8%,塔釜操作温度为83~86℃,塔顶操作压力为0.10~0.12MPa(A)。从以上两种工艺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成品塔在减压条件下操作,塔釜操作温度低为60.5~65℃,物料不易聚合,且能耗低,而采用气相侧线采出得到的产品纯度高达99.8%(wt),产品中聚合物的含量少。但上述两种工艺均不能作到取他人之长来补己之短。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压侧线气相采出成品丙烯腈的工艺,该工艺不仅操作温度低,能耗低而且所得产品丙烯腈纯度高。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内容。
本发明减压侧线气相采出成品丙烯腈工艺综合减压操作丙烯腈不易聚合和气相侧线抽出产品纯度高这两方面的优点,经计算机模拟计算确定了成品塔的塔板数及操作条件。从塔的逐板计算结果中看出,在塔的下部1~26块板上(理论板25~13板),气相中丙烯腈的含量几乎均达到99.99%(wt),而相同板的液相丙烯腈的含量只有99.65%~99.66%(wt),气相侧线抽出产品的纯度要远远高于液相侧线抽出产品的纯度。以由于采用了气相出料,产品中可能携带的聚合物量少,因此出料板的位置可以尽可能地靠近塔釜,以提高产品的纯度。如图2所示,本发明减压侧线气相采出成品丙烯腈工艺成品塔(1)为50块精馏板,第44~46板为进料口(2),第8~12板为出料口(3)。成品塔(1)塔顶操作压力为0.035~0.04MPa(A),操作温度40.2~45.8℃,塔釜操作压力为0.063~0.068MPa(A),操作温度61~66.1℃。丙烯腈含量为88.5%~96.7%(wt)的物料在50.8~59.4℃从进料口(2)液相进入成品塔(1)内,塔顶物流经冷凝、冷却器(4)在分层器(5)分离出水相(6)后,油相部分(7)经回流罐(8)回流至塔顶,精制后的丙烯腈物流从出料口(3)在55~60℃侧线气相采出后经气液分离罐(10)进入产品冷凝冷却器(11),最后得到纯度达99.99%(wt)的成品丙烯腈。
本发明减压侧线气相采出成品丙烯腈工艺由于成品塔采用减压操作,因而操作温度低,丙烯腈不易聚合且能耗低,又由于丙烯腈采用气相侧线采出,因而成品丙烯腈纯度高,达99.99%(wt)。
图1为减压侧线液相采出成品丙烯腈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减压侧线气相采出成品丙烯腈流程示意图。
实施例本发明减压侧线气相采出成品丙烯腈工艺应用于化纤厂5000t/y丙烯腈装置,成品塔采用减压操作,塔顶温度为45.5℃,压力为0.04MPa(A),塔釜温度为64.5℃,压力为0.067MPa(A),丙烯腈含量为95.2%(wt)的物料在55℃液相从46板进入成品塔,在10板58.7℃气相侧线采出丙烯腈,丙烯腈纯度为99.99%(wt)。
权利要求
1.一种从丙烯腈成品塔侧线采出成品丙烯腈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成品塔为减压操作,塔顶操作压力0.035~0.04MPa(A),操作温度40.2~45.8℃,塔釜操作压力为0.063~0.068MPa(A),操作温度为61~66.1℃,成品塔为50块精馏板,第44~46板为进料口,第8~12板为出料口,丙烯含量为88.5%~96.7%(wt)的物料,在50.8~59.4℃从进料口液相进入成品塔,精制后的丙烯腈物流在55~60℃从出料口侧线气相采出。
全文摘要
综合减压侧线液相采出成品丙烯腈及常压侧线气相采出成品丙烯腈工艺的优点发明了减压侧线气相采出成品丙烯腈工艺。成品塔塔顶操作压力0.035~0.04MPa(A),温度40.2~45.8℃,塔釜操作压力为0.063~0.068MPa(A),温度61~66.1℃,丙烯腈在50.8~57.4℃,从第44~46板进入成品塔,在56~60℃从第8~12板气相采出,产品纯度为99.99%(wt)。本发明操作温度低,减少了能耗且采用气相抽出产品,因而产品纯度高。
文档编号C07C253/00GK1268508SQ9910455
公开日2000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1999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30日
发明者毕兰云, 喻宝才, 刘生宝, 唐怀江, 齐春昌, 李成葆, 马恩华, 夏振国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中国石化兰州设计院, 中国石化大庆石油化工总厂化纤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