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表面硬度pc-abs树脂的改性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6353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表面硬度pc-abs树脂的改性配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中热塑性树脂组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表面硬度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ABS树脂的改性配方。
背景技术
PC-ABS树脂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能优越的工程塑料,它既具有PC的耐热性、机械强度和尺寸稳定性,又具有ABS树脂的易加工性和价廉等优点,综合性能好,性价比合理,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家用电器、日用品等领域。由于PC-ABS树脂树脂广泛用于电子电器产品的面板制作中,为维持面板的形状长久及外观美感,对其有较高的表面硬度要求。在以往的工艺中,均采用表面喷漆的方法来提高PC-ABS树脂的表面硬度,但是表面喷漆工艺一方面对环境和人体带来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增加了加工工艺及提高了生产成本。为此,研究和开发一种对PC-ABS进行硬化改性的配方已经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表面硬度PC-ABS树脂的改性配方,对PC-ABS树脂进行改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高表面硬度PC-ABS树脂的改性配方是在PC-ABS树脂中添加抗冲改性剂、增容剂等进行改性,从而提高PC-ABS的机械性能和表面硬度,使PC-ABS的应用更加广泛。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表面硬度PC-ABS树脂的改性配方,由按质量份数计算的下列组分组成(a)PC-ABS树脂原料60~85份(b)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2~25份(c)CPE(氯化聚乙烯) 1~5份(d)接枝共聚物1~5份(e)增韧剂1~7份上述配方中的接枝共聚物是马来酸酐接枝ABS、SEBS(饱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或PS共聚物(即ABS-g-MAH、SEBS-g-MAH或PS-g-MAH)。
上述配方中的增韧剂是MBS、MMB或ASA。
优选地,上述高表面硬度PC-ABS树脂的改性配方,由按质量份数计算的下列组分组成
(a)PC-ABS树脂原料63份(b)PMMA 24份(c)CPE 4份(d)ABS-g-MAH 3份(e)MBS 6份优选地,上述高表面硬度PC-ABS树脂的改性配方,由按质量份数计算的下列组分组成(a)PC-ABS树脂原料73.6份(b)PMMA 18.4份(c)CPE 1份(d)ABS-g-MAH 2份(e)MBS 5份优选地,上述高表面硬度PC-ABS树脂的改性配方,由按质量份数计算的下列组分组成(a)PC-ABS树脂原料80份(b)PMMA 13份(c)CPE 3份(d)ABS-g-MAH 2份(e)MBS 2份本发明提供的高表面硬度PC-ABS树脂的改性配方,在对PC-ABS树脂的力学性能改变不大的基础上提高了其表面硬度,扩大了其应用领域。该配方既降低了PC-ABS树脂加工工艺成本,又不会因传统工艺的喷漆处理而对环境造成额外的负担。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取PC-ABS树脂原料、PMMA、CPE、接枝共聚物、增韧剂等成分,按下述组成配方将所有原料进行共混(a)PC-ABS树脂原料63份(b)PMMA 24份(c)CPE 4份(d)ABS-g-MAH 3份(e)MBS 6份再将该共混料通过挤出机中混炼造粒,所得混炼造粒经注射成型制成成品,最后按国家标准GB13525/T-92测试所得成品的机械性能及表面硬度,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所得PC经ABS改性后的树脂性能

实施例2取PC-ABS树脂原料、PMMA、CPE、接枝共聚物、增韧剂等成分,按下述组成配方将所有原料进行共混(a)PC-ABS树脂原料 73.6份(b)PMMA18.4份(c)CPE 1份(d)ABS-g-MAH 2份(e)MBS 5份再将该共混料通过挤出机中混炼造粒,所得混炼造粒经注射成型制成成品,最后按国家标准GB13525/T-92测试所得成品的机械性能及表面硬度,结果如表1所示。
表2实施例2所得PC经ABS改性后的树脂性能

实施例3取PC-ABS树脂原料、PMMA、CPE、接枝共聚物、增韧剂等成分,按下述组成配方将所有原料进行共混(a)PC-ABS树脂原料73.6份(b)PMMA 18.4份(c)CPE 1份(d)ABS-g-MAH 2份(e)MBS 5份再将该共混料通过挤出机中混炼造粒,所得混炼造粒经注射成型制成成品,最后按国家标准GB13525/T-92测试所得成品的机械性能及表面硬度,结果如表1所示。
表3实施例3所得PC经ABS改性后的树脂性能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
,是对本发明所作的详细说明。注意这些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所做出的改进和补充,应该视为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高表面硬度PC-ABS树脂的改性配方,其特征在于,由按质量份数计算的下列组分组成(a)PC-ABS树脂原料 60~85份(b)PMMA 12~25份(c)CPE 1~5份(d)接枝共聚物 1~5份(e)增韧剂 1~7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表面硬度PC-ABS树脂的改性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枝共聚物是ABS-g-MAH、SEBS-g-MAH或PS-g-MA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表面硬度PC-ABS树脂的改性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是MBS、MMB或ASA。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表面硬度PC-ABS树脂的改性配方,其特征在于,由按质量份数计算的下列组分组成(a)PC-ABS树脂原料 63份(b)PMMA 24份(c)CPE 4份(d)ABS-g-MAH3份(e)MBS 6份。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表面硬度PC-ABS树脂的改性配方,其特征在于,由按质量份数计算的下列组分组成(a)PC-ABS树脂原料 73.6份(b)PMMA 18.4份(c)CPE 1份(d)ABS-g-MAH2份(e)MBS 5份。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表面硬度PC-ABS树脂的改性配方,其特征在于,由按质量份数计算的下列组分组成(a)PC-ABS树脂原料 80份(b)PMMA 13份(c)CPE 3份(d)ABS-g-MAH 2份(e)MBS 2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表面硬度PC-ABS树脂的改性配方,由60~85份PC-ABS树脂原料、12~25份PMMA、1~5份CPE、1~5份接枝共聚物、1~7份增韧剂的组分组成。本发明提供的PC-ABS树脂改性配方在对PC-ABS树脂的力学性能改变不大的基础上提高了其表面硬度,扩大了其应用领域。该配方既降低了PC-ABS树脂加工工艺成本,又不会因传统工艺的喷漆处理而对环境造成额外的负担。
文档编号C08L51/00GK101077925SQ20061003566
公开日2007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26日
发明者汪克风, 岳瑟, 杨得志, 刘济林 申请人: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