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bs/pc改性合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6354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abs/pc改性合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的ABS/PC改性合金。
背景技术
AB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塑料材料。它不仅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成型加工性能,而且制品表面光泽好,又易进行染色和电镀处理,加之价格合理和易于加工成型,已成为现今产量最高、应用最广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电子电气工业、轻工家电、纺织、建筑等行业。
但是,ABS若应用在工程上,其机械性能还不能完全满足工程要求而受到限制,例如在某些对材料韧性要求较高的场合,因此,为扩大ABS的应用范围,提高ABS的韧性显得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BS/PC改性合金,在提高了ABS的韧性的同时又保持了ABS既有的优良物化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ABS/PC改性合金,其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组分ABS 50~75PC20~40相容剂3~10环氧树脂 0.1~1抗氧剂0.1~0.3其中,所述相容剂为丁二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
其中,所述抗氧剂可为抗氧剂2921或抗氧剂2225等。
优选地,所述原料组份及其重量配比为ABS 75PC20相容剂10环氧树脂 1抗氧剂0.2优选地,所述原料组份及其重量配比为
ABS 65PC30相容剂5环氧树脂 0.5抗氧剂0.2优选地,所述原料组份及其重量配比为ABS 58PC39相容剂3环氧树脂 0.3抗氧剂0.2本发明提供的ABS/PC改性合金,将ABS与PC(聚碳酸酯)共混,配合使用合金相容剂,大大提高了ABS的抗冲性能,提高幅度最高接近200%以上,使其可应用于某些对材料韧性要求较高的场合,从而扩大了ABS的应用范围。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取ABS及各种添加成分,按下述组成配方将所有原料进行共混ABS 70PC 20相容剂 10环氧树脂1抗氧剂 0.2再将该共混料通过挤出机中混炼造粒,所得混炼造粒经注射成型制成成品,最后按国家标准GB13525/T-92测试所得成品的机械性能,其结果与纯ABS机械性能对比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提供的ABS改性合金与纯ABS机械性能对比数据

实施例2取ABS及各种添加成分,按下述组成配方将所有原料进行共混ABS65PC 30
相容剂 5环氧树脂 0.5抗氧剂 0.2再将该共混料通过挤出机中混炼造粒,所得混炼造粒经注射成型制成成品,最后按国家标准GB13525/T-92测试所得成品的机械性能,其结果与纯ABS机械性能对比如表2所示。
表2实施例2提供的ABS改性合金与纯ABS机械性能对比数据

实施例3取ABS及各种添加成分,按下述组成配方将所有原料进行共混ABS 58PC 39相容剂 3环氧树脂0.3抗氧剂 0.2再将该共混料通过挤出机中混炼造粒,所得混炼造粒经注射成型制成成品,最后按国家标准GB13525/T-92测试所得成品的机械性能,其结果与纯ABS机械性能对比如表3所示。
表3实施例3提供的ABS改性合金与纯ABS机械性能对比数据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不能因此即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对熟悉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举凡运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ABS/PC改性合金,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分ABS 50~75PC 20~40相容剂 3~10环氧树脂0.1~1抗氧剂 0.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BS/PC改性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容剂为丁二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BS/PC改性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可为抗氧剂2921或抗氧剂2225等。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ABS/PC改性合金,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分ABS 70PC 20相容剂 10环氧树脂1抗氧剂 0.2。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ABS/PC改性合金,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分ABS 65PC 30相容剂 5环氧树脂0.5抗氧剂 0.2。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ABS/PC改性合金,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分ABS 58PC 39相容剂 3环氧树脂0.3抗氧剂 0.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ABS/PC改性合金,其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组分50~75份ABS、20~40份PC、3~10份相容剂、0.1~1份环氧树脂、0.1~0.3份抗氧剂。本发明的具有高韧性的ABS/PC改性合金,将ABS与PC(聚碳酸酯)共混,配合使用合金相容剂(丁二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大大提高了ABS的抗冲性能,提高幅度最高接近200%以上,使其可应用于某些对材料韧性要求较高的场合,从而扩大了ABS的应用范围。
文档编号C08L69/00GK101077922SQ20061003566
公开日2007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26日
发明者汪克风, 杨得志, 岳瑟, 姚其海 申请人: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