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提高纺织品的湿滑性的聚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8580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提高纺织品的湿滑性的聚合物的制作方法
用于提高纺织品的湿滑性的聚合物
本发明涉及提高纺织品的湿滑性从而在处理过程中降低摩擦的 聚合物。
在处理纺织品匹头(piece good)形式特别是绳状或管状的纺织品 中,特别是在预处理、染色、荧光增白或后处理过程中,在纺织品 被处理物中可形成输送折痕或者被处理物与相邻的被处理物或装置 部件(特别是在喷染机和绞盘绳状染槽中)之间可发生擦伤的含水浴液 条件下,不希望的现象是出现运输折痕和形成擦伤点,由此导致的 不平整影响了纺织品外观并可能削弱经处理的物品以及随后得到的 成品的物理性能。为了抵消这些干扰现象,降低形成折痕或使折痕(特 别是传输折痕)稳定的趋势,并降低被处理物/被处理物和被处理物/ 金属间的摩擦并因此降低擦伤点形成的趋势的湿作用润滑剂(wet-acting lubricant)(即湿作用增滑剂)用于相应的加工步骤中。 因此,例 如WO 01/21880 Al公开了在处理纺织品中用具有某种亲水性的包含 聚氧化烯缩水甘油基醚的聚酰胺作为湿作用润滑剂。
但是,旨在提高输出和环境可接受的工艺和设备日益臻熟,开 发设计用于较高速度或较高输出和/或使用较小浴比工作的设备和工 艺。因此,非常需要使用润滑剂。因此,所用润滑剂例如必须耐特 别高的剪切力,同时可在低浴比下发挥作用。浴比越小,则要求相 应的处理试剂的效力越高,原因是物品吸收的液体比例更大使得物 品更难以湿滑且更难以获得平整光滑的物品外观而不破坏物品。
因此仍需要能更有效降低纺织品的被处理物-被处理物之间的摩 擦并从而防止形成折痕以及相关的纺织品不均匀染色的润滑剂。
现已发现某些非常特殊的聚合物为优异的湿作用润滑剂。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标为由以下物质制备的聚合物
a)式(l)的二胺或多种式(l)的二胺的混合物
H2N-X-NH2 (1) 与式(2)的环氧化物的反应产物
R-(CH2-CH2-0)p-(CH2-CH-0)q-CH2—C、-,CH2 (2)
CH2CI O

b)二羧酸HOOC-Y-COOH或其酸酐或多种二羧酸或其酸酐的混
合物
0
其中
(1)与(2)的摩尔比为1:0.1-1:2, a)与b)的摩尔比为1.5:1-0.5:1,
R为CVC(烷氧基、C广CV烷基羧基、芳氧基、芳基羧基、芳 烷氧基、芳烷基羧基、烷芳氧基、烷芳基羧基,
X为二价直链或支链的脂族基团或脂环族基团或芳族基团,
Y为二价饱和或不饱和的脂族基团、二价脂环族或芳族基团,
p的平均值为2-100,和
q的平均值为0-1。
优选这样的聚合物,其中
(1)与(2)的摩尔比为1:0.6-1:2,
a)与b)的摩尔比为1.3:1-0.7:1,
R为CVC^-烷氧基、芳氧基、芳烷氧基、烷芳氧基, 所述二胺或多种二胺的混合物选自乙二胺、1,2-丙二胺、1,3-丙 二胺、1,6-己二胺、2-甲基-l,5-戊二胺、1,2-环己二胺、1,4-环己二胺、 2,2,4-三甲基-1,6-己二胺、异佛尔酮二胺、间苯二胺和对苯二胺、双-(4-氨基苯基)-曱烷、双-(4-絲苯基)-砜(sulfon)、间苯二甲胺、双-(4-
絲-环己基)-甲烷、2,2-双-(4-氨基环己基)-丙烷、2,2-双-(2-氨基匿3-甲基环己基)-丙烷、4,7-二氧杂-1,10-癸二胺、1,3-二(氨基曱基)苯、1,4-二(氨基曱基)苯、氨基封端的聚内酰胺或得自聚乙二醇或聚丙二醇的 氨基丙醇盐(aminopropylate)的二胺,
所述二羧酸或其酸酐或其混合物选自草酸、丙二酸、琥珀酸、 戊二酸、己二酸、辛二酸(corc acid)、 壬二酸(azelainic acid)、 二聚亚 油酸、环己烷-l,3-二甲酸、环己烷-l,4-二曱酸、间苯二甲酸、对苯 二甲酸、草酸、壬基-或十二烷基琥珀酸、四氢邻苯二曱酸、4-曱基 四氢邻苯二甲酸、六氢邻苯二甲酸、4-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环己 烷-l,2-二曱酸、邻苯二甲酸或酸封端的酰胺低聚物,
p的平均值为5-50,和
q的平均值为0.01-0.6。
特别优选这样的聚合物,其中
(1)与(2)的摩尔比为1:0.8-1:2,
a)与b)的摩尔比为1.2:1-0.8:1,
R为C广CM-烷氧基,
所述二胺或多种二胺的混合物选自乙二胺,1,2-丙二胺,1,3-丙 二胺、1,6-己二胺、2-曱基-l,5-戊二胺、1,2-环己二胺、1,4-环己二胺、 2二4-三甲基-l,6-己二胺、异佛尔酮二胺,
所述二羧酸或其酸酐或其混合物选自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 core acid、壬二酸、二聚亚油酸、环己烷-l,3-二曱酸、环己烷-l,4-二 甲酸、间苯二曱酸、对苯二甲酸,
p的平均4直为5-25,和 q的平均值为0.01-0.3。 同样优异的结果得自这样的聚合物,其中 (1)与(2)的摩尔比为1:0.8-1:2, a)与b)的摩尔比为1.2:1-0.8:1, R为C广C2。-烷氧基,
所述二胺或多种二胺的混合物选自1,2-丙二胺、1,3-丙二胺、1,6-
己二胺、2-曱基-l,5-戊二胺、1,2-环己二胺,
所述二羧酸或其酸酐或其混合物选自琥珀酸、己二酸、环己烷-1,2-二曱酸、环己烷-l,4-二甲酸、间苯二曱酸、对苯二曱酸,
p的平均值为5-25,和
q的平均值为0.01-0.3。
其中在a)与b)的反应过程中,上述聚合物还使用式(3)的二胺 HR'N-X画NR"H (3)
其中
X如上定义,
R为H或C广CV烷基,和 R"为H或C广Q-烷基, 条件是R'和R"不同时为H, 该聚合物也是非常好的湿作用润滑剂。
可如下制备本发明的聚合物,首先,以如上所述的摩尔比,使 式(1)和(2)的化合物反应,随后在第二步中,所得到的产物与所述二 羧酸或其酸酐反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从各实施例中了 解反应条件。另外,式(3)的化合物可用于制备本发明的聚合物。聚 合反应之后,通过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水、分散剂(例如非离子脂肪 醇乙氧基化物、脂肪酸乙氧基化物)或其他添加剂(例如用于调节pH 的有机或无机酸、有机溶剂、抗微生物剂),可直接制得本发明聚合 物的含水乳液。所述乳液可以不同的浓度制备(包含1-50%重量,优 选2-30%,更优选3-20%重量的本发明的聚合物),且可直接用于处 理纺织品。
本发明的其他目标为上述聚合物在处理纺织品中作为湿作用润 滑剂的用途。该处理还可为染色或荧光增白过程。本发明的聚合物 可用于包含如上所述浓度的聚合物作为活性物质的含水乳液。0-20%
重量,优选0-10%重量的其他添加剂如分散剂、防腐剂或有机溶剂 可包含在所述乳液中。
本发明的湿作用润滑剂最好以这样的浓度使用在相应的工艺
中有效防止形成折痕和擦伤点。这些湿作用润滑剂的效力和收率不 同,在非常低的浓度下可具有非常好的作用。使用的浓度最好相应
于0.01-2g本发明的聚合物/升浴液(用于处理、染色或荧光增白纺织 品的浴液),优选为0.02-lg/升浴液,特别优选为0.04-lg/升浴液。
本发明的其他目标为 一种用于提高纺织品在染色或预处理过程 中的湿滑性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纺织品引入(insert)用于染色或预处理的机器,
-
加入水和本发明的聚合物或其含水乳液,
-
加入染料或预处理化学 品,
-
加入任选的其他添加剂,
-
将pH调节至所需的值,
-
将混合物加热至所需的温度并保持所需的时间,
-冷却所述混合物并漂洗所述纺织品。
以下非限制性的实施例用于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
实施例A
将432.60g十三醇聚誦9.5-二醇醚(tridecano1 poly-9.5-glycol ether) 于80。C、 40-50毫巴下干燥1小时。随后在氮气气氛下加入4.60g四 氯化锡。在约1小时内加入64.80g表氯醇,温度保持在83-85°C。 将反应混合物于8(TC下再加热1小时。于80°C、 40-50毫巴下,除 去痕量未反应的表氯醇,历时约1小时。于3(TC下冷却后,加入43.58g 氢氧化钾(90%)。于50°C、 40毫巴下蒸馏1小时除去所得到的水。滤除所得到的氯化钾,得到分子量为800g/mol且非可水解的氯化物 含量为约0.19mol/kg的相应的环氧化物。
实施例B
将911.25g甲氧基聚乙二醇750于8CTC、 40-50毫巴下干燥l小 时。随后在氮气气氛下加入9.00g四氯化锡。在约1小时内加入112.38g 表氯醇,温度保持在83-85。C。将反应混合物于80。C下再加热1小 时。于8(TC、 40-50毫巴下,在约1小时内除去痕量未反应的表氯 醇。于30。C下冷却后,加入74.00g氢氧化钾。于50°C、 40毫巴下 蒸馏1小时除去所得到的水。滤除所得到的氯化钾,得到分子量为 932g/mol且非可水解的氯化物含量为约O.Umol/kg的相应的环氧化 物。
实施例C
将440.00g甲氧基聚乙二醇550于80。C、 40-50毫巴下千燥l小 时。随后在氮气气氛下加入5.93g四氯化锡。在约1小时内加入74.02g 表氯醇,温度保持在83-85°C。将反应混合物于8(TC下再加热1小 时。于80°C、 40-50毫巴下,在约4小时内除去痕量未反应的表氯 醇。于3(TC下冷却后,加入49.77g氢氧化钾。于50°C、 40毫巴下 蒸馏3小时除去所得到的水。滤除所得到的氯化钾,得到分子量为 697g/mol且非可水解的氯化物含量为约0.05mol/kg的相应的环氧化 物。
实施例D
将425.25g曱氧基聚乙二醇350于80。C、 40-50毫巴下干燥l小 时。随后在氮气气氛下加入3.50g四氯化锡。在约1小时内加入112.38g 表氯醇,温度保持在83-85°C。将反应混合物于80。C下再加热2小 时。于80°C、 40-50毫巴下,在约2小时内除去痕量未反应的表氯 醇。于30。C下冷却后,加入69.00g氢氧化钾。于50°C、 40毫巴下蒸馏3小时除去所得到的水。滤除所得到的氯化钾,得到分子量为
513g/mol且非可水解的氯化物含量为约0.14mol/kg的相应的环氧化 物。
实施例1
在氮气气氛,将362.63g根据实施例A制备的环氧化物和26.34g 1,6-己二胺一起于85。C下加热约3小时,直至大于98%的环氧化物 反应。加入33.12g己二酸。随后将该混合物于175。C下加热,除去 所得到的水。当酸含量达到0.23mol/kg时,将混合物冷却至7(TC。 加入42.2g Emulsogen LCN 407(Clariant)和1535.4g去离子水。温度 降至40。C。加入71.8g 40%的亚硫酸氢钠的水溶液。使用乙酸将pH 调节至4.2。通过加入6434.9g水稀释该混合物。
实施例2
在氮气气氛下,将51.95g根据实施例A制备的环氧化物和3.49g 1,6-己二胺一起于135。C下加热约4小时,直至大于98%的环氧化物 反应。加入4.47g环己烷-l,4-二甲酸。随后将该混合物于185'C下加 热,除去所得到的水。当酸含量达到0.02mol/kg时,加入30g甘油, 随后将混合物冷却至80°C。加入lOO.OOg去离子水,随后将该混合 物搅拌约2小时,直至变得均匀。加入109.64g去离子水,随后温 度降至40。C。使用乙酸将pH调节至7.00。通过加入898.65g水稀释 该-混合物。
实施例3
在氮气气氛下,将100.37g根椐实施例B制备的环氧化物和 15.46g 1,6-己二胺一起于85。C下加热约3小时,直至大于98%的环 氧化物反应。加入19.45g己二酸。随后将混合物于165。C下加热, 除去所得到的水。当酸含量达到0.36mol/kg时,将混合物冷却至80 。C 。加入13.53g Emulsogen LCN 407(Clariant)和525.29g去离子水。温度降至40°C。加入2.30g 40%的亚硫酸氪钠的水溶液。使用乙酸 将pH调节至4.60。通过加入2029.20g水稀释该混合物。
实施例4
在氮气气氛下,将119.76g根据实施例A制备的环氧化物和8.72g 2-甲基-l,5-戊二胺一起于85'C下加热约8小时,直至大于97%的环 氧化物反应。加入10.95g己二酸。随后将混合物于165。C下加热, 除去所得到的水。当酸含量达到0.24mol/kg时,将混合物冷却至70 。C 。加入13.94g Emulsogen LCN 407(CIariant)和54.97g去离子水。 温度降至40°C。加入1.81g 40%的亚硫酸氬钠的水溶液。使用乙酸 将pH调节至4.57。通过加入2091.45g水稀释该混合物。
实施例5
在氮气气氛下,将123.02g根据实施例A制备的环氧化物和8.72g 1,6-己二胺一起于85。C下加热约4小时,直至大于98%的环氧化物 反应。加入7.50g琥珀酸酐。随后将混合物于12(TC下加热2小时, 随后于175。C下加热,除去所得到的水。当酸含量达到0.10mol/kg 时,将混合物冷却至7(TC 。加入13.90g Emulsogen LCN 407(Clariant) 和539.63g去离子水。温度降至4(TC。加入2.43g 40%的亚硫酸氢钠 的水溶液。使用乙酸将pH调节至4.54。通过加入2084.85g水稀释 该混合物。
实施例6
在氮气气氛下,将83.66g根据实施例C制备的环氧化物和11.62g 1,6-己二胺一起于85。C下加热约2小时,直至大于98。/o的环氧化物 反应。加入14.61g己二酸。随后将混合物于160。C下加热,除去所 得到的水。当酸含量达到0.39mol/kg,将混合物冷却至7CTC。加入 10.95g Emulsogen LCN 407(Clariant)和426.89g去离子水。温度降至4(TC。加入1.92g 40%的亚硫酸氢钠的水溶液。使用乙酸将pH调节 至4.54。通过加入1648.35g水稀释该混合物。
实施例7
在氮气气氛下,将92.37g根据实施例D制备的环氧化物和17.43g 1,6-己二胺一起于85。C下加热约3小时,直至大于98%的环氧化物 反应。加入21.92g己二酸。随后将混合物于165。C下加热,除去所 得到的水。当酸含量达到0.51mol/kg,将混合物冷却至7(TC。加入 13.79g Emulsogen LCN 407(Clariant)和510.79g去离子水。温度降至 4(TC。加入2.30g 40%的亚硫酸氢钠的水溶液。使用乙酸将pH调节 至4.40。通过加入1975.80g水稀释该混合物。
实施例8
在氮气气氛下,将85.40g根据实施例A制备的环氧化物和5.81g 1,6-己二胺一起于85。C下加热约4小时,直至大于98%的环氧化物 反应。加入8.31g间苯二甲酸。随后将混合物于165匸下加热,除去 所得到的水。当酸含量达到0.24mol/kg,将混合物冷却至70°C。加 入10.50g Emulsogen LCN 407(Clariant)和385.93g去离子水。温度降 至40。C。加入1.65g 40%的亚硫酸氬钠的水溶液。使用乙酸将pH调 节至4.50。通过加入1492.80g水稀释该混合物。
实施例9
在氮气气氛下,将85.40g根据实施例A制备的环氧化物和3.70g 丙二胺一起于85。C下加热约4小时,直至大于98%的环氧化物反应。 加入7.31g己二酸。随后将混合物于165。C下加热,除去所得到的水。 当酸含量达到0.14mol/kg时,将混合物冷却至7(TC。加入10.23g Emulsogen LCN 407(Clariant)和373.80g去离子水。温度降至40。C。 加入1.61g40。/。的亚硫酸氬钠的水溶液。使用乙酸将pH调节至4.50。 通过加入1446.15g水稀释该混合物。
实施例10
在氮气气氛下,将85.40g根据实施例A制备的环氧化物和5.77g 1,2-二氨基环己烷一起于85。C下加热约10小时,直至大于98%的环 氧化物反应。加入7.31g己二酸。随后将混合物于165。C下加热,除 去所得到的水。当酸含量达到0.15mol/kg时,将混合物冷却至7(TC。 加入10.44g Emulsogen LCN 407(Clariant)和381.84g去离子水。温度 降至40°C。加入1.64g 40%的亚硫酸氢钠的水溶液。使用乙酸将pH 调节至4.50。通过加入1477.2g水稀释该混合物。
应用实施例A(染色聚跣胺针织物)
如下在实验室喷射机中染色一片聚酰胺针织物将90份聚酰胺
织物引入喷射机中,该喷射机中包含900份去离子水和1份实施例 1中制得的产品。将0.23份CI酸性黄256、 0.20份CI酸性红57、 0.41 份CI酸性蓝72、 1份基于烷基胺乙氧基化物的阳离子均染剂、1份 酸给体(Sandacid VS liquid)加至染浴中,使用苏打灰将染浴的pH设 定为8。随后以rC/分钟的速率将染浴从室温加热至98°C,在98°C 下再继续染色30分钟。冷却至5(TC后,将染浴排出,已染色的织 物用40。C的新鲜的水漂洗2次。排出染浴后,将纺织品卸料,随后 于室温下在大气中干燥。
得到具有非常吸引人的外观的无烟煤灰色、均匀染色的纺织品。 采用与实施例1中制得的产品相同的方式,用实施例2-10制得 的各产品,也得到具有非常吸引人的外观的均匀染色的织物。
应用实施例B(染色聚酰胺微纤维织造织物)
如下在实验室喷射机中染色一片聚酰胺微纤维纺织品将90份
聚酰胺织物引入喷射机中,该喷射机中包含900份去离子水和1份 实施例1中制得的产品。将0.41份CI酸性橙67、 0.47份CI酸性红 336、 0.47份CI酸性蓝350、 1份基于烷基胺乙氧基化物的阳离子均
染剂、1份酸给体(Sandacid VS liquid)加至染浴中,使用苏打灰将染 浴的pH设定为8。随后以rC/分钟的速率将染浴从室温加热至9S。C, 在98。C下再继续染色30分钟。冷却至5(TC后,将染浴排出,已染 色的纺织品用4(TC的新鲜的水漂洗2次。排出染浴后,将纺织品卸 料,随后于室温下在大气中干燥。
得到具有非常吸引人的外观的褐色、均匀染色的纺织品。 采用与实施例1中制得的产品相同的方式,使用实施例2-10制 得的各产品,也得到具有非常吸引人的外观的非常均匀染色的织物。
应用实施例C(染色棉针织物)
如下在实验室喷射机中染色一片棉针织物将100份棉织物引 入喷射机中,该喷射机中包含800份40。C的去离子水、60份硫酸钠 和1份实施例1中制得的产品。将3.3份CI活性红147在100份软 水中的溶液加至染浴中,机器于4(TC下运行30分钟。随后以5分 钟为间隔,加入5批20份10%的苏打灰溶液。随后将染浴的温度升 至60。C,在该温度下再染色30分钟。经常规的漂洗和皂洗工艺后, 得到具有非常吸引人的外观的非常均匀的红色染色。
采用与实施例1中制得的产品相同的方式,使用实施例2-10制 得的各产品,也得到具有非常吸引人的外观的均匀染色的纺织品。
权利要求
1.一种由以下物质制备的聚合物a)式(1)的二胺或多种式(1)的二胺的混合物H2N-X-NH2(1)与式(2)的环氧化物的反应产物和b)二羧酸HOOC-Y-COOH或其酸酐或多种二羧酸或其酸酐的混合物其中(1)与(2)的摩尔比为1∶0.1-1∶2,a)与b)的摩尔比为1.5∶1-0.5∶1,R为C1-C30-烷氧基、C1-C30-烷基羧基、芳氧基、芳基羧基、芳烷氧基、芳烷基羧基、烷芳氧基、烷芳基羧基,X为二价直链或支链的脂族基团或脂环族基团或芳族基团,Y为二价饱和或不饱和的脂族基团、二价脂环族或芳族基团,p的平均值为2-100,和q的平均值为0-1。
2. 权利要求1的聚合物,其中 (1)与(2)的摩尔比为1:0.6-1:2, a)与b)的摩尔比为1.3:1-0.7:1,R为C-Q。-烷氧基、芳氧基、芳烷氧基、烷芳氧基,所述二胺或多种二胺的混合物选自乙二胺、1,2-丙二胺、1,3-丙 二胺、1,6-己二胺、2-曱基-l,5-戊二胺、1,2-环己二胺、1,4-环己二胺、 2,2,4-三曱基-1,6-己二胺、异佛尔酮二胺、间苯二胺和对苯二胺、双-(4-氨基苯基)-甲烷、双-(4-氨基苯基)-砜、间苯二甲胺、双-(4-氨基-环己基)-曱烷、2,2-双-(4-氨基环己基)-丙烷、2,2-双-(2-氨基-3-甲基环 己基)-丙烷、4,7-二氧杂-1,10-癸二胺、1,3-二(氨基甲基)苯、1,4-二(氨 基甲基)苯、氨基封端的聚内酰胺或得自聚乙二醇或聚丙二醇的氨基 丙醇盐的二胺,所述二羧酸或其酸酐或其混合物选自草酸、丙二酸、琥珀酸、 戊二酸、己二酸、辛二酸、壬二酸、二聚亚油酸、环己烷-l,3-二甲 酸、环己烷-l,4-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草酸、壬基-或 十二烷基琥珀酸、四氢邻苯二曱酸、4-曱基四氢邻苯二曱酸、六氢 邻苯二甲酸、4-甲基六氢邻苯二曱酸、环己烷-l,2-二曱酸、邻苯二 甲酸或酸封端的酰胺低聚物,p的平均值为5-50,和q的平均值为0.01-0.6。
3.权利要求2的聚合物,其中(1)与(2)的摩尔比为1:0.8-1:2,a)与b)的摩尔比为1.2:1-0.8:1,R为CVCw烷氧基,所述二胺或多种二胺的混合物选自乙二胺、1,2-丙二胺、1,3-丙 二胺、1,6-己二胺、2-曱基-l,5-戊二胺、1,2-环己二胺、1,4-环己二胺、 2,2,4-三曱基-1,6-己二胺、异佛尔酮二胺,所述二羧酸或其酸酐或其混合物选自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 辛二酸、壬二酸、二聚亚油酸、环己烷-l,3-二甲酸、环己烷-l,4-二 曱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曱酸,p的平均值为5-25,和q的平均^直为0.01-0.3。
4. 权利要求3的聚合物,其中 (1)与(2)的摩尔比为1:0.8-1:2, a)与b)的摩尔比为1.2:1-0.8:1, R为C广C加-烷氧基,所述二胺或多种二胺的混合物选自1,2-丙二胺、1,3-丙二胺、1,6-己二胺、2-曱基-l,5-戊二胺、1,2-环己二胺,所述二羧酸或其酸酐或其混合物选自琥珀酸、己二酸、环己烷-1,2-二甲酸、环己烷-l,4-二曱酸、间苯二曱酸、对苯二甲酸,p的平均值为5-25,和q的平均值为0.01-0.3。
5. 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聚合物,其中在a)与b)的反应过程 中还使用式(3)的二胺HR'N-X-NR"H (3)其中X如上定义,R'为H或C广CV烷基,和 R"为H或C广CV烷基, 条件是R和R"不同时为H。
6. —种含水乳液,所述乳液包含1-50%重量的上述权利要求中 任一项的聚合物和0-20%重量的分散剂和0-20%重量的选自用于调 节pH的无机或有机酸或有机溶剂或抗微生物剂的其他添加剂。
7. 权利要求6的含水乳液,所述乳液包含2-30%重量的权利要 求1-5中任一项的聚合物和0-10%重量的分散剂和0-10%重量的其他 ^力口剂。
8. —种制备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聚合物的方法,其中式(l) 的二胺或多种式(l)的二胺的混合物与式(2)的环氧化物反应,随后所 得到的反应产物与二羧酸或其酸酐或多种二羧酸或其酸酐的混合物 反应。
9,制备权利要求5的聚合物的方法,其中在a)与b)的反应过程 中还使用式(3)的二胺。
10. 权利要求8或9的方法,其中通过加入水、分散剂或权利 要求6中定义的其他添加剂,得到所述聚合物的含水乳液。
11. 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聚合物或权利要求6或7的含水乳 液在处理纺织品中作为湿作用润滑剂的用途。
12. 权利要求ll的用途,其中所述处理为染色或荧光增白过程。
13. —种用于提高纺织品在染色或预处理过程中的湿滑性的方 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纺织品引入用于染色或预处理的机器, -加入水和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聚合物或权利要求6或7的 含水乳液,-加入染料或预处理化学品, -加入4壬选的其他添加剂, -将pH调节至所需的值,-将混合物加热至所需的温度并保持所需的时间, -冷却所述混合物并漂洗所述纺织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提高纺织品的湿滑性从而在处理过程中降低摩擦的新型聚合物。所述聚合物由二胺与聚氧化烯缩水甘油基醚的反应产物和二羧酸制得。最好本发明的聚合物用于可包含其他添加剂的含水乳液。
文档编号C08G69/40GK101198639SQ200680021792
公开日2008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16日
发明者F·帕拉辛, Q·唐 申请人:克莱里安特财务(Bvi)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