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龙/聚酯共混物的增容方法

文档序号:3695320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尼龙/聚酯共混物的增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尼龙/聚酯共混物的增容方法。
背景技术
:尼龙(Polyamide聚酰胺)是一种半结晶_结晶型的被广泛应用的工程塑料,常用的包括PA6,PA66,PAIOIO,PAll,PA12,PA46等。尼龙具有韧性好、耐摩擦、耐溶剂、自润滑及流动性好等优异性能,在纺织业、机械制造业和电子电器业等都有广泛的应用。尼龙12(PA12)与尼龙ll性能相似,相对密度小(仅1.02,是尼龙系列中最小的)、熔点低(178°C)、并且吸水率也是尼龙中最低的。它是很好的电气绝缘体,具有很好的耐冲击和化学稳定性。但是它存在低温冲击性能差,而且很容易被强氧化性酸腐蚀等弱点。尼龙12最大的潜在市场为汽车制造业,特别用于生产软管等。此外,也被广泛用于电缆套、电子器件、包装材料及机械轴承等。常用的加工方法为注塑和挤出。热塑性聚酯主要是指饱和聚酯类热塑性工程塑料,主要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oiy(ethyleneter印hthalate))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Poly(butyleneter印hthalate))。热塑性聚酯具有耐高温、耐摩擦和疲劳、耐候性等优点。其中PET是在塑料包装材料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而PBT为乳白色半透明到不透明结晶型热塑性聚酯,是最坚韧的工程热塑性材料之一。由于PBT的分子结构上跟PET相比,主链由两个亚甲基变成了四个,所以分子更加柔顺,加工性能更加优异。但是它也存在缺口冲击强度低、成型收縮率大、容易受卤化烃侵蚀、耐水解性差等缺点。PBT被广泛用于汽车、电子电器、工业机械和家用器具等领域。基于这两类工程塑料的优异性能和广泛的用途,尼龙/聚酯的共混物也得到了极大的关注。但是由于在热力学上二者是完全不相容的,因此得到的共混物分散结构与性能都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为改善相容性,常常在不相容(或相容性较差)的共混物中加入与共混组分结构相似(或者相容)的接枝或嵌段共聚物作为增容剂,从而达到增强相界面粘结力、减小分散相尺寸和稳定相形态的目的。最初的增容机理主要是通过增容剂与共混组分之间的物理作用,从而达到增容的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依靠增容剂与共混组分间的化学作用从而增容共混体系的机理也随之发展起来,通常我们称之为反应增容机理(reactioncompatibilization)。—般根据增容剂与共混组分间的反应形式可以分为三类1)利用带官能团的组分在熔融共混时就地形成接枝共聚物或嵌段共聚物;通常聚合物所带的官能团为酸酐、羧基或羧酸衍生物基团、胺基、羟基、环氧基、唑啉等;2)加入至少能与其中一种共混组分起反应的聚合物,通过共价键或离子键起增容的作用。如聚合物中所含的吡啶或叔胺等基团可以与磺酸、羟酸以及离聚物形成离子键,从而改善高分子合金的相容性;3)加入低分子组分起催化作用,使共混物的形成与交联反应同时进行。如在PS/PE共混体系中添加反应性的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三聚异氰脲酸三烯丙酯(TAIC)、硬脂3酸(St)等作催化剂,从而达到增容的目的。超支化聚合物(HBP)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Flory(JAmChemSoc1952,74:2718)提出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类高分子。这类聚合物具有特殊的三维结构,这也导致了它具有一些奇特的性能1)分子结构紧凑,呈球状;2)具有大量的末端基团,方便改性;3)分子间缺少链缠结,从而本体以及溶液的粘度较低,流动性好。早期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以及表征(参见美国专利US4694064和US4857630;以及论文PolymPr印r1988,29:310;J.AmChemSoc1990,112:4592;Macromolecules1991,24:1435;Polymer1992,33:1507;Polymer1994,35:4496;J.PolymSci,PartA:PolymChem2003,41:1047等)。目前,也有很多此类聚合物商品化了,像Dendritech,Inc.(Starburst),Qiagen(SuperFect),DSM(AstramolandHybrane),Perstop(Boltom)等。近年来,有很多工作研究了这种特殊结构的聚合物在高分子合金领域的应用。DJMassa(Macromolecules1995,28:3214)研究了以超支化聚酯增容PAS和PVPh共混物的作用机理。JAEManson研究了以超支化聚合物增容的PP/PA6共混物的形貌。现有文献中已经有关于超支化聚乙烯亚胺(PEI)接枝尼龙聚合物的合成和表征的报道。一些文献(论文J.ApplPolymSci2005,96:2413;以及美国专利US6538073和US6391982)公开了超支化PEI接枝尼龙聚合物的具体性质,以及其制备方法,但是没有提示将PEI接枝尼龙聚合物用于聚合物增容的应用。
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一种以超支化聚乙烯亚胺接枝尼龙作为增容剂制备相容性改进的尼龙/聚酯共混物的方法。将尼龙通过化学反应接枝在超支化的聚乙烯亚胺(PEI)分子上,得到超支化的聚乙烯亚胺接枝尼龙,以此作为尼龙/聚酯共混物的增容剂。一方面,增容剂分子的尼龙链段与共混组分中的尼龙组分在热力学上是相容的;另一方面,超支化的聚乙烯亚胺分子有大量的_NH2末端基团,在一定温度下很容易跟聚酯分子和尼龙分子中的-C00H端基反应,在相界面上原位反应得到聚乙烯亚胺_共_尼龙_共_聚酯的三元共聚物,从而减小尼龙相与聚酯相之间的界面张力,稳定相界面,减小分散相尺寸。本发明的以超支化聚乙烯亚胺接枝尼龙来增容尼龙/聚酯共混物的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超支化聚乙烯亚胺接枝尼龙具有下述式(I)所示的化学结构。<formula>formulaseeoriginaldocumentpage5</formula>(I)在上述结构中,聚乙烯亚胺部分的重均分子量Mw在3000-90000之间,R代表尼龙链段,可为PA6、PA66、PA10或PA12等。本说明书中所指的超支化聚合物,包括了通常所说的星型聚合物、树枝状聚合物和多臂聚合物。本发明使用的两类工程塑料尼龙和聚酯分别可选自尼龙6、尼龙66、尼龙10、尼龙12和尼龙1010中的一种或多种;和PET及PBT中的一种或两种。本发明的以超支化聚乙烯亚胺接枝尼龙作为增容剂制备相容性改进的尼龙/聚酯共混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共混物的制备采用溶液共混法。可选用的溶剂为尼龙和聚酯的良溶剂,具体包括间甲酚、苯酚一四氯乙烷和三氟乙酸等。在本发明中,将原料和增容剂按配比同时溶解于上述溶剂中,室温下搅拌24小时使形成均相体系,然后缓慢地沉淀在大量的尼龙和聚酯的劣溶剂(沉淀剂)中,沉淀剂包括环己烷、正庚烷、甲醇、去离子水等。本发明的以超支化聚乙烯亚胺接枝尼龙作为增容剂制备相容性改进的尼龙/聚酯共混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增容剂超支化聚乙烯亚胺接枝尼龙与共混组分尼龙和聚酯的质量比在i:ioo15:100之间;优选5:iooio:ioo之间。本发明的以超支化PEI接枝尼龙作为增容剂制备相容性改进的尼龙/聚酯共混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共混组分尼龙和聚酯之间的质量比在io:9090:io之间。本发明公开的以超支化聚乙烯亚胺接枝尼龙作为增容剂制备相容性较好的尼龙/聚酯共混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以通过对共混物后续热处理的时间和温度来控制聚乙烯亚胺接枝尼龙与共混组分尼龙和聚酯的反应度,从而得到不同形貌及性能的共混物。本发明的以超支化聚乙烯亚胺接枝尼龙作为增容剂制备相容性改进的尼龙/聚酯共混物的方法还可以采用混炼搅拌法进行,在200-30(TC之间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将聚酯、尼龙和增容剂超支化聚乙烯亚胺接枝尼龙三者充分塑炼3-15小时,得到超支化聚乙烯亚胺接枝尼龙增容的尼龙/聚酯共混物。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以超支化聚乙烯亚胺接枝聚酯作为增容剂制备尼龙/聚酯共混物的方法。超支化聚乙烯亚胺接枝聚酯包括超支化聚乙烯亚胺接枝PET、超支化聚乙烯亚胺接枝PBT。采用超支化聚乙烯亚胺接枝聚酯对尼龙/聚酯共混物进行增容的方法可以参照超支化聚乙烯亚胺接枝尼龙的溶液共混法。为了获得相结构更加精细的共混产品,可以在适当的温度下热处理。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特点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增容剂来改善尼龙/聚酯共混物的相容性,并且可以原位增容尼龙/聚酯共混物。2.本发明采用的增容剂具有特殊的三维结构,有别于传统的A-B嵌段式的增容剂。超支化的三维结构使得其本身的粘度低,有利于加工成型。同时超支化的增容剂有大量可反应的端基形成接枝点,使得其在增加相界面的粘接力上效果更好,这为今后聚酰胺/聚酯共混合金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来选择增容剂。3.本发明中的增容原理是反应性增容。与传统的物理作用增容剂相比,其效率更高、成本低、效果好。随着高分子合金向高性能、多功能、多元化方向发展,该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图1.昭片。昭片。昭片。昭片。昭片。昭片。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对比例1PA12/PBT=50/50在260°C的相差显微镜照片。实施例1PA12/PBT/PEI-接枝-PA12-a=50/50/2.2在26(TC的相差显微镜实施例2PA12/PBT/PEI-接枝-PA12-a实施例3PA12/PBT/PEI-接枝-PA12-a实施例4PA12/PBT/PEI-接枝-PA12-a实施例5PA12/PBT/PEI-接枝-PA12-a=50/50/5.4在26(TC的相差显微镜50/50/10.5在260°C的相差显微镜=84/16/5.3在260。C的相差显微镜=16/84/5.3在26(TC的相差显微镜热处理对比例1中PA12/PBT=50/50在260。C不同分相时间的相差显微镜热处理实施例1中PA12/PBT/PEI-接枝-PA12-a=50/50/2.2在26(TC不同分相时间的相差显微镜照片。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作进一步的详述。具体实施方式<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准备例1VestamidL1600和Vestodur3000。其基本性能如下实施例中选用PA12和PBT,均由德国EVONIKDegussa公司提供。牌号分别为密度(g/cc)熔点(°C)-COOH(,l/kg)_NH2(,l/kg)PBT(Vestodur3000)1.3122122638尼龙12(VestamidL1600)1.0117518016116-氮气保护下,在一配有机械搅拌和冷凝管的100mL容器中,加入6.59g超支化PEI(BASF:LupasolPS,一级胺:二级胺:三级胺=1:1.07:0.77,Mw=75000g/mol),6.61gPA12(VestamidL1600),升温至240°C,持续搅拌,约30min后PA12完全熔融。继续搅拌,可以观察到整个反应体系刚开始非常粘稠,随着反应的进行,粘度逐渐减小,反应体系呈黄色油状。直至在24(TC下总反应时间达到4hr,停止搅拌。在反应体系冷却前,迅速地将黄色油状物呈细流状倾倒至约1000ml的去离子水中冷却析出。为了提高析出效率,需不停的搅拌去离子水,以使其均匀混合。得到的固体产物过滤后再用去离子水和乙醇反复冲洗,烘干后得到超支化的PEI-接枝-PA12-a。采用DSC(TA2910,温度扫描速度10°C/min)表征其热性能,其熔融峰出现双峰,温度为114.96t:和122.55°C;结晶峰是宽峰,温度为92.64°C。准备例2、氮气保护下,在一配有机械搅拌和冷凝管的100mL容器中,加入11.39g超支化PEI(BASFLupasolPS—级胺二级胺三级胺=1:1.07:0.77,Mw=75000g/mol),20.39gPA12(VestamidL1600),将油浴升温至240°C,持续搅拌,约30min后PA12完全熔融。继续搅拌,可以观察到整个反应体系刚开始非常粘稠,随着反应的进行,粘度逐渐减小,反应体系呈黄色油状。直至在24(TC下总反应时间达到4hr,停止搅拌。在反应体系冷却前,迅速地将黄色油状物呈细流状倾倒至约lOOOml的去离子水中冷却析出。为了提高析出效率,需不停的搅拌去离子水,以使其均匀混合。得到的固体产物过滤后再用去离子水和乙醇反复冲洗,烘干后得到超支化的PEI-接枝-PA12-b。DSC测得升温过程熔融峰出现双峰,对应温度为120.73t:和136.28°C。降温过程中测得结晶峰的位置在103.82。C,形状比准备例l中得到的结晶峰要尖锐些。这主要是因为准备例2中得到的超支化PEI-接枝-PA12-b中PA12的含量增加。准备例3、氮气保护下,在一配有机械搅拌和冷凝管的100mL容器中,加入14.30gPEI(BASFLupasolG100—级胺二级胺三级胺=1:1.05:0.76,Mw=5000g/mol),21.43gPA12(VestamidL1600),将油浴升温至240°C,持续搅拌,约30min后PA12完全熔融。继续搅拌,可以观察到整个反应体系刚开始非常粘稠,随着反应的进行,粘度逐渐减小,反应体系呈黄色油状。直至在24(TC下总反应时间达到4hr,停止搅拌。在反应体系冷却前,迅速地将黄色油状物呈细流状倾倒至约lOOOml的去离子水中冷却析出。为了提高析出效率,需不停的搅拌去离子水,以使其均匀混合。得到的固体产物过滤后再用去离子水和乙醇反复冲洗,烘干后得到超支化的PEI-接枝-PA12-c。DSC测得在升温过程中熔融峰和结晶峰均为单峰,对应温度分别为143.74t:和103.62°C。峰形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本准备例中所用的PEI其分子量与准备例1和2中的PEI相比小了很多,从而影响了超支化PEI-接枝-PA12-C的结晶和熔融性能。对比例1、将0.476g尼龙12(VestamidL1600)和0.475gPBT(Vestodur3000)加入到20ml三氟乙酸中,室温下搅拌24hr,使其均匀混合。将所得溶液缓慢地沉淀在约lOOOml的去离子水中。去离子水的温度保持在l(TC左右。待完全沉淀后,过滤,抽干水。将得到的固体样品浸泡在约500ml的去离子水中,使样品中残留的三氟乙酸溶剂完全溶解于水中。过滤,反复用去离子水冲洗三三遍。再将样品放在真空烘箱中4(TC下烘72hr以上,制得PA12/PBT=50/50(质量比)的共混样品。取少量该样品热压成膜于相差显微镜(OLYMPUSBX51)下26(TC观察得到的相结构如图l所示。相区尺寸大,约几百Pm;相界面清晰,呈现PA12与PBT完全不相容的形貌。实施例1、将0.474g尼龙12(VestamidL1600)、0.475gPBT(Vestodur3000)和0.0208g准备例1中得到的超支化PEI-接枝-PA12-a加入到20ml三氟乙酸中,室温下搅拌24hr,使其均匀混合。将所得溶液缓慢地沉淀在约lOOOml的去离子水中。去离子水的温度保持在10°C左右。待完全沉淀后,过滤,抽干水。将得到的固体样品浸泡在约500ml的去离子水中,使样品中残留的三氟乙酸溶剂完全溶解于水中。过滤,反复用去离子水冲洗三遍。再将样品放在真空烘箱中4(TC下烘72hr以上,制得PA12/PBT/PEI-接枝_PA12_a=50/50/2.2(质量比)的共混样品。取少量该样品热压成膜于相差显微镜下26(TC观察得到的相结构如图2所示。相界面依然很清晰,但是相尺寸减小了很多,基本在几十1Pm左右。实施例2、将O.476g尼龙12(VestamidL1600)、0.477gPBT(Vestodur3000)和0.051g准备例1中得到的超支化PEI-接枝-PA12-a加入到20ml三氟乙酸中,室温下搅拌24hr,使其均匀混合。将所得溶液缓慢地沉淀在约1000ml的去离子水中。去离子水的温度保持在l(TC左右。待完全沉淀后,过滤,抽干水。将得到的固体样品浸泡在约500ml的去离子水中,使样品中残留的三氟乙酸溶剂完全溶解于水中。过滤,反复用去离子水冲洗三遍。再将样品放在真空烘箱中4(TC下烘72hr以上,制得PA12/PBT/PEI-接枝_PA12_a=50/50/5.4(质量比)的共混样品。取少量该样品热压成膜于相差显微镜下26(TC观察得到的相结构如图3所示。相界面开始变得弥散,相容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实施例3、将0.474g尼龙12(VestamidL1600)、0.4755gPBT(Vestodur3000)和0.0996g准备例1中得到的超支化PEI-接枝-PA12-a加入到20ml三氟乙酸中,室温下搅拌24hr,使其均匀混合。将所得溶液缓慢地沉淀在约1000ml的去离子水中。去离子水的温度保持在l(TC左右。待完全沉淀后,过滤,抽干水。将得到的固体样品浸泡在约500ml的去离子水中,使样品中残留的三氟乙酸溶剂完全溶解于水中。过滤,反复用去离子水冲洗三遍。再将样品放在真空烘箱中40。C下烘72hr以上,制得PA12/PBT/PEI-接枝-PA12-a=50/50/10.5(质量比)的共混样品。取少量该样品热压成膜于相差显微镜下26(TC观察得到的相结构如图4所示。相界面更加弥散,难于分辨不同的相区。实施例4、将O.795g尼龙12(VestamidL1600)、0.153gPBT(Vestodur3000)和0.051g准备例1中得到的超支化PEI-接枝-PA12-a加入到20ml三氟乙酸中,室温下搅拌24hr,使其均匀混合。将所得溶液缓慢地沉淀在约1000ml的去离子水中。去离子水的温度保持在l(TC左右。待完全沉淀后,过滤,抽干水。将得到的固体样品浸泡在约500ml的去离子水中,使样品中残留的三氟乙酸溶剂完全溶解于水中。过滤,反复用去离子水冲洗三遍。再将样品放在真空烘箱中4(TC下烘72hr以上,制得PA12/PBT/PEI-接枝-PA12_a=84/16/5.3(质量比)的共混样品。取少量该样品热压成膜于相差显微镜下26(TC观察得到的相结构如图5所示。由于PBT的质量分数的减小,PBT形成分散相,PA12为连续相,PBT相的尺寸大概在几个ym到10iim之间,均匀分散在尼龙PA12相间。实施例5、将0.148g尼龙12(VestamidL1600)、0.802gPBT(Vestodur3000)和0.05g准备例1中得到的超支化PEI-接枝-PA12-a加入到20ml三氟乙酸中,室温下搅拌24hr,使其均匀混合。将所得溶液缓慢地沉淀在约1000ml的去离子水中。去离子水的温度保持在10°C左右。待完全沉淀后,过滤,抽干水。将得到的固体样品浸泡在约500ml的去离子水中,使样品中残留的三氟乙酸溶剂完全溶解于水中。过滤,反复用去离子水冲洗三遍。再将样品放在真空烘箱中4(TC下烘72hr以上,制得PA12/PBT/PEI-接枝-PA12_a=16/84/5.3(质量比)的共混样品。取少量该样品热压成膜于相差显微镜下26(TC观察得到的相结构如图6所示。由于PA12的质量分数的减小,PA12形成分散相,PBT为连续相,PA12相的尺寸大概在几个ym到10iim之间,均匀分散在聚酯PBT相间。实施例6、将0.476g尼龙12(VestamidL1600)、0.476gPBT(Vestodur3000)和0.0502g准备例2中得到的超支化PEI-接枝-PA12-b加入到20ml三氟乙酸中,室温下搅拌24hr,使其均匀混合。将所得溶液缓慢地沉淀在约1000ml的去离子水中。去离子水的温度保持在l(TC左右。待完全沉淀后,过滤,抽干水。将得到的固体样品浸泡在约500ml的去离子水中,使样品中残留的三氟乙酸溶剂完全溶解于水中。过滤,反复用去离子水冲洗三遍。再将样品放在真空烘箱中4(TC下烘72hr以上,制得共混样品PA12/PBT/PEI-接枝_PA12_b=50/50/5.3(质量比)。实施例7、将0.476g尼龙12(VestamidL1600)、0.476gPBT(Vestodur3000)和0.0503g准备例3中得到的超支化PEI-接枝-PA12-C加入到20ml三氟乙酸中,室温下搅拌24hr,使其均匀混合。将所得溶液缓慢地沉淀在约1000ml的去离子水中。去离子水的温度保持在l(TC左右。待完全沉淀后,过滤,抽干水。将得到的固体样品浸泡在约500ml的去离子水中,使样品中残留的三氟乙酸溶剂完全溶解于水中。过滤,反复用去离子水冲洗三遍。再将样品放在真空烘箱中4(TC下烘72hr以上,制得共混样品PA12/PBT/PEI-接枝_PA12_c=50/50/5.3(质量比)。热处理对比例1、将对比例1中得到的共混样品热压成膜,恒温在26(TC,氮气保护条件下,通过相差显微镜(OLYMPUSBX51)配以LinkamLTS350热台观察到的共混样品的相分离的动力学过程如图7所示。随着在26(TC下分相时间的增加,相结构没有明显变化,依然呈现的是相区尺寸大,界面清晰的不相容的形貌。热处理实施例1、将实施例2中得到的共混样品PA12/PBT/PEI-接枝-PA12_a=50/50/5.4(质量比)热压成膜,恒温在26(TC,氮气保护条件下,通过相差显微镜(OLYMPUSBX51)配以LinkamLTS350热台观察到的共混样品的相分离的动力学过程如图8所示。随着分相时间的增加,两相界面逐渐弥散直至消失,呈现均相的状态。这说明超支化PEI-接枝-PA12-a增容剂的加入,改善了PA12与PBT的相容性;同时其增容的效应可以通过加工条件(温度或者时间)来进一步调节,得到不同结构的PA12/PBT共混物。1权利要求一种尼龙/聚酯共混物的增容方法,采用溶液共混法,使聚酯、尼龙和增容剂超支化聚乙烯亚胺接枝尼龙完全溶解形成均相体系,再使用沉淀剂交换出溶剂,得到固体的增容共混物。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溶液共混法中所用的溶剂是间甲酚、苯酚_四氯乙烷、三氟乙酸,或上述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液;所述沉淀剂是环己烷、正庚烷、甲醇、水,或上述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增容剂占共混组分尼龙和聚酯总量的1-15重量%;优选5-10重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增容剂超支化聚乙烯亚胺接枝尼龙中超支化聚乙烯亚胺部分的重均分子量Mw在300090000g/mol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共混物中尼龙和聚酯组分的质量比在10:9090:io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共混物中尼龙组分选自尼龙6、尼龙66、尼龙10、尼龙12和尼龙1010中的一种或多种;共混物中聚酯组分选自PET和PBT中的一种或两种。7.—种尼龙/聚酯共混物的增容方法,在200-30(TC之间采用混炼/塑炼搅拌法,将聚酯、尼龙和增容剂超支化聚乙烯亚胺接枝尼龙三者充分塑炼得到超支化聚乙烯亚胺接枝尼龙增容的共混物。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方法得到的共混物产品。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后继热处理步骤,对得到的共混物在220-280°C的条件下进行1-8小时的处理;优选在240-270°C的条件下进行2_6小时的处理;更优选在250-26(TC的条件下进行4_5小时的处理。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的后继热处理步骤中,在共混物中添加热稳定剂。11.根据权利要求9-10所述方法得到的共混物产品。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共混物产品在制备波纹管或中空制品中的用途13.超支化聚乙烯亚胺接枝尼龙作为尼龙/聚酯共混体系中的增容剂的用途。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途,其中超支化聚乙烯亚胺接枝尼龙作为尼龙/聚酯共混体系中的化学性反应增容剂。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采用超支化聚合物对尼龙/聚酯共混物进行增容的方法。以超支化结构的PEI接枝尼龙作为增容剂,以共混组分尼龙和聚酯的总质量为100重量份计,1重量份≤增容剂<15重量份,共混组分尼龙和聚酯的配比为10∶90~90∶10,利用溶液共混的方法得到共混物,任选在高温下热处理,原位反应生产三元共聚物,从而增容共混物,得到相容性改进的聚酰胺/聚酯合金材料。本方法简单、效率高,并且可以控制增容的程度,得到满足各种需要的不同形貌的共混材料。文档编号C08L79/02GK101724257SQ200810170068公开日2010年6月9日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2日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2日发明者王萍丽,程贺,董侠,韩志超申请人:赢创德固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