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化棉驱酸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1318阅读:1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硝化棉驱酸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硝化棉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硝化棉驱酸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硝化棉生产厂家对酸性硝化棉进行驱酸普遍采用离心洗涤的方式,驱酸机是驱酸工艺中必不可少的设备。驱酸机即为离心机,由于其使用在硝化棉生产过程的驱酸工序,故本领域都将其称为驱酸机。现有技术中硝化棉驱酸工艺通常如下如图I所示,酸性棉(即酸性硝化棉,为硝化工序得到的硝化棉和酸的混合物)加入到驱酸机筛框的前半段,先进行固液分离,液体进入酸槽;固体受推料装置的推力,逐渐移动到筛框的后半段、与加入的驱酸液进行置换洗涤,洗涤后的液体同样进入酸槽,完成驱酸的过程。硝化棉经驱酸后进入洗涤槽,与加入的水或稀酸液进行充分混合后,由输棉泵送入到煮洗工序。所 述酸性硝化棉是指硝化工序制备得到的硝化棉以及所包含的酸液,酸性硝化棉中硝化棉约3%左右,酸液97%左右,酸液中硫酸浓度50%左右、硝酸浓度20%左右。酸性硝化棉经驱酸机驱酸后,残酸量(即驱酸后硝化棉中所含酸的质量与硝化棉总质量之比)一般在20 %左右,这20 %的残酸会扩散在后续产生的液体中,形成浓度比较高的废酸液,使得需要大量的石灰中和处理,增加废水处理费用,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废酸回收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硝化棉驱酸工艺。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硝化棉驱酸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将硝化工序得到的硝化棉和酸的混合物连续送入驱酸机进行固液分离和洗涤,液体进入酸槽;b、经固液分离和洗涤的硝化棉连续进入I号洗涤槽,后续返回的洗涤液连续进入I号洗涤槽,同时连续加入水或稀酸液,搅拌混合;C、经步骤b搅拌混合后的硝化棉和液体连续由输棉泵送入到缓冲槽,缓冲槽的部分液体连续返回到步骤a所述的驱酸机对硝化棉进行洗涤;缓冲槽内的硝化棉和其余液体送入离心洗涤机进行洗涤,洗涤时喷水或稀酸液,洗涤后得到的洗涤水连续进入步骤b所述的I号洗涤槽;d、经离心洗涤机洗涤后的硝化棉进入到2号洗涤槽,与加入的水或稀酸液混合后由输棉泵送入到煮洗工序。其中,上述方法步骤C中,缓冲槽内的硝化棉和其余液体送入离心洗涤机进行洗涤时喷雾化的水或稀酸液。其中,上述方法步骤a中,酸性硝化棉连续进入驱酸机的量为按硝化棉干重计每分钟9 11千克。进一步的,上述方法步骤b中连续加入水或稀酸液的量为450 550升/小时;步骤C中缓冲槽内的液体连续返回到驱酸机的液体的量为600 800升/小时;步骤C中离心洗涤机进行洗涤时喷水或稀酸液的量150 250升/小时。其中,上述方法中,所述稀酸液中酸的浓度小于20g / L0进一步的,所述稀酸液中酸的浓度小于5g / L0所述稀酸液中含硫酸和硝酸。本发明方法具体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实施硝化棉驱酸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将硝化工序得到的硝化棉和酸的混合物连续送入驱酸机进行固液分离和洗涤,液体进入酸槽;酸性硝化棉连续进入驱酸机的量为按硝化棉干重计每分钟9 11千克;b、经固液分离和洗涤的硝化棉连续进入I号洗涤槽,后续返回的洗涤液连续进入I号洗涤槽,同时连续按450 550升/小时的量加入水或稀酸液,搅拌混合; C、经步骤b搅拌混合后的硝化棉和液体连续由输棉泵送入到缓冲槽,缓冲槽的液体连续按600 800升/小时的量返回到步骤a所述的驱酸机对硝化棉进行洗涤;缓冲槽内的硝化棉和其余液体送入离心洗涤机进行洗涤,洗涤时按150 250升/小时的量喷雾化的水或稀酸液,洗涤后得到的洗涤水连续进入步骤b所述的I号洗涤槽;d、经离心洗涤机洗涤后的硝化棉进入到2号洗涤槽,与加入的水或稀酸液混合后由输棉泵送入到煮洗工序;其中,所述稀酸液中酸的浓度小于5g / L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增加了洗涤槽以及用离心洗涤机对硝化棉进行洗涤的过程,并且从缓冲槽回收酸液作为驱酸机的驱酸液对硝化棉进行洗涤,提高了酸槽中回收酸的浓度,从而提高了硝酸和硫酸的回收量,也就降低了硝化棉生产过程中硝酸和硫酸的绝对消耗,降低了废水的酸度,也就降低了对废水的处理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生产硝化棉的经济效益。本发明所述的稀酸液可以来源于硝化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酸,从而进一步减少对废酸的处理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


图I为现有驱酸工艺流程框图;图2为本发明驱酸工艺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硝化棉驱酸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将硝化工序得到的硝化棉和酸的混合物连续送入驱酸机进行固液分离和洗涤,液体进入酸槽;b、经固液分离和洗涤的硝化棉连续进入I号洗涤槽,后续返回的洗涤液连续进入I号洗涤槽,同时连续加入水或稀酸液,搅拌混合;C、经步骤b搅拌混合后的硝化棉和液体连续由输棉泵送入到缓冲槽,缓冲槽的部分液体连续返回到步骤a所述的驱酸机对硝化棉进行洗涤;缓冲槽内的硝化棉和其余液体送入离心洗涤机进行洗涤,洗涤时喷水或稀酸液,洗涤后得到的洗涤水连续进入步骤b所述的I号洗涤槽;
d、经离心洗涤机洗涤后的硝化棉进入到2号洗涤槽,与加入的水或稀酸液混合后由输棉泵送入到煮洗工序。如图2所示,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增加了洗涤槽以及用离心洗涤机对硝化棉进行洗涤的过程,首先向离心洗涤机喷入水或稀酸液对硝化棉进行洗涤,洗涤后的洗涤液进入I号洗涤槽;由于向离心洗涤机喷入的水或稀酸液不足以满足输棉泵对输送硝化棉的要求,因此需要向I号洗涤槽中再加入水或者稀酸液对硝化棉进行洗涤,洗涤后由输棉泵输送至缓冲槽,缓冲槽内的液体再部分送入到驱酸机作为驱酸液。因此,本发明的洗涤过程不同于常规的三级逆流洗涤,本发明根本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水或者稀酸液的加入点为两处,主要从I号洗涤槽加入,离心洗涤机的加入可以进一步对硝化棉进行洗涤,但又不会超过离心洗涤机的负荷,生产平稳。本发明可以充分回收酸性硝化棉中所含的硫酸和硝酸,提高硝酸和硫酸的回收率,降低成本。优选的,上述方法步骤c中,缓冲槽内的硝化棉和其余液体送入离心洗涤机进行洗涤时喷雾化的水或稀酸液。本发明加入洗涤用的水或者稀酸液的加入点为两个,一个是在I号洗涤槽,另一个是在离心洗涤机,并且离心洗涤机的加入方式采用喷雾化的水或者 稀酸液,一是为了减轻离心洗涤机的工作强度,使其稳定的运行,二是可以提高离心洗涤机的洗涤效果,使得本发明驱酸工艺更加合理。其中,上述方法步骤a中,酸性硝化棉连续进入驱酸机的量为按硝化棉干重计每分钟9 11千克。优选的,为了使本发明工艺在生产中更加稳定,使工艺更加合理,进一步提高洗涤效果,上述方法步骤b中连续加入水或稀酸液的量为450 550升/小时;步骤c中缓冲槽内的液体连续返回到驱酸机的液体的量为600 800升/小时;步骤c中离心洗涤机进行洗涤时喷水或稀酸液的量150 250升/小时。优选的,为了保证洗涤效果,上述方法中,所述稀酸液中酸的浓度小于20g / L0进一步,稀酸液中酸的浓度小于5g / L0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限制在实施例之中。实施例一a、首先将酸性硝化棉连续送入驱酸机进行硝化棉和废酸分离和洗涤,酸性硝化棉中含硝化棉3%,酸液97%,酸液中硫酸浓度50%、硝酸浓度20%,按硝化棉干重计,控制每分钟送入驱酸机的硝化棉的量10千克,洗涤采用缓冲槽返回的酸液,分离和洗涤后的液体进入酸槽,酸槽内回收的酸液硫酸浓度8%、硝酸浓度5%。b、经硝化棉和废酸分离和洗涤的硝化棉连续进入I号洗涤槽,按硝化棉干重计,控制每分钟送入I号洗涤槽的硝化棉为10千克,后续返回的洗涤液连续进入I号洗涤槽,同时连续加入稀酸液500升/小时,稀酸液浓度为10-15g / L,搅拌混合;C、经步骤b搅拌混合后的硝化棉和液体由输棉泵送入到缓冲槽,缓冲槽的部分液体按700升/小时返回到步骤a所述的驱酸机对硝化棉进行洗涤;缓冲槽内的硝化棉和其余液体送入离心洗涤机进行洗涤,洗涤时按200升/小时喷雾化的稀酸液,雾化的稀酸液浓度小于5g / L,洗涤后得到的洗涤水连续进入步骤b所述的I号洗涤槽;d、经离心洗涤机洗涤后的硝化棉残酸量小于5%,进入到2号洗涤槽,与加入的稀酸液混合后由输棉泵送入到煮洗工序。 本发明的洗涤过程可以充分回收酸性硝化棉中所含的硫酸和硝酸,提高硝酸和硫酸的回收率,最终将洗涤后的硝化棉残酸量控制在小于5%的范围内,降低了对废水的处理 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本发明洗涤用的水或者稀酸液的加入点为两个,一个是在I号洗涤槽,另一个是在离心洗涤机,并且离心洗涤机的加入方式采用喷雾化的水或者稀酸液,一是为了减轻离心洗涤机的工作强度,二是可以提高离心洗涤机的洗涤效果,使其稳定的运行,在结合本发明对水或稀酸液加入量的控制,使得本发明驱酸工艺更加合理。
权利要求
1.硝化棉驱酸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硝化工序得到的硝化棉和酸的混合物连续送入驱酸机进行固液分离和洗涤,液体进入酸槽; b、经固液分离和洗涤的硝化棉连续进入I号洗涤槽,后续返回的洗涤液连续进入I号洗涤槽,同时连续加入水或稀酸液,搅拌混合; C、经步骤b搅拌混合后的硝化棉和液体连续由输棉泵送入到缓冲槽,缓冲槽的部分液体连续返回到步骤a所述的驱酸机对硝化棉进行洗涤;缓冲槽内的硝化棉和其余液体送入离心洗涤机进行洗涤,洗涤时喷水或稀酸液,洗涤后得到的洗涤水连续进入步骤b所述的I号洗漆槽; d、经离心洗涤机洗涤后的硝化棉进入到2号洗涤槽,与加入的水或稀酸液混合后由输棉泵送入到煮洗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硝化棉驱酸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缓冲槽内的硝化棉和其余液体送入离心洗涤机进行洗涤时喷雾化的水或稀酸液。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硝化棉驱酸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酸性硝化棉连续进入驱酸机的量为按硝化棉干重计每分钟9 11千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硝化棉驱酸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连续加入水或稀酸液的量为450 550升/小时;步骤c中缓冲槽内的液体连续返回到驱酸机的液体的量为600 800升/小时;步骤c中尚心洗漆机进行洗漆时喷水或稀酸液的量150 250升/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硝化棉驱酸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酸液中酸的浓度小于20g / L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硝化棉驱酸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酸液中酸的浓度小于5g / L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提高废酸回收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硝化棉驱酸工艺,属于硝化棉生产技术领域。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将酸性硝化棉连续送入驱酸机进行固液分离和洗涤;b、硝化棉连续进入1号洗涤槽,后续返回的洗涤液连续进入1号洗涤槽,同时连续加入水或稀酸液,搅拌混合;c、硝化棉和液体连续由输棉泵送入到缓冲槽,缓冲槽的部分液体连续返回到驱酸机对硝化棉进行洗涤;缓冲槽内的硝化棉和其余液体送入离心洗涤机进行洗涤,洗涤时喷水或稀酸液,洗涤后得到的洗涤水连续进入1号洗涤槽;d、硝化棉进入到2号洗涤槽,由输棉泵送入到煮洗工序。本发明提高了硝酸和硫酸的回收量,降低了废水的酸度,降低了硝化棉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C08B5/02GK102807623SQ201210295139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7日
发明者王维智, 郭朝钢, 张仁旭, 阳洪, 朱华, 赵利斌, 蔺志强 申请人:四川北方硝化棉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