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龙和玻纤混合物素材的附着力增进剂及结合方法和产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揭示一种尼龙和玻纤混合物素材的附着力增进剂及结合方法和产品。该附着力增进剂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算的下列组分:硅烷偶联剂1%~5%;有机和无机混合的自干型纳米材料1%~4%;其余为无水乙醇、异丙醇、异丁醇中的至少一种。该结合方法包括步骤:(1)将尼龙和玻纤混合物素材涂附着力增进剂作为底漆,所述附着力增进剂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算的下列组分:硅烷偶联剂1%~5%;有机和无机混合的自干型纳米材料1%~4%;其余为无水乙醇、异丙醇、异丁醇中的至少一种;(2)将涂有所述附着力增进剂的尼龙和玻纤混合物素材上再涂PU面漆。该产品为上述结合方法处理所产生的产品。素材本身的附着力可以达到0级,无脱落。
【专利说明】尼龙和玻纤混合物素材的附着力增进剂及结合方法和产品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附着力增进剂及结合方法和产品,具体涉及一种尼龙和玻纤混合物素材的附着力增进剂及结合方法和产品。
【【背景技术】】
[0002]聚酰胺(polyamide ;简称PA)聚酰胺,也叫“尼龙”,为韧性角状半透明或乳白色结晶性树脂。
[0003]玻璃纤维(英文原名为:glass fiber或fiberglass ;简称GF)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但缺点是性脆,耐磨性较差。它是以玻璃球或废旧玻璃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制造成的,其单丝的直径为几个微米到二十几米个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20-1/5,每束纤维原丝都由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丝组成。玻璃纤维通常用作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电路基板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0004]对于高玻纤含量的PA+GF素材在笔记本电脑领域已得到应用,但对高玻纤材料而言,提高漆膜对素材的附着性非常重要,传统的PU涂料(是所有聚酯涂料的统称)对PA材料时有附着不良的缺陷产生。
[0005]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尼龙和玻纤混合物素材的附着力增进剂及结合方法和产品,以解决上述问题。
【
【发明内容】
】
[0006]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尼龙和玻纤混合物素材的附着力增进剂,以解决该种素材上喷涂PU涂料时附着不良的问题。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尼龙和玻纤混合物素材的附着力增进剂,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算的下列组分:
[0008]硅烷偶联剂1%~5% ;
[0009]有机和无机混合的自干型纳米材料1%~4% ;
[0010]其余为无水乙醇、异丙醇、异丁醇中的至少一种。
[0011]可选的,所述附着力增进剂的组分为:
[0012]硅烷偶联剂2% ;
[0013]有机和无机混合的自干型纳米材料1%;
[0014]其余为无水乙醇。
[0015]可选的,所述附着力增进剂的组分为:
[0016]硅烷偶联剂5% ;
[0017]有机和无机混合的自干型纳米材料2% ;
[0018]其余为无水乙醇。
[0019]可选的,所述附着力增进剂的组分为:[0020]硅烷偶联剂1% ;
[0021 ] 有机和无机混合的自干型纳米材料4% ;
[0022]其余为无水乙醇。
[0023]可选的,所述硅烷偶联剂为KH550。
[0024]可选的,所述有机和无机混合的自干型纳米材料为N-7113。
[002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尼龙和玻纤混合物素材的附着力增进剂的结合方法,该结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I)将尼龙和玻纤混合物素材涂附着力增进剂作为底漆,所述附着力增进剂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算的下列组分:硅烷偶联剂1%~5% ;有机和无机混合的自干型纳米材料1%~4% ;其余为无水乙醇、异丙醇、异丁醇中的至少一种;
[0027](2)将涂有所述附着力增进剂的尼龙和玻纤混合物素材上再涂面漆。
[002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尼龙和玻纤混合物素材的附着力增进剂的结合产品,其为上述结合方法处理所产生的产品。
[0029]本发明的尼龙和玻纤混合物素材的附着力增进剂及结合方法和产品,由于采用上述附着力增进剂作为底漆,在配合PU漆使用时,尼龙和玻纤混合物素材本身的附着力可以达到O级,无脱落现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0]图1绘示本发明的尼龙和玻纤混合物素材的附着力增进剂的结合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对本发明的目的、方法步骤及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现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32]实施例1
[0033]本发明提供的尼龙和玻纤混合物素材的附着力增进剂,可以为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算的下列组分:
[0034]硅烷偶联剂2% ;
[0035]有机和无机混合的自干型纳米材料1%;
[0036]其余为无水乙醇。
[0037]实施例2
[0038]本发明提供的尼龙和玻纤混合物素材的附着力增进剂,可以为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算的下列组分:
[0039]可选的,所述附着力增进剂的组分为:
[0040]硅烷偶联剂5% ;
[0041 ] 有机和无机混合的自干型纳米材料2% ;
[0042]其余为无水乙醇。
[0043]实施例3`
[0044]本发明提供的尼龙和玻纤混合物素材的附着力增进剂,可以为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算的下列组分:
[0045]硅烷偶联剂1% ;
[0046]有机和无机混合的自干型纳米材料4% ;
[0047]其余为无水乙醇。
[0048]当然,可以为选自无水乙醇、异丙醇、异丁醇中的至少一种。
[0049]其中,所述硅烷偶联剂可以为KH550。
[0050]其中,所述有机和无机混合的自干型纳米材料可以为N-7113。
[0051]采用该附着力增进剂,尼龙和玻纤混合物素材本身的附着力可以达到O级,无脱落。
[0052]请参阅图1,图1绘示本发明的尼龙和玻纤混合物素材的附着力增进剂的结合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0053]本发明还提供的尼龙和玻纤混合物素材的附着力增进剂的结合方法,该结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4]步骤101:将尼龙和玻纤混合物素材涂附着力增进剂作为底漆,所述附着力增进剂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算的下列组分:硅烷偶联剂1%~5% ;有机和无机混合的自干型纳米材料1%~4% ;其余为无水乙醇、异丙醇、异丁醇中的至少一种;
`[0055]步骤102:将涂有所述附着力增进剂的尼龙和玻纤混合物素材上再涂面漆。
[0056]其中,所述硅烷偶联剂可以为KH550。
[0057]其中,所述有机和无机混合的自干型纳米材料可以为N-7113。
[005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尼龙和玻纤混合物素材的附着力增进剂的结合产品,其为上述结合方法处理所产生的产品。
[0059]本发明的尼龙和玻纤混合物素材的附着力增进剂及结合方法和产品,由于采用上述附着力增进剂作为底漆,在配合PU漆使用时,尼龙和玻纤混合物素材本身的附着力可以达到O级,无脱落现象。
【权利要求】
1.一种尼龙和玻纤混合物素材的附着力增进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算的下列组分: 硅烷偶联剂1%~5% ; 有机和无机混合的自干型纳米材料1%~4% ; 其余为无水乙醇、异丙醇、异丁醇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尼龙和玻纤混合物素材的附着力增进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力增进剂的组分为: 硅烷偶联剂2% ; 有机和无机混合的自干型纳米材料1%; 其余为无水乙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尼龙和玻纤混合物素材的附着力增进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力增进剂的组分为: 硅烷偶联剂5% ; 有机和无机混合的自干型纳米材料2%; 其余为无水乙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尼龙和玻纤混合物素材的附着力增进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力增进剂的组分为: 所述附着力增进剂的组分为: 硅烷偶联剂1% ; 有机和无机混合的自干型纳米材料4% ; 其余为无水乙醇。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尼龙和玻纤混合物素材的附着力增进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为KH550。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有机和无机混合的自干型纳米材料为N-7113。
7.—种尼龙和玻纤混合物素材的附着力增进剂的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结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尼龙和玻纤混合物素材涂附着力增进剂作为底漆,所述附着力增进剂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算的下列组分:硅烷偶联剂1%~5% ;有机和无机混合的自干型纳米材料1%~4% ;其余为无水乙醇、异丙醇、异丁醇中的至少一种; (2)将涂有所述附着力增进剂的尼龙和玻纤混合物素材上再涂面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尼龙和玻纤混合物素材的附着力增进剂的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为KH55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尼龙和玻纤混合物素材的附着力增进剂的结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和无机混合的自干型纳米材料为N-7113。
10.一种尼龙和玻纤混合物素材的附着力增进剂的结合产品,其特征在于,其为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的结合方法处理所产生的产品。
【文档编号】C08K7/14GK103666265SQ201210361705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5日
【发明者】陈其亮 申请人: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