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2,4-二氯-5-硝基)-磷酸酯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53306阅读:6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类选择性芽前、芽后除草剂品种噁草酮的中间体三(2,4-二氯-5-硝基)-磷酸酯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化学领域。



背景技术:

噁草酮是一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类选择性芽前、芽后除草剂品种。它于1963年发现其具有显著除草活性的新化合物。之后,曾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温室及田间进行了大量试验,都证明其药效良好。适用于水稻、棉花、大豆、甘蔗、向日葵、花生和多种块茎作物或移栽作物,可在芽前或芽后施药,主要防除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现已在巴西、保加利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西班牙、伊朗、意大利、日本、墨西哥、秘鲁、罗马尼亚、塞内加尔等国登记注册用于稻田,在法国、西德、西班牙和奥地利用于葡萄园和果园除草。

噁草酮有多种合成路线。目前工业化合成工艺路线主要是以2,4-二氯苯酚为原料,通过酯化、硝化、水解、醚化、还原、重氮化、二次还原、碱化、酰肼化和环合,共10步反应得到噁草酮。

反应方程式如下:

考虑到收率及制造成本,由三(2,4-二氯)-磷酸酯经硝化反应制备三(2,4-二氯-5-硝基)-磷酸酯,多以发烟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物进行硝化反应制得,收率可达85%左右,但会产生大量难以回收循环利用的废酸,严重污染了环境;理论上也可单独采用稀硝酸进行硝化,但因三(2,4-二氯)-磷酸酯活性较差,采用常规方法难以形成有价值的硝化工艺。

因混酸硝化工艺的缺陷,制约了噁草酮的产量及其推广应用,因而十分希望有更为适合的方法来克服传统硝化方法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友好、成本低、收率高的硝化方法制备三(2,4-二氯-5-硝基)-磷酸酯,为噁草酮的生产提供原料,以满足市场对噁草酮的需求。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2,4-二氯-5-硝基)-磷酸酯的制备方法,在反应器中依次加入三(2,4-二氯)-磷酸酯、稀土三氟甲基磺酸盐催化剂和氯代烷烃溶剂,搅拌,滴加65wt%稀硝酸,控制温度在5~10℃;滴加结束后升温至10~20℃反应2h,然后逐渐升温到30~60℃,反应3h以上,反应结束后,降温到室温,分层,有机相通过蒸馏脱除溶剂后得到三(2,4-二氯-5-硝基)-磷酸酯。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稀土三氟甲基磺酸盐催化剂选自三氟甲基磺酸镧La(CF3SO3)3、三氟甲基磺酸铈Ce(CF3SO3)3、三氟甲基磺酸镨Pr(CF3SO3)3中任意一种或几种。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氯代烷烃选自三氯甲烷、1,1-二氯乙烷、二氯甲烷中任意一种或几种。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因三氟甲基磺酸镧和三氟甲基磺酸铈价格较低、催化活性较强,因此所述催化剂优先选用三氟甲基磺酸镧和三氟甲基磺酸铈。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因三氯甲烷、1,1-二氯乙烷价格较低、沸点适中,因此所述溶剂优先选用三氯甲烷和1,1-二氯乙烷。

在上述的制备方法中,三(2,4-二氯)-磷酸酯:催化剂:稀硝酸:氯代烷烃溶剂(摩尔比)为1:(0.1~1.0):(1.0~2.0):(1.0~5.0)。

本发明的反应历程如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效果是:

1.由于本发明在反应中采用以氯代烷烃为溶剂,三(2,4-二氯)-磷酸酯在稀土三氟甲基磺酸盐催化作用下,与稀硝酸反应,从根本上避免了传统硝化方法反应后产生的废混酸对环境的污染,同时硝化反应的选择性更为有效,使硝化产物三(2,4-二氯-5-硝基)-磷酸酯的收率从85%提高到90%以上,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对噁草酮的产业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本发明提供的合成工艺更为合理,具有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高、污染源易控制等优点,更适合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具体描述,但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三(2,4-二氯-5-硝基)-磷酸酯的制备:

在一个1000ml的四口圆底烧瓶中,装有机械搅拌、温度计和冷凝管,加入100g三氯甲烷,53.5g三(2,4-二氯)-磷酸酯和1.2g催化剂三氟甲基磺酸镧,搅拌降到5℃以下,开始滴加20g 65%的稀硝酸,控制温度在5~10℃,滴加结束后,逐渐升温到10~20℃,反应2h,然后再升温到30~40℃反应3h,反应结束后,降到室温,分出有几相,经脱除溶剂后,得到54.4g三(2,4-二氯-5-硝基)-磷酸酯,含量96.0%,收率90.5%。

实施例2

在一个1000ml的四口圆底烧瓶中,装有机械搅拌、温度计和冷凝管,加入250g三氯甲烷,53.5g三(2,4-二氯)-磷酸酯和6g催化剂三氟甲基磺酸镧,搅拌降到5℃以下,开始滴加30g 65%的稀硝酸,控制温度在5~10℃,滴加结束后,逐渐升温到10~20℃,反应2h,然后再升温到40~50℃反应4h,反应结束后,降到室温,分出有几相,经脱除溶剂后,得到55.0g三(2,4-二氯-5-硝基)-磷酸酯,含量96.3%,收率91.7%。

实施例3

在一个1000ml的四口圆底烧瓶中,装有机械搅拌、温度计和冷凝管,加入500g三氯甲烷,53.5g三(2,4-二氯)-磷酸酯和12g催化剂三氟甲基磺酸镧,搅拌降到5℃以下,开始滴加40g 65%的稀硝酸,控制温度在5~10℃,滴加结束后,逐渐升温到10~20℃,反应2h,然后再升温到50~60℃反应5h,反应结束后,降到室温,分出有几相,经脱除溶剂后,得到55.4g三(2,4-二氯-5-硝基)-磷酸酯,含量96.7%,收率92.8%。

实施例4

在一个1000ml的四口圆底烧瓶中,装有机械搅拌、温度计和冷凝管,加入250g1,1-二氯乙烷,53.5g三(2,4-二氯)-磷酸酯和6g催化剂三氟甲基磺酸铈,搅拌降到5℃以下,开始滴加30g 65%的稀硝酸,控制温度在5~10℃,滴加结束后,逐渐升温到10~20℃,反应2h,然后再升温到40~50℃反应4h,反应结束后,降到室温,分出有几相,经脱除溶剂后,得到54.6g三(2,4-二氯-5-硝基)-磷酸酯,含量96.0%,收率90.7%。

实施例5

在一个1000ml的四口圆底烧瓶中,装有机械搅拌、温度计和冷凝管,加入250g二氯甲烷,53.5g三(2,4-二氯)-磷酸酯和6g催化剂三氟甲基磺酸镨,搅拌降到5℃以下,开始滴加30g 65%的稀硝酸,控制温度在5~10℃,滴加结束后,逐渐升温到10~20℃,反应2h,然后再升温到40~50℃反应4h,反应结束后,降到室温,分出有几相,经脱除溶剂后,得到54.2g三(2,4-二氯-5-硝基)-磷酸酯,含量95.8%,收率90.0%。

对比例:

在一个1000ml的四口圆底烧瓶中,装有机械搅拌、温度计和冷凝管,加入150g浓硫酸,53.5g三(2,4-二氯)-磷酸酯,搅拌降到5℃以下,开始滴加18g发烟稀硝酸18g浓硫酸的混合液体,控制温度在5~10℃,滴加结束后,逐渐升温到10~20℃,反应2h,然后再升温到40~55℃反应4h以上,反应结束后,加入100g水,降到室温,分出有机相,经水洗后,得到53.6g三(2,4-二氯-5-硝基)-磷酸酯,含量92.0%,收率85.2%。

从上述实施例1、2、3、4、5与对比实施例的比较可以看出,实施例避免了废混酸的产生,所获得的收率明显高于对比实施例约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