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藻孢子聚集体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55313发布日期:2019-05-15 21:56阅读:6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藻孢子聚集体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海域辽阔,海藻是海洋中重要的资源,如红藻、绿藻和褐藻中的许多品种具有相当高的经济价值。但近年来,随着对海洋藻类的开发,藻类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海区自然野生可食用海藻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因此扩大开展海藻栽培加工技术是沿海国家的重要内容。

目前国内外人工栽培海藻主要是海带、裙菜、紫菜、江蓠、麒麟菜和礁膜等,大部分主要采取传统的海藻栽培方式。传统的海藻栽培方式是利用长度大于10cm的原藻体于20-30℃下自然萌发产生无性孢子或雌雄配子。释放后的藻体上端部分开始出现逐渐衰退死亡腐烂现象。由于新产生的孢子较小,同时加上自然养殖海区存在水体、潮汐、季节、水污染、温度、盐度变化等影响孢子成活率的不可控因素,制约了新生孢子的生长发育,会造成不能稳定产生大量可供采收的成藻。

虽然目前主要经济海藻已经不同程度实现了人工栽培,但其产量的稳定性以及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国内尚未有利用海藻孢子聚集体悬浮生长形成幼苗育种的相关技术,因此开展孢子集块化法在海藻育苗中的应用以获得海藻幼苗养殖的方法很有必要,该方法可为人工规模化养殖海藻提供技术基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缺点,公开了一种海藻孢子聚集体育苗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海藻孢子聚集体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藻体剪切成片段,切成片段的藻体经灭菌海水洗涤后培养,产生孢子;或者将藻体用灭菌海水洗涤后,在20-25℃、100μmol/m2/s的光照下培养,产生孢子;孢子是指无性孢子、雌雄配子。

B.收集海藻产生的孢子悬浮液,浓缩至用目镜10×物镜40监测时视野中有大于6个孢子,再次培养;在再次培养过程中搅拌,使孢子之间相互附着聚集生长,形成孢子聚集体;在再次培养过程中搅拌,使孢子之间以较高密度相互附着聚集生长形成孢子聚集体。

C.收集孢子聚集体并分散,形成的分散后的孢子聚集体苗作为幼苗,将幼苗转至烧瓶中通气培养,采集烧瓶底部的幼苗作为储备苗。分散后的孢子一部分可经通气再培养发育为成藻,另一部分作为储备苗备用;此培养条件可以使这些孢子团至少存活1年以上并且未观察到其生长。幼苗转至烧瓶中通气培养时,部分幼苗会发生悬浮生长现象。本发明对分散后的孢子聚集体中的孢子数目控制,并且本发明是悬浮于培养液中生长,不同于传统方法的附着于网面或者绳索生长,从而避免因采收困难导致的产量降低的现象。

作为优选,步骤A中,取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藻体。

作为优选,步骤A中,切成片段的藻体经灭菌海水洗涤后放入光照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光照恒温培养箱温度控制在18-25℃,光周期控制在12L:12D,光强控制在100μmol/m2/s,培养2-5天,产生孢子。

作为优选,步骤B中,再次培养时,将浓缩的孢子悬浮液放入光照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光照恒温培养箱温度控制在18-25℃,光周期控制在12L:12D,光强控制在100μmol/m2/s,培养2-3天。

作为优选,步骤B中,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

作为优选,步骤C中,培养时,将幼苗放入光照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光照恒温培养箱温度控制在18-25℃,光周期控制在12L:12D,光强控制在100μmol/m2/s,培养2-3天。

作为优选,步骤C中,储备苗放入光照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光照恒温培养箱温度控制在10-15℃,光周期控制在12L:12D,光强控制在10μmol/m2/s,培养3天,储存备用。处理后的储备苗可作为持续性供应幼苗的来源。储备苗放入光照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光照恒温培养箱温度控制在10-15℃,光周期控制在12L:12D,光强控制在10μmol/m2/s,此培养条件可以使这些幼苗存活1年以上,并且未观察到其生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采用的“孢子聚集体”作为海藻人工栽培初期阶段的幼苗。其主要优点在于使孢子聚集体以悬浮聚集方式在培养液中生长,不同于传统育苗中需要对海藻孢子或合子等提供附着物提供生长场所,另外分散聚集体这一步骤可为后续进一步扩大培养中可调控幼苗数量提供保证。

(2)本发明的培养方法采集孢子,操作简便,周期短,实用性强,且可稳定持续的收集大量孢子,不同于传统育苗方式中对藻体成熟度要求苛刻,解决了传统方式中因成熟藻体释放孢子而衰退死亡的技术问题。

(3)孢子块育苗的优越性还有这么几点:第一,利于保存,孢子集块化法形成的小苗可以长时间的保存。第二,形成的小苗都是克隆体,可便于任何时候开展生产或者试验进行对照。第三,通过多次趋光性获得的孢子可以避免其它藻类的污染,形成安全可靠的苗种。第四,成活率高,避免外界因素如天敌,环境变换等因素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海藻孢子聚集体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藻体剪切成片段,切成片段的藻体经灭菌海水洗涤后,放入光照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光照恒温培养箱温度控制在20℃,光周期控制在12L:12D,光强控制在100μmol/m2/s,培养2天,产生孢子;

B.收集海藻产生的孢子悬浮液,浓缩至用目镜10×物镜40监测时视野中有大于6个孢子,再次培养;将浓缩的孢子悬浮液放入光照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光照恒温培养箱温度控制在20℃,光周期控制在12L:12D,光强控制在100μmol/m2/s,培养2天;在再次培养过程中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使孢子之间相互附着聚集生长,形成孢子聚集体;

C.收集孢子聚集体并分散,形成的分散后的孢子聚集体苗作为幼苗,将幼苗转至烧瓶中通气培养,培养时,将幼苗放入光照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光照恒温培养箱温度控制在20℃,光周期控制在12L:12D,光强控制在100μmol/m2/s,培养2天;采集烧瓶底部的幼苗作为储备苗;储备苗放入光照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光照恒温培养箱温度控制在10-15℃,光周期控制在12L:12D,光强控制在10μmol/m2/s,培养2天,储存备用。

实施例2

一种海藻孢子聚集体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藻体剪切成片段,切成片段的藻体经灭菌海水洗涤后,放入光照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光照恒温培养箱温度控制在18℃,光周期控制在12L:12D,光强控制在100μmol/m2/s,培养5天,产生孢子;

B.收集海藻产生的孢子悬浮液,浓缩至用目镜10×物镜40监测时视野中有大于6个孢子,再次培养;将浓缩的孢子悬浮液放入光照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光照恒温培养箱温度控制在18℃,光周期控制在12L:12D,光强控制在100μmol/m2/s,培养3天;在再次培养过程中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使孢子之间相互附着聚集生长,形成孢子聚集体;

C.收集孢子聚集体并分散,形成的分散后的孢子聚集体苗作为幼苗,将幼苗转至烧瓶中通气培养,培养时,将幼苗放入光照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光照恒温培养箱温度控制在18℃,光周期控制在12L:12D,光强控制在100μmol/m2/s,培养3天;

采集烧瓶底部的幼苗作为储备苗;储备苗放入光照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光照恒温培养箱温度控制在10℃,光周期控制在12L:12D,光强控制在10μmol/m2/s,培养2天,储存备用。

实施例3

一种海藻孢子聚集体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藻体剪切成片段,切成片段的藻体经灭菌海水洗涤后,放入光照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光照恒温培养箱温度控制在25℃,光周期控制在12L:12D,光强控制在100μmol/m2/s,培养3天,产生孢子;

B.收集海藻产生的孢子悬浮液,浓缩至用目镜10×物镜40监测时视野中有大于9个孢子,再次培养;将浓缩的孢子悬浮液放入光照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光照恒温培养箱温度控制在25℃,光周期控制在12L:12D,光强控制在100μmol/m2/s,培养2.5天;在再次培养过程中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使孢子之间相互附着聚集生长,形成孢子聚集体;

C.收集孢子聚集体并分散,形成的分散后的孢子聚集体苗作为幼苗,将幼苗转至烧瓶中通气培养,培养时,将幼苗放入光照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光照恒温培养箱温度控制在25℃,光周期控制在12L:12D,光强控制在100μmol/m2/s,培养2.5天;

采集烧瓶底部的幼苗作为储备苗;储备苗放入光照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光照恒温培养箱温度控制在10-15℃,光周期控制在12L:12D,光强控制在10μmol/m2/s,培养2天,储存备用。

实施例4

一种海藻孢子聚集体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取藻体剪切成片段,切成片段的藻体经灭菌海水洗涤后培养,产生孢子;

B.收集海藻产生的孢子悬浮液,浓缩至用目镜10×物镜40监测时视野中有10个孢子,再次培养;在再次培养过程中,使孢子之间相互附着聚集生长,形成孢子聚集体;

C.收集孢子聚集体并分散,形成的分散后的孢子聚集体苗作为幼苗,将幼苗转至烧瓶中通气培养;采集烧瓶底部的幼苗作为储备苗。

培养液为天然海水,经过滤灭菌冷却至室温后存贮备用。

实施例5

一种海藻孢子聚集体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藻体用灭菌海水洗涤后,在20-25℃、100μmol/m2/s的光照下培养,产生孢子;

B.收集海藻产生的孢子悬浮液,浓缩至用目镜10×物镜40监测时视野中有大于9个孢子,再次培养;将浓缩的孢子悬浮液放入光照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光照恒温培养箱温度控制在25℃,光周期控制在12L:12D,光强控制在100μmol/m2/s,培养2.5天;在再次培养过程中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使孢子之间相互附着聚集生长,形成孢子聚集体;

C.收集孢子聚集体并分散,形成的分散后的孢子聚集体苗作为幼苗,将幼苗转至烧瓶中通气培养,培养时,将幼苗放入光照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光照恒温培养箱温度控制在25℃,光周期控制在12L:12D,光强控制在100μmol/m2/s,培养2.5天;

采集烧瓶底部的幼苗作为储备苗;储备苗放入光照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光照恒温培养箱温度控制在10-15℃,光周期控制在12L:12D,光强控制在10μmol/m2/s,培养2天,储存备用。

实施例6

一种海藻孢子聚集体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藻体用灭菌海水洗涤后,在20-25℃、100μmol/m2/s的光照下培养,产生孢子;

B.收集海藻产生的孢子悬浮液,浓缩至用目镜10×物镜40监测时视野中有大于9个孢子,再次培养;将浓缩的孢子悬浮液放入光照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光照恒温培养箱温度控制在25℃,光周期控制在12L:12D,光强控制在100μmol/m2/s,培养2.5天;在再次培养过程中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使孢子之间相互附着聚集生长,形成孢子聚集体;

C.收集孢子聚集体并分散,形成的分散后的孢子聚集体苗作为幼苗,将幼苗转至烧瓶中通气培养,培养时,将幼苗放入光照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光照恒温培养箱温度控制在25℃,光周期控制在12L:12D,光强控制在100μmol/m2/s,培养2.5天;

采集烧瓶底部的幼苗作为储备苗;储备苗放入光照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光照恒温培养箱温度控制在10-15℃,光周期控制在12L:12D,光强控制在10μmol/m2/s,培养2天,储存备用。

实施例7

将采集得到的新鲜浒苔经灭菌海水洗净后,剪切成10-200个长度约为1-2mm的藻体片段,经灭菌后的海水洗涤后转移至装有30mL灭菌海水的玻璃培养皿中培养,设置培养条件为:温度20℃,光照条件:冷白荧光灯,光周期控制在12L:12D,光强100μmol/m2/s。在此培养条件下藻体片段可以持续产生孢子数天。由于产生的孢子具有趋光的特性,收集并浓缩孢子悬浮液。向装有20mL培养液的培养皿中加入数滴孢子悬浮液并且调节其最终悬浮液浓度大于104个/mL。将培养皿置于磁力搅拌器上,调整转速,将此培养皿按照前面设置的培养条件置于光照培养箱中继续培养。在此条件下,孢子以较高密度在玻璃皿底部进行生长并且相互之间进行附着形成聚集体。

用镊子将这些聚集体从培养皿底部刮开,用电动搅拌器进行分散聚集体以形成大量分散开的小幼苗。将这些小幼苗放入装有500mL培养液的烧瓶中通气培养,其他条件同于前面培养条件。长势良好的幼苗一部分用以后期的人工栽培,另一部分的烧瓶底部幼苗作为储备苗。将储备苗培育至20cm以上作持续性供应无性繁殖幼苗的来源。对此条件下长势良好的藻体进行剪切以获得孢子,处理方法参考上述。可以将此培育过程进行多次重复以获得大量无性繁殖的孢子团。

设置孢子团的培养条件为:温度12℃,光照条件:冷白荧光灯,光周期控制在12L:12D,光强10μmol/m2/s。此培养条件可以使这些小幼苗存活1年以上并且未观察到其出现生长的现象。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