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式薯类淀粉提取器与节水型淀粉提取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612454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滚筒式薯类淀粉提取器与节水型淀粉提取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滚筒式薯类淀粉提取器,包括进料斗、滚筒筛、驱动滚筒筛绕其轴线旋转的驱动机构、侧面带出水孔的淀粉提取槽、支座和第一支架;滚筒筛由圆筒形骨架、覆盖在圆筒形骨架外表面的筛网和设置在圆筒形骨架内表面的螺旋形推进条构成;淀粉提取槽安装在第一支架上,滚筒筛倾斜安装,其进料端低于出料端,滚筒筛的进料端及靠进料端的部段浸入淀粉提取槽所装的水中,滚筒筛的出料端位于淀粉提取槽的上方,驱动机构与滚筒筛的一端组合,支座与滚筒筛的另一端组合,在驱动机构作用下滚筒筛的旋转方向与设置在圆筒形骨架内表面的螺旋形推进条的旋向相反。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滚筒式薯类淀粉提取器节水型薯类淀粉提取装置。
【专利说明】滚筒式薯类淀粉提取器与节水型淀粉提取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薯类淀粉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薯类淀粉提取器及含薯类淀粉提取器的节水型薯类淀粉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淀粉行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目前我国用于生产淀粉的原料主要有薯类、谷类和豆类等,其中粮食作物生产的淀粉占90%左右,薯类原料生产的淀粉占10%左右。近年来,在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国薯类淀粉加工行业发展迅速,随着粮食价格的上涨,以薯类原料生产淀粉的比重将越来越高。
[0003]以甘薯为例,长江流域薯区是我国的主要薯区之一,淀粉类加工是农户从事甘薯产后加工的主要方式。单一从事淀粉加工的占40%以上,从事淀粉、粉丝、粉皮等综合加工的占20%以上。每亩甘薯生产成淀粉后可增加收入1000元以上,高于种植小麦和大豆的收入,因此淀粉加工对甘薯种植农户的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农民加工积极性较高。在甘薯收获季节,许多农户都会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淀粉加工。目前提取淀粉的流程为:粉碎原料一加水获得薯浆一过滤一淀粉进入水相一淀粉与水相分离一获得淀粉。但现有加工工艺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存在着设备工艺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0004]现有薯类淀粉提取设备一般包括水平设置的圆筒筛网及其下方的淀粉沉淀池,淀粉沉淀池为方形凹槽式或跑道式,使用时将粉碎后的薯类从圆筒筛网的进料端加入,然后从进料端加水冲淋物料,通过水推动物料向圆筒筛网的出料端运动的同时提取淀粉,含淀粉的水进入沉淀池,淀粉逐渐沉至沉淀池底部,在圆筒筛网的出料端收集提取淀粉后的薯渣。使用现有薯类淀粉提取设备提取淀粉,主要存在以下问题:(I)耗水量大,由于需要借助于水的冲淋作用使物料从筛网的进料端向出料端运动,这就要求冲淋物料的水须具备足够的动力,而且这些水均为一次性使用,导致耗水量大,加工每吨甘薯需要用水5吨左右,即每提取I吨淀粉需耗水20吨左右;(2)水污染严重,因薯类收获的季节性和不耐储藏的特点,薯类淀粉加工主要是在收获季节集中进行,加之现有淀粉提取设备耗水量非常大,因此,废水污染在短时间内大量爆发,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高达5000mg/L左右,处理难度非常大,这些废水大多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入自然水体中,有机物对氧气的大量消耗造成水体缺氧,不但导致周边空气质量恶劣,而且造成了鱼虾死亡现象;(3)淀粉与水相分离过程的成本过高,提取淀粉后,需要将水相中的淀粉分离出来,但由于提取淀粉时使用了大量的水,因此不但水相中淀粉含量过低不易沉降,而且还会产生大量含淀粉的水相,若采用淀粉沉淀池进行分离,必然导致淀粉沉淀池的占地面积过大,若采用离心分离,又会导致能耗过高;(4)淀粉提取率低于80%,造成了淀粉资源的浪费,加之耗水量大,导致成本过高。淀粉加工的废水污染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限制薯类淀粉加工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滚筒式薯类淀粉提取器及含滚筒式薯类淀粉提取器的节水型薯类淀粉提取装置,以实现淀粉提取用水的循环使用,节约用水和减少废水排放量。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滚筒式薯类淀粉提取器,包括进料斗、滚筒筛、驱动滚筒筛绕其轴线旋转的驱动机构、侧面设置有出水孔的淀粉提取槽、支座和第一支架;所述滚筒筛由圆筒形骨架、覆盖在圆筒形骨架外表面的筛网和设置在圆筒形骨架内表面的螺旋形推进条构成;上述构件和部件的组合方式:所述淀粉提取槽安装在第一支架上,所述滚筒筛倾斜安装,其进料端低于出料端,滚筒筛的进料端及靠进料端的部段浸入淀粉提取槽所装的水中,滚筒筛的出料端位于淀粉提取槽的上方,所述驱动机构与滚筒筛的一端组合,所述支座与滚筒筛的另一端组合,在驱动机构作用下滚筒筛的旋转方向与设置在圆筒形骨架内表面的螺旋形推进条的旋向相反,所述进料斗安装在滚筒筛的进料端。
[0007]上述滚筒式薯类淀粉提取器中,所述滚筒筛的中心线与水平线的夹角α为5°?15°,浸入淀粉提取槽所装水中的靠进料端部段为从滚筒筛进料端端部至滚筒筛总长度1/2?7/10处之间的部段,该部段的筛网孔径为80目?100目,滚筒筛未浸入淀粉提取槽所装水中的部段的筛网孔径为50目?70目。
[0008]上述滚筒式薯类淀粉提取器中,所述淀粉提取槽是由矩形底板、三角形前侧板、三角形后侧板和一个矩形端侧板组合成的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槽体,所述出水孔设置在矩形端侧板上;淀粉提取槽倾斜安装在第一支架上,淀粉提取槽的开口端高于封闭端,所述滚筒筛的出料端位于淀粉提取槽的开口端。
[0009]上述滚筒式薯类淀粉提取器中,所述滚筒筛的转速为6转/分?15转/分。
[0010]上述滚筒式薯类淀粉提取器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由齿轮减速器和套合在滚筒筛一端的齿圈组成。
[001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节水型薯类淀粉提取装置,包括上述滚筒式薯类淀粉提取器、渣液分离机、集水槽、第一输液泵、淀粉二次沉淀器、缓冲槽、第二输液泵、第一输液管、第二输液管、喷淋管和第三输液管;上述构件和部件的组合方式:所述渣液分离机安装在滚筒式淀粉提取器的滚筒筛出料端,其进渣口位于所述滚筒筛出料端下方,其排水管与集水槽相接;所述滚筒式淀粉提取器的淀粉提取槽端侧板上设置的出水孔通过第三输液管与集水槽相连;所述第一输液泵的进液口与集水槽相连,其出液口通过第一输液管与淀粉二次沉淀器相接,淀粉二次沉淀器的排液管与缓冲槽相接;所述第二输液泵的进液口与缓冲槽相连,其出液口与第二输液管相连;所述喷淋管的一端封闭,一端未封闭,管体上设置有喷水孔,喷淋管的未封闭端与第二输液管相连,封闭端从滚筒式淀粉提取器的滚筒筛出料端插入滚筒筛。
[0012]上述节水型薯类淀粉提取装置中,所述喷淋管的长度为滚筒筛长度的1/4?1/2,所述喷水孔位于喷淋管的下侧壁;所述喷淋管距滚筒筛出料端端部I的部段不设置喷水孔,所述I的长度为喷淋管长度的1/5?1/4。
[0013]上述节水型薯类淀粉提取装置中,所述淀粉二次沉淀器包括进料室、至少三个沉淀室及用于安装进料室和沉淀室的第二支架,所述进料室与所述第一输液管相接,与进料室相邻的第一沉淀室通过溢流管与进料室连通,两个相邻沉淀室之间通过溢流管连通,淀粉二次沉淀器的排液管设置在最后一个沉淀室。所述二次沉淀器中沉淀室的数量越多,对淀粉和水的分离效果越好。
[0014]上述节水型薯类淀粉提取装置中,所述沉淀室由填料腔、与填料腔下端相接的淀粉收集室及安装在填料腔中的填料组成,沉淀室的中心线为铅垂线,填料腔的中心线与沉淀室中心线的夹角β为30°?45°,填料为斜板填料或者斜管填料,平行于填料腔的中心线安装。
[0015]上述节水型薯类淀粉提取装置中,所述集水槽的安装位置应低于节水型薯类淀粉提取装置的淀粉提取槽的安装位置,以保证淀粉提取槽中的水能够依靠重力作用流入集水槽中。
[0016]使用上述节水型薯类淀粉提取装置提取淀粉的操作如下:
[0017]向淀粉提取槽、集水槽和缓冲槽中注水,开启驱动机构驱动滚筒筛绕其轴线以6转/分?15转/分的转速转动,从进料斗向滚筒筛中进料,随着滚筒筛的转动,螺旋形推进条将滚筒筛进料端的物料逐渐推送至滚筒筛的出料端,物料中的大部分淀粉进入淀粉提取槽的水中,提取淀粉后的物料从滚筒筛的出料端进入渣液分离机,分离所得含淀粉的水进入集水槽;物料从滚筒筛的出料端出料时即打开第一排放阀使淀粉提取槽中含淀粉的水依靠重力作用进入集水槽,同时开启第一输液泵、打开第二排放阀和开启第二输液泵,分别使集水槽中含淀粉的水进入淀粉二次沉淀器,使缓冲槽中的水进入喷淋管并喷淋到滚筒筛中运动的物料上,淀粉提取完成后,收集淀粉。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滚筒式薯类淀粉提取器,由于滚筒筛是旋转式的,其内表面设置有螺旋形推进条,当滚筒筛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绕其轴线转动时,螺旋形推进条则推动物料由滚筒筛的进料端向出料端运动,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种结构的滚筒筛避免了以水作为动力推动物料前进所存在的耗水量大的问题,具有节水的优势。
[0020]2、本实用新型所述滚筒式淀粉提取器的滚筒筛倾斜设置,滚筒筛的出料端高于进料端,滚筒筛仅有一部分浸没在淀粉提取槽的水中,并且滚筒筛出料端筛网的孔径大于进料端的筛网孔径,因而能够促进出料端薯渣中的水回流或回滴到淀粉提取槽中,一方面能够降低薯渣的含水率,有利于薯渣的保存和二次利用,另一方面,回流或回滴到淀粉提取槽中的水可以继续用于提取淀粉,有利于节约用水。
[002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节水型薯类淀粉提取装置,由于该装置包括上述滚筒式淀粉提取器和喷淋管,提取淀粉时兼具静态水浸洗和流动水淋洗的双重功能,一次进料可实现淀粉的两次提取,而且该装置提取淀粉的方式为逆向提取,被粉碎的薯类物料从滚筒筛的进料端向出料端运动,喷淋管中的水由滚筒筛的出料端向进料端运动,被粉碎的薯类物料与水在逆向运动中充分接触、固液两相不断更新;由于渣液分离机从薯渣中分离出的水能携带出部分淀粉,因而本实用新型所述淀粉提取装置能实现淀粉的充分提取,具有耗水量小、淀粉提取速度快和提取率高的特点,对甘薯淀粉的提取率高达90%以上。
[0022]4、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节水型薯类淀粉提取装置包括淀粉二次沉淀器,淀粉二次沉淀器与喷淋管相结合,实现了提取淀粉用水的回用,采用该装置提取甘薯淀粉,加工每吨甘薯仅用水3吨左右,不但节约了水的使用量,而且大大减少了废水的排放量,有效地缓解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水污染严重的问题。
[0023]5、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节水型薯类淀粉提取装置采用淀粉二次沉淀器对集水槽中含淀粉的水相进行分离,加之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提取淀粉的耗水量小,因而整个装置的占地面积小,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淀粉沉淀池占地面积过大的问题,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滚筒式薯类淀粉提取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淀粉提取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节水型薯类淀粉提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淀粉二次沉淀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沉淀室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是图5的左视图;
[0030]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沉淀室的外形图。
[0031]图中,I一滚筒式署类淀粉提取器、1-1 一进料斗、1-2—筛网、1-3一螺旋形推进条、1-4 一驱动电机、1-5—淀粉提取槽、1-5-1—底板、1-5-2—前侧板、1_5_3—后侧板、1-5-4—端侧板、1-5-5—出水孔、1-6—第一排放阀、1-7—出料口、1-8 —支座、1-9一传动机构、1-10—骨架、1-11 一第一支架,2—渣液分离机,3—集水槽,4一第一输液泵、5—淀粉二次沉淀器、5-1—进料室、5-2—溢流管、5-3—排液管、5-4—沉淀室、5-4-1—填料腔、5-4-2—出液口、5-4-3—填料、5-4-4—进液口、5-4-5—淀粉收集室、5-4-6—淀粉排放口、5_5—第二支架、5-6—第二排放阀,6—缓冲槽,7—第二输液泵,8—第一输液管,9—第二输液管,10—喷淋管,11一第三输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滚筒式薯类淀粉提取器与水型薯类淀粉提取装置的结构作进一步说明,并对所述水型薯类淀粉提取装置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0033]下述各实施例中,所述渣液分离机为购自靖江艾莉特食品机械有限公司的LZ-1.5螺旋榨汁机;所述第一输液泵和第二输液泵均为购自惠州市沃德五金机电有限公司的IBD125自吸式水泵。
[0034]实施例1
[0035]本实施例中,所述滚筒式薯类淀粉提取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进料斗1-1、滚筒筛、驱动滚筒筛绕其轴线旋转的驱动机构、淀粉提取槽1-5、支座1-8和第一支架1-11 ;所述滚筒筛由圆筒形骨架1-10、覆盖在圆筒形骨架外表面的尼龙筛网1-2和设置在圆筒形骨架内表面的螺旋形推进条1-3构成,所述圆筒形骨架1-10的长度为4米、直径为0.6米,由内径为1.5厘米的不锈钢管焊接而成,所述螺旋形推进条1-3的宽度为0.1米、螺距为0.15米;所述淀粉提取槽1-5的结构如图2所示,是由长4.05米、宽I米的矩形底板1-5-1、直角边为0.5米、4米的直角三角形前侧板1-5-2、直角边为0.5米、4米的直角三角形后侧板1-5-3,和一个宽I米、高0.5米的矩形端侧板1-5-4组合成的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槽体,所述出水孔1-5-5设置在端侧板1-5-4上,出水孔到端侧板上沿的距离为18厘米。
[0036]所述淀粉提取槽1-5倾斜安装在第一支架1-11上,淀粉提取槽的开口端高于封闭端,所述滚筒筛的出料端位于淀粉提取槽的开口端;所述滚筒筛倾斜安装,其进料端低于出料端,滚筒筛的中心线与水平线的夹角α为12°,滚筒筛的进料端及靠进料端的部段浸入淀粉提取槽1-5所装的水中,滚筒筛的出料端位于淀粉提取槽的上方,浸入淀粉提取槽1-5所装水中的部段为滚筒筛的前2.8米,该部段的尼龙筛网孔径为80目,滚筒筛未浸入淀粉提取槽所装水中的部段为滚筒筛的后1.2米,该尼龙筛网孔径为60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1-4和传动机构1-9,传动机构1-9由减速器和套装在滚筒筛出料端的齿圈组成,所述支座1-8安装在淀粉提取槽1-5中,支座1-8与滚筒筛的进料端组合,用于支承滚筒筛,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滚筒筛的旋转方向与设置在圆筒形骨架内表面的螺旋形推进条1-3的旋向相反,所述进料斗1-1安装在滚筒筛的进料端。
[0037]实施例2
[0038]本实施例中,所述节水型薯类淀粉提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实施例I所述滚筒式薯类淀粉提取器1、渣液分离机2、集水槽3、第一输液泵4、淀粉二次沉淀器5、缓冲槽6、第二输液泵7、第一输液管8、第二输液管9、喷淋管10和第三输液管11。
[0039]所述渣液分离机2安装在滚筒式淀粉提取器中的滚筒筛出料端,其进渣口位于所述滚筒筛出料口 1-7的下方,其排水管与集水槽3相接;所述滚筒式淀粉提取器中的淀粉提取槽1-5端侧板1-5-4上设置的出水孔1-5-5通过第三输液管11与集水槽3相连,第三输液管上设置有第一排放阀1-6。
[0040]所述淀粉二次沉淀器5的结构如图5所示,包括进料室5-1、三个沉淀室5-4及用于安装进料室和沉淀室的第二支架5-5,所述沉淀室5-4的结构如图6所示,其左视图如图7所示,由填料腔5-4-1、与填料腔下端相接的淀粉收集室5-4-5及安装在填料腔中的填料5-4-3组成,所述填料腔的上部设置有出液口 5-4-2,所述填料腔的下部设置有进液口5-4-4,所述淀粉收集室5-4-5的底端设置有淀粉排放口 5-4-6,沉淀室的中心线为铅垂线,填料腔的中心线与沉淀室中心线的夹角β为30°,填料为斜管填料,斜管平行于填料腔的中心线安装;所述进料室5-1与第一输液管8相接,进料室与第一沉淀室相邻,进料室通过溢流管5-2与第一沉淀室的进液口 5-4-4连通,第一沉淀室的出液口 5-4-2与第二沉淀室的进液口连通,第二沉淀室的出液口与第三沉淀室的进液口连通,第三沉淀室的出液口连接排液管5-3,排液管上设置有第二排放阀5-6 ;所述第一输液泵4的进液口与集水槽3相连,其出液口通过第一输液管8与淀粉二次沉淀器的进料室5-1相接,淀粉二次沉淀器5的排液管5-3与缓冲槽6相接。
[0041 ] 所述第二输液泵7的进液口与缓冲槽6相连,其出液口与第二输液管9相连,所述喷淋管10由内径为2厘米的不锈钢管制作而成,喷淋管的长度为1.5米,其一端封闭,一端未封闭,喷淋管10的未封闭端与第二输液管9相连,封闭端从滚筒式淀粉提取器中的滚筒筛出料端插入滚筒筛,喷淋管靠近滚筒筛出料端端部的0.3米长度内不设置喷水孔,喷淋管靠近滚筒筛进料端端部大于0.3米至1.2米的长度范围内设置喷水孔,所述喷水孔均匀设置在管体的下侧壁,相邻喷水孔的间距为I厘米。
[0042]实施例3
[0043]本实施例中,采用实施例2所述节水型薯类淀粉提取装置提取甘薯淀粉,所述甘薯的品种为徐薯22,具体操作如下:
[0044]将甘薯粉碎,取被粉碎的甘薯测试其淀粉含量;向淀粉提取槽1-5注入0.43吨水,向集水槽3和缓冲槽6中共注入0.99吨水,即提取淀粉共用水1.42吨,开启滚筒式薯类淀粉提取器的驱动电机1-4,使滚筒筛以6转/分钟的转速其轴线转动,将被粉碎的甘薯物料从进料斗1-1中加入滚筒筛中,共向滚筒筛中加入被粉碎的甘薯0.473吨,整个提取过程耗时3小时。随着滚筒筛的转动,螺旋形推进条1-3逐渐将滚筒筛进料端的被粉碎甘薯物料推送至滚筒筛的出料端,在此过程中,浸没在淀粉提取槽所装水中的被粉碎甘薯物料中的淀粉在浸洗作用下穿过滚筒筛的尼龙筛网进入淀粉提取槽的水中,淀粉逐渐沉降至淀粉提取槽的底部。随着滚筒筛的转动,经提取淀粉后的甘薯渣从滚筒筛的出料口 1-7落入渣液分离机2中,开启渣液分离机进行挤水操作,挤水后得到薯渣和含淀粉的水,将薯渣单独收集,含淀粉的水进入集水槽3中。甘薯渣从滚筒筛的出料口开始出料时即打开第一排放阀1-6使淀粉提取槽1-5中含淀粉的水依靠重力作用进入集水槽3,同时开启第一输液泵4、打开第二排放阀5-6和开启第二输液泵7,分别使集水槽中含淀粉的水进入淀粉二次沉淀器5中,使缓冲槽6中的水进入喷淋管10,从喷淋管下侧壁上的喷水孔喷淋到已经过浸洗提取淀粉的甘薯渣上,实现甘薯淀粉的二次提取。集水槽中含淀粉的水进入二次沉淀器5中之后,其中的淀粉在填料腔中逐渐沉降,水相逐渐澄清,沉降后的淀粉进入填料腔下端的淀粉收集室5-4-5中,澄清的水由缓冲槽6收集。淀粉提取完毕后,收集淀粉,检测薯渣中的淀粉含量,计算得到淀粉提取率为90.45%。
[0045]所述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可参见Zhang L.,Chen Q.,Jin Y.,etal.Energy-saving direct ethanol product1n from viscosity reduct1n mash ofsweet potato at very high gravity (VHG).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2010, 91(12):1845-1850。具体为:用粉碎机将甘薯粉碎成浆,称取1g左右薯浆置于250mL磨口锥形瓶中,加入30mL浓度为6mol/L的HCl溶液和10mL蒸馏水,装上冷凝管,置沸水浴中回流2h进行水解,回流完毕,立即用流动水冷却,待水解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NaOH调节水解液的pH值为7,然后加入20mL浓度为20wt%的醋酸铅溶液,摇匀后放置lOmin,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至500mL,过滤,弃去初滤液,收集5mL滤液过预活化好的反相C18固相萃取小柱,弃去最初的I?2mL,收集后面的3?4mL,再用0.22 μ m的水系滤膜过滤,最后利用HPLC测定滤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根据淀粉含量=葡萄糖含量/1.1,计算淀粉含量。
[0046]淀粉提取率(% )=(被粉碎甘薯重量*被粉碎甘薯淀粉含量一甘薯洛重量*甘薯渣淀粉含量)/被粉碎甘薯重量*被粉碎甘薯淀粉含量。
【权利要求】
1.一种滚筒式薯类淀粉提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斗(1-1)、滚筒筛、驱动滚筒筛绕其轴线旋转的驱动机构、侧面设置有出水孔的淀粉提取槽(1-5)、支座(1-8)和第一支架(1-11);所述滚筒筛由圆筒形骨架(1-10)、覆盖在圆筒形骨架外表面的筛网(1-2)和设置在圆筒形骨架内表面的螺旋形推进条(1-3)构成; 所述淀粉提取槽(1-5)安装在第一支架(1-11)上,所述滚筒筛倾斜安装,其进料端低于出料端,滚筒筛的进料端及靠进料端的部段浸入淀粉提取槽(1-5)所装的水中,滚筒筛的出料端位于淀粉提取槽的上方,所述驱动机构与滚筒筛的一端组合,所述支座(1-8)与滚筒筛的另一端组合,在驱动机构作用下滚筒筛的旋转方向与设置在圆筒形骨架内表面的螺旋形推进条的旋向相反,所述进料斗(1-1)安装在滚筒筛的进料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滚筒式薯类淀粉提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筛的中心线与水平线的夹角(α)为5°?15°,浸入淀粉提取槽(1-5)所装水中的靠进料端部段为从滚筒筛进料端端部至滚筒筛总长度1/2?7/10处之间的部段,该部段的筛网孔径为80目?100目,滚筒筛未浸入淀粉提取槽所装水中的部段的筛网孔径为50目?70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滚筒式薯类淀粉提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提取槽(1-5)是由矩形底板(1-5-1)、三角形前侧板(1-5-2)、三角形后侧板(1-5-3)和一个矩形端侧板(1-5-4)组合成的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槽体,所述出水孔设置在矩形端侧板(1-5-4)上;淀粉提取槽(1-5)倾斜安装在第一支架(1-11)上,淀粉提取槽的开口端高于封闭端,所述滚筒筛的出料端位于淀粉提取槽的开口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滚筒式薯类淀粉提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筛的转速为6转/分?15转/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滚筒式薯类淀粉提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筛的转速为6转/分?15转/分。
6.一种节水型薯类淀粉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滚筒式薯类淀粉提取器(I)、渣液分离机(2)、集水槽(3)、第一输液泵(4)、淀粉二次沉淀器(5)、缓冲槽¢)、第二输液泵(7)、第一输液管(8)、第二输液管(9)、喷淋管(10)和第三输液管(11); 所述渣液分离机(2)安装在滚筒式淀粉提取器的滚筒筛出料端,其进渣口位于所述滚筒筛出料端下方,其排水管与集水槽(3)相接;所述滚筒式淀粉提取器的淀粉提取槽端侧板(1-5-4)上设置的出水孔通过第三输液管(11)与集水槽(3)相连; 所述第一输液泵(4)的进液口与集水槽(3)相连,其出液口通过第一输液管(8)与淀粉二次沉淀器(5)相接,淀粉二次沉淀器(5)的排液管与缓冲槽(6)相接; 所述第二输液泵(7)的进液口与缓冲槽(6)相连,其出液口与第二输液管(9)相连;所述喷淋管(10)的一端封闭,一端未封闭,管体上设置有喷水孔,喷淋管(10)的未封闭端与第二输液管(9)相连,封闭端从滚筒式淀粉提取器的滚筒筛出料端插入滚筒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节水型薯类淀粉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10)的长度为滚筒筛长度的1/4?1/2,所述喷水孔位于喷淋管的下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节水型薯类淀粉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喷淋管(10)距滚筒筛出料端端部I的部段不设置喷水孔,所述I的长度为喷淋管长度的1/5?1/4。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节水型薯类淀粉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二次沉淀器(5)包括进料室(5-1)、至少三个沉淀室(5-4)及用于安装进料室和沉淀室的第二支架(5-5),所述进料室(5-1)与所述第一输液管(8)相接,与进料室相邻的第一沉淀室通过溢流管(5-2)与进料室连通,两个相邻沉淀室之间通过溢流管(5-2)连通,淀粉二次沉淀器的排液管(5-3)设置在最后一个沉淀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节水型薯类淀粉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室(5-4)由填料腔(5-4-1)、与填料腔下端相接的淀粉收集室(5-4-5)及安装在填料腔中的填料(5-4-3)组成,沉淀室的中心线为铅垂线,填料腔的中心线与沉淀室中心线的夹角(β)为30°?45°,填料为斜板填料或斜管填料,填料平行于填料腔的中心线安装。
【文档编号】C08B30/00GK204097381SQ201420557600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5日
【发明者】赵海, 靳艳玲, 方扬, 沈维亮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