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痛风药非布司他的合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0661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抗痛风药非布司他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为原料,通过Duff反应引入醛基,经Williamson醚化、氰化、水解氨化、硫化、环合、再经水解反应即得到化合物1非布司他;合成路线如下:

2.按权利要求1所述抗痛风药非布司他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比4-5:1的比例,将65-75wt%的多聚磷酸与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混合,搅拌过程中分批加入乌洛托品,升温到75-85℃,同温反应3-5h,待反应结束后,反应液依次用过量的水,乙酸乙酯反复萃取,收集的有机相用过量的饱和食盐水洗2-3次后有机相浓缩,固体40-60℃烘干得3-甲酰基-4-羟基苯甲酸乙酯(化合物2)。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痛风药非布司他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聚磷酸预先用水稀释,待体系降到20-25℃使用,以免反应剧烈放热发生危险。

4.按权利要求1所述抗痛风药非布司他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 于:搅拌条件下,按质量体积比1:6-10的比例将3-甲酰基-4-羟基苯甲酸乙酯溶解在DMF中,向体系中加入碳酸钾和碘化钾;避光下,将溴代异丁烷:DMF的体积比1:1-2的比例混合得混合液,而后将混合液滴入到上述反应体系中,滴加完毕后70-85℃反应5-7h,反应结束后趁热过滤,滤液降温到-5-5℃析晶5-7h,析晶后过滤,滤饼40-60℃烘干得3-甲酰基-4-异丁氧基苯甲酸乙酯(化合物3)。

5.按权利要求4所述抗痛风药非布司他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滴加速度为80-100mL/h。

6.按权利要求1所述抗痛风药非布司他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搅拌条件下,按质量比1:8-11的比例将3-甲酰基-4-异丁氧基苯甲酸乙酯加入到甲酸中,向反应体系中加入盐酸羟胺和甲酸钠,升温到90-105℃,回流反应3-5h,反应完毕后,加入过量的水使反应体系降温到-5-5℃,有固体析出,过滤,滤饼40-60℃烘干得3-氰基-4-异丁氧基苯甲酸乙酯(化合物4)。

7.按权利要求1所述抗痛风药非布司他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搅拌条件下,将3-氰基-4-异丁氧基苯甲酸乙酯加入到过量的乙醇中,再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升温到40-60℃,反应2-5h,反应完毕后减压蒸除乙醇,调节体系pH=5-7,析出固体,过滤得3-氰基-4-异丁氧基苯甲酸;将3-氰基-4-异丁氧基苯甲酸溶于过量的二氯甲烷中,再加DMF,滴加二氯亚砜,而后反应1-3h,反应后加入过量的THF,加入后降温到-5-5℃,再滴加过量的25-28%的氨水,同温反应1-3h后蒸除THF,析出固体,过滤,滤饼40-60℃烘干得3-氰基-4-异丁氧基苯甲酰胺(化合物5)。

8.按权利要求1所述抗痛风药非布司他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搅拌条件下,将3-氰基-4-异丁氧基苯甲酰胺加入到过量的THF中,加入Lawesson试剂,氮气保护下升温到60-70℃,反应5-8h,反应完毕,蒸馏处理,而后再于搅拌条件下依次经过量的NaHCO3饱和溶液,二氯甲烷反复萃取,合并萃取所得的有机相,有机相用过量的饱和食盐水洗涤,洗涤后有机相浓缩得3-氰基-4-异丁氧基硫代苯甲酰胺(化合物6)。

9.按权利要求1所述抗痛风药非布司他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3-氰基-4-异丁氧基硫代苯甲酰胺加入到过量的乙醇中,在搅拌条件下加入2-氯乙酰乙酸乙酯,而后升温使反应体系的温度到75-85℃,反应2-5h,反应完毕后蒸馏处理,而后降温到-5-5℃,析出固体,过滤,滤饼40-60℃烘干得2-(3-氰基-4-异丁氧基苯基)-4-甲基-5-噻唑甲酸乙酯(化合物7)。

10.按权利要求1所述抗痛风药非布司他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搅拌条件下将2-(3-氰基-4-异丁氧基苯基)-4-甲基-5-噻唑甲酸 乙酯溶解到乙醇与THF中的混合溶剂中,溶解后滴加NaOH水溶液,滴加完毕升温到40-60℃,反应2-4h,而后调节反应液pH=5,使体系中固体析出,过滤,滤饼用过量的95%乙醇重结晶,得2-(3-氰基-4-异丁氧基苯基)-4-甲基-5-噻唑甲酸(化合物1)。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