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深度共熔溶剂去除衣服霉斑的绿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98435阅读:17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日用化工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氯化胆碱或乳酸的深度共熔溶剂去除衣服霉斑的绿色方法。



背景技术:

在潮湿的季节,衣物发霉是常见问题,尤其是在空气湿度较大的南方地区,各种衣物极易发霉,尤其是对于比较贵重的衣物,如不能采用温和、有效的方法去除酶斑,则不得不因丢弃而造成浪费。目前,衣物除霉的产品主要是漂白剂类,包括氧漂和氯漂两种类型。氯漂是利用次氯酸钠的氧化作用来破坏染料污渍和染料结构,从而达到漂白的效果,如蓝月亮的“蓝色月光白色衣物色渍净”。氯漂主要用于白色织物的污渍去除,使用温度65℃~70℃,时间8~10分钟,pH值10.2~10.8,在这种条件下氯漂的效果最好。氯漂如果控制不好,容易造成织物强度的下降。氧漂是利用过氧化氢在一定的pH值以及温度下的氧化作用来破坏污渍或染料结构,从而达到增白效果,如蓝月亮的“蓝色月光彩色衣物色渍净”。现有技术中的氧漂主要用于有色及白色织物的污渍的去除,使用温度70~90℃,时间8~10分钟,pH值在1I.0以上,此时的氧漂效果最好。氧漂相对于氯漂比较温和,对织物的色牢度和强度破坏较小,因而使用相对广泛。但目前常用的氧漂剂包括过碳酸钠、过硼酸钙、过氧化锌等都存在着稳定性差、易吸潮分解失效等缺点,一般需要一定的包裹技术来增加其稳定性,从而导致成本增加。此外,大部分氧漂产品在室温下不能完全去除衣服上的霉斑,只能在高温下发挥较强的去污渍效果,因而不耐高温的织物衣物不适用。总之,漂白类产品大部分因会导致衣物的有色染料褪色而仅限于白色布料的霉斑去除,且该类产品对皮肤伤害较大,不能直接接触。因此,漂白类产品已非家庭衣物除霉的首选。

除了漂白类产品外,市售的也有少量基于酶类、植物提取物类的产品,如“立白天然皂液”,虽有提出可去除衣服霉斑的功效,但用户反馈效果不理想,不能有效去除霉斑,且价格相对较高(40元/kg)。此外,在文物修复研究方面,有故宫博物馆的学者提到用电解酸化水来清洗丝质文物(衣物)上的霉斑,效果比较好,但一方面此酸化水的酸性相对较强(pH 2.5~3),不适合皮肤接触,另一方面酸化水的制备需要特殊设备且不稳定,放置一定时间后就失去了作用,因此也没有市场应用价值。关于市面上的进口产品,如日本花王“KAO酵素强力重点洗衣液彩漂喷剂”,133元/kg;韩国进口“欧可零700G婴幼儿衣物富氧彩漂粉宝宝彩漂粉”,74元/千克,这些产品提出的有效处理污渍范围也没有包括霉斑,用户同样反馈该类产品对衣服霉斑的去除效果一般。

总之,目前市面上具有衣服霉斑去除功效的产品主要是漂白类,漂白剂用量高的效果好,但主要针对纯白色衣服,且对布料和人体健康损害大,不够温和环保。能具有彩漂功效的产品要么效果不够理想,要么不环保或者价格较高。因此,急需开发廉价环保、温和高效、去霉斑能力强、适用性更广的衣物除霉产品,以满足人们生活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深度共熔溶剂去除衣服霉斑的绿色方法。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利用深度共熔溶剂去除衣服霉斑的绿色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以深度共熔溶剂a、双氧水、氢氧化钠和水为原料配置成液体洗涤剂A;或者以深度共熔溶剂b、双氧水和水为原料配置成液体洗涤剂B;

(2)将发霉布料浸没在液体洗涤剂A或液体洗涤剂B中,于室温下静置2~24小时,随后用清水洗涤3~5次,晾干后即可将布料上的霉斑去除。

步骤(1)中所述的深度共熔溶剂a是由乳酸与尿素以摩尔比1:1组成的透明澄清液体混合物或者是由乳酸、氯化胆碱、尿素以摩尔比1:1:1组成的透明澄清液体混合物;所述的深度共熔溶剂b是由质量比为1:1的乳酸钠和尿素组成的混合物。

步骤(1)中所述的液体洗涤剂A是由质量分数20%的深度共熔溶剂a、质量分数15%的双氧水、质量分数30%的0.1g/mL氢氧化钠水溶液和质量分数35%的水组成;所述液体洗涤剂B是由质量分数10%的深度共熔溶剂b、质量分数3%的双氧水和质量分数87%的水组成。

步骤(2)中所述的发霉布料包括棉麻布料或化纤布料,为白色布料或者彩色布料。

本发明的原理是:

深度共熔溶剂是一种不易挥发、热稳定性高、性质可调、环境友好、合成简易廉价、生物相容性好的新型绿色溶剂,它是一类由季铵盐、天然碱等氢键受体和有机酸、酰胺、甘油或碳水化合物等氢键供体组成的共熔混合物,对各种有机物和生物大分子包括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组分溶解力强。而衣物上的霉斑的成分主要为各种霉菌的菌丝体(主要成分为多糖类、脂质和蛋白质)、分泌蛋白和色素等代谢产物的混合物。通过调整深度共熔溶剂的组成和比例,再配以少量其它添加剂的辅助作用,可针对不同的布料、不同的霉斑获得廉价、高效、环境友好的去霉斑产品。最终,建立布料种类、霉斑成分与洗涤剂组成之间的内在联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去霉效果好:可将一般衣服霉斑完全去除。

(2)操作简单高效:室温下将霉布浸泡,无需特殊处理过程;而其它部分产品需要加热才能进行达到一定的去霉效果。

(3)温和环保:所用原料绿色、溶液pH中性,可直接接触皮肤;而市售漂白类产品涉及到高锰酸钾、次氯酸类等物质,不仅只能用于纯白色衣物,且不能直接接触皮肤,对人体和布料损害大。

(4)适用面广:不仅适用白色衣料,彩色的衣物也适用。

(5)合成简便、成本低廉:只需要将几种原料混合,无需特殊设备和繁琐步骤,且所涉原料价格较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液体洗涤剂是由以下组分组成:深度共熔溶剂(摩尔比为1:1:1的乳酸:氯化胆碱:尿素混合物;质量分数20%),过氧化氢(质量分数15%),0.1g/m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质量分数30%),水(质量分数35%),pH 7.0。

操作过程:

取所得液体洗涤剂10mL放入小烧杯中,将发霉布料(化纤、棉布、彩色棉布)浸入烧杯里的液体洗涤剂中,于室温下静置2小时,随后用清水洗涤3~5次,晾干后即可将布料上的霉斑去除。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得液体洗涤剂是由以下组分组成:深度共熔溶剂(摩尔比为1:1的乳酸与尿素的混合物;质量分数为20%),过氧化氢(质量分数15%),0.1g/m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质量分数30%),水(质量分数35%),pH 7.0。

操作过程:

取所得液体洗涤剂10mL放入小烧杯中,将发霉布料(化纤、棉布、彩色棉布)浸入烧杯里的液体洗涤剂中,于室温下静置3小时,随后用清水洗涤3~5次,晾干后即可将布料上的霉斑去除。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所得液体洗涤剂是由以下组分组成:质量比为1:1的乳酸钠与尿素混合物(质量分数10%),质量分数为3%过氧化氢,质量分数为87%的水,pH7.0。

操作过程:

取所得液体洗涤剂10mL放入小烧杯中,将发霉布料(化纤、棉布、彩色棉布)浸入烧杯里的液体洗涤剂中,于室温下静置24小时,随后用清水洗涤3~5次,晾干后即可将布料上的霉斑去除。

对比例1

汰渍洗衣粉

操作过程:

取洗衣粉1g放入大烧杯中,加入100m水,搅拌溶解均匀,随后将发霉布料(化纤、棉布、彩色棉布)浸入烧杯里的液体洗涤剂中,于室温下搅拌24小时,随后用清水洗涤3~5次,晾干后即发现布料上的霉斑不能去除。

对比例2

立白天然皂液

取立白天然皂液10mL放入小烧杯中,将发霉布料(化纤、棉布、彩色棉布)浸入烧杯里的液体洗涤剂中,于室温下静置4小时,随后用清水洗涤3~5次,晾干。发现只可将布料上的部分霉斑去除,有少量残留。

对比例3

蓝月亮彩漂液

取立蓝月亮彩漂液10mL放入小烧杯中,将发霉布料(化纤、棉布、彩色棉布)浸入烧杯里的液体洗涤剂中,于室温下静置24小时,随后用清水洗涤3~5次,晾干。仅白色布料有一定程度变白,但不能去掉霉斑,彩色布料没有明显去霉斑功效。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