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蛋白天然橡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44012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橡胶材料
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低蛋白天然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天然橡胶加工业经过五十几年的发展,天然橡胶产品的品种和产量不断增加,生产设备和工艺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和制胶工效不断提高,生产成本和原料消耗不断降低,在天然橡胶加工业的某些领域己跃居世界先进行列。但是在天然橡胶加工业总体水平来说,与我国其它先进化工业或与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所以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力度,重点突破。但是天然橡胶的吸水性很低。硫化速率慢,容易老化,必须采用防老化措施,而且物理性能仅仅能满足橡胶标准要求的最低标准,因此,研究低蛋白天然橡胶,无论在硫化速率,老化程度还是在物理性能上均可以显著提高。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一种低蛋白天然橡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低蛋白天然橡胶,与天然橡胶相比,各项物理性能均高于天然橡胶,适合作为天然橡胶的替代品,低蛋白天然橡胶还具有硫化速率快,老化程度高等优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低蛋白天然橡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新鲜乳胶80-120份,蛋白酶30-40,活性剂4-6份,冰醋酸3-5份,硫磺2-4份,氧化锌4-6份,促进剂dm0.5-1.0份,稳定剂1-3份;所述的低蛋白天然橡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新鲜乳胶100份,蛋白酶35份,活性剂5份,冰醋酸4份,硫磺3份,氧化锌5份,促进剂dm0.7份,稳定剂2份;所述的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所述的促进剂dm为2、2'-二硫代二苯并噻唑;所述的稳定剂为双硬脂酸酰胺;一种低蛋白天然橡胶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将新鲜乳胶和蛋白酶放入广口瓶中,搅拌均匀后,制得混料;(2)将步骤(1)制得的混料在室温下用冰醋酸凝固,并用烘干机烘干,制得混料,备用;(3)将步骤(2)制得的混料放入混炼机中塑炼,依次加入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硫磺,氧化锌,2、2'-二硫代二苯并噻唑,双硬脂酸酰胺,制得混炼胶;(4)将步骤(3)中制得的混炼胶进行硫化,硫化温度为120-140℃,硫化时间为30-45min;所述步骤(1)的烘干时间为50-70min,烘干温度为6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具低蛋白天然橡胶有优良的疲劳强度,很高的耐磨性、电绝缘性、不透水性和不透气性及耐腐蚀、耐高温、耐溶剂、耐低温等天然橡胶不具备的特点。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低蛋白天然橡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新鲜乳胶100份,蛋白酶3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5份,冰醋酸4份,硫磺3份,氧化锌5份,2、2'-二硫代二苯并噻唑0.7份,双硬脂酸酰胺2份;制备步骤如下:将新鲜乳胶和蛋白酶放入广口瓶中,搅拌均匀后,制得混料;将混料在室温下用冰醋酸凝固,并用烘干机烘干,烘干时间为50-70min,烘干温度为60℃,制得混料,备用;将制得的混料放入混炼机中塑炼,依次加入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硫磺,氧化锌,2、2'-二硫代二苯并噻唑,双硬脂酸酰胺,制得混炼胶;将混炼胶进行硫化,硫化温度为120-140℃,硫化时间为30-45min。实施例2一种低蛋白天然橡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新鲜乳胶100份,蛋白酶30份,十二烷基硫酸钠4份,冰醋酸3份,硫磺2份,氧化锌4份,2、2'-二硫代二苯并噻唑0.6份,双硬脂酸酰胺1份;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低蛋白天然橡胶。实施例3一种低蛋白天然橡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新鲜乳胶100份,蛋白酶40份,十二烷基硫酸钠6份,冰醋酸5份,硫磺4份,氧化锌3份,2、2'-二硫代二苯并噻唑1份,双硬脂酸酰胺3份;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低蛋白天然橡胶。对比例取新鲜乳胶100份,十二烷基硫酸钠6份,冰醋酸5份,硫磺4份,氧化锌3份,2、2'-二硫代二苯并噻唑1份,双硬脂酸酰胺3份;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导热橡胶。二、性能检测表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1-3橡胶与对比例物理性能比较。表1项目/编号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硬度69667162扯断强度/mpa29.9227.0329.6526.32扯断伸长率/%650642657620永久变形/%35.531.536.130.4回弹率/%29.628.328.425.6生热/℃39343532磨耗/cm30.360.340.280.26湿滑指数/%127116119107300%定伸应力/mpa17.916.3517.1914.2由表1可知,本发明低蛋白天然橡胶的各项性能好于天然橡胶,因此本发明低蛋白天然橡胶可以作为天然橡胶的替代品,完全可以用于天然橡胶所使用的
技术领域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发明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受限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