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低频电磁理疗垫的PVC软管及制备方法和电磁理疗垫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69409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用于低频电磁理疗垫的PVC软管及制备方法和电磁理疗垫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医学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低频电磁理疗垫的pvc软管及制备方法和电磁理疗垫。
背景技术
:目前,pvc的增塑剂多为廉价的邻苯二甲酸双酯,特别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对人体会产生毒害作用,甚至致癌,特别是对婴儿和儿童的成长和发育影响更大。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及欧盟禁止其用于食品包装塑料、化妆品与儿童玩具。因此,人们越来越考虑发展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绿色、环境友好型增塑剂。如中国专利申请cn104277359a公开了一种耐高压的pvc管材,包括聚氯乙烯185份,纳米二氧化锆10份,氧化镁2份,氧化锌2份,纳米碳酸钙2份,硬脂酸2份,硼酸锌4份,氟蜡1份,炭黑6份,抗氧剂2份,稳定剂1份,天然鳞片状石墨24份,丙烯酸丁酯10份,戊二醇丙烯酸酯1份,歧化松香酸皂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6份,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4份。根据该配方得到的pvc管具有很强的耐压性,可大幅提高pvc管的使用效果。但是经研究证实,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内产生毒性作用。另外,在现如今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下,人们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强度的增加,人们越来越容易感觉到疲劳,长期如此身体免疫能力随之下降引发各种疾病,尤其是各种关节疼痛,如腰、膝盖、颈椎和肩周等。因此市场上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理疗垫,如护膝式理疗垫、护腰式理疗垫和护颈式理疗垫等。如中国专利申请201520760921.8公开了一种电磁理疗垫,包括由布料或皮革缝制而成的外套;填充于外套内的棉芯;以及多个置于外套内的电磁治疗头,该电磁治疗头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绝缘支架、绕设于绝缘支架上的电磁线圈、置于电磁线圈中的导磁柱、固定连接于导磁柱外侧端部并封盖于壳体外侧端部的导磁极片,该导磁极片由外套上预设的孔穿出并凸出于外套的外表面,壳体外侧端部的周缘设置有固定件,该固定件固定连接于外套的内侧面。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理疗垫在使用时,人体背部靠在外套上设置导磁极片的表面,导磁极片与人体背部穴位匹配,对人体背部穴位进行磁疗。该电磁理疗垫不能自由调节高度,舒适度不够。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安全、环保的pvc软管材料,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舒适度高,可自由调节高度的电磁理疗垫。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低频电磁理疗垫的pvc软管及制备方法和电磁理疗垫,以解决以上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低频电磁理疗垫的pvc软管,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制备原料:pvc树脂50~100份、稳定剂0.2~1份、六甲基磷酰三胺1~3份、环氧大豆油1~3份和增塑剂20~40份;所述增塑剂由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和o-乙酰基蓖麻酸甲酯按1:(0.01~0.06)的重量比组成。优选地,所述用于低频电磁理疗垫的pvc软管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pvc树脂80份、稳定剂1.5份、六甲基磷酰三胺2份、环氧大豆油2份和增塑剂30份;所述增塑剂由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和o-乙酰基蓖麻酸甲酯按1:0.02的重量比组成。优选地,所述用于低频电磁理疗垫的pvc软管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pvc树脂50份、稳定剂0.2份、六甲基磷酰三胺1份、环氧大豆油1份和增塑剂20份;所述增塑剂由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和o-乙酰基蓖麻酸甲酯按1:0.01的重量比组成。优选地,所述用于低频电磁理疗垫的pvc软管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pvc树脂100份、稳定剂1份、六甲基磷酰三胺3份、环氧大豆油3份和增塑剂40份;所述增塑剂由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和o-乙酰基蓖麻酸甲酯按1:0.06的重量比组成。优选地,所述制备原料还包括纳米微晶纤维素0.3~2份。优选地,所述稳定剂为硫醇甲基锡。加入增塑剂,能够降低聚氯乙烯分子间作用力,增加聚氯乙烯分子链的移动性,从而降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改善其低温韧性差的缺点。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和o-乙酰基蓖麻酸甲酯复配对聚氯乙烯具有优异的增塑作用,经两者增塑的食道导管表现出优良的力学性能。但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分子量较小,容易迁移和抽出,迁移和抽出严重时会使制品发生较大变化,引起制品软化、发粘,甚至表面破裂,析出物往往会造成制品污染。现有技术中常常加入聚酯类增塑剂或者离子液体来克服增塑剂迁移和抽出的问题。因此,发明人尝试在上述基础上加入离子液体(如[hmim]pf6、[omim]pf6、[c14mim]br等)和聚酯类增塑剂,却发现,加入离子液体和聚酯类增塑剂后并不能有效抑制本发明制品中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的迁移和抽出。发明人没有放弃,终于在一次试验中机缘巧合的发现,作为增韧剂添加的纳米微晶纤维素不仅具有增韧的作用,其还能有效抑制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的迁移和抽出。迁移试验结果表明,含有纳米微晶纤维素的试样板在70±2℃的环境下放置24h后,其迁移率为10.3%,而不含有纳米微晶纤维素的试样板经同样的处理后,迁移率高达32.6%。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纳米微晶纤维素表面的多羟基结构易与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产生较强的作用力,从而抑制了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的迁移和抽出。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的用于低频电磁理疗垫的pvc软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pvc树脂、六甲基磷酰三胺、环氧大豆油和增塑剂混合均匀,85~100℃搅拌10~30min,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稳定剂,继续搅拌5~15min后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塑化、挤出、造粒,即得。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冷却至室温后加入0.3~2份纳米微晶纤维素的步骤。除此之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疼痛康复治疗或预防腰椎的低频电磁理疗垫,包括理疗垫本体、电磁极和输入信号电缆,所述电磁极嵌入所述理疗垫本体内,所述输入信号电缆与所述电磁极信号连接,所述电磁极设有12组,所述理疗垫本体内中部设有充气垫,所述理疗垫本体背面设有连通所述充气垫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一上述的pvc软管可拆卸连接,所述pvc软管与一手动气囊连接。通过进气口向充气垫内供气,使充气垫鼓起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操作手动气囊,气体从手动气囊通过pvc软管和进气口进入充气垫内,达到给充气垫充气的目的,将pvc软管与进气口处设置为可拆卸连接,是为了在充气后可将pvc软管和手动气囊移走,不妨碍理疗垫的正常使用。优选地,12组所述电磁极呈规则的三行四列设置,三行四列排布而成的12组所述电磁极,分别对应人体腰椎位置肾俞、大肠俞、关元俞、八髎相应的穴位,温经通络、活血祛瘀,达到理疗效果。优选地,所述理疗垫本体呈条状并由中部向两端渐缩;所述电磁极设置在所述理疗垫本体的中间。中间设置,四周均匀给力,使电磁极受了更均匀。优选地,所述理疗垫本体两端分别设有配合使用的易拆卸固定结构,方便随时将两侧的固定带进行连接或连接后的分离,操作简单耗时短。优选地,所述pvc软管上设有放气阀,放气阀的作用是当pvc软管连接进气口时,可以对充气垫内的气体进行释放,一般用于充气垫气压太高时或理疗垫收纳时需要做放气处理。优选地,所述理疗垫本体上设有信号接口,所述信号接口信号连接至所述电磁极,所述输入信号电缆与所述信号接口可拆卸连接。输入信号电缆与信号接口的可拆卸连接设置,方便了在不使用时理疗垫的收纳收藏,另外,这种设计也有助于输入信号电缆损坏时的更换,有助于减少损坏维修的成本。优选地,所述电磁极由导磁不锈钢电磁极和电磁体圈组成;所述导磁不锈钢电磁极和电磁体圈通过金属螺杆和金属螺母固定在一起,其中在电磁体圈和金属螺母间设有金属垫片和金属焊接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1)本发明提供的用于低频电磁理疗垫的pvc软管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具有安全,环保,耐迁移,加工和成型简单的优点,适于大力推广应用。2)本发明加入纳米微晶纤维素,进一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易析出的问题,提高了制品的稳定性。3)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疼痛康复治疗或预防腰椎的低频电磁理疗垫,使用12组电磁极循经、循络排列分布在腰椎的12点药物电磁理疗垫上,使药物在电磁能的作用下,迅速地导入病灶区域,加速了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它不仅改善了病灶组织的病理状况,同时还激活人体的经络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肌肉组织,重新调节这些系统功能和脏腑功能,彻底改变机体内的病态环境,使其产生超自我的修复能力,也达到了中医“通则不通,痛则不通”相当理想的治疗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疼痛康复治疗或预防腰椎的低频电磁理疗垫的正面视图;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疼痛康复治疗或预防腰椎的低频电磁理疗垫的背面视图;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疼痛康复治疗或预防腰椎的低频电磁理疗垫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发明的电磁极的另一种排布方式图。各部件名称及其标号:理疗垫本体-1;电磁极-2;输入信号电缆-3;充气垫-4;进气口-5;pvc软管-6;手动气囊-7;放气阀-8;易拆卸固定结构-9;信号接口-10;导磁不锈钢电磁极-11;电磁体圈-12;金属螺杆-13;金属螺母-14;金属垫片-15;金属焊接片-16;排气孔-17;正面-18;背面-1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这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或改进,但是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思想,均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本发明中所述纳米微晶纤维素由以下步骤制得:取微晶纤维素与2%的硫酸铵按1:6的比例混合,50℃酸解35min,减压抽滤,洗涤,烘干后用超声波处理40min,取出,冷冻干燥成粉末,即得。实施例1、一种用于低频电磁理疗垫的pvc软管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pvc软管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制备原料制成:pvc树脂80份、硫醇甲基锡1.5份、六甲基磷酰三胺2份、环氧大豆油2份和增塑剂30份;所述增塑剂由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和o-乙酰基蓖麻酸甲酯按1:0.02的重量比组成。制备方法:取pvc树脂、六甲基磷酰三胺、环氧大豆油和增塑剂混合均匀,95℃搅拌20min,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硫醇甲基,继续搅拌10min后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塑化、挤出、造粒,即得。实施例2、一种用于低频电磁理疗垫的pvc软管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pvc软管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制备原料制成:pvc树脂50份、硫醇甲基锡0.2份、六甲基磷酰三胺1份、环氧大豆油1份、增塑剂20份和纳米微晶纤维素0.3份;所述增塑剂由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和o-乙酰基蓖麻酸甲酯按1:0.01的重量比组成。制备方法:取pvc树脂、六甲基磷酰三胺、环氧大豆油和增塑剂混合均匀,95℃搅拌20min,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硫醇甲基和纳米微晶纤维素,继续搅拌10min后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塑化、挤出、造粒,即得。实施例3、一种用于低频电磁理疗垫的pvc软管本发明实施例3所述pvc软管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制备原料制成:pvc树脂100份、硫醇甲基锡1份、六甲基磷酰三胺3份、环氧大豆油3份和增塑剂40份;所述增塑剂由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和o-乙酰基蓖麻酸甲酯按1:0.06的重量比组成。制备方法如实施例1。实施例4、一种用于疼痛康复治疗或预防腰椎的低频电磁理疗垫如图1~4所示,本发明所述低频电磁理疗垫包括理疗垫本体1、电磁极2和输入信号电缆3,所述电磁极嵌入所述理疗垫本体内,所述输入信号电缆与所述电磁极信号连接,所述电磁极设有12组,所述理疗垫本体内中部设有充气垫4,所述理疗垫本体背面设有连通所述充气垫的进气口5,所述进气口与一上述的pvc软管6可拆卸连接,所述pvc软管与一手动气囊7连接。通过进气口向充气垫内供气,使充气垫鼓起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操作手动气囊,气体从手动气囊通过pvc软管和进气口进入充气垫内,达到给充气垫充气的目的,将pvc软管与进气口处设置为可拆卸连接,是为了在充气后可将pvc软管和手动气囊移走,不妨碍理疗垫的正常使用。12组所述电磁极呈规则的三行四列设置,三行四列排布而成的12组所述电磁极,分别对应人体腰椎位置肾俞、大肠俞、关元俞、八髎相应的穴位,温经通络、活血祛瘀,达到理疗效果。所述理疗垫本体呈条状并由中部向两端渐缩;所述电磁极设置在所述理疗垫本体的中间。中间设置,四周均匀给力,使电磁极受了更均匀。理疗垫本体背面设有排气孔17,理疗垫本体正面18和背面19材料是防水氧气袋布。所述理疗垫本体两端分别设有配合使用的易拆卸固定结构9,方便随时将两侧的固定带进行连接或连接后的分离,操作简单耗时短。所述pvc软管上设有放气阀8,放气阀的作用是当pvc软管连接进气口时,可以对充气垫内的气体进行释放,一般用于充气垫气压太高时或理疗垫收纳时需要做放气处理。所述理疗垫本体上设有信号接口10,所述信号接口信号连接至所述电磁极,所述输入信号电缆与所述信号接口可拆卸连接。输入信号电缆与信号接口的可拆卸连接设置,方便了在不使用时理疗垫的收纳收藏,另外,这种设计也有助于输入信号电缆损坏时的更换,有助于减少损坏维修的成本。所述电磁极由导磁不锈钢电磁极11和电磁体圈12组成;所述导磁不锈钢电磁极和电磁体圈通过金属螺杆13和金属螺母14固定在一起,其中在电磁体圈和金属螺母间设有金属垫片15和金属焊接片16。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疼痛康复治疗或预防腰椎的低频电磁理疗垫,使用12组电磁极循经、循络排列分布在腰椎的12点药物电磁理疗垫上,使药物在电磁能的作用下,迅速地导入病灶区域,加速了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它不仅改善了病灶组织的病理状况,同时还激活人体的经络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肌肉组织,重新调节这些系统功能和脏腑功能,彻底改变机体内的病态环境,使其产生超自我的修复能力,也达到了中医“通则不通,痛则不通”相当理想的治疗效果。对比例1、一种用于低频电磁理疗垫的pvc软管对比例1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增塑剂为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其余参数及操作如实施例2。对比例2、一种用于低频电磁理疗垫的pvc软管对比例2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增塑剂o-乙酰基蓖麻酸甲酯,其余参数及操作如实施例2。对比例3、一种用于低频电磁理疗垫的pvc软管对比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增塑剂由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和o-乙酰基蓖麻酸甲酯按1:0.06的重量比组成,其余参数及操作如实施例2。试验例一、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迁移性试验1.材料制备1.1试样板的制备:采用注塑方式将本发明实施例1~3所述制备原料注塑成直径为50mm、厚度大于0.5mm的圆板,并逐一标记。1.2吸收板的制备:采用注塑方式将pvc树脂制成直径为60mm、厚度大于0.5mm的圆板。2.试验方法:将高温老化箱升温至70±2℃,并使温度保持恒定,称量上述试样板的质量,记为s1,精确到0.01g,将准备好的试样板放入两块吸收板中,轴心对齐,形成夹层结构,并在上下吸收板上放置一块玻璃板,然后再每个玻璃板上分别施加5kg砝码,关好箱门开始计时,时间达到24h后,取出试样板,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观察试样板的表面形态,并称量试样板的质量,记为s2,精确到0.01g。每组重复三次,按以下公式计算,取三组平均值。迁移率=(s1-s2)/s1×100%4.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1试验结果试样板s1(g)s2(g)迁移率(%)实施例18.866.4427.4实施例29.038.1010.3实施例38.926.0132.6由表1可知,实施例1~3所述试样板经24h高温老化后,其迁移率分别为27.4%、10.3%和32.6%,由此可看出,纳米微晶纤维素能够有效抑制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迁移和抽出。试验例二、性能测试按gb10010-2009《医用软聚氯乙烯管材》对本发明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3所述pvc软管,并进行感官实和物理力学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表2、3、4所示。表2感官试验结果表3物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由表2~3可知:在感官方面:本发明实施例1~3所述pvc软管的感官试验符合要求,各实施例所述管材塑化良好,无异嗅,无气泡,不扭结,不变形,内外管壁光滑洁净,无污染。值得一提的是,对比例1不加入o-乙酰基蓖麻酸甲酯制得的pvc软管有部分扭结;对比例2不加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制得的pvc软管的塑化效果较差。在物理力学性能方面:本发明实施例1~3所述pvc软管具有良好的优异物理力学性能,其拉伸强度为46.6~50.2mpa,断裂伸长率为258.6~271.3%,弯曲强度为14.9~15.2mpa,弯曲模量为279~303mpa,其中以实施例2所述pvc软管各方面性能最佳,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值得一提的是,与实施例2相比,对比例1~2改变了增塑剂的组成,其物理力学性能均有明显下降。其中,对比例1所述软管的断裂伸长率下降至152.4%,这说明,经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增塑得到的pvc软管容易断裂。对比例2所述软管的弯曲强度下降了45%,这说明,经o-乙酰基蓖麻酸甲酯增塑的软管的抗弯曲能力较差。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