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PVC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硬度PVC发泡槽板。
背景技术:
高硬度PVC发泡槽板是国外20世纪70年代开发的一种新型塑料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生产工艺技术,使其具有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车船、家具、装饰装修、广告制作、展览标牌、市容环保、旅游等行业,目前使用的高硬度PVC发泡槽板存在表面光洁度差、硬度低,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硬度PVC发泡槽板,表面光洁度高,硬度高。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硬度PVC发泡槽板,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PVC树脂60-80份,环氧树脂5-12份,甲基硅橡胶2-8份,三元乙丙橡胶1-5份,聚二甲基硅氧烷2-4份,环氧大豆油1-2份,乙酰柠檬酸三丁酯1-2份,微晶石蜡0.5-1.5份,硫代二丙酸双十二烷酯0.5-1.5份,发泡剂2-6份,硫磺0.2-0.8份,过氧化甲乙酮0.2-0.8份,氧化锌1-3份,硼酸铝晶须15-25份,二氧化钛5-12份,锑酸钠2-4份,硅藻土2-8份,偏硼酸钡5-12份,防老剂1-4份。
优选地,PVC树脂、环氧树脂、甲基硅橡胶、三元乙丙橡胶的重量比为65-75:6-10:4-6:2-4。
优选地,聚二甲基硅氧烷、环氧大豆油、乙酰柠檬酸三丁酯、微晶石蜡的重量比为2.5-3.5:1.2-1.8:1.3-1.7:0.8-1.2。
优选地,氧化锌、硼酸铝晶须、二氧化钛、锑酸钠、硅藻土、偏硼酸钡的重量比为1.5-2.5:18-22:8-10:2.5-3.5:4-6:6-10。
优选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PVC树脂65-75份,环氧树脂6-10份,甲基硅橡胶4-6份,三元乙丙橡胶2-4份,聚二甲基硅氧烷2.5-3.5份,环氧大豆油1.2-1.8份,乙酰柠檬酸三丁酯1.3-1.7份,微晶石蜡0.8-1.2份,硫代二丙酸双十二烷酯0.8-1.2份,发泡剂3-5份,硫磺0.4-0.6份,过氧化甲乙酮0.4-0.6份,氧化锌1.5-2.5份,硼酸铝晶须18-22份,二氧化钛8-10份,锑酸钠2.5-3.5份,硅藻土4-6份,偏硼酸钡6-10份,防老剂2-3份。
本发明采用常规制备工艺制得。
本发明采用PVC树脂、甲基硅橡胶、环氧树脂、三元乙丙橡胶协同作为基材,与硫磺、过氧化甲乙酮、氧化锌配合作用,固化后不仅硬度极高,而且热稳定性极好;而硼酸铝晶须、二氧化钛、锑酸钠、硅藻土、偏硼酸钡配合作用,不仅相互间分散性好,与主料协同作用,经过固化后,表面光滑,无凸点凹槽等,而聚二甲基硅氧烷与环氧大豆油、乙酰柠檬酸三丁酯、微晶石蜡、硫代二丙酸双十二烷酯作用,在增强组分间相互作用力的前提下,增硬与润滑效果好,使本发明的耐磨与表面光滑度进一步增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硬度PVC发泡槽板,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PVC树脂60份,环氧树脂12份,甲基硅橡胶2份,三元乙丙橡胶5份,聚二甲基硅氧烷2份,环氧大豆油2份,乙酰柠檬酸三丁酯1份,微晶石蜡1.5份,硫代二丙酸双十二烷酯0.5份,发泡剂6份,硫磺0.2份,过氧化甲乙酮0.8份,氧化锌1份,硼酸铝晶须25份,二氧化钛5份,锑酸钠4份,硅藻土2份,偏硼酸钡12份,防老剂1份。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硬度PVC发泡槽板,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PVC树脂80份,环氧树脂5份,甲基硅橡胶8份,三元乙丙橡胶1份,聚二甲基硅氧烷4份,环氧大豆油1份,乙酰柠檬酸三丁酯2份,微晶石蜡0.5份,硫代二丙酸双十二烷酯1.5份,发泡剂2份,硫磺0.8份,过氧化甲乙酮0.2份,氧化锌3份,硼酸铝晶须15份,二氧化钛12份,锑酸钠2份,硅藻土8份,偏硼酸钡5份,防老剂4份。
实施例3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硬度PVC发泡槽板,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PVC树脂65份,环氧树脂10份,甲基硅橡胶4份,三元乙丙橡胶4份,聚二甲基硅氧烷2.5份,环氧大豆油1.8份,乙酰柠檬酸三丁酯1.3份,微晶石蜡1.2份,硫代二丙酸双十二烷酯0.8份,发泡剂5份,硫磺0.4份,过氧化甲乙酮0.6份,氧化锌1.5份,硼酸铝晶须22份,二氧化钛8份,锑酸钠3.5份,硅藻土4份,偏硼酸钡10份,防老剂2份。
实施例4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硬度PVC发泡槽板,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PVC树脂75份,环氧树脂6份,甲基硅橡胶6份,三元乙丙橡胶2份,聚二甲基硅氧烷3.5份,环氧大豆油1.2份,乙酰柠檬酸三丁酯1.7份,微晶石蜡0.8份,硫代二丙酸双十二烷酯1.2份,发泡剂3份,硫磺0.6份,过氧化甲乙酮0.4份,氧化锌2.5份,硼酸铝晶须18份,二氧化钛10份,锑酸钠2.5份,硅藻土6份,偏硼酸钡6份,防老剂3份。
实施例5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硬度PVC发泡槽板,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PVC树脂70份,环氧树脂8份,甲基硅橡胶5份,三元乙丙橡胶3份,聚二甲基硅氧烷3份,环氧大豆油1.5份,乙酰柠檬酸三丁酯1.5份,微晶石蜡1份,硫代二丙酸双十二烷酯1份,发泡剂4份,硫磺0.5份,过氧化甲乙酮0.5份,氧化锌2份,硼酸铝晶须20份,二氧化钛9份,锑酸钠3份,硅藻土5份,偏硼酸钡8份,防老剂2.5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