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衣片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0970阅读:14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洗衣片生产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衣片生产线,尤其涉及一种可监控切片装置是否正常运行的洗衣片生产线。



背景技术:

洗衣片由于携带方便、包装运输便捷、占用空间小,且使用量可控等优点,受广大消费者喜欢,因此制造洗衣片的生产线大量涌现。但目前的洗衣片生产设备当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时,不能及时停止设备,造成生产的洗衣片未被切割,或者不符合生产要求,人为停止时,会造成时间大量浪费,生产效率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洗衣片生产线,实现了洗衣片生产线运行中,实时监测切片装置的运行状况,以确保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技术方案为:一种洗衣片生产线, 包括洗衣片制作装置,与所述洗衣片制作装置连接的传送带平台,以及依次设置于传送带平台侧边的附酶装置、品牌压印装置和切片装置;其中所述洗衣片制作装置包括一底座支架,设于该底座支架上的转动热辊、给所述转动热辊添加液态原料的上料装置、用于将通过所述转动热辊干化后的洗衣片胚料铲起的铲料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转动热辊转动的第一驱动器;所述转动热辊外罩设有一聚温罩;以及所述附酶装置设于所述聚温罩外用以给干化后的洗衣片胚料添加活性成分;所述切片装置包括一用于检测该切片装置是否正常工作的断线监测报警装置。

进一步,所述断线监测报警装置包括电源,检测探头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的检测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检测探头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电信号连接,所述处理器的刹车输出端与刹车继电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过电信号连接,所述处理器的报警输出端与报警继电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过电信号连接;其中所述检测探头置于切片装置内且设为若干个;所述电源通过变压器与所述切片装置连接。

进一步,所述转动热辊包括设于外表面的不粘涂层,以及内置于该转动热辊的电发热装置;以及所述聚温罩为可自由拆装于所述底座支架的一体化结构,且该聚温罩上还安装有一用于吸走热蒸汽的吸收装置。

进一步,所述传送带平台包括平台支架,安装于平台支架上的循环履带,以及安装于平台支架上用于驱动循环履带工作的第二驱动器。

进一步,所述上料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底座支架上的上料架,安装于所述上料架上的上料斗,以及安装于所述上料架上用于实时观察上料情况的摄像装置;其中所述上料架上还设有一用于调节所述上料斗的位置以及倾斜角度的上料调节件。

进一步,所述铲料机构包括一用于调整铲料机构与所述转动热辊距离的铲料调节件。

进一步,所述附酶装置包括用以存放活性酶的压力容器、通过一喷管与该压力容器相连的喷头,以及设于所述喷头与喷管中间的电磁阀;其中所述喷头处于所述传送带平台上方。

进一步,所述品牌压印装置包括一可灵活伸缩与旋转的移动臂,安装于所述移动臂一端的可更换压印磨具的压印机头,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移动臂的第三驱动器。

进一步,所述切片装置包括一可灵活伸缩与旋转的切刀臂,安装于所述切刀臂一端的可自由更换的切刀,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切刀臂工作的第四驱动器。

进一步,所述洗衣片生产线还包括收料装置,该收料装置包括将切片后的洗衣片揽入包装袋内的落料斗,以及用于计算包装的洗衣片片数的计数器;其中所述计数器安装于所述落料斗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洗衣片生产线,采用切片装置断线监测报警装置,可以有效保证洗衣片的生产效率,当切片机断线不能正常工作是及时报警并且切断生产线电源,减少了大量的对洗衣片的返工时间,并且可以有效的时间内提醒操作工人及时检修,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使用转动热辊使洗衣片干化效果更好,并且在干化后对洗衣片进行附酶保证了酶的活性,提高了洗衣片的清洁效果。在转动热辊外表面设有不粘涂层有效的保证洗衣片原料内的有效去污成分的活性不被破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洗衣片生产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洗衣片生产线的附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洗衣片生产线的品牌压印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洗衣片生产线的切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洗衣片生产线的转动热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洗衣片生产线的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洗衣片生产线的断线监测报警装置工作示意图;

图中:洗衣片制作装置1、传送带平台2、附酶装置3、品牌压印装置4、切片装置5、底座支架6、转动热辊7、上料装置8、铲料机构9、第一驱动器10、聚温罩11、断线监测报警装置12、检测探头13、处理器14、变压器15、不粘涂层16、发热装置17、吸收装置18、平台支架19、循环履带20、第二驱动器21、上料架22、上料斗23、摄像装置24、上料调节件25、铲料调节件26、压力容器27、喷管28、喷头29、电磁阀30、移动臂31、压印机头32、第三驱动器33、切刀臂34、切刀35、第四驱动器36、收料装置37、落料斗38、计数器39、刹车继电器40、报警继电器41。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洗衣片生产线, 包括洗衣片制作装置1,与所述洗衣片制作装置1连接的传送带平台2,以及依次设置于传送带平台2侧边的附酶装置3、品牌压印装置4和切片装置5;其中所述洗衣片制作装置1包括一底座支架6,设于该底座支架6上的转动热辊7、给所述转动热辊7添加液态原料的上料装置8、用于将通过所述转动热辊7干化后的洗衣片胚料铲起的铲料机构9、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转动热辊7转动的第一驱动器10;所述转动热辊7外罩设有一聚温罩11;以及所述附酶装置3设于所述聚温罩11外用以给干化后的洗衣片胚料添加活性成分;所述切片装置5包括一用于检测该切片装置5是否正常工作的断线监测报警装置12。

具体的,该铲料机构9可以设于所述底座支架6上,也可以设置在洗衣片进入传送带平台2的入口处。

所述断线监测报警装置12包括电源,检测探头13和处理器14;所述处理器14的检测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检测探头13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电信号连接,所述处理器14的刹车输出端与刹车继电器40的信号输入端通过电信号连接,所述处理器14的报警输出端与报警继电器41的信号输入端通过电信号连接;其中所述检测探头13置于切片装置5内且设为若干个;所述电源通过变压器15与所述切片装置5连接。所述断线监测报警装置12可以在所述切片装置5断电时,及时报警并且停止生产线所以工作,可以减少对洗衣片的返工,并且可以及时检修,节约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所述转动热辊7包括设于外表面的不粘涂层16,以及内置于该转动热辊7的电发热装置17;其中所述转动热辊7通过电发热装置17对液态原液的均匀加热,保证了洗衣片的生产质量。以及所述聚温罩11为可自由拆装于所述底座支架6的一体化结构,且该聚温罩11上还安装有一用于吸走热蒸汽的吸收装置18。设置蒸汽吸收装置18可以将液态原液中蒸发出的水分及时抽离出所述聚温罩11内,避免蒸汽在空中液化滴落至已经干化的洗衣片上。

所述传送带平台2包括平台支架19,安装于平台支架19上的循环履带20,以及安装于平台支架19上用于驱动循环履带20工作的第二驱动器21。

所述上料装置8包括安装于所述底座支架6上的上料架22,安装于所述上料架22上的上料斗23,以及安装于所述上料架22上用于实时观察上料情况的摄像装置24;其中所述上料架22上还设有一用于调节所述上料斗23的位置以及倾斜角度的上料调节件25。所述上料调节件25可以通过调整上料斗23与所述转动热辊7的距离来调整洗衣片的厚度。

所述铲料机构9包括一用于调整铲料机构9与所述转动热辊7距离的铲料调节件26。

所述附酶装置3包括用以存放活性酶的压力容器27、通过一喷管28与该压力容器27相连的喷头29,以及设于所述喷头29与喷管28中间的电磁阀30;其中所述喷头29处于所述传送带平台2上方。其中所述电磁阀30控制喷头29的开/闭。

所述品牌压印装置4包括一可灵活伸缩与旋转的移动臂31,安装于所述移动臂31一端的可更换压印磨具的压印机头32,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移动臂31的第三驱动器33。所述品牌压印装置4可以将产品商标压印至洗衣片上,或者压印需要的压印的洗衣片花纹。

所述切片装置5包括一可灵活伸缩与旋转的切刀35臂34,安装于所述切刀35臂34一端的可自由更换的切刀35,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切刀35臂34工作的第四驱动器36。

所述洗衣片生产线还包括收料装置37,该收料装置37包括将切片后的洗衣片揽入包装袋内的落料斗38,以及用于计算包装的洗衣片片数的计数器39;其中所述计数器39安装于所述落料斗38内。

具体的,本洗衣片生产线的生产流程为:首先接通电源,第一驱动器10启动,驱动所述转动热辊7运转,使该转动热辊7进行预热;其次调节所述上料调节件25,使所述上料斗23与所述转动热辊7外表面之间的距离达到设定值。当所述转动热辊77预热完成时,使所述上料斗23向所述转动热辊7上添加液态原液;其次打开聚温罩11吸收装置18,吸走工作时产生的水蒸气;其次根据实际情况打开铲料机构9,将水分蒸发到预定值的洗衣片胚料铲起进入所述传送带平台2,通过所述传送带平台2传送至下一道工序;接着当洗衣片胚料到达附酶装置3时,打开所述喷头29处电磁阀30,将压力容器27中的活性酶通过喷头29喷洒在洗衣片胚料上;再次通过所述第三驱动器33驱动所述品牌压印装置4对洗衣片胚料进行压印;接着通过所述第四驱动器36驱动所述切片装置5对洗衣片进行切片;最后通过落料装置对切好的洗衣片进行封装。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