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培养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8216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生物培养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微生物培养箱。



背景技术:

微生物培养箱适用于卫生医疗、防疫,军工、环保、农牧、大专院校等行业的实验室中做细菌、微生物培养,是各行业实验室必备的设备。

例如公开号为CN2604439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简易双保险恒温细菌培养箱,由箱体、箱门、搁架、加热板、电子温控装置构成,箱体由内、外两层金属板构成,外层是喷塑钢板,内层是铝板,两层中间夹有保温材料层,搁架平放在箱体内中部,控制板设在箱体顶板上,在箱体内设有机械式的自动控温装置。

上述的一种简易双保险恒温细菌培养箱,两搁架之间间距较小,当搁架上放满培养皿需要取出靠箱体内侧的培养皿时,则需要将外侧的培养皿先取出才能取出目标培养皿,然后还要将拿出的非目标培养皿放回搁架上,故非常不便于取出目标培养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生物培养箱,培养箱内的搁架可以从箱体内抽出,达到便于取出箱体靠内侧的目标培养皿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微生物培养箱,包括箱体、箱门和搁架,所述箱门铰接于所述箱体,所述箱体由内、外两层金属板构成,以所述箱门面为前壁,其他三竖直壁按顺时针分别为左壁、后壁和右壁,所述搁架位于所述箱体内部,所述左壁和所述右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搁架的左右两侧支撑在左右两根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搁架与所述支撑杆呈滑动配合。

通过上述方案,箱门可以通过铰接打开,方便箱体的启闭,箱体由内、外两层金属板构成,在箱体内层的左右两壁上设有支撑杆,搁架左右两侧支撑在左右两根支撑杆上,搁架和支撑杆之间为滑动配合,当箱体关闭时,培养皿放置在搁架上然后搁架被放置在支撑杆上被架空在箱体内对微生物进行培养,当搁架上放满培养皿而又需要取出搁架上靠箱体后壁一侧的培养皿时,打开箱门搁架可以自箱门处在支撑杆上滑动被抽出箱体,搁架抽出箱体后可以直接取出目标培养皿无需先从搁架靠箱门一侧清除无关培养皿后再拿出目标培养皿,故便于取出箱体内靠内侧的目标培养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搁架的左右两侧下端设有限位杆,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搁架和所述限位杆之间,所述限位杆和所述支撑杆之间留有较小的缝隙。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设置限位杆,当搁架将要发生前后倾斜时,限位杆可以抵接在支撑杆上限制搁架的倾斜,从而避免在抽出搁架时由于不小心搁架发生倾斜打翻搁架上的培养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根所述支撑杆结构箱体皆呈L型,所述支撑杆根据长短分为长杆和短杆,两根所述短杆分别固定连接于左右两壁,所述长杆水平垂直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后壁,所述短杆连接于侧壁一端倾斜向下,所述短杆远离侧壁一端呈水平设置,所述搁架支撑在所述支撑杆上时刚好抵接于所述短杆的转折处。

通过上述方案,搁架支撑在长杆上进行滑动,短杆靠近侧壁一端倾斜向下设置,远离侧壁一端则呈水平设置,当将搁架放在支撑杆上时,由于短杆的倾斜搁架会自动滑动调整支撑在短杆的水平端和水平的长杆上,避免搁架在支撑杆上滑动时歪斜直接抵接在箱体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长杆上侧设有滚轮,所述搁架支撑在所述滚轮上且与所述滚轮呈滚动配合。

通过上述方案,在长杆上侧设置滚轮,搁架可以支撑在滚轮上进行移动,搁架与滚轮之间为滚动摩擦,摩擦力较小,故便于推进抽出搁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搁架的侧边上端皆设有挡杆,所述挡杆呈凹型且所述挡杆的两支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搁架的侧边,所述挡杆整体呈竖直设置。

通过上述方案,在搁架的四边设置挡杆,可以阻挡住搁架上的培养皿,防止培养皿滑出搁架掉落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壁和所述右壁的内层上设有竖直设置的开槽,所述开槽宽度等于所述短杆直径大小,所述开槽分叉有若干支槽,所述支槽槽宽等于所述短杆的直径大小,所述短杆卡嵌于所述支槽,所述后壁对应所述支槽设有开孔,所述长杆卡嵌配合于所述开孔。

通过上述方案,支撑杆可以通过开槽和不同的支槽配合调整两相连支撑杆间的距离,从而调整支撑在支撑杆上的搁架间的距离,用以放置不同高度大小的培养皿,提高了箱体空间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槽呈斜向下设置。

通过上述方案,若支槽设置为水平,当抽出搁架时由于两者间的摩擦有一定几率带动支撑杆移动,从而支撑杆掉落出支槽,影响对搁架的支撑,所以将支槽设置为斜向下,当支撑杆卡嵌入支槽内时,由于支撑杆上搁架和培养皿重力的压迫,支撑杆会被压到支槽的底部,当抽出搁架时,搁架对支撑杆的摩擦力只会致使支撑杆抵接在支槽的侧壁上,不会掉落出支槽对支撑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槽的上端呈圆形孔状且孔径大小大于开槽槽宽,所述短杆背离所述长杆一端设有一圈圆形凸起,所述圆形凸起的直径等于所述圆形孔的孔径大小。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短杆卡嵌在支槽内,短杆上的圆形凸起会抵接在侧壁上,限制支撑杆的移动,从而防止支撑杆左右移动掉落出支槽对支撑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为在箱体的左右两壁上设置支撑杆,搁架支撑在支撑杆上可以抽出,便于取出搁架上靠箱体内侧的目标培养皿;其二为在箱体的左右两壁上设置竖直的开槽,开槽还分叉有若干斜向下的支槽,箱体内后壁上设置有对应支槽的开孔,L型的支撑杆卡嵌在支槽和开孔内,通过卡嵌在不同的支槽和开孔内可以调整支撑杆的位置,从而可以根据搁架上培养皿的高度大小调整两相邻搁架的间距,提高箱体内部空间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搁架部分整体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箱体;2、箱门;3、搁架;4、左壁;5、后壁;6、右壁;7、支撑杆;8、长杆;9、短杆;10、限位杆;11、滚轮;12、挡杆;13、开槽;14、支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微生物培养箱,包括箱体1、箱门2和搁架3,箱体1由内外两层金属板构成,箱门2铰接在箱体1上可以开闭,除去箱门2,其他三竖直侧壁按方位分别为左壁4、后壁5和右壁6,左壁4和右壁6上设有L型支撑杆7,支撑杆7分为长杆8和短杆9,长杆8部分水平且垂直连接于后壁5,短杆9部分有一个弯折,短杆9背离长杆8一端连接在左右两侧壁上且向下倾斜,短杆9靠近长杆8一端又呈水平状态,搁架3位于箱体1内且左右两端支撑在支撑杆7上,此时搁架3刚好抵接在短杆9的弯折处,当搁架3支撑在支撑杆7上时,若左右不平则会由于自身重量作用顺着短杆9的倾斜部分自动滑到水平部分,从而支撑在长杆8和短杆9的水平部分上,避免搁架3在支撑杆7上滑动时发生歪斜直接抵接在箱体1的侧壁上,从而被卡住,且搁架3和支撑杆7之间为滑动配合,打开箱门2可以从箱门2处抽出搁架3,从而取出靠箱体1内侧搁架3上的目标培养皿,无需先取出搁架3上靠外侧的培养皿再取出目标培养皿,故达到了便于取出目标培养皿的效果。

为了便于推进抽出搁架3,所以在长杆8上设置了沿轴向的滚轮11(图4中可见),搁架3直接支撑在滚轮11上,两者间呈滚动配合,滚动摩擦摩擦力较小故便于从箱门2处推进抽出搁架3,使取出目标培养皿更加快捷方便;在抽出搁架3的过程中,由于搁架3上放着很多培养皿,重力较重,若是不小心则会造成搁架3前后倾斜,导致搁架3上的培养皿侧翻掉落在地面上,对试验测量造成影响,故在搁架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0,限位杆10和搁架3将支撑杆7夹在中间位置,且限位杆10和支撑杆7支架留有较小的缝隙,便于将搁架3推进箱体1内时使支撑杆7夹在搁架3和限位杆10之间,当搁架3将要发生前后倾斜时,限位杆10会抵接在支撑杆7上限制搁架3的倾斜,从而防止搁架3倾斜培养皿侧翻的情况发生。

在搁架3的四侧边上端皆设有竖直的倒凹形挡杆12,挡杆12的两端皆固定连接在搁架3的侧边上,培养皿被放置在搁架3上时,抽出搁架3时搁架3发生轻微的倾斜,培养皿在搁架3上发生滑动则会被挡杆12挡住,不会直接滑出搁架3外掉落,故挡杆12起到防止搁架3上培养皿滑出搁架3摔坏的作用。

如图1和图2所示,再结合图3,在左右两壁的内层皆设有相同的开槽13和支槽14,开槽13呈竖直设置,支槽14连通着开槽13且背离开槽13一端斜向下倾斜,开槽13的上端呈圆孔状且孔径大于开槽13槽宽,短杆9背离长杆8一端设有圆形凸起,开槽13槽宽和支槽14槽宽等于短杆9直径大小,后壁5上设有对应支槽14的开孔,短杆9从开槽13的上端穿过开槽13,然后在开槽13内上下移动调整短杆9位置,再卡嵌在相应的支槽14内,长杆8则插入相应的开孔内,通过短杆9卡嵌在不同支槽14和长杆8插入不同的开孔,根据放置在搁架3上的培养皿的高低大小可以调整两相邻支撑杆7的位置,从而适应培养皿大小,避免了空间浪费,提高了箱体1内空间的利用率,由于短杆9上圆形凸起的直径大小小于开槽13上端圆形孔状的孔径大小又大于开槽13和支槽14的槽宽,故可以卡嵌在开槽13和支槽14内,短杆9上圆形凸起的部分则抵接在侧壁上,防止短杆9部分卡嵌在支槽14内时从支槽14内落出,将支槽14设置为斜向下,当短杆9部分卡嵌在支槽14内时由于支撑杆7上的搁架3和培养皿的重力作用,短杆9部分会卡嵌在支槽14的底部,支撑在支撑杆7上向外抽出搁架3时,搁架3施给支撑杆7向外的摩擦力带动支撑杆7,短杆9则会抵接在支槽14的侧壁上,不会出现短杆9从支槽14内滑出,长杆8亦从后壁5上的开孔内落出,导致支撑杆7整个滑动掉落到开槽13底部的情况。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