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2‑羟基‑6‑三氟甲基吡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90698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吸性杀菌剂啶氧菌酯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2-羟基-6-三氟甲基吡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羟基-6-三氟甲基吡啶是合成内吸性杀菌剂啶氧菌酯的关键中间体,啶氧菌酯是内吸性杀菌剂,防治对象广谱,主要用于防治麦类的叶面病害如叶枯病、叶锈病、颖枯病、褐斑病、白粉病等,与其他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相比,啶氧菌酯对小麦叶祜病、网斑病和云纹病有更强的治疗效果。

报道的合成路线主要有以下几种:

方法一:《化学试剂》,2016, 38(2),P163-168),标题为2-氯-6-三氟甲基吡啶的合成新方法;其以三氟乙酸酐和巴豆酰氯为原料,经环合、氨化得到中间体2-羟基-6-三氟甲基吡啶,总收率为41.6%。

方法二: 《广东化学》2016,44(9),P99-101,标题为2-羟基-6-三氟甲基吡啶的合成:其以乙烯基乙醚和三氟乙酸酐进行醚化反应,然后与氰乙酰胺进行环合生成吡啶环,再在20%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水解,最后在喹啉中高温脱羧生成2-羟基-6-三氟甲基吡啶,总收率20%。

以上两种合成方法步骤长,收率低。

方法三: 陶氏化学、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先正达等国外公司申请的相关专利用2-甲基吡啶为起始原料,经过高温氯化,氟化,再水解得到产品,其反应式如下:

此工艺需要在高温下进行气相氯化,对设备要求苛刻,工艺危险性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条件温和、对设备要求低和收率高的2-羟基-6-三氟甲基吡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为,一种2-羟基-6-三氟甲基吡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在浓盐酸中加入2-氨基-6-三氟甲基吡啶,加热至60~80℃,搅拌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却至-5~5℃,滴加浓度为35~45重量%的亚硝酸钠溶液,滴加结束制得重氮盐溶液;浓盐酸的摩尔加入量为2-氨基-6-三氟甲基吡啶的3~5倍,亚硝酸钠的摩尔加入量为2-氨基-6-三氟甲基吡啶的1.0~1.1倍;

(2)、在浓度为15~19重量%的盐酸溶液中加入氯化亚铜固体,加热至50~70℃,滴加上述制得的重氮盐溶液,滴加结束,保温反应1.5~4.5小时,反应结束后用浓度为40~48重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反应液的PH值为9~11,然后加入乙酸乙酯后搅拌,静止分层,萃取有机层,萃取次数为2~3次,合并有机层溶液,将有机层溶液蒸馏除去乙酸乙酯,制得淡黄色液体,将淡黄色液体冷却至室温得固体2-氯-6-三氟甲基吡啶;盐酸溶液的摩尔加入量为2-氨基-6-三氟甲基吡啶的1.5~2.5倍,氯化亚铜的摩尔加入量为2-氨基-6-三氟甲基吡啶的1.0~1.3倍;每次萃取的乙酸乙酯的用量为2-氨基-6-三氟甲基吡啶重量的2~5倍;

(3)、在叔丁醇中加入氢氧化钾和步骤(2)中制得的2-氯-6-三氟甲基吡啶,升温至65~75℃,保温反应6~10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除去叔丁醇,加入乙酸乙酯和水后搅拌,加入浓度为15~19重量%的盐酸溶液调节PH值为7~8,静止分层,取有机层,将有机层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再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旋蒸除去乙酸乙酯,得到粗品;叔丁醇的用量为2-氨基-6-三氟甲基吡啶的重量的7~10倍,氢氧化钠的摩尔加入量为2-氨基-6-三氟甲基吡啶的1.8~2.5倍;乙酸乙酯的用量为2-氨基-6-三氟甲基吡啶重量的2~5倍,水的用量为2-氨基-6-三氟甲基吡啶重量的2~5倍,饱和食盐水的洗涤用量为2-氨基-6-三氟甲基吡啶重量的2~4倍,无水硫酸钠干燥用量为2-氨基-6-三氟甲基吡啶重量的0.5~1倍;

(4)、将步骤(3)中制得的粗品加入到乙酸乙酯中后加热至65~75℃,搅拌溶解,再滴加石油醚,石油醚滴加完毕后冷却至0~5℃,有固体结晶析出,过滤得固体,固体用石油醚洗涤后在65~75℃烘干,即得淡黄色固体粉末成品2-羟基-6-三氟甲基吡啶;乙酸乙酯的用量为2-氨基-6-三氟甲基吡啶重量的0.5~1.5倍,石油醚的滴加量为2-氨基-6-三氟甲基吡啶重量的7~10倍,石油醚的洗涤用量为0.2~0.5倍。

本发明的反应式如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为:本发明为使用重氮化上氯,水解的方法直接制得2-羟基-6-三氟甲基吡啶的新工艺,本发明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对设备要求低,收率高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例1、(1)、在2000ml反应瓶A中加入700g浓度为36重量%的浓盐酸和162.1g2-氨基-6-三氟甲基吡啶,加热至70℃,搅拌反应1小时,反应结束后却至-2~2℃,滴加浓度为40重量%的亚硝酸钠溶液177.5g,滴加结束制得重氮盐溶液;

(2)、在另一反应瓶B中加入500ml浓度为18重量%的盐酸溶液和109.8g氯化亚铜,加热至65℃,滴加上述制得的重氮盐溶液,滴加结束,保温反应2小时,反应结束后用浓度为46重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反应液的PH值为10,然后加入550g乙酸乙酯后搅拌,静止分层,萃取有机层,萃取次数为2次,合并有机层溶液,将有机层溶液蒸馏除去乙酸乙酯,制得淡黄色液体,将淡黄色液体冷却至室温得固体2-氯-6-三氟甲基吡啶185.6g;

(3)、在3L反应瓶中加入1500g叔丁醇、111.8g氢氧化钾和步骤(2)中制得的2-氯-6-三氟甲基吡啶,升温至70℃,保温反应8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除去叔丁醇,加入550g乙酸乙酯和550g水后搅拌,加入浓度为18重量%的盐酸溶液调节PH值为7~8,静止分层,取有机层,将有机层用370g饱和食盐水洗涤,再用100g无水硫酸钠干燥,旋蒸除去乙酸乙酯,得到粗品170.5g;

(4)、将步骤(3)中制得的粗品加入到150g乙酸乙酯中后加热至70℃,搅拌溶解,再滴加1200g石油醚,石油醚滴加完毕后冷却至2℃,有固体结晶析出,过滤得固体,固体用50g石油醚洗涤后在70℃烘干,即得淡黄色固体粉末成品2-羟基-6-三氟甲基吡啶130.5g,收率80.3%。

例2、(1)、在2000ml反应瓶A中加入700g浓度为36重量%的浓盐酸和162.1g2-氨基-6-三氟甲基吡啶,加热至70℃,搅拌反应1小时,反应结束后却至-2~2℃,滴加浓度为40重量%的亚硝酸钠溶液177.5g,滴加结束制得重氮盐溶液;

(2)、在另一反应瓶B中加入500ml浓度为18重量%的盐酸溶液和119.4g氯化亚铜,加热至65℃,滴加上述制得的重氮盐溶液,滴加结束,保温反应2小时,反应结束后用浓度为46重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反应液的PH值为10,然后加入550g乙酸乙酯后搅拌,静止分层,萃取有机层,萃取次数为2次,合并有机层溶液,将有机层溶液蒸馏除去乙酸乙酯,制得淡黄色液体,将淡黄色液体冷却至室温得固体2-氯-6-三氟甲基吡啶180.6g;

(3)、在3L反应瓶中加入1500g叔丁醇、128.8g氢氧化钾和步骤(2)中制得的2-氯-6-三氟甲基吡啶,升温至70℃,保温反应8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除去叔丁醇,加入550g乙酸乙酯和550g水后搅拌,加入浓度为18重量%的盐酸溶液调节PH值为7~8,静止分层,取有机层,将有机层用370g饱和食盐水洗涤,再用100g无水硫酸钠干燥,旋蒸除去乙酸乙酯,得到粗品165.1g;

(4)、将步骤(3)中制得的粗品加入到150g乙酸乙酯中后加热至70℃,搅拌溶解,再滴加1200g石油醚,石油醚滴加完毕后冷却至2℃,有固体结晶析出,过滤得固体,固体用50g石油醚洗涤后在70℃烘干,即得淡黄色固体粉末成品2-羟基-6-三氟甲基吡啶129.6g,收率79.8%。

例3、(1)、在2000ml反应瓶A中加入700g浓度为36重量%的浓盐酸和162.1g2-氨基-6-三氟甲基吡啶,加热至70℃,搅拌反应1小时,反应结束后却至-2~2℃,滴加浓度为40重量%的亚硝酸钠溶液177.5g,滴加结束制得重氮盐溶液;

(2)、在另一反应瓶B中加入500ml浓度为18重量%的盐酸溶液和129.4g氯化亚铜,加热至65℃,滴加上述制得的重氮盐溶液,滴加结束,保温反应2小时,反应结束后用浓度为46重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反应液的PH值为10,然后加入550g乙酸乙酯后搅拌,静止分层,萃取有机层,萃取次数为2次,合并有机层溶液,将有机层溶液蒸馏除去乙酸乙酯,制得淡黄色液体,将淡黄色液体冷却至室温得固体2-氯-6-三氟甲基吡啶186.3g;

(3)、在3L反应瓶中加入1500g叔丁醇、140g氢氧化钾和步骤(2)中制得的2-氯-6-三氟甲基吡啶,升温至70℃,保温反应8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除去叔丁醇,加入550g乙酸乙酯和550g水后搅拌,加入浓度为18重量%的盐酸溶液调节PH值为7~8,静止分层,取有机层,将有机层用370g饱和食盐水洗涤,再用100g无水硫酸钠干燥,旋蒸除去乙酸乙酯,得到粗品172.4g;

(4)、将步骤(3)中制得的粗品加入到150g乙酸乙酯中后加热至70℃,搅拌溶解,再滴加1200g石油醚,石油醚滴加完毕后冷却至2℃,有固体结晶析出,过滤得固体,固体用50g石油醚洗涤后在70℃烘干,即得淡黄色固体粉末成品2-羟基-6-三氟甲基吡啶131.2g,收率80.8%。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