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龙眼壳制备原儿茶酸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6422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原儿茶酸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龙眼壳制备原儿茶酸的工艺。



背景技术:

1-烯丙基-3-甲基氯化咪唑和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溶液是在室温或近室温下完全由阴、阳离子组成的液体,由特定的、体积相对较大的、结构不对称的有机阳离子和体积相对较小的无机阴离子组成。以上两种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之间的作用力为库仑力,其大小与阴阳离子的电荷数量及半径有关,离子半径越大,它们之间的作用力越小,以至于熔点接近室温。由于1-烯丙基-3-甲基氯化咪唑和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本身具有的许多传统溶剂无法比拟的优点,可将其作为绿色溶剂应用于有效成分提取。利用1-烯丙基-3-甲基氯化咪唑和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提取挥发油,可避免传统有机溶剂提取法提取率低,成本高,高温破坏香气成分的缺点。

龙眼壳是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成熟种子,除少量用于中药外,大部分弃之未用,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现代临床研究发现,从龙眼壳中可提取原儿茶酸,其单体呈白色至褐色结晶性粉末,现代药理实验表明,其对金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有收敛和促进伤面愈合的作用,故目前在临床上用于烧伤、小儿肺炎、菌痢、急性盂肾炎、急性胰腺炎及某种溃疡病的治疗。同时其平喘、祛痰、解蛇毒等部分功效国内亦有相关报道。原儿茶酸不仅应用于医药中间体、染料等亦作为一种分析试剂。

目前从龙眼壳中提取原儿茶酸的报道文献较少,因此如何开发提取龙眼壳中的原儿茶酸,减少龙眼壳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龙眼壳制备原儿茶酸的工艺,以解决目前龙眼壳除少量用于中药外,大部分弃之未用,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工艺:

一种利用龙眼壳制备原儿茶酸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龙眼壳进行粉碎并过筛子,制得龙眼壳粉末;

s2:称取步骤s1制得的龙眼壳粉末42-125份,利用低温液氮打浆技术,在温度小于-10℃条件下打浆,得龙眼壳浆液,将龙眼壳浆液与6-22份1-烯丙基-3-甲基氯化咪唑、15-32份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混合均匀,放入提取瓶中,在超声波功率为300-450w,温度为76-92℃条件下提取1.2-1.6h,制得提取液,调节提取液的ph值至4.2-5.3,温度控制为45-52℃,通过活性炭脱色除杂,过滤后制得一次脱色液;

s3:将步骤s2制得的一次脱色液浓缩干燥,制得浸提膏,采用于浸提膏5-6.2倍体积的42-46℃的水进行溶解,采用无水乙酸乙酯溶剂进行萃取2-3次,继续用无水乙酸乙酯进行2-3次结晶处理,结晶过程中固液比为1:4.5-5(w/v),制得结晶粗品;

s4:将步骤s3制得的粗晶经65%-75%的乙醇溶解,调节溶液的ph值至4.5-5.8,温度控制为45-58℃,通过活性炭脱色除杂,过滤后制得二次脱色液;

s5:将步骤s4制得的二次脱色液浓缩至每毫升中含化合物b3%-10%,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提纯制得化合物b的液体,条件为:解析剂为46%-58%的乙醇溶液,其用量是大孔吸附树脂体积的1.8-3.2倍,水洗区为去离子水,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再生溶剂为2.8%-5.6%的koh溶液,吸附区流速6-10bv/h,解吸区流速10-20bv/h,水洗区流速20-25bv/h,再生区流速6-10bv/h,切换时间为700-750s,温度为43-52℃,压力为0.5-0.8mpa;

s6:将步骤s5制得的化合物b液体进行浓缩后结晶,所得晶体在温度为40-45℃下真空干燥,制得化合物b,经hplc法分析测定化合物b为原儿茶酸。

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筛子的目数为30-80。

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超声波提取条件:功率为450w,温度为92℃条件下提取1.2h。

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调节提取液的ph值至5.2。

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通过活性炭脱色除杂的时间为0.9-1.6h。

优选地,步骤s4中所述通过活性炭脱色除杂的时间为0.6-1.2h。

优选地,步骤s5中所述大孔吸附树脂为h-103型大孔吸附树脂。

优选地,步骤s6中所述浓缩为真空减压浓缩。

优选地,步骤s6中所述结晶是在温度为3-7℃下进行的。

优选地,步骤s6中所述晶体在温度为40-43℃下真空干燥至含水率≤0.8%。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工艺制得的原儿茶酸的纯度在99.21%以上,且能作为定性、定量的对照品;

(2)本发明的工艺可有效提取龙眼壳中的原儿茶酸,有利于减少龙眼壳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通过以下实施例加以说明,这些实施例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实施例中,所述利用龙眼壳制备原儿茶酸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龙眼壳进行粉碎并过30-80目筛子,制得龙眼壳粉末;

s2:称取步骤s1制得的龙眼壳粉末42-125份,利用低温液氮打浆技术,在温度小于-10℃条件下打浆,得龙眼壳浆液,将龙眼壳浆液与6-22份1-烯丙基-3-甲基氯化咪唑、15-32份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混合均匀,放入提取瓶中,在超声波功率为300-450w,温度为76-92℃条件下提取1.2-1.6h,制得提取液,调节提取液的ph值至4.2-5.3,温度控制为45-52℃,通过活性炭脱色除杂0.9-1.6h,过滤后制得一次脱色液;

s3:将步骤s2制得的一次脱色液浓缩干燥,制得浸提膏,采用于浸提膏5-6.2倍体积的42-46℃的水进行溶解,采用无水乙酸乙酯溶剂进行萃取2-3次,继续用无水乙酸乙酯进行2-3次结晶处理,结晶过程中固液比为1:4.5-5(w/v),制得结晶粗品;

s4:将步骤s3制得的粗晶经65%-75%的乙醇溶解,调节溶液的ph值至4.5-5.8,温度控制为45-58℃,通过活性炭脱色除杂0.6-1.2h,过滤后制得二次脱色液;

s5:将步骤s4制得的二次脱色液浓缩至每毫升中含化合物b3%-10%,采用h-103型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提纯制得化合物b的液体,条件为:解析剂为46%-58%的乙醇溶液,其用量是大孔吸附树脂体积的1.8-3.2倍,水洗区为去离子水,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再生溶剂为2.8%-5.6%的koh溶液,吸附区流速6-10bv/h,解吸区流速10-20bv/h,水洗区流速20-25bv/h,再生区流速6-10bv/h,切换时间为700-750s,温度为43-52℃,压力为0.5-0.8mpa;

s6:将步骤s5制得的化合物b液体进行真空减压浓缩后,在温度为3-7℃下进行结晶,所得晶体在温度为40-43℃下真空干燥至含水率≤0.8%,制得化合物b。

实施例1

一种利用龙眼壳制备原儿茶酸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龙眼壳进行粉碎并过60目筛子,制得龙眼壳粉末;

s2:称取步骤s1制得的龙眼壳粉末85份,利用低温液氮打浆技术,在温度为-12℃条件下打浆,得龙眼壳浆液,将龙眼壳浆液与14份1-烯丙基-3-甲基氯化咪唑、25份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混合均匀,放入提取瓶中,在超声波功率为400w,温度为86℃条件下提取1.5h,制得提取液,调节提取液的ph值至4.6,温度控制为50℃,通过活性炭脱色除杂1.3h,过滤后制得一次脱色液;

s3:将步骤s2制得的一次脱色液浓缩干燥,制得浸提膏,采用于浸提膏5.6倍体积的45℃的水进行溶解,采用无水乙酸乙酯溶剂进行萃取2次,继续用无水乙酸乙酯进行2次结晶处理,结晶过程中固液比为1:4.8w/v),制得结晶粗品;

s4:将步骤s3制得的粗晶经70%的乙醇溶解,调节溶液的ph值至5.2,温度控制为53℃,通过活性炭脱色除杂0.9h,过滤后制得二次脱色液;

s5:将步骤s4制得的二次脱色液浓缩至每毫升中含化合物b7%,采用h-103型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提纯制得化合物b的液体,条件为:解析剂为52%的乙醇溶液,其用量是大孔吸附树脂体积的2.5倍,水洗区为去离子水,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再生溶剂为4.2%的koh溶液,吸附区流速8bv/h,解吸区流速15bv/h,水洗区流速22bv/h,再生区流速8bv/h,切换时间为730s,温度为48℃,压力为0.7mpa;

s6:将步骤s5制得的化合物b液体进行真空减压浓缩后,在温度为6℃下进行结晶,所得晶体在温度为42℃下真空干燥至含水率为0.8%,制得化合物b。

实施例2

一种利用龙眼壳制备原儿茶酸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龙眼壳进行粉碎并过30目筛子,制得龙眼壳粉末;

s2:称取步骤s1制得的龙眼壳粉末43份,利用低温液氮打浆技术,在温度为-10℃条件下打浆,得龙眼壳浆液,将龙眼壳浆液与7份1-烯丙基-3-甲基氯化咪唑、15份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混合均匀,放入提取瓶中,在超声波功率为300w,温度为76℃条件下提取1.6h,制得提取液,调节提取液的ph值至4.2,温度控制为46℃,通过活性炭脱色除杂1.6h,过滤后制得一次脱色液;

s3:将步骤s2制得的一次脱色液浓缩干燥,制得浸提膏,采用于浸提膏5倍体积的42℃的水进行溶解,采用无水乙酸乙酯溶剂进行萃取2次,继续用无水乙酸乙酯进行2次结晶处理,结晶过程中固液比为1:4.5(w/v),制得结晶粗品;

s4:将步骤s3制得的粗晶经65%的乙醇溶解,调节溶液的ph值至4.5,温度控制为45℃,通过活性炭脱色除杂1.2h,过滤后制得二次脱色液;

s5:将步骤s4制得的二次脱色液浓缩至每毫升中含化合物b4%,采用h-103型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提纯制得化合物b的液体,条件为:解析剂为46%的乙醇溶液,其用量是大孔吸附树脂体积的1.8倍,水洗区为去离子水,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再生溶剂为2.8%的koh溶液,吸附区流速6bv/h,解吸区流速10bv/h,水洗区流速20bv/h,再生区流速6bv/h,切换时间为750s,温度为43℃,压力为0.5mpa;

s6:将步骤s5制得的化合物b液体进行真空减压浓缩后,在温度为3℃下进行结晶,所得晶体在温度为40℃下真空干燥至含水率为0.7%,制得化合物b。

实施例3

一种利用龙眼壳制备原儿茶酸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龙眼壳进行粉碎并过80目筛子,制得龙眼壳粉末;

s2:称取步骤s1制得的龙眼壳粉末123份,利用低温液氮打浆技术,在温度为-15℃条件下打浆,得龙眼壳浆液,将龙眼壳浆液与20份1-烯丙基-3-甲基氯化咪唑、30份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混合均匀,放入提取瓶中,在超声波功率为450w,温度为92℃条件下提取1.2h,制得提取液,调节提取液的ph值至5.3,温度控制为52℃,通过活性炭脱色除杂0.9h,过滤后制得一次脱色液;

s3:将步骤s2制得的一次脱色液浓缩干燥,制得浸提膏,采用于浸提膏6.2倍体积的46℃的水进行溶解,采用无水乙酸乙酯溶剂进行萃取3次,继续用无水乙酸乙酯进行3次结晶处理,结晶过程中固液比为1:4.9(w/v),制得结晶粗品;

s4:将步骤s3制得的粗晶经75%的乙醇溶解,调节溶液的ph值至5.8,温度控制为58℃,通过活性炭脱色除杂0.6h,过滤后制得二次脱色液;

s5:将步骤s4制得的二次脱色液浓缩至每毫升中含化合物b10%,采用h-103型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提纯制得化合物b的液体,条件为:解析剂为58%的乙醇溶液,其用量是大孔吸附树脂体积的3.2倍,水洗区为去离子水,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再生溶剂为5.6%的koh溶液,吸附区流速10bv/h,解吸区流速20bv/h,水洗区流速25bv/h,再生区流速10bv/h,切换时间为700,温度为52℃,压力为0.8mpa;

s6:将步骤s5制得的化合物b液体进行真空减压浓缩后,在温度为6℃下进行结晶,所得晶体在温度为43℃下真空干燥至含水率为0.6%,制得化合物b。

以下以实施例1为例,详述对化合物b的测定工艺:

一、tlc法(薄层色谱法):

(1)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原儿茶酸对照品,其纯度为99%以上,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2)供试品溶液制备:取化合物b,加适量甲醇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3)鉴别: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ⅵb进行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10μl,分别点上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丙酮-甲醇为6:1:1的比例配制的溶液作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6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及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结果:薄层层析检查测定化合物b为原儿茶酸。

二、hplc法(高效液相层析法)

(1)仪器与试剂

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lc-6a,高效液相色谱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产品,ф4.6×250mm,填料为nucleosil7c18,紫外256nm检测。

(2)方法

1)色谱条件:高效液相色谱柱nucleosil7c18(ф4.6×250mm),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溶液(8:95,v/v),流速为1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256nm下检测,理论板数原儿茶酸峰应不低于4000。

2)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同tlc法,在此不再赘述。

3)精密度实验吸取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原儿茶酸的含量,测定化合物b为原儿茶酸。

(3)结果:经hplc测定与原儿茶酸对照品保留的时间一致,白色晶体,熔点为200-202℃,根据数据分析与文献结合,确定化合物b为原儿茶酸。

通过实施例1表明,本发明利用龙眼壳制备原儿茶酸的工艺,可靠,且提取纯度高,以实施例2、3作同样的试验,也同样达到相近的效果。

采用hplc法对实施例1-3制得的原儿茶酸的纯度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以上表可知,本发明的工艺制得的原儿茶酸的纯度在99.21%以上,且能作为定性、定量的对照品。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