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电器柜用的绝缘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09791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电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电器柜用的绝缘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高压配电柜中的电缆电线等绝缘层材料大多数为易燃性材质制成,而高压电器柜中的电缆电线等绝缘材料长期处于高压的环境中,必须提高其阻燃性能,以防止或避免火灾的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危害。常用的绝缘电缆材料的阻燃方法为有卤阻燃、无机阻燃和低烟无卤阻燃等,有卤阻燃的阻燃效果好,但阻燃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给消防带来困难,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无机阻燃常用的阻燃剂为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具有低烟、低毒的优点,但其阻燃效果差,且绝缘电缆的耐水性也较差,不能满足当前绝缘电缆的阻燃需求。

因此,有必要研制出一种高压电器柜用的绝缘层材料来提高绝缘材料的阻燃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压电器柜用的绝缘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压电器柜用的绝缘层材料,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原料:乙烯基硅橡胶8~24份、氯化聚乙烯橡胶3~12份、abs树脂4~6份、十溴二苯乙烷2~14份、环氧树脂5~15份、硬酸酯5~13份、氰基丙烯酸酯3~5份、聚丙烯酸酯胶粉2~4份、填料5~20份、增塑剂2~5份、阻燃剂1~6份、稳定剂0.5~1.5份。

进一步地,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原料:乙烯基硅橡胶8份、氯化聚乙烯橡胶3份、abs树脂4份、十溴二苯乙烷2份、环氧树脂5份、硬酸酯5份、氰基丙烯酸酯3份、聚丙烯酸酯胶粉2份、填料5份、增塑剂2份、阻燃剂1份、稳定剂0.5份。

进一步地,所述阻燃剂选自氧化镁、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中的一种或者它们的混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增塑剂由占所述绝缘层材料重量比为15~25%的聚乙二醇、占所述绝缘层材料重量比为3~12%的磷酸三辛酯和占所述绝缘层材料重量比为4~16%的环氧十八酸丁酯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填料为炉法炭黑、表面煅烧陶土、活性高岭土、纳米二氧化硅粉和膨胀珍珠岩中的一种或者它们的混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稳定剂为亚磷酸醋、环氧大豆油和受阻酚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一种制备高压电器柜用的绝缘层材料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原材料处理,先将乙烯基硅橡胶和氯化聚乙烯橡胶放入90~110℃真空干燥箱中,在0.05~0.08mpa的真空度下保温干燥30~45min,再其他原料组分放入60~70℃真空箱中,在0.05~0.08mpa的真空度下保温抽气30~45min,得到预处理过后的原材料;

步骤2:混料,将步骤1中预处理过后的原材料中的乙烯基硅橡胶、氯化聚乙烯橡胶、abs树脂、十溴二苯乙烷加入电动搅拌机内,混合搅拌20~40min后,向正在搅拌的混合物中按配方缓慢加入环氧树脂、硬酸酯、氰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胶粉,待完全混合后,再加入填料、增塑剂、阻燃剂、稳定剂搅拌5~10min至均匀得到混合物料;

步骤3:造粒,将步骤3中得到的混合物料倒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即得高压电器柜用的绝缘层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的双螺杆挤出机转速为400~600r/min,其中挤出温度为第一段为120~150℃,第二段为160~180℃,第三段为200~220℃,第四段为220~24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电器柜用的绝缘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简单易行,该绝缘层材料可以防止电缆电线等绝缘层材料在高压环境中出现易燃的安全隐患,由于原料中加入了氧化镁、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锑等阻燃剂,使得绝缘层材料具有较强的阻燃性能,具有无毒、低烟等优点。该绝缘层材料主要采用乙烯基硅橡胶和氯化聚乙烯橡胶,耐磨、耐热、耐老化及硫化速度较天然橡胶更为优良,具有较佳地弹性,可赋予电缆电线等绝缘层材料良好的机械强度、耐候性;各种优异原料的对应比例混合,能有效地保证高压电器柜中的电气设备具有较高物理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高压电器柜用的绝缘层材料,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原料:乙烯基硅橡胶8份、氯化聚乙烯橡胶3份、abs树脂4份、十溴二苯乙烷2份、环氧树脂5份、硬酸酯5份、氰基丙烯酸酯3份、聚丙烯酸酯胶粉2份、填料5份、增塑剂2份、阻燃剂1份、稳定剂0.5份。

所述阻燃剂选自氧化镁、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中的一种或者它们的混合物。

所述增塑剂由占所述绝缘层材料重量比为15%的聚乙二醇、占所述绝缘层材料重量比为3%的磷酸三辛酯和占所述绝缘层材料重量比为4%的环氧十八酸丁酯组成。

所述填料为炉法炭黑、表面煅烧陶土、活性高岭土、纳米二氧化硅粉和膨胀珍珠岩中的一种或者它们的混合物。

所述稳定剂为亚磷酸醋、环氧大豆油和受阻酚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一种制备高压电器柜用的绝缘层材料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原材料处理,先将乙烯基硅橡胶和氯化聚乙烯橡胶放入90℃真空干燥箱中,在0.05mpa的真空度下保温干燥30min,再其他原料组分放入60℃真空箱中,在0.05mpa的真空度下保温抽气30min,得到预处理过后的原材料;

步骤2:混料,将步骤1中预处理过后的原材料中的乙烯基硅橡胶、氯化聚乙烯橡胶、abs树脂、十溴二苯乙烷加入电动搅拌机内,混合搅拌20min后,向正在搅拌的混合物中按配方缓慢加入环氧树脂、硬酸酯、氰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胶粉,待完全混合后,再加入填料、增塑剂、阻燃剂、稳定剂搅拌5min至均匀得到混合物料;

步骤3:造粒,将步骤3中得到的混合物料倒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即得高压电器柜用的绝缘层材料。

所述步骤3中的双螺杆挤出机转速为400r/min,其中挤出温度为第一段为120℃,第二段为160℃,第三段为200℃,第四段为220℃。

实施例2

一种高压电器柜用的绝缘层材料,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原料:乙烯基硅橡胶16份、氯化聚乙烯橡胶8份、abs树脂5份、十溴二苯乙烷8份、环氧树脂10份、硬酸酯9份、氰基丙烯酸酯4份、聚丙烯酸酯胶粉3份、填料15份、增塑剂3份、阻燃剂3份、稳定剂1.0份。

所述阻燃剂选自氧化镁、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中的一种或者它们的混合物。

所述增塑剂由占所述绝缘层材料重量比为20%的聚乙二醇、占所述绝缘层材料重量比为7%的磷酸三辛酯和占所述绝缘层材料重量比为10%的环氧十八酸丁酯组成。

所述填料为炉法炭黑、表面煅烧陶土、活性高岭土、纳米二氧化硅粉和膨胀珍珠岩中的一种或者它们的混合物。

所述稳定剂为亚磷酸醋、环氧大豆油和受阻酚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一种制备高压电器柜用的绝缘层材料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原材料处理,先将乙烯基硅橡胶和氯化聚乙烯橡胶放入100℃真空干燥箱中,在0.07mpa的真空度下保温干燥35min,再其他原料组分放入65℃真空箱中,在0.07mpa的真空度下保温抽气35min,得到预处理过后的原材料;

步骤2:混料,将步骤1中预处理过后的原材料中的乙烯基硅橡胶、氯化聚乙烯橡胶、abs树脂、十溴二苯乙烷加入电动搅拌机内,混合搅拌30min后,向正在搅拌的混合物中按配方缓慢加入环氧树脂、硬酸酯、氰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胶粉,待完全混合后,再加入填料、增塑剂、阻燃剂、稳定剂搅拌7min至均匀得到混合物料;

步骤3:造粒,将步骤3中得到的混合物料倒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即得高压电器柜用的绝缘层材料。

所述步骤3中的双螺杆挤出机转速为500r/min,其中挤出温度为第一段为130℃,第二段为170℃,第三段为210℃,第四段为230℃。

实施例3

一种高压电器柜用的绝缘层材料,按照重量份包括以下原料:乙烯基硅橡胶24份、氯化聚乙烯橡胶12份、abs树脂6份、十溴二苯乙烷14份、环氧树脂15份、硬酸酯13份、氰基丙烯酸酯5份、聚丙烯酸酯胶粉4份、填料20份、增塑剂5份、阻燃剂6份、稳定剂1.5份。

所述阻燃剂选自氧化镁、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中的一种或者它们的混合物。

所述增塑剂由占所述绝缘层材料重量比为25%的聚乙二醇、占所述绝缘层材料重量比为12%的磷酸三辛酯和占所述绝缘层材料重量比为16%的环氧十八酸丁酯组成。

所述填料为炉法炭黑、表面煅烧陶土、活性高岭土、纳米二氧化硅粉和膨胀珍珠岩中的一种或者它们的混合物。

所述稳定剂为亚磷酸醋、环氧大豆油和受阻酚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一种制备高压电器柜用的绝缘层材料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原材料处理,先将乙烯基硅橡胶和氯化聚乙烯橡胶放入110℃真空干燥箱中,在0.08mpa的真空度下保温干燥45min,再其他原料组分放入70℃真空箱中,在0.08mpa的真空度下保温抽气45min,得到预处理过后的原材料;

步骤2:混料,将步骤1中预处理过后的原材料中的乙烯基硅橡胶、氯化聚乙烯橡胶、abs树脂、十溴二苯乙烷加入电动搅拌机内,混合搅拌40min后,向正在搅拌的混合物中按配方缓慢加入环氧树脂、硬酸酯、氰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胶粉,待完全混合后,再加入填料、增塑剂、阻燃剂、稳定剂搅拌10min至均匀得到混合物料;

步骤3:造粒,将步骤3中得到的混合物料倒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即得高压电器柜用的绝缘层材料。

所述步骤3中的双螺杆挤出机转速为600r/min,其中挤出温度为第一段为150℃,第二段为180℃,第三段为220℃,第四段为24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