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臭马桶盖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82688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桶盖及其制作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除臭马桶盖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马桶盖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洁具,主要应用在坐便式抽水马桶上。一般的,人们在频繁使用抽水马桶后,抽水马桶内的臭味较为难以排除,从而使得整个厕所内充满臭味。公开号为cn10262786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木塑环保马桶盖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数混合而成:聚丙烯粉料30~55份、偶联剂1~3份、润滑剂1~5份等。通过在造粒机中添加上述材料,造粒制成木塑粒料,然后通过注塑机注塑成型。这种木塑环保马桶盖避免了塑料马桶盖丢弃后危害环境,节约资源。但是,这种马桶盖在厕所中频繁使用后,厕所内的空气流通情况差,导致厕所内充满臭味。需要人为的添加空气清新剂以及加速厕所内的空气流通,较为繁琐不便。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臭马桶盖及其制作方法。这种除臭马桶盖能够自动除臭,提高厕所内的空气质量。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除臭马桶盖,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脲醛树脂40-60份;固化剂6-14份;偶联剂1.2-3.5份;吸水剂3-4.3份;促进剂2-3.6份;补强剂1-2.3份;白炭2.4-4.4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以脲醛树脂为原料制作除臭马桶盖,并在其中添加白炭,白炭分子之间具有较好的微孔隙。厕所中的臭味主要是由一些以氨气以及氮系化合物组成。当人们在使用完厕所之后,白炭会吸附空气中存在的氨气及其氮系化合物,净化空气,达到除臭的目的。通过在体系中添加固化剂和补强剂,提高了马桶盖整体的强度。添加吸水剂,可以将厕所中的水汽吸收,保证厕所内处于干燥环境中,防止厕所内滋生霉菌。添加促进剂,可以提高马桶盖在制作过程中的固化速度,提高马桶盖的制作速度。最后,利用偶联剂将上述原料之间的粘合强度,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化剂为氯化铵粉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在脲醛树脂中添加氯化铵,一方面可以对脲醛树脂进行固化;另一方面由于在体系中添加了氯化铵,氯化铵分子分散在脲醛树脂中。当吸水剂吸水时,空气中的水汽进入到脲醛树脂分子之间的孔隙中,氯化铵与空气中的水汽接触。由于氯化铵遇水吸热,当人们在夏天使用该马桶盖时,人们身上的汗液以及空气中的水汽均被吸收,从而使得氯化铵吸热,降低了马桶盖以及厕所内的温度,使得人们在使用时更为舒适。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水剂为无水氯化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在马桶盖的原料中添加无水氯化钙,一方面加强了马桶盖的坚固程度;另一方面可充当吸水剂,吸收人们身上的汗液以及厕所中的水汽。与氯化铵配合使用,在吸收水分时,氯化铵与水汽接触吸热,从而降低了厕所内的温度。人们在夏天使用马桶盖时,能够处于温度比外界低的环境中,较为舒适。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促进剂为草酸二乙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在制作除臭马桶盖时,向内添加草酸二乙酯可以加速除臭马桶盖的固化速度。并且,草酸二乙酯在混入除臭马桶盖后,在空气中会吸潮并分解,吸收空气中的氨气形成酰胺化合物。酰胺分子内含有n-h基团,酰胺分子之间形成氢键。氢键的形成,可以大大的提高整个马桶盖体系的熔沸点,提高马桶盖的耐热性。由于草酸二乙酯在形成酰胺的过程中会吸潮,导致马桶盖表面充满水汽。人们使用马桶盖的过程中需要对马桶盖表面附着的水分进行擦拭,较为不便。由于无水氯化钙的存在,将表面水汽进行吸收,不需要人为的去擦拭。氯化钙与草酸二乙酯的混合添加,一方面对空气中的氨气进行吸收,并加强马桶盖的熔沸点,提高马桶盖的耐热性;另一方面由于草酸二乙酯表面吸潮产生的水分会被氯化钙吸收,解决了草酸二乙酯的缺陷。同时,氯化钙吸水时一部分水汽与氯化铵接触,使得氯化铵遇水吸热,降低厕所环境内的温度。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补强剂为白炭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添加白炭黑,可以增加整个体系的坚硬程度,加强马桶盖的强度,防止外界压力导致马桶盖破裂。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偶联剂为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加入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强上述的原料之间的粘结程,提高了整个体系的稳定性。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改性剂2.5-3.4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脲醛树脂的耐水性较差,通过加入改性剂,使得脲醛树脂改性,提高脲醛树脂的耐水性。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改性剂为聚乙烯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聚乙烯醇改性,提高了脲醛树脂分子之间的粘接强度,增强了脲醛树脂分子的致密度。同时,降低了脲醛树脂的脆性,提高了脲醛树脂的耐水性。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一种除臭马桶盖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份配置脲醛树脂40-60份,并将脲醛树脂研磨成颗粒状。并在40-50摄氏度下加入聚乙烯醇2.5-3.4份进行改性;按重量份配置氯化铵粉料6-14份、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2-3.5份、白炭黑1-2.3份、无水氯化钙3-4.3份以及白炭2.4-4.4份,研磨成粉末后加入至聚乙烯醇改性脲醛树脂中混合搅拌均匀;(2)将上述混合物料倒入模具中,并将含有混合物料的模具置于压塑机中,在100-120℃的温度下进行高温高压成型;在压塑的整个过程中,不间断地通入足量的110-130℃干燥空气直至压塑成型。(3)对成型后的除臭马桶盖进行冷却,向模具中吹入常温干燥空气2-5min,直至除臭马桶盖上的温度降低到室温。停止吹入常温干燥空气,并将除臭马桶盖从模具中取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对于步骤(1),先对脲醛树脂利用聚乙烯醇进行改性,然后将配置好的其他材料研磨成粉末后投入到脲醛树脂中搅拌均匀,使得体系中的各个材料均匀混合。对于步骤(2),将上述混合均匀的材料投入到压塑机中进行高温高压成型。在压制的过程中,通入足量的高温干燥气体。通过向内通入干燥气体,使得体系中各个材料之间充有气体,增加了马桶盖的弹性,提高了人们使用该马桶盖的舒适度。并且,气体的填充增加了马桶盖内各个组分分子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大了体系的孔隙,并与马桶盖吸收容纳空气中的水汽。对于步骤(3),在压制成型后,需要对除臭马桶盖进行冷却。此时,吹入常温干燥气体冷却,防止在降温的过程中,外界水汽被吸入到体系各个组分分子之间的孔隙中,造成氯化钙与草酸二乙酯失活。冷却完毕后,将马桶盖取出。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对脲醛树脂利用聚乙烯醇进行改性,从而提高了脲醛树脂分子之间的粘结程度,从而降低了脲醛树脂的脆性。同时,改善了脲醛树脂的耐水性,防止水汽对脲醛树脂产生影响。通过添加氯化钙,使得氯化钙能够吸收厕所空气中的水汽。并且,在体系中添加氯化铵,一方面在制作马桶盖时充当固化剂,另一方面可以在氯化钙吸水时,部分水汽与氯化铵接触。氯化铵遇水吸热,从而降低了厕所内的温度,使得人们在夏天使用该马桶盖时,可以处于较为阴凉的环境中,较为舒适。通过加入促进剂草酸二乙酯,其吸潮能力强,能够将空气中的水汽引导至马桶盖上被氯化钙吸收。并且,草酸二乙酯与厕所内的氨气等反应形成酰胺化合物。酰胺化合物内存在氢键,提高了整个马桶盖体系的熔沸点,加强了马桶盖的耐热性。具体实施方式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一种除臭马桶盖,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脲醛树脂40-60份;固化剂6-14份;偶联剂1.2-3.5份;吸水剂3-4.3份;促进剂2-3.6份;补强剂1-2.3份;白炭2.4-4.4份。一种除臭马桶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份配置脲醛树脂40-60份,并将脲醛树脂研磨成颗粒状。并在40-50摄氏度下加入聚乙烯醇2.5-3.4份进行改性;按重量份配置氯化铵粉料6-14份、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2-3.5份、白炭黑1-2.3份、氯化钙6-14份以及白炭2.4-4.4份,研磨成粉末后加入至聚乙烯醇改性脲醛树脂中混合搅拌均匀;(2)将上述混合物料倒入模具中,并将含有混合物料的模具置于压塑机中,在100-120℃的温度下进行高温高压成型;在压塑的整个过程中,不间断地通入足量的110-130℃干燥空气直至压塑成型。(3)对成型后的除臭马桶盖进行冷却,向模具中吹入常温干燥空气2-5min,直至除臭马桶盖上的温度降低到室温。停止吹入常温干燥空气,并将除臭马桶盖从模具中取出。实施例1:一种除臭马桶盖,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脲醛树脂42份;氯化铵粉料7份;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4份;无水氯化钙3.3份;草酸二乙酯2.4份;白炭黑1份;白炭2.5份;聚乙烯醇2.7份。一种除臭马桶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份配置脲醛树脂42份,并将脲醛树脂研磨成颗粒状。并在42摄氏度下加入聚乙烯醇2.7份进行改性;按重量份配置氯化铵粉料7份、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4份、白炭黑1份、无水氯化钙3.3份、草酸二乙酯2.4份以及白炭2.5份,研磨成粉末后加入至聚乙烯醇改性脲醛树脂中混合搅拌均匀;(2)将上述混合物料倒入模具中,并将含有混合物料的模具置于压塑机中,在104℃的温度下进行高温高压成型;在压塑的整个过程中,不间断地通入足量的110℃干燥空气直至压塑成型。(3)对成型后的除臭马桶盖进行冷却,向模具中吹入常温干燥空气3min,直至除臭马桶盖上的温度降低到室温。停止吹入常温干燥空气,并将除臭马桶盖从模具中取出。实施例2:一种除臭马桶盖,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脲醛树脂48份;氯化铵粉料9.2份;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8份;无水氯化钙3.6份;草酸二乙酯2.5份;白炭黑1.4份;白炭3.2份;聚乙烯醇3份。一种除臭马桶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份配置脲醛树脂48份,并将脲醛树脂研磨成颗粒状。并在45摄氏度下加入聚乙烯醇3份进行改性;按重量份配置氯化铵粉料8.2份、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5份、白炭黑1.4份、无水氯化钙3.6份、草酸二乙酯2.5份以及白炭3.2份,研磨成粉末后加入至聚乙烯醇改性脲醛树脂中混合搅拌均匀;(2)将上述混合物料倒入模具中,并将含有混合物料的模具置于压塑机中,在105℃的温度下进行高温高压成型;在压塑的整个过程中,不间断地通入足量的112℃干燥空气直至压塑成型。(3)对成型后的除臭马桶盖进行冷却,向模具中吹入常温干燥空气2.5min,直至除臭马桶盖上的温度降低到室温。停止吹入常温干燥空气,并将除臭马桶盖从模具中取出。实施例3:一种除臭马桶盖,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脲醛树脂51份;氯化铵粉料8.2份;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5份;无水氯化钙3.9份;草酸二乙酯2.8份;白炭黑1.7份;白炭3.6份;聚乙烯醇3.2份。一种除臭马桶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份配置脲醛树脂51份,并将脲醛树脂研磨成颗粒状。并在48摄氏度下加入聚乙烯醇3份进行改性;按重量份配置氯化铵粉料8.2份、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5份、白炭黑1.4份、无水氯化钙3.6份、草酸二乙酯2.8份以及白炭3.2份,研磨成粉末后加入至聚乙烯醇改性脲醛树脂中混合搅拌均匀;(2)将上述混合物料倒入模具中,并将含有混合物料的模具置于压塑机中,在108℃的温度下进行高温高压成型;在压塑的整个过程中,不间断地通入足量的115℃干燥空气直至压塑成型。(3)对成型后的除臭马桶盖进行冷却,向模具中吹入常温干燥空气3.5min,直至除臭马桶盖上的温度降低到室温。停止吹入常温干燥空气,并将除臭马桶盖从模具中取出。实施例4:一种除臭马桶盖,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脲醛树脂54份;氯化铵粉料11份;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5份;无水氯化钙4.1份;草酸二乙酯3.2份;白炭黑1.9份;白炭3.8份;聚乙烯醇2.8份。一种除臭马桶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份配置脲醛树脂54份,并将脲醛树脂研磨成颗粒状。并在46摄氏度下加入聚乙烯醇2.8份进行改性;按重量份配置氯化铵粉料11份、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5份、白炭黑1.9份、无水氯化钙4.1份、草酸二乙酯3.2份以及白炭3.8份,研磨成粉末后加入至聚乙烯醇改性脲醛树脂中混合搅拌均匀;(2)将上述混合物料倒入模具中,并将含有混合物料的模具置于压塑机中,在115℃的温度下进行高温高压成型;在压塑的整个过程中,不间断地通入足量的120℃干燥空气直至压塑成型。(3)对成型后的除臭马桶盖进行冷却,向模具中吹入常温干燥空气4min,直至除臭马桶盖上的温度降低到室温。停止吹入常温干燥空气,并将除臭马桶盖从模具中取出。实施例5:一种除臭马桶盖,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脲醛树脂60份;氯化铵粉料14份;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5份;无水氯化钙4.3份;草酸二乙酯3.6份;白炭黑2.3份;白炭4.4份;聚乙烯醇3.4份。一种除臭马桶盖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份配置脲醛树脂60份,并将脲醛树脂研磨成颗粒状。并在50摄氏度下加入聚乙烯醇3.4份进行改性;按重量份配置氯化铵粉料14份、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5份、白炭黑2.3份、无水氯化钙4.3份、草酸二乙酯3.6份以及白炭4.4份,研磨成粉末后加入至聚乙烯醇改性脲醛树脂中混合搅拌均匀;(2)将上述混合物料倒入模具中,并将含有混合物料的模具置于压塑机中,在120℃的温度下进行高温高压成型;在压塑的整个过程中,不间断地通入足量的130℃干燥空气直至压塑成型。(3)对成型后的除臭马桶盖进行冷却,向模具中吹入常温干燥空气5min,直至除臭马桶盖上的温度降低到室温。停止吹入常温干燥空气,并将除臭马桶盖从模具中取出。对比例1: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体系中不含白炭。测试例1:根据vw50180气味测试方法所述,在常温密闭环境和20min条件下进行气味测试时,向该密闭环境中通入20ml氨气。待时间截止时,让五位实验人员对该密闭环境中的气味进行评判。评判标准分为以下4个等级:1=无异味、2=稍有气味、3=有刺激性气味、4=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表1:气味测试后的体系的气味评判等级表气味等级实施例12实施例22实施例31实施例42实施例51对比例4根据表1中的数据,实施例1-5与对比例相比,对比例中不添加白炭。对比例中的气味等级为4,说明对比例中的马桶盖体系吸收氨气的效果较差,使得密闭环境中的氨气对实验人员的嗅觉产生刺激。经过上述试验,可推出以下结论:白炭的添加,增加了整个体系内的空隙。白炭对处于马桶盖周围的氨气进行吸收,减少了厕所内的氨气浓度。氨气浓度下降,使得厕所内的空气保持较为清新的状态,达到除臭的目的。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