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隆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8777阅读:16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棉隆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弄农用化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棉隆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土壤熏蒸剂,硫代异硫氰酸甲酯类杀线虫剂,并兼治真菌、地下害虫和杂草,又名必速灭。该品在土壤中分解生成甲胺基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并进一步生成异硫氰酸甲酯。能有效地防治线虫和土壤真菌,如猝倒病菌、丝核病菌、镰刀菌等,还能抑制许多杂草生长。棉隆对棉花黄枯萎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但是,目前市场上生产这种试剂的工艺,存在着不少弊端,需要投入特殊设备来加工棉隆原料,能源消耗大,并产生大量的硫化氢气,还造成原料的损失和环境的污染,生产成本也相应地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染小,生产成本低的棉隆的生产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棉隆的生产工艺,其创新点在于:一种棉隆的生产工艺,以甲胺、二硫化碳为原材料合成中间体n—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然后与甲醛反应得棉隆,其步骤如下:

(1)在成盐釜内加水稀释甲胺后进行搅拌,滴加二硫化碳并控

制反应温度,滴加完后继续搅拌一段时间,停止搅拌静置分层并分出油层,即得n—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

(2)在环合釜中投入步骤(1)所得的n—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和锌粉,开启搅拌,并降温,接着滴加甲醛溶液,并控制反应温度,滴加完后保温反应一段时间进行吸滤,离心,烘干即得棉隆。

本发明,使原药产品含量提高到98%以上。

上述步骤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和步骤(2)的控制反应温度在20±5℃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的吸滤的废水打入废水站处理。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该生产工艺,能源消耗小,原料损失小,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小,生产成本也相应地降低了。

附图说明

图1为棉隆生产的工艺流程框图。

图2为二硫化碳滴加方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一种棉隆的生产工艺,以甲胺、二硫化碳为原材料合成中间体n—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然后与甲醛反应得棉隆,其步骤如下:

1、成盐液的合成

在成盐釜内投水:2000kg、一甲胺250kg,夹套进盐水降温至20℃。开始滴加高位槽中的二硫化碳﹝二硫化碳用水压至高位槽﹞,滴加时温度控制在25℃。约6-7小时滴加完。滴加结束保温反应约8小时,用试纸测量ph≈7到终点。停搅拌,静置30分钟分层,上层水相转入环合釜中进行下一步反应,下层油相主要为过剩的二硫化碳,放入储槽;

2、棉隆原药的合成

环合釜内投入一批成盐液,锌粉5kg,开启搅拌,并降温。从甲醛贮槽内打入37%甲醛溶液至甲醛计量槽。于25℃滴加甲醛320kg,时间约2.5小时左右。滴加完保温反应一小时即可放入吸滤槽,水过滤至废水池,打入废水站处理。离心、烘干后得棉隆原药,约500kg。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棉隆的生产工艺,以甲胺、二硫化碳为原材料合成中间体N—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然后与甲醛反应得棉隆,其步骤如下:(1)在成盐釜内加水稀释甲胺后进行搅拌,滴加二硫化碳并控制反应温度,滴加完后继续搅拌一段时间,停止搅拌静置分层并分出油层,即得N—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2)在环合釜中投入步骤(1)所得的N—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和锌粉,开启搅拌,并降温,接着滴加甲醛溶液,并控制反应温度,滴加完后保温反应一段时间进行吸滤,离心,烘干即得棉隆。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该生产工艺,能源消耗小,原料损失小,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小,生产成本也相应地降低了。

技术研发人员:唐志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派斯第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05
技术公布日:2017.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