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热电缆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9882发布日期:2019-06-06 00:03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缆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热电缆材料。



背景技术:

三元乙丙橡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腐蚀性、绝缘性和机械性能,可广泛用于汽车部件、建筑用防水材料、电线电缆护套、耐热胶管、胶带、汽车密封件、电子电气等领域,但是三元乙丙橡胶的导热率很低,是热的不良导体,从而限制了三元乙丙橡胶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导热电缆材料,本发明耐热导热性好,机械性能高,耐腐蚀性好。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导热电缆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环氧树脂100-120份,电气石10-30份,碳纤维20-50份,玻璃纤维1-3份,氢氧化镁20-30份,微胶囊化红磷10-20份,可膨胀石墨5-10份,丁苯橡胶1-2份,氧化锌0.1-0.3份,硬脂酸0.2-0.4份,丁苯橡胶m0.2-0.4份,ca/zn复合稳定剂4-6份,蒙旦蜡2-4份;

其中,在环氧树脂的制备过程中,将酚醛树脂加入乙醇中溶解,加入硅烷偶联剂改性碳纳米管,搅拌,旋转蒸发除去乙醇,干燥得到物料a;将物料a和三元乙丙橡胶混匀,升温,保温搅拌得到环氧树脂。

优选地,在环氧树脂的制备过程中,将酚醛树脂加入乙醇中溶解,加入硅烷偶联剂改性碳纳米管,搅拌4-6h,旋转蒸发除去乙醇,升温至80-90℃,减压干燥得到物料a;将物料a和三元乙丙橡胶混匀,升温至100-120℃,保温搅拌8-10h得到环氧树脂。

优选地,在环氧树脂的制备过程中,硅烷偶联剂为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取环氧树脂,升温至120℃,密炼10min,加入电气石、碳纤维、玻璃纤维、氢氧化镁、微胶囊化红磷、可膨胀石墨、ca/zn复合稳定剂、蒙旦蜡,继续密炼20min,升温至155℃,加入丁苯橡胶、氧化锌、硬脂酸、丁苯橡胶m,硫化10min经双螺旋杆挤出机挤出得到导热电缆材料。

本发明选用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机械性能,酚醛树脂具有良好的耐热性、绝缘性、耐水性和耐燃性,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碳纳米管与酚醛树脂可以均匀分散,酚醛树脂均匀分散在碳纳米管表面并且交联硫化,与硅烷偶联剂相互配合,增加碳纳米管的非极性,使其与三元乙丙橡胶均匀分散,避免碳纳米管在三元乙丙橡胶中团聚,促使三元乙丙橡胶与碳纳米管在丁苯橡胶、氧化锌、硬脂酸、丁苯橡胶m作用下交联固化,形成复杂交联网络和很多导热通道,从而大大增加本发明的导热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的说明,但是下文中的具体实施方式不应当做被理解为对本体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在本发明基础上显而易见地作出的各种改变和变化,应该均在发明的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供一种阻燃电缆材料,按照质量份数,其包括如下组分:

一种导热电缆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环氧树脂110份,电气石20份,碳纤维35份,玻璃纤维2份,氢氧化镁25份,微胶囊化红磷15份,可膨胀石墨7份,丁苯橡胶1.5份,氧化锌0.2份,硬脂酸0.3份,丁苯橡胶m0.3份,ca/zn复合稳定剂5份,蒙旦蜡3份;其中,在环氧树脂的制备过程中,将酚醛树脂加入乙醇中溶解,加入硅烷偶联剂改性碳纳米管,搅拌,旋转蒸发除去乙醇,干燥得到物料a;将物料a和三元乙丙橡胶混匀,升温,保温搅拌得到环氧树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热电缆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环氧树脂100‑120份,电气石10‑30份,碳纤维20‑50份,玻璃纤维1‑3份,氢氧化镁20‑30份,微胶囊化红磷10‑20份,可膨胀石墨5‑10份,丁苯橡胶1‑2份,氧化锌0.1‑0.3份,硬脂酸0.2‑0.4份,丁苯橡胶M0.2‑0.4份,Ca/Zn复合稳定剂4‑6份,蒙旦蜡2‑4份;其中,在环氧树脂的制备过程中,将酚醛树脂加入乙醇中溶解,加入硅烷偶联剂改性碳纳米管,搅拌,旋转蒸发除去乙醇,干燥得到物料A;将物料A和三元乙丙橡胶混匀,升温,保温搅拌得到环氧树脂。本发明导热性能好,机械性能高。

技术研发人员:刘向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向东
技术研发日:2017.11.26
技术公布日:2019.06.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